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城市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调查

时间:2015年12月31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这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发表了城市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调查,小学英语课程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论文在本研究中主要对小学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英语试卷测验,并对目前在校任教的二、三年级中、英文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

  这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发表了城市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调查,小学英语课程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论文在本研究中主要对小学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英语试卷测验,并对目前在校任教的二、三年级中、英文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

小学英语教育论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教育期刊投稿

  0 前言

  2001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二十一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该《意见》规定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①自此,小学英语教学低龄化在我国成为一种趋势。一些地区陆续从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开设英语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一线和二线城市均已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那么笔者在思考,在我们顺应形势大力推进外语教学低龄化的同时,究竟一二年级的英语学习效果如何呢?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是否真正发挥了儿童对于语言学习的优势?低年级英语教学是否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寻求一些思路。

  1 研究问题

  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在字母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各具体题型的得分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具体表现是什么?(2)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母语和英语的过程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负迁移?若存在,具体表现是什么?

  2 研究方法

  2.1 测验调查法

  笔者在天津市市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给180名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分别做了测试卷,测试时间为30分钟。测试题目分为两个部分:字母知识和综合知识。共设置题目60道,其中字母知识33道,综合知识27道。共回收测试卷173份,其中有效试卷141份。利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测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 访谈调查法

  笔者分别对20名小学在职二、三年级的语文、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主要访谈内容为中、英文教师对于小学生母语和外语学习之间负迁移带来的两种语言混淆状况的看法。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测试卷数据呈现及分析

  3.1.1 测验总成绩比较

  通过比较被试在测验总分方面的差异性,笔者发现:男、女生在总分方面差距不大(男生平均成绩为50.95,女生平均成绩为53.41),且整体平均成绩良好(满分为60分)。

  通过比较被试在字母知识和综合知识方面的得分情况,可以发现:男、女生在字母知识方面的出错率(男生19.06%,女生14.05%)均明显高于综合知识方面的出错率(男生10.22%,女生7.25%),即男女生字母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明显不如综合知识的学习效果好。说明低年级学生在英文字母学习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此外,男、女生在字母知识方面的得分差距(男生得分率比女生得分率低5.01%)较综合知识方面的得分差距(男生得分率比女生得分率低2.97%)更大,即男、女生在字母知识方面学习效果的差异性要比在综合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差异性更明显。具体来说,在字母知识和综合知识两个方面,男生较女生学习效果均更差,且男生在字母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比在综合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更差。

  因此,中、低年级任课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强化学生在字母知识方面的练习,且尤其注意男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重复训练和多形式操练。

  3.1.2 字母辨析成绩

  测试卷中涉及字母辨析的题目包括两个部分:英文字母之间及与汉语拼音间的读音辨析和字母大小写的书写辨析。

  (1)字母读音辨析。试卷中字母知识的第一大题为字母读音辨析题目。通过对这一题项被试的得分情况分析,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英文字母间以及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间的读音混淆状况。其中混淆率较高的字母为:j和g(出错率:男生33.80%,女生27.14%);s和x(男生7.04%,女生7.14%);q和p(男生9.86%,女生1.43%)以及d和b(男生5.63%,女生1.43%)。其中j和g字母的出错率最高。

  此外,男生和女生在字母读音方面出错率差异性较大。男生在字母读音的辨析方面普遍比女生差。

  这提醒一线英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26个英文字母的读音,且需要语文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努力,以纠正学生在两套字母系统中的读音混淆状况。   (2)字母大小写书写辨析。涉及字母大小写书写辨析的题目为字母知识的第三大题。笔者通过统计这一题项中被试的出错率发现:学生字母大、小写的出错率(男生57.75%,女生60.00%)整体较高,且高于其它所有题项的错误率。因此说明男女生都存在相当高程度的英文字母大小写混淆情况,且女生在字母大、小写方面的出错率要高于男生。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字母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注意加强男女生字母大小写区分方面的操练,且尤其注意加强对女生的强化练习。

  3.1.3 字母顺序成绩

  涉及字母顺序的题目包括字母知识的第二、三、四题。根据笔者对被试字母顺序题项测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字母顺序的出错率(男生53.52%,女生57.14%)整体也比较高,仅次于字母大小写辨析题项的出错率,说明男女生字母顺序的学习效果都不理想,且女生在字母顺序方面的出错率要高于男生。这就提醒任课教师在字母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字母顺序的强化训练及检查,尤其注意女生在字母顺序方面的学习效果,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反馈。

  3.1.4 字母音素成绩

  涉及字母相同音素归纳项目的题目共包括6个小题。笔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男女生在字母相同音素辨析方面得分接近(男生4.58,女生4.56,满分6分),无明显差异。但男女生在字母相同音素的辨析方面的出错率均超过1/5(男生23.67%,女生24%),说明学生对字母音素知识的掌握普遍不扎实。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语音及元音、辅音字母的教授。

  3.1.5 综合知识成绩

  综合知识包括听力、词汇和语言交际三个方面。

  通过分析被试听力题目得分,发现被试听力得分状况良好(男生98.36%,女生99.28%)。男女生无明显差距。

  通过分析词汇题目的得分率笔者发现:在单词拼写方面,男生的得分率(75.80%)低于女生(77.40%)。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男生单词拼写的操练。

  根据被试语言交际题目的得分状况(见表3-9),笔者发现:男、女生在语言交际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大,且男生得分率(77.61%)明显低于女生(84.71%)。说明男生在语言交际方面不如女生的学习效果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男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对两个科目的任课教师的访谈结果笔者发现,接受访谈的全部英语教师认为在其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认读和书写方面的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混淆,在听力方面老师一致表示学生基本不会混淆(1名二年级英语教师认为存在混淆,其余9名认为不存在);多数语文教师(4名三年级语文教师,5名二年级语文教师)也认为在其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认读和书写方面的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的混淆,在听力方面因为汉语拼音的听音写字母的学习阶段是在一年级,与英文中听音写字母的学习阶段错开,因此并不存在听力方面的混淆情况。

  此外,根据访谈记录,笔者还整理出以下具体混淆内容:

  在认读方面,学生一般会把英文字母中的b、d、g、j、y与汉语拼音的读法相混淆,汉语拼音学习时会把大写的拼音与大写的英文字母读音混淆。

  在书写方面,多数是书写格式和笔顺的混淆,如:英文字母中的y、u、q、f、h、m、n、j、l等会与汉语拼音的书写混淆。

  除此之外,英语教师也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英文字母之间的混淆,如字母g和j等会在听力和认读方面存在无法区分的情况。

  这些混淆的情况在二年级初比较普遍,尤其是书写方面,据老师反映,每个班级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会出现这类错误。三年级上学期初混淆情况依然存在,比例不如二年级那么大,且主要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汉语拼音的学习在三年级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因此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影响比较小。

  4 小结

  由上述数据及访谈结果可知,目前天津市市区一二年级的英语学习效果整体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学生在字母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关于字母的书写、26个字母的顺序、以及字母间的读音区别等方面的学习问题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英文字母以及汉语拼音两套符号系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混淆情况。因此,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效率都受到影响。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选自天津市优质小学,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以及生源素质较高,因此学生测验成绩普遍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代表全体城市低年级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笔者还有待在后续的研究中加入来自全国不同层次城市的学生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普适性。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35:34.

  推荐期刊: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创刊于1965年,是教育部所属的全国惟一的高等教育指导性、综合性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及各业务司与高等学校沟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其前身是创刊于1965年、复刊于1982年的《高教战线》,198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陈云同志题写了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