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华文化论坛发表宁夏公共文化服务

时间:2016年03月0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期刊之家 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 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

  期刊之家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获得专业文秘服务。

  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包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的提出,要求政府在开展基层文化工作中以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益为出发点。笔者从近年来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实际情况入手,客观阐述了宁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 现状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表现:一是我区党委、政府,把公公文化工作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传播先进思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二是我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落实“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奋斗目标。三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同时可开展宣传、传播、普及、娱乐等多项活动的文化中心总量逐年加大,现代化、高科技的文化活动设备得到不断补充;四是基层文化队伍日益壮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等等均有很大发展。

  五是宁夏文化厅结合自治区文化发展实际,针对农村和社区两大群体,分别制定了《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和《社区文化服务“365”项目》,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中。

  二、存在问题

  (一)就总体而言,各地区党政主要领导对社会主义公共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认识上差异较大。首先有的基层主要领导把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本地区整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放在适当位置,但部分基层主要领导把公共文化建设作为负担,对公共文化建设不重视、不关心、不支持,忽视公共文化机构独有的功能与作用;其次是有些相关部门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等、靠、要的问题。

  (二)老百姓的观念问题。目前,我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百姓,认为挣了钱,头等大事就是盖房、娶妻生子,对文化活动漠不关心,在这些百姓看来,文化活动就是走走高跷,跳跳秧歌,打打麻将,唱段戏。相较于农村而言,城市社区百姓观念认识有了很大提升,相当一部分人对社区文化活动持认同态度,但是这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中青年人对此并不热衷。

  (三)基层人力资源缺乏有效利用。

  有的乡镇文化专干在编人员,主要从事其它工作,实质为兼职文化干部, 经常抽调去搞其它工作,不能专职专心的从事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大多文化专干待遇差,身份不明,加之现行管理机制不活,隶属关系模糊等因素,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专干不能安心基层文化工作。在活动开展方面,由于缺乏群文专干辅导,也直接影响了活动开展的效果,具体表现在活动内容和形式僵化、单一,文化活动缺乏艺术性、创新性。

  (四)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全区财力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总量偏少,为文化馆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业务经费投入不足,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称。

  (五)设施设备没有得以盘活。中央财政每年为我区配发几千万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目前,在乡镇一级,有综合文化站,有网络文化站,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有组织部门搞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教育部门搞得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等,这一现象,形成了国家投入重复建设,各持一块的混乱局面,而且实际上基层文化站会掌握设备的人很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六)考核制度不健全,惩奖机制不合理。一是没有较好的调动人们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合理的办法,奖励文化建设好的单位和个人;二是还没有对文化建设落后的县(市、区)、乡镇及主要领导者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文化建设是软指标。

  三、解决办法

  (一)政府主导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包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的提出,要求政府在开展公共文化工作中以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公共财政制度和必要的法律法规为保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的到位和责任的落实。通过出台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文件,规章制度,奖惩措施,以及领导的重视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新闻媒体正面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促进文化建设。

  (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文化活动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广大群众不仅是文化的观赏者,更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主角。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全区各地均有各地自己特点的乡土文化,这些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对本乡本土的群众来说,具有认同感和凝聚力;对于公共文化工作开展来说,需要逐渐增强精品意识、品牌意识,不断地创作艺术精品以此来凝聚工作对象把握住群众需求的时代脉搏,努力发掘、集成、发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鉴外来优秀文化,运用现代文化传播营造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努力从各个环节优化服务,使群众文化服务品牌深入人心,释放出群众文化活动应有的吸引力、感召力、生命力。通过打造品牌活动,让其品牌价值、品牌效应和品牌形象提升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组织和辅导水平,拓展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效果和社会影响,使我区的群众文化不断释放诱人魅力。

  (三)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人才进出机制。 通过完善竞争机制,一是凡进必考,二是公开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奖优罚劣。真正把一些文化人才、文化能人,招聘到文化事业单位来。通过职能归并,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做到既能提供文化娱乐,又能提供文化教育;既能开展文化宣传,又能组织文化服务;既能突出专业工作,又能承担综合服务;既能开展站办活动,又能做好辅导工作,从而全面承担起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信息传播等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职能。在职能归并的同时,科学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文化服务工作载体,建立稳定明晰的常规工作业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方式,努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尽快实现工作职能从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文化服务需要。(四)加大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对公共文化工作开展来说,只是要其不断提供公益服务,却不给予充分的财力保障,就如同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一样,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确保基层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必须建立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力争做到将文化建设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我区政府的经费预算。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公共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专款专用。

  采取中央、区、县、乡四级财政按适当比例分担的办法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成本经费,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五)合并机构,统一管理 。据宁夏文化厅2006 年度统计,目前我区文化馆、文化站可用于培训的场地资源106.0 千平方米,人力资源1008 人,如果将各文化馆、站原有的场地、人力资源与公共文化设施设备资源整合,将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中央财政每年为我区配发几千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设备,但实际上基层文化站会掌握设备的人很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该派出文化服务专干对基层文化馆、站业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文化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而且,就农村而言,建议合并机构,组建集农村基层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工作机构——综合文化站,把这些建设,全部划归综合文化站管理使用。既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资源优势,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又能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专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阅读期刊:《中华文化论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繁荣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办刊宗旨。本刊为一本有相当理论深度、集全国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前沿性的专业学术参考书、对于广大文史、哲学爱好者来说,本刊又是一本内容广泛、可读性强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