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书画艺术范文彩调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时间:2016年04月2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本篇文章是由《 书画艺术 》发表的一篇艺术论文,封面设计新颖独特、《画坛名家》一栏推出二人、《书坛名家》一栏推出二人、《印坛名家》一栏推出一人、《经典重读》一栏推出一篇大文章、《大师回顾》一栏推出新人力作、《艺林漫步》一栏推出别具一格的瓷俱
  本篇文章是由《书画艺术》发表的一篇艺术论文,封面设计新颖独特、《画坛名家》一栏推出二人、《书坛名家》一栏推出二人、《印坛名家》一栏推出一人、《经典重读》一栏推出一篇大文章、《大师回顾》一栏推出新人力作、《艺林漫步》一栏推出别具一格的瓷俱作品。主要栏目:先读为快、热点观察、反调杂议、本期名家、丹青新秀、艺术心语、画学新论、书学探微。

  摘要:彩调作为广西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之一,在06年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本文着重叙述彩调的形成及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做一些铺垫。

  关键词:彩调;形成发展

  彩调是广西民间俚曲小调,是很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在广西分布甚广,各地名称不一,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统一定名为“彩调剧”。[1]

  一、 彩调的起源

  关于彩调的起源与形成有以下四种说法:

  1.明永乐年间彩调起源于桂林永福县罗锦镇林村。

  明永乐年间福建莆田人郑曦到永福任知县,他带了一个姓林的侍从,该侍从后在永福罗锦林村定居,因水土不服,便回福建老家请了令公托塔天王李靖的牌位和神像回来镇邪,在祭祀令公牌位时分别耍武术和跳令公(神灯),俗称为武灯和文灯,后又在祭祀时自我模仿摊戏演出来助兴。后这种祭祀形式与福建采茶戏、桂林傩戏等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以桂柳方言演唱、带有浓郁桂北风情的地方戏曲——调子。[2]

  2. 清代中期,由赴京赶考的落选秀才将江西采茶歌传播到广西。

  广西一些赴京赶考的落选秀才,返回广西途中,路经江西,闷中寻乐,学唱江西采茶,并把学到的剧目和曲调带回广西传播,这才有了彩调戏。[3]

  3.彩调是由湖南的花鼓戏演变而来。

  “彩调源于湘南的花鼓戏,但难以说明何年何月由何人何班传入,实际上当湖南各地花鼓戏流行之时,不同的班社(或个人)从不同的渠道随着移民纷纷进入广西。” [4]

  4.彩调是清代初年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湖南花鼓、江西采茶的曲调而形成。

  “彩调是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 “彩调是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接受外来影响而形成。”[6]《南宁府全志》载:“元夜名坊寺庙,老少咸集,庆灯宴乐,或扮故事游行,金吾不禁。” [7]

  二、彩调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

  清初是彩调的起步阶段。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清代中期湖南移民大量迁徒到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传入广西,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形成彩调。彩调最初为“双簧蛋”形式,单人表演男女两个角色,后来发展为一旦一丑,情节简单、载歌载舞的“对子调”。这类剧目大多是干哥探干妹,或到满妹家玩耍,或给情人送花、送扇,两人情投意合,歌舞一番。唱舞一番后,常由丑角说“要换只‘鞋子’”,旦角就啐他一句:“换只牌子!”于是又换一个曲牌扭唱起来。

  2.兴盛阶段。

  清末民初是彩调的兴盛阶段。

  (1) 向戏剧化转变,剧目增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小圩镇的繁荣,城乡交往的日益扩大,以及地方剧种之间交流的日渐频繁,彩调从一丑一旦的对子调形态演变为生、旦、丑演出的三小戏,这标志着彩调向戏剧形态转化的一大进展。这一时期的彩调剧目大大增多。

  (2)音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大量吸收民间小曲及其他说唱音乐中,形成了腔、板、调三大类。“调”是民间小调,如《四季花》、《五更天》、《五双鞋》、《石榴花》之类。

  [8]

  (3)开始进入城市,出现了职业性的戏班和固定的演出剧场。关于彩调进入城市演出的盛况,“据著名彩调老艺人张寿廷回忆说,从1915年到1927年以前,经常有二十几个彩调班子来到桂林市内演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9]

  (4)涌现出了一批声、色、艺兼优的艺人。这一时期,在桂林地区出现了秦老四、朱五八、冷贵甫、罗少廷“四大彩调状元”,他们在广西和湖南都享有盛名;在宜山地区,出现了吴老年、潘老扭、“剃头佬”和傣贵成“四大彩调名旦”,同时还出现了一批坤角,如光绪年间的廖双姑、廖四姑娘、陈四姑娘等,她们打破了彩调无坤角的历史。[10]

  3.衰落阶段。

  20世纪二十年代初到新中国诞生之前是彩调的衰落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演出内容的庸俗化、低级化。

  彩调演出内容的庸俗化、低级化与旧桂系鼓励经营赌博业有着莫大的关系。据史料记载,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为了扩充军备,以“筹晌”为名,成立抽收烟税、赌税的所谓“筹铜公司”,在市镇经营赌博。赌场老板无不招聘戏班大唱“赌戏”,以广招徕。许多彩调艺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进入赌场唱“赌调”、“赌灯”。彩调原有的刚健清新、生动活泼的表演风格遭到破坏,它明显地在走下坡路。[11]

  (2)演出数量的锐减。

  彩调演出数量的锐减主要与新桂系的“改良风俗”措施有关。新桂系的该项措施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1933年正式颁布《广西改良风俗规则》,明令凡婚嫁、丧祭、生寿、喜庆及赌博等其他一切陋俗一律取缔。其中第五章第24条“不得迎神建蘸”,第34条规定“唐集歌好唱和淫邪歌曲,妨害善良风俗,或引起门斗者,得制止之,其不服者,处以一元以上五元以下之罚金,或五日以下之拘留。” [12]

  (3)在部分地方彩调被禁演。1933年2月3日的梧州《民国日报》,刊登了桂林县禁演彩调的公告全文:“查演唱花调,早经布告严禁在案,……须知唱演花调,不特伤风败俗,且恐易聚歹人。……自此次布告之后,无论各处赌场、街市、村庄,如再敢籍故演唱花调,定将调班各名及为首组织演调之人,概行拘案严办。各区区长,办事警员,查禁不力,亦予以相当处分。除分令各区公所外,仰各遵照,此布。” [13]

  4.复活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彩调获得重生。1949年底,桂林郊区调子艺人傣画眉、秦少云等组班进入桂林东旭戏院演出。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 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 《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1978年春,柳州市彩调剧团应上海之邀,赴沪演出彩调剧《刘三姐》。1981年至1982年间,创编上演了《喜事》、《酒葫芦告状》、《五子图》、《夫妻情》等一批目。上个世纪80年代,彩调剧《五子图》使全国几十个剧种,几百个剧团争相移植上演;上个世纪90年代的彩调剧《哪嗬咿嗬嗨》荣获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奖23项。这一时期,专业团和业余剧团演出频繁,彩调又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由此,彩调艺术也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结语

  从彩调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彩调的发展受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每一次社会环境的改变,都会使彩调随之改变。因为文化的变迁总是与社会变迁相伴随的,所以,只有当彩调置身一个适合它发展的环境之中,它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2][6] [8]丘振声:《彩调沿革初探》,《广西戏剧史论文集》(内部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 1981。

  [3][5][7][9][10][13]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 顾乐真:《彩调剧乡土艺术特色》.《广西戏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11]莫杰:《广西风物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亢真化,梁上燕:《改良风俗实施》桂林:民团周刊社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