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05月24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这篇美学论文发表了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美学价值,《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通过语言和人物的特色美感体现了这部小说的美学价值,以下是作者探讨了这部作品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美学论文发表,倾城之恋,美学价值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小说中有古典与女性的细腻美感,夏志清更是称:“凡是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张爱玲。”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很多的人物形象与当时的主流民族意识并不统一,但受到大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的女性意识还是比较明显的。张爱玲擅长阐述一个没有爱的爱情婚姻,二人之间的感情只是利用价值的存在。在1943年出版的《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感情纠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民国时代背景下特有的爱情。其中的哲学内涵涉及了饮食男女到人性的荒诞,悲剧的产生,意蕴的深刻,语言与人物的特色美感,都体现了《倾城之恋》的美学价值。小说《倾城之恋》在1984年被导演许鞍华搬上了荧屏。
一 《倾城之恋》的悲剧之美
1 白流苏的悲剧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全篇中,穿插着悲美的情愫,甚至带着丝丝平淡的恐怖感,《倾城之恋》更像是一首女性的苍凉之歌。女主人公白流苏的第一次婚姻是一个悲剧,她与只想恋爱不想结婚的范柳原之间的爱情也是一个悲剧,白流苏与范柳原二人都是悲剧的代表人物。出身上海白公馆的白流苏,身处一个腐朽气味的家族中,经历了一段悲惨的爱情,甚至“乞求的那个母亲和真实的母亲不是一个人”。离婚回家的白流苏,受到了哥哥嫂子的白眼排挤,带回来的钱被他们花光,还认为白流苏“带回来了晦气,真是一个扫把星”。没有家庭温暖的白流苏,活在悲剧当中。而也正是这种悲剧美带来的是小说中对腐败旧社会的无声抨击,是那个封建落后时代的缩影。处于第一次婚姻的失败,白流苏在与范柳原相识后,始终保持着距离,她不敢面对自己的第二次婚姻,而一旦与范柳原有关系,只会沦为他的情人。这是白流苏面对人生的谨慎,也是她的悲哀之处。白流苏的悲哀,正是张爱玲自身的爱情观阐述,对女性意识无助的表达。这是一种平淡的,但却让读者内心凭生恐惧之情的美。
2 悲剧的氛围
从小说中穿插的胡琴、月、蚊香、镜、空房等物体形象都透出一股悲剧的味道。例如,关于镜的描写中,较为经典的是第一处提到镜子的地方,即白流苏在第一次婚姻失败后,照镜子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出众容貌和身材,这时白流苏开始抛弃了传统的道德约束,要用自己的青春“给她们一点颜色看看”,白流苏想到了第二次婚姻,但是这也正是她开始失去自我的开始,这也是小说悲剧性的开始。白流苏在去香港与范柳原相见时,还有一处镜子的描写,“他们似乎跌进了镜子里”,暗示着二人之间的感情如同镜子般易碎,又似镜子里的事物般虚无缥缈,月光照入镜子的清冷等都体现着古典的悲剧美。同时,《倾城之恋》中的“围城”意识深重,张爱玲是第一个明确“围城”意识创作的作家,在白流苏想母亲下跪乞求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与家人失散,“站在雨中的街道中,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小小的世界里,撞破了头也冲不出来”,谁也走不出自己的世界,谁也进不去别人的世界,这是对人性的悲剧描写。又如,在小说整体的序幕与收尾之处,都有胡琴咿咿呀呀的描述,“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小说的结尾以白流苏和范柳原在一起结婚结束,但这看似喜剧的结局,却又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悲剧色彩,人的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二人如此的结局,这种悲切的美让小说更加富有韵味。
二 《倾城之恋》的意蕴之美
1 荒原意识
在《倾城之恋》中,范柳原是典型的“荒原”状态,他一直在追寻,私生子的他,要面对中国族人的冷漠,而西洋文化又不是自己的根,何去何从,“我自己也不懂我自己”,范柳原的心是漂流的。他在寻找自己精神上的慰藉,而白流苏的出现,满足了范柳原对传统中国精神的寻求,感受到了一直寻找的那份最为淳朴的生命意义。白流苏这样的女人,才是范柳原一生所追求的答案。范柳原的荒原意识,使《倾城之恋》的意蕴更深入一层,同时也是在暗中削减着男性角色的力量感。这也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一个特点,对女性角色的张扬。所以,荒原意识只在范柳原的身上有深切的体现。
2 时间设计
《倾城之恋》创作时,上海处于沦陷区,适逢中国抗战期间。张爱玲在小说中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时间情境,“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故事不在公众的“十一点种”的时间上,而是在一个属于张爱玲的私人时间的世界里。例如,白流苏的哥哥三爷的一段对白,“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的!”这可以视为白公馆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在那个时代变迁,政治、文化巨变的社会,都与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关系。这是张爱玲小说的一个特色,那个时代的作家都在跟随主流的幻影,而张爱玲却善于发掘社会背影的一面,通过时间的设计,让读者看到一个阴暗的时代厚重面。
3 回归意识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一直追求安稳的生活,即使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即使有兄嫂的逼迫,也没有阻止她寻找安稳的下一段婚姻。这也是对范柳原的荒原意识的最终出路的解答。在那个战火与冲突不断的年代,安稳是奢侈的。张爱玲没有用宗教意识引导空虚,而是以简单的“他们来不及整顿房屋,先去张罗吃的”,来显示安稳才是小说回归意识的所在。在战火的年代,白流苏没有因为战火而改变对安稳的追求,战火反而让不羁的范柳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安稳。这种回归意识是小说意蕴美感的一种潜在暗示,也是对结尾白流苏与范柳原在一起的暗示。 4 运用距离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刻意拉开了读者与小说的距离,通过序幕与结尾胡琴的“咿咿呀呀”,道出了“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的警告。让逐渐深陷白流苏爱情故事的读者在结尾处被拉回了现实。正是这样距离的设置,却赋予了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更能理解张爱玲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笔下作品的意蕴美感所在。小说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在香港沦陷的时刻,终成眷侣,但也在通过动荡下的爱情,来强化那不问也罢的苍凉故事,传达出了张爱玲对待爱情的认知,即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三 《倾城之恋》的语言之美
1 语言的生活化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运用很有特色,在精致的语言中透出一种平淡素雅,生活化语言的运用,观众极易接受。在《倾城之恋》中,出身世家的白流苏和浪荡不羁的范柳原,张爱玲在语言上并没有过多地赞颂二人的世界,而是将二人作为一对普通的恋人,阐述的语言也以通俗易懂的白话为主,读者很容易接受小说的内容。张爱玲将小说中冗长严谨的句式做了变通,以短句和分段的形式,为读者营造一个友好的阅读体感环境。这样更加贴近生活的语言运用,不仅没有让《倾城之恋》的语言层次落俗,反而更能体现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对平凡爱情的追求,以及作者张爱玲深厚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平淡中有着书香世家式的优美层次感。
2 语言的古典底蕴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自身的语言运用更显其古典意蕴美感。张爱玲对于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的对白、生活经历、感情世界描写,都以简约圆熟的语言进行阐述,毫无娇柔做作之感。读者对白流苏的感情世界和范柳原的认知上,通过张爱玲这种充满古典底蕴的表现,更加深入。同时,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使用了大量的叠词,在一段话或者一句话中使用叠词,以达到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参差不齐,在长短不一的句子中,却又体现出另类的美感。叠词是汉语音韵修辞的古老手法之一,而张爱玲熟练运用了叠词,达到了小说整体的语言和谐性。叠词使用将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更生动的展现,在白话文小说中大量使用叠词这种表现形式,是张爱玲作品的一大特色。
3 色彩与意境
在《倾城之恋》中,读者可以很容易融进那个远去的民国战火纷飞的年代。张爱玲使用了具有那个时代特色的色彩进行展示。通过各种色彩的对比,衬托出人物的层次感,并借助声音来强化色彩的厚重感。例如,胡琴的“咿咿呀呀”声,配以月光的惨淡之色,在民国式阁楼里,主人公白流苏的悲切美跃然纸上。同时,张爱玲借助一些常见的事物来营造一种意境美,如月光下的镜子中,虚无的感觉。白流苏与范柳原在日军飞机轰击下,范柳原去救白流苏的场景,仅以飞机和战火,便将读者拉到了二人真爱的意境当中。
4 人物反差
反差美严格意义上属于现代绘画的一种手法,但是张爱玲在小说的语言中,利用反差手法,塑造了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个经典的角色。出身于白公馆的白流苏,受到了家族人的白眼与排挤,生活很是困难,但是她本身有着一种东方的古典美,低头之间尽显东方美人的美感。范柳原这样评价白流苏:“流苏,你看上去不像这个世界的人。你有许多小动作,有一种罗曼蒂克的气氛,很像唱京戏。”在西方长大的范柳原,是富商之子,虽是庶出,但一回国就受到了阔太太们的青睐,纷纷上门提亲。白流苏与范柳原二人是一个明显的人物反差,但就是这反差明显的二人,却激发出了一个非同的爱情故事。同时,对范柳原的自身描写也有很大的反差,中国化的“洋人”,既有对爱的精神追求,又有西方浪荡不羁的情怀。就是这样反差极大的二人在结尾却结合在了一起,看似荒诞,却在反差之间透出了小说的苍凉之美。
结语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涉及了历史的深度、社会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小说全文中的美感在悲剧、意蕴、语言等层次上都有展示。作为小说家,张爱玲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倾城之恋》同样富有浓厚的生命力。严格来说,《倾城之恋》不是一个悲剧,但是其西方的“酒神精神”的意蕴下,却带给人喜中带悲的快感体验。无论是貌美的白流苏为了生存而追求婚姻,还是不羁的回国浪子追求真爱却屈服现实,都在浪漫中呆着反讽的意味,其中的荒诞色彩,让小说的美学价值凸显。
推荐期刊:文化月刊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文化刊物,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使命,以报道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