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01月1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苏健
摘要:着眼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小城镇在经济结构体系中所呈现的重要地位,小城镇的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用于指导小城镇建设的城镇规划设计工作显示出十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的今天.影响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因素不断涌现,并且是随时都会变化着的。随着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不可预测因素逐渐增多,于是传统的小城镇规划方法和理念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历史的前沿,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小城镇的规划设计问题。
关键字:县域小城镇;规划;问题;对策
一. 县域小城镇规划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城镇职能与性质不确定
目前,县域小城镇的性质普遍都是根据现有的一点资料及现状产业发展状况来定的,在职能方面职能多数是以商贸、第三产业的为主,缺乏前瞻性与全面性,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定性显得肤浅。在进行当地的规划工作时应当充分重视当地居民对本地情况的了解,征求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参照这些建议对当地发展条件进行分析,以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做出适宜的规划。真正做到以规划催进当地经济,以规划满足人民需求。
(二)土地开发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初步建立的阶段还不尽完善,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控制力已明显减弱。与此同时,新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鉴于这种情况,出让土地使用权就畸形的成为了当地政府手中最大的一张财政牌。建设用地规模被各城镇通过规划编制的方式不断扩大。导致供长期发展用的土地大批量出让给了开发商,政府便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权,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对城乡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三)规划建设脱离实际,农民难以进城
县域小城镇建设应充分尊重当地现实情况,充分考虑农民利益,但现实情况中是还普遍存在照搬大中城市的建设模式的现象.热衷于搞大广场、宽马路。脱离实际的搞高新科技产业园。忽略产业规划的合理性,完全脱离了因地制宜的要求。上述现象造成开发成本不断攀升,无形间抬高了农民进城的门槛。
(四)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
近些年,许多有污染严重的项目陆续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小城镇转移。但是小城镇无论从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严格的环保要求,有害气体和废水往往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和水污染。致使一些小城镇因为过于强调短期经济增长,而沦为大中城市的垃圾桶,给附近村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伤害。
(五)忽略城镇地域特色,规划布局呆板,千遍一律
在我国有成千上万个小城镇,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近年来,许多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逐渐趋同,不管地形、地貌因素,道路盲目以棋盘式为主、布局模式也均死板教条,没有创新,缺乏特点,失去了小城镇本身应有的魅力,不具任何吸引力,也因此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除此之外另一普遍存在的的不合理现象就是:规划时为了片面追求规划的漂亮、而往往在地形复杂、坡度大、难利用的土地上建设公用设施,加大了工程的实施难度,增加了国家财政指出的负担
二. 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城镇
以人为本是小城镇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城镇新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到镇区居民和周围村庄的农民们各方面的需要,针对老城区中显现出的各种弊病,从宏观到徽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的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二)突出历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所在。因此,小城镇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营造地方特色。
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小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三)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伴随着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考脸。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在:企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不明显;乡镇企业沿路展开,分布分散;城镇内部绿化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均达不到国家标准;城镇缺少园林建设.景观设计更是缺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进城镇,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四)树立超前意识,构造灵活的格局
现今,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今后几十年内,小城镇的规模还会持续地增长.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小城镇新区规划,就要求规划师们树立超前意识和发展观念。
三 .加强与完善城镇规划管理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这句话反映了规划管理的重要性.相对于规划设计,小城镇的规划管理更为薄弱.因此应该大大改善.
(一)统一城乡规划法规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镇规划管理必须有一部统一的城乡规划法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城市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小城镇执行的是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前者是法律,后者是行政法规,后者的执法力度远不如前者。即使是规划法,也是在20多年前市场经济条件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出台的,许多情况也不符合今天的要求.对于规划编制的深度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容易造成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漏洞和偏差。因此,应将城市规划法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统一为城乡规划法,用以消除规划管理上的城乡差别。
(二)理顺规划管理体制
目前在在同一个地级市内管理机构和体制的不一致,使规划管理部门很难更好地履行政府管理城市的职能。规划管理机构内的人员素质也是一个问题,规划管理不同于一般行政事务管理,它的专业性、政策性很强。既有严格的管制性内容,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要求规划管理人员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政治觉悟,能够动态地引导城镇向良好的综合效益方向发展。针对许多小城镇没有专业化的管理人员的现实情况,应通过适当引进和加强培训来提高规划管理队伍的素质。
在现实操作中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还将面临很多问题,我们要根据小城镇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在创建生态,和谐,以人为本的的新型城镇理念下分析解决将来可能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郭汝,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合理规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3]苑清敏,葛春景,构建循环经济型小城镇生态产业体系探讨[J],中国农机化, 2008,(04)
[4]舒招林,新时期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方略初探[J],市场论坛,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