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剖析中西方传统观念架构下的城市街道空间形塑的特色与对比出发,意在引起人们回归对地方性特色的思考,从而重视在设计中对人性化、地域化的借鉴与体现。
摘要:本文从剖析中西方传统观念架构下的城市街道空间形塑的特色与对比出发,意在引起人们回归对地方性特色的思考,从而重视在设计中对人性化、地域化的借鉴与体现。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观念;街道空间特色
街道作为一种文化特质表现,是与人类生活最紧密的城市元素之一,在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席位。于城,形态从自由到规整,从封闭到开放,从分散到绵延,于街道,理念也经历着从无到有,形式与用途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街道逐渐成形,经过人的街道,马车的街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逐渐发展成为设计的主流思想,倡导以大花园取代工业革命时期的拥挤的街道和广场;以现代主义的宽阔大马路取代传统城市亲切的小街道,在现代主义理论和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传统城市结构丧失,消极空间不断增加,街道空间日益减少,经过了柯布西耶“无街道”的冲击,20世纪中后期,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对人性化“有街道”的倡导,新城市主义理论的诞生试图“以人为中心”,创造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城镇生活。这仿佛是一个轮回,它的某一部分呼唤着我们回到传统去,溯本逐源……
在今天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虽然各国现代性的街道空间趋于雷同,但纵观中西方传统街道空间及其形式,其差异性有目共睹,究其根源,为中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乃至哲学思想上存在相异性。
1.文化体系对街道空间的影响
1.1中国传统城市街道文化论
从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街道的态度。
1.1.1中国封闭的社会制度对街道空间的影响
北宋以前内敛的社会情绪,封闭的里坊制度,严格的夜禁制度导致街道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虽然其作为公共空间在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但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公共活力与表现力。
1.1.2“礼制”对中国街道空间的影响
自西周始,在中国文化界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礼制”思想,深深影响着体现统治者权威与等级观念的
城市建设。崇尚血缘关系,将家族内部统一起来,建筑群围合而内聚,使得古代中国更注重亲近内院空间,冷落了与血缘以外的人进行交流的公共街道空间。国治秩序为“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家治秩序为“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在如此井然有序的国家与人家内部秩序以外,是对外部空间组织的淡漠,并且缺乏充实空间的观念。门内之事恩掩义,门外之事义斩恩”,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内外”的区别对待,在门内的人情味要胜于在门外。唐代将孔子“礼制”发挥至极致,直到北宋中期,“城市对外的水运、陆运和内部街道相结合,出现了交通枢纽点,商业也随之兴盛起来”。商业街的出现使原本单调乏味的旧街道有了一些改观,增加了场所感和生活性。但由于深受礼制影响而改变不大。
1.2西方传统城市街道文化论
在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中提到,西方有“穿着鞋生活的气氛”,是由“独立个体的对立而形成的外部秩序空间”。西方人在自己家中穿着鞋,走到街道上穿着鞋,再从街道走进商店、饭店、旅馆都是穿着鞋的,他们对空间的理解不像东方人有明确的内外之分,街道是家中生活的延伸,那些提供活动的公共建筑是秩序的延续。在西方城市建设史中,教堂一度成为城市的标志,是城市权利的象征,人们在教堂中祈祷、集会,在教堂外的街道上交流、理解,街道扩展成广场,成为人们户外聚集的重要场所,街道的功能丰富,内涵深远。著名的意大利街道又被卢原信义称为没有屋顶的室内空间。西方人尊重外部空间,将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同等对待,而热衷于把外部空间整顿为美好的空间。
2.空间观念对街道空间的影响
2.1中国传统城市街道中的空间观念
由于中国传统街道是由方形院落围合而成,也就难以形成“阴角空间”,即内侧凹进去的空间,相对的“阳角”指外侧突出的空间。传统院落的围合致使阳角空间很容易形成和创造,而阴角空间却少有了。阴角空间在街道设计中就像水流淤塞,给行人提供出行中的休息场所,转角的封闭形成令人安心的空间,充当着包围着人,给人温暖和安稳的角色,也为城市空间增添了魅力。再说中国传统街道,即使有了建筑或院墙的退后,给建筑面前留出了一片空间作为广场用地,在广场四角也多有道路通过,转角因道路而不完整围合,虽形成了广场,却没有形成有围合感的内聚阴角空间,不能成为人长时间停留休闲的场所,该空间的使用魅力就大大下降了。
2.2西方传统城市街道中的空间观念
2.2.1“图形”和“背景”
美国评论家鲁道夫斯基在《人的街道》一书中论及意大利街道:“街道不可能在什么都没有的场所存在,亦不可能与周围环境分离。”充分涉及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和“背景”的问题。将建筑外部空间看成图形还是背景,直接关系到设计者对外部街道空间的态度。在典型的意大利街道中,建筑像牙齿一样紧密且有规律的排布,街道空间更像是由建筑挤出的空间,沿着街道的轨迹,空间自由变化,伸展收放,连续且不失灵活韵律的美感,有结构的整体性,充分具备了“图形”的性质。
2.2.2“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
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芦原义信还提出了“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概念,向边界线内侧收敛的空间称为“积极空间”,没有边界线而向外无限扩展的空间为“消极空间”,恰恰在意大利城市中,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是可以互相反转的,意大利街道与广场充分具备了室内空间的要素,获得了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再看中国传统街道空间的形成,由于按照血缘关系建造的院落群体中建筑与建筑之间用院墙围合成院落,街道不是单纯由建筑挤出的空间,“图底关系”图中表示的不是建筑与街道的纯粹关系,所以就缺乏了能够相互反转的能力。
3. 小结
无论从街道景观自身的空间形态结构,还是中西方不同的公共文化传承来看,二者都有很大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存在原型。传统的东西迎合了原始的心理存在,更接近于自然,更体现原汁原味,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传统街道空间构成,对现代城市街道设计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街道文化更应溯本逐源,吸取传统精髓,不仅在设计上凸显当地特色,而且部分街道还应在功能上,突破汽车时代大街道、以车为主的限制,进一步说,传统上,人们的行为活动是决定街道空间构造的关键因素之一,街道各部分的功能分配完全是建造街道的居民按照自身要求“设计”建设的,并且,人们在可掌控的空间中才能行动自如,响应当代设计人性化,地域化的倡导,街道的空间设计也许应该回归其本源。特别要说的是,西方对待街道的态度,即将其当做室内空间考虑的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对街道空间的关注度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去丰富美化我们的街道,才能更加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街道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3]黄建军、甘伟未来街道空间重构实践探索【J】华中建筑2010.1
[4]罗杨文由街道问题反思
城市规划误区【J】山西建筑2010.6
[5]王江萍、夏晶基于城市文化的街景改造研究【J】华中建筑2010.5
[6]史亮从街道家具看城市理想【J】北京规划建设2010
[7]韩晓峰城市物质空间结构中的面元素【J】现代城市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