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08月1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 要:本文结合某工程案例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并探讨了混凝土浇筑技术。
关键词:大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Abstract: Combined with an engineering ca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rge volum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bes into the concrete pouring technique.
Key words: large volum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管理下,本工程未发生过任何质量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优良,并受到了板带工程指挥部及业主的一致好评。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服从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按时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各阶段节点计划,与友邻单位密切配合、友好合作,在整个板带工程的顺利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案例工程
某市商业步行街工程是一座集商业、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建筑,地下 2 层,地上 3~7 层,总建筑面积251890㎡,浇筑面积 4.3 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2.基坑土方开挖
2.1 钢筋砼爆破拆除
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于 2001 年 9 月 26 日破土动工。在基坑土方开挖的过程中遇到大量的原有钢筋砼设备基础,因施工环境无法作常规的爆破拆除,只能人工用风镐打眼作表态爆破拆除,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阻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困难面前,项目部班子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将约 3000m3砼及钢筋砼块体拆除外运,在不影响三炼钢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基坑土方开挖任务。
2.2 基坑验槽
在基坑验槽时,发现基底土质为回填土,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对于验槽中发现的地基问题,必须进行处理。处理对象为地基土以及基础与上部结构;处理原则为:首先使地基土各处的强度和变形趋于一致,使建筑物沉降均匀,若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对基础尺寸、埋深或上部结构进行调整,使结构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性;地基处理方法分为整体处理和局部处理。
整体处理:槽底全部为填土,或填土占大部分,天然土层零星分布其中,一般应全部清除,地下水位以上可采用 2:8灰土,水位以下采用级配砂石或碎石屑分层回填夯实。也可将基础埋深适当加大。
局部处理:局部坑、沟、坟穴、软土的处理。将坑底及四壁的松软土清除至天然土层,然后采用与天然土层压缩性质相近的材料回填。天然土层为可塑的粘性土、中密的粉土时,可选用 2:8 灰土或 1:9 灰土;天然土层为硬塑粘性土、密实粉土砂土,宜选用级配砂石。若坑的深度、面积很小,宜采用级配砂石。回填时应分步回填,并按 1:1 放坡做踏步;旧房基、砖窑底、压实路面或基岩层等局部硬土,一般都要挖除。挖除后回填材料根据周围土质而定。全部挖除有困难时,可挖除 0.60m 做软垫底,使地基沉降均匀。
3.主体工程施工
本工程的主体工程结构复杂,预留孔洞、预埋铁件、预埋螺栓规格品种繁多。
3.1 预埋件安装
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爬架平面预埋位置及立面预埋位置进行逐点放线预埋。预埋件按照方案设计要求选用,预埋位置、预埋件均按照平面图中爬升机构编号进行。预埋件与结构配筋点焊或绷扎,防止浇筑时预埋件位置偏移。预埋件两端利用海绵、泡沫、锯沫、胶带封堵,防止浇筑时注入水泥。
预埋精度要求如下表所示。预埋位置是否准确是爬架运行操作的关键,利用直尺、卷尺及铅锤吊线进行预埋检测。
本项目安装在二冷室 x 向、y 向剪力墙立面上的四块导轨埋件形状复杂(似鸡爪),长 13m,高 8m,单件重约 7000kg,安装精度为 ±50mm。安装在二冷室 x 向、y 向剪力墙 8.5 标高处的两块结晶器振动支承架形状复杂,单件重达 15020kg,安装精度为 ±20mm。
3.2 回转平台锚固件安装
回转台结构特点是:设备结构尺寸大、重量大(一般为150 ~ 300t),承载力大(一般为 150 ~ 350t),工作频繁,安装精度高(旋转齿底座安装水平度为 0.05/1000mm),施工技术复杂。针对这些大型的精密重型设备锚固件的安装需要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安装方法,能够达到优质、高速,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安装在大包回转台 11.40 标高处的回转台锚固件重4025kg,由 36 根长 1.8m 的 φ70 无缝钢管组成,安装精度为±33mm。项目部不畏艰险,反复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专项目施工方案,按照指挥部的节点计划圆满完成了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于 2002 年 2 月、3 月相继将在线、离线设备基础交付安装。
4.混凝土浇筑
4.1 施工前准备
4.1.1 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4.1.2 检验模板拼缝的严密性和支撑稳固性,清理模板内杂物,木屑等。
4.1.3 完善浇筑区域验收工作,即隐蔽验收工作和隐蔽验收记录,严格遵守砼浇筑令制度。
4.1.4 检查浇筑机械机具的完好性,铺设砼输送泵管,用废旧轮胎垫在输送管下以减小由于输运管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对钢筋和模板产生移位影响。
4.1.5 填写好搅拌通知单,通知砼供应商,并注明浇筑砼的标号、品种级别、浇筑时间和浇筑量。
4.1.6 应急措施:备用两台 35 kW 柴油发电机。
4.2 浇筑顺序和施工段划分
浇筑顺序按先远后近,由东向西、自南向北浇筑。由于该工程超宽超长,筏板面积为 145.5m×351.9m(宽×长),因设计要求留置后浇带、加强带。依据后浇带和加强带的分布,分出浇筑区段,在浇筑上不留置设施工缝。
4.3 筏板浇筑
600nm 厚筏板浇筑时依照方案由东向西浇筑,自南向北推运,其中筏板一次浇筑到板面。基础梁面到筏板面高度为600~900mm ,宽为 900mm ,筏板浇筑完后间隔 30 分钟后浇筑基础梁,浇筑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到顶法完成。
4.4 操作方法
4.4.1 由于该工程板厚梁高,因此每个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采用快捅慢拔的方法进行振捣,严禁漏振。边振边成型并及时抹平筏板和梁表面。
4.4.2 纵横梁节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采用人机结合振捣。
4.4.3 地下室外墙自筏板面向上 300mm,留置水平止口施工缝,止口处拟放置橡胶止水带。
4.4.4 砼振捣:振捣棒插入砼间距一般为 400mm,振捣时间为 18~30s,并在 20S~30s 二次复振。
混凝土浇筑时的分层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度的 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内约 5c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分层厚度可定为 40~60cm,数量较少的混凝土工程中分层厚度可取25~35cm。
控制浇筑温度:所渭浇筑温度是指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后,经运输,烧筑振捣等工序后的混凝土温度。
在一般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温度对结构物的内外温差影响不大,因此对主要受早期温度应力影响的结构物,没有必要对浇筑温度控制过严。但温度过高会引起较大的干缩以及给混凝上的浇筑带来不利影响。适当限制浇筑温度是合理的。建议浇筑温度控制在 40℃以下为宜,这就要求我们在常规施工情况下,合理选择浇筑时间,完善浇筑工艺以及加强养护工作。
5.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必须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解决水泥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文章结合某工程案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的基坑开挖与主体工程施工进行了分析,并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薛志宏,张延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探讨[J].吉林勘察设计,2007,(1).
[2] 刘飞,李庆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措施[J].陕西建筑,2009,(2).
[3] 易显尤.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