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2月11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近年来,社会各方面对于老人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所引发的各种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老人积极参与公共交往活动能有效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同时对已患上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病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文依据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从有助于促进老人公共交往行为,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角度出发,对相关类型养老建筑的室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诸多要素(包括光照、色彩、装饰材料和家具陈设等)的合理化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公共交往行为认知功能障碍
室内设计论文范文: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的室内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基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方案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传统建筑装饰效果能够最大程度表现出建筑空间的设计效果,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把控,将空间色彩和布艺装饰有机的统一起来营造最佳的视觉体验。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更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痴呆症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是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的形式,占痴呆症病例的60%~70%。同时,有研究认为[2],认知功能障碍是AD的危害因素之一,每年有8%~25%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展为AD,是正常人群AD发病率的10倍。认知功能障碍由多个认知域发生障碍构成,包括定向力、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能力障碍等[3],其发病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活习惯、饮食、教育程度、丧偶等。一般认为,公共交往行为能够有助于降低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对已发病老人的病情改善有积极的作用。张慧芳认为[4],老人参与休闲活动(包括社交、娱乐、兴趣等)是认知受损患病率和发生率的共同保护因素,在不同行为习惯老人认知受损单因素分析中,参与休闲活动的老人认知受损情况的概率明显低于不参与的比率。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的报告指出[5],鼓励认知功能障碍老人参与公共交往,做有意义、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定期的运动锻炼以及认知功能训练,如语言交流能力训练等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本文试图综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总结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从有助于促进老人公共交往行为,进而改善其病情的角度出发,对相关类型养老建筑的室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诸多要素(光照、色彩、装饰材料和家具陈设等)的合理化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1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
1.1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生理特征
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被认为是正常老人与早期AD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认知功能障碍老人除记忆障碍外,还存在着其他功能损伤,如:注意力、语言、定向、视空间功能及执行功能损害等[6]。其中,记忆遗忘型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常见的一种认知损害,而视觉功能损害在早期认知障碍中尤为突出。
1.2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心理特征
认知功能障碍老人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特征[7],图1是患病老人在认知损伤的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相应心理特征。
1.3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行为特征
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认知、语言能力、注意力及执行能力的改变。由于认知能力衰退,患者在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其他人更低、更敏感。当所处空间环境过于单一时,患者会产生无聊、乏味的感受;反之,患者则会感到疲劳、焦虑。劳顿(Lawton)认为[8],在养老机构中,高度刺激的日间活动室或者休息室是一种无序的“超社会环境”,在这种社交背景下,认知受损的老人通常选择单独或只与另一个人建立人际关系。此时,作为一种老人自发的选择,或者为了保护这种选择,提供较小的人际环境空间是解决社交行为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在大的活动空间中成组设置几把椅子或将几个房间作单元式配置,进而促进人际环境中“邻居”的产生。
2空间环境设计对于认知功能障碍老人行为
干预的案例分析室内空间环境的不同设计特征,甚至是家具的不同布置方式,都会影响空间中使用者的行为。在养老机构的公共空间中,通过布置电视、水族箱、盆栽等居家陈设,老人在观看电视、欣赏水族箱和盆栽时,容易与他人形成共同的话语,进而提高公共交往行为的发生频率。美国学者霍尔(Howell)[9]在研究中就发现,在养老建筑的休息间中,咖啡壶会扮演一种重要的交往激发元素,老人之间往往由于传递咖啡壶而产生交流。目前国内在养老设施的建设中,多关注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对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视往往不够,或更多关注无障碍设计。
此外,室内空间环境过于机构化是我国养老机构的又一通病。例如,室内环境的色彩处理多以白色为主,缺乏变化;装饰材料为满足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而缺乏人性化考虑;自然通风采光以居室为设计重点,往往忽视公共空间的光照及小气候环境营造等。养老设施作为专门为老人提供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不仅需要关注老人的安全、便捷,也要注意到老人的心理、情感需求。特别是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环境因素对于其情绪的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外已有一些针对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探索与尝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2.1针对老人特点以提高认知能力为目的的环境设计
针对老人(特别是针对认知功能障碍老人)认知能力下降这一生理特点,通过光照、色彩、标识等方面的专门化设计,提高室内空间环境的可辨识性,既方便老人对空间的日常使用,也提高了老人对环境的认同感与参与性。Makan老年人活动中心是新加坡一处旨在将老人重新带入社会、融入社交生活的机构。在这个项目中,为了使不同语言、不同生理特点的老人,尤其是视力下降或者存在视空间功能损伤的认知功能障碍老人,能够无障碍地参与日常活动(如在餐厅拿取、存放食材等),设计师根据不同的空间区域采用了不同的颜色进行划分,以此来协助老人在复杂的空间布局中准确找到目标位置。
由于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多个认知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导致老人出现走错路、认错房间等现象。因此,除了运用色彩区分以帮助其对空间环境的认知以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标识系统的专门化设计来提高这类老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和使用率。在日本静风苑养护院,环境中的标识设计采用大面积的颜色、图标、箭头的等方式。卫生间的标识用放大、形象的符号作为墙面装饰图案的一部分;电梯厅采用对比强烈且延伸的箭头,各层走廊空间不仅有指明方位的箭头、文字说明,还配置适合老人视觉高度的简易空间平面分布图。
2.2空间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国外一些设计师试图结合相关的医学研究成果,通过优化养老建筑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对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干预,进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印度女设计师MilehaSoneji通过长期观察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叔叔(Parkinson'sDisease,简称PD)的冻结步态特征,得出结论:患者在平地走路时艰难,而在上下楼梯时却可以不借助任何助步器。由此MilehaSoneji意识到这是因为爬楼梯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而这种行为特征与PD患者进行节律性步行康复训练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将患者爬楼梯的这种感觉转化到平地上来协助他们走路呢?MilehaSoneji尝试很多办法,最终她将平地地面画成具有3D视觉效果的楼梯,通过阶梯视觉的方式,使患者误以为是上下楼梯而解决平地行走困难的问题。
2.3促进老人公共交往的环境设计
正如上文所述,公共交往对于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治疗具有特殊意义,在养老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如何通过环境要素引发、诱导、鼓励老人间的公共交往行为,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图6是奥地利的Altenmarkt老年公寓,为鼓励不同生理特点的老人(包括健康、认知障碍、痴呆等)走出居室,享受阳光并参与公共交往,设计师在走廊、大厅等处采用大落地窗,以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和景观视野。
同时,为了缓解玻璃给老人们带来的冰冷、不可触摸的心理情绪,设计师还运用土黄色对空间中的地面、墙面进行装饰,形成与玻璃在视觉及心理效应上的平衡。土黄色调为主题的室内空间在自然光或人工照明的映射下,使人产生温暖的色彩心理联想,老人在冬季时尤其喜欢在这类公共空间中逗留、活动,进而诱发出很多交往行为。
3以促进认知功能障碍老人公共交往为目的
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策略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实践案例的分析,本文梳理、总结出以促进认知功能障碍老人公共交往为目的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希望在这些策略的引导下,室内空间环境最终对认知功能障碍老人产生积极的非药物干预作用,帮助这一群体减轻其精神行为症状和延缓病症发展。
3.1光照环境设计策略
屉本康太郎[10]通过QOL问卷对日本山口县300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老人日常生活及健康的影响权重。结果显示:影响老人精神健康状况的环境因素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光环境、空间、热环境。此外,还有研究表明[11],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视觉特征明显低于同龄段老年人或者年轻人,相应的其对所处空间的光照环境有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并未对认知功能障碍老人使用的室内空间的照明配置与照度值作专门规定。
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视觉特征与正常老人的机能衰退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即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肌会慢慢老化,瞳孔适应光变化的能力随之减弱。当瞳孔收缩时,只允许少量的光进入眼睛,可以发现,年龄越大,瞳孔对光反应的灵敏度随之减弱。
结语公共空间的各环境设计要素以及相应特性,对于人的空间认同感以及在空间中的交往行为,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促进公共交往的角度出发,对认知功能障碍养老建筑公共活动空间的各环境要素的设计策略作了初步探讨,并希望能由此建立一个未来深入研究的基本框架。目前研究所运用的方法更多是对于相关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归纳,以及对实践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未来在环境设计要素与认知障碍老人行为心理的研究中,可以尝试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如VR技术,大数据,ICT信息通信技术实验等),将研究引向定量化、实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