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3月1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为了适应教育部夯实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各大高等院校必须转型升级以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借助Python,基于2014-2018级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268名学生的就业选择及其对现行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以需求为导向,探索课程体系设置与实施分流机制,以期为科学地制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就业需求课程体系分流机制人才培养
地理老师职称论文:初中地理数值图判读解析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中涉及一些数值图形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理解这些图形需要数学思维。文章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经历,结合典型例题,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和统计图的解题思路进行归纳,并预测命题方向,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1引言
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历久弥新的研究热点,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更加聚焦人才培养,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激励学生勤学善思。“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诸多高校采用,通过专业分流引导学生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赢得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1-2],但易导致分流培养环节专业“冷、热”分化严重[3],在课程体系设置等环节滞后,亟待立足分流培养目标,实施课程体系改革[4-5]。
地理学既是一门具有坚实的基本和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又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就业前景广,报考地理学专业的人数逐年攀升。然而,高校扩招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不断变化以有效解决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为此,本文基于重庆师范大学2014-2018级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2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视角的就业方向与课程关联反馈,以需求为导向,探索课程体系设置与实施分流机制,以期为更科学地制定有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2现行课程体系与分流就业需求冲突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从2014-2018级课程设置来看,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独立实践教学六个大类设置基本不变,但不同大类下设的课程数量却参差不齐,且同一大类下设的课程数量呈波动变化。近5年,课程设置变化最大的是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涉及“城市气候学”“景观生态学概论”“GIS软件应用”等;其次是学科基础课程,其选修课程全部取消;再次是专业核心课程,取消“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基础”。通识选修课程变化也较大,先后增设“教师教育系列”“创新创业系列”“卫生健康系列”,取消“网络精品视频课程”;独立实践教学涉及“读书学分”“学年论文”的增减和“各类地理野外实习”的调整;教师教育课程变化最小,仅2017级取消“教育研究方法”,2018级取消“地理教育学”。
总体上,通识课程学分占比基本不变,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占比均逐年增加,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及独立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比波动减少。但是,“教学方向”和“应用方向”的专业分流培养差异化设置仅在专业方向课程上有所体现,其他五类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故就业导向的针对性不强,而且课程设置过多但学时少,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泛而不精。借助Python分析发现,应用方向的学生和教师方向的学生对课程设置多寡和课程类别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前者建议取消的课程数量要多于后者,相同的是均希望适当取消通识课程和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分歧在于专业方向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
应用方向的学生建议取消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普通话与教师语言”“地理高考专题”等,以及独立实践教学中的“读书学分”和“创新学分”等;教师方向的学生则建议取消更多的专业方向课程,如“区域分析与规划”“城乡规划概论”等。应用方向的学生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对考研升学贡献较小,大三下学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复习考研上;教师方向的学生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对其就业贡献很大,同时强调部分涉及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课程或教学方法等课程开设学期不宜过早,这直接体现在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对各类课程重视程度的不同。
结果显示,两个方向的学生均认为现有课程体系中25%左右的课程是不重要的,此外,应用方向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的课程占大多数(33.33%),特别重要(20%)和较为重要(20.32%)的课程比例基本相当;而教师方向的学生则认为多数的课程是特别重要的(占28.21%),而一般重要和较为重要的课程占比相当,分别为23.79%和23.58%。可见,从学生视角而言,现行课程体系与分流就业需求冲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1)开设课程类别与就业需求不匹配。如应用方向的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地理高考专题”等。
(2)课程开设学期与就业需求不匹配。即课程内容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就业技能的提升用处很大,但因开设学期设置不当,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部分课程开设过早且难度较高,导致对专业定位还不清晰的大一学生认为课程太难而逐渐失去专业兴趣,而当到大二或大三个人方向定位基本明确、意识到该课程对就业选择的重要性时,却因前期对课程不够重视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就业竞争力不足。
此外,部分实习课程开设过晚,与应用方向学生的考研复习时间冲突,学生内心将面临野外实习/教育实习和在校备考的两难抉择。为了获取课程学分,即使参与野外课程实习,但也是身在野外心系考研,导致实习效果不佳,更是有部分学生会直接放弃教育实习。同样,实习课程开设过晚,也不利于提升教师方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为教育实习对教师学生以后的就业影响非常大,但因时间过晚,即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不足或教学技能的弱点,也难以重返课堂进行弥补。
3分流导向下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
现行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学生的预期与就业需求,因此制定课程类别适当、课程难度梯度上升、课程开设学期合理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在此情景下,拟立足分流培养,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即六大课程大类设置不变,第一学年学习基础专业课程和通识必修课程,同时进行就业方向指导,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意愿自主选择地理学教师方向或应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根据两个方向的不同侧重点来制定不同的课程体系。
3.1第一学年实施统一课程设置第一学年,教师方向和应用方向设置统一课程,考虑到新生入学后只是初步接触地理学专业,设置课程难度较低的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学科并培养专业兴趣。同时,新生还要学习如英语、政治、体育等通识必修课程,因此第一学期应适当安排专业课程量,主要包括“地球概论”“专业导论”“地图学”“地理学简史”。经过以学期的专业启蒙后,在第二学期开设“地质学基础”“地貌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Ⅰ(地质与地貌)”“地理科学系列讲座”“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Ⅰ”,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专业,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之后的学习方向,进行分流培养。
3.2第二学年实施分流课程设置第二学年,教师方向和应用方向课程开始分流设置,两个方向的学生开设差异化专业课程,此外教师方向的学生应开始接触教育类课程,同时深入开设“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课程,使学生对就业有进一步的了解与准备。在第三学期,教师方向和应用方向均开设“水文学”“土壤与植物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同时教师方向单独开设“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普通教育学”,应用方向单独开设“生态学概论”。第四学期,教师方向和应用方向均开设“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Ⅱ(水文、土壤与植物)”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同时教师方向单独开设“教育研究方法”,应用方向单独开设“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和“水土保持学”。
3.3第三学年实施分流课程设置第三学年,教师方向和应用方向课程继续实施分流设置,将学生反馈在考研或学校招聘的笔试与面试题中涉及较多的课程或技术应用课程侧重设置在该学年,为学生就业选择做铺垫,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五学期,教师方向和应用方向均开设“中国地理”“城市地理学”“GIS软件应用”和“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同时教师方向单独开设“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地理微格教学”“地理课件设计与制作”和“地理课堂教学能力综合训练”,应用方向单独开设“计量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和“SPSS应用”。第六学期,教师方向和应用方向均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气象学与气候学”“世界地理”和“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同时教师方向单独开设“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教师礼仪与沟通艺术”和“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应用方向单独开设“环境科学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和“景观生态学概论”。
3.4第四学年实施分流课程设置第四学年,应用方向的学生应全力准备研究生考试复习,并对毕业论文进行构思与撰写。学校可以在初试准备期间为学生提供考研指导,比如相关考试课程的复习指导与讲座,给予学生相应的备战帮助。第八学期,在考研初试结束之后,该方向学生应进行一次地理学专业见习。选择教师方向的学生,在短期教育见习与毕业论文准备之余,还需进行教育实习,对整个四年的本科理论学习进行实践。即教师方向开设“地理高考专题”“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应用方向开设“考研指导”“专业见习”和“毕业论文”。
4小结
从就业选择与课程关联出发来看,现有课程体系针对分流培养导向并不突出,仅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考虑到了应用方向和教师方向的差异化。课程体系分流设置与实施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有效途径,它既不能脱离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充分兼顾不同就业方向学生的市场需求,不仅要突出课程类别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更要注重课程开设学期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一定程度上,课程内容及其开设节点的把握同等重要,同一门课程开设在不同的学期,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截然不同。分流导向下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通过课程调整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准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逐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明亮,胡殿宇,苏东民.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11):64-68.
[2]潘玉婷,黄海燕.基于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视角的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9):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