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3月30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2019年,在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背景下,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绿色发展与智能发展作为抓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开年遇到的新冠病毒凶猛来袭,给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异常严峻的考验。在决胜小康之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正在与中国经济一起经受着历史性的大考。
建筑方向评职知识:发表纤维混凝土论文的EI期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月刊)曾用刊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多年来,该刊致力于为船舶工业、海洋开发、国防事业等领域服务,刊登了大量船舶研究领域的优秀稿件,从而实现了其“集一流稿件,创船海名刊”的办刊理念。
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积累,尤其是经过近几年来发展新旧动能的持续转换,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战胜困难。在中国迈向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审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正在迈向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一、产业规模居建材行业之首,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体系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规模位列建材行业第一。2019年1~11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主要产品产量及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增长走势。
(1)主要产品生产:2019年1~11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主要产品累计产量继续同比增长,其中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达到22.9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混凝土预制桩累计产量近3.7亿米。
(2)主要经济指标:2019年1~11月,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14159.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增速与上月持平;利润总额累计6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09%,增速较上个月提高0.9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是最大宗、最主要的建筑工程材料之一,服务于建筑、水利、公路、铁路、桥梁、海工、矿业等所有行业的工程建设。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是一门年产值已达1.5万亿、规模产能及部分产品与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完整产业体系,已经拥有科学而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在建筑材料32个子行业中排名第一位。中国亦是世界上混凝土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到目前为止,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中的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管道、混凝土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装饰混凝土、混凝土电杆、硅酸钙/水泥板等产业的规模与产能均居全球之首。我国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材料与工程技术支撑着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创新发展,许多材料与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建造”世界品牌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在资本市场上渐行渐强,“混凝土板块”在股票市场已箭在弦上、呼之欲出新年伊始,资本市场就传来了有关混凝土企业的抢眼消息。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20年1月9日,上海建工抢下A股分拆上市第三单,上海最大混凝土公司要单独IPO。这意味着又一家沪市国资公司启动了分拆上市。上海建工在1月8日晚披露,拟分拆所属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建工材料”)至上交所主板上市。这是第三家正式发布分拆预案的A股公司,目的地是上海主板市场。
第一家是大央企中国铁建,第二家是上海电气,这两家都计划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挂牌。建工材料主要从事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和石料的制造和销售,是全国第三大、上海地区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业务范围辐射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省份的多个城市,并配套有湖州新开元石矿、外加剂厂、机运分公司等产业链。据披露,建工材料是上海最早生产销售预拌混凝土的企业之一,具有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最高资质,可生产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目前年生产能力达2500万立方米以上;建工材料还拥有预制构件生产最高资质,是上海市最大的建筑构件、地铁管片、市政预制构件生产商,可以生产各类装配式PC构件、高精度地铁管片、大型异形市政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年产能75万立方米左右。
建工材料下属全资子公司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华东地区设备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环保的大型石矿企业,目前年产量达到400万吨。就在混凝土产业华东旗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的时候,混凝土产业的西南“大鳄”也在资本市场上撩起面纱。2019年10月31日,云南建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建投混凝土公司”)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正式面向全球公开发售股票,新股名称为云南建投混凝土,股票代码HK1847。云南建投混凝土公司主要从事预拌混凝土、砂石料、聚羧酸外加剂的生产和销售,建立了“技术研发、资源加工、生产销售”的产业链。
目前,云南建投混凝土公司拥有“云南省徐德龙院士工作站”、“云南省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工业产品(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三个省级研发平台。混凝土公司上市是云南建投践行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云南建投混凝土公司成功上市将有力助推云南建投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强化融资能力,扩大行业知名度,拓展发展空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企业已蓄势多年且渐成气候。目前与混凝土相关联的上市企业有三大类。一是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外加剂上市公司;二是拥有混凝土及制品产业的水泥上市公司;三是PCCP行业的上市公司。这三类上市企业构成了我国混凝土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旗舰方阵。据南方财富网介绍,2019年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外加剂概念股主要有西部建设、海南瑞泽、深天地、三圣股份、苏博特、垒知集团和红墙股份等7家。“水泥-混凝土”概念的上市公司有12家,他们是中国建材、上海建工、金隅集团、华润水泥、万年青、华新水泥、山水股份、天山股份、金圆股份、宁夏建材、祁连山、塔牌集团等。混凝土是构建工业大国的核心基础材料之一,其对全球人文和自然环境都已产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影响,混凝土行业重要的产业价值正在被社会广泛认知。
中国是世界上混凝土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与混凝土紧密相关联的产业如中国水泥、中国砂石骨料、中国外加剂、中国矿物掺和料和中国混凝土机械设备等产能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中的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大都是用混凝土构建,楼宇、道路、高铁、地铁、桥梁、管涵、机场等等,按照结构体积计算,80%以上材料都由混凝土构成,混凝土已经在宏观与细节上,深入渗透进每一个人的生活。2019年,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将20多亿吨的水泥和130亿吨的砂石(天然砂、机制砂)以及近20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等转化成安全、质优、耐久的各种水泥制品与预拌混凝土。现代混凝土产业还在建筑节能、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工业固体废弃物与建筑垃圾资源化、无废城市建设等领域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近年来,“水泥-混凝土”上市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的延伸进程,尤其是砂石骨料业务的推动。
2019年,中国建材骨料销售同比大幅增长,骨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一倍多。华润水泥继续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业务,此外,华润水泥通过润丰新材料收购环球石材40%的股权,此次收购可以助力华润水泥实现骨料业务的拓展并加强其在华南地区的布局优势。江西万年青上半年完成了乐平塘钨矿年产300万吨骨料生产线的土地征收和相关招标工作,瑞金、万年骨料项目正式启动。华新水泥上半年位于云南的多个骨料项目建成投产,新增450万吨/年的骨料产能。已有骨料业务的其他企业对于未来企业发展规划展望中均表示要继续大力发展骨料项目。混凝土制造重要的原材料是水泥与砂石骨料以及外加剂。
目前已上市的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概念的企业,均是全国各大区域的龙头企业,他们拥有最优质的水泥、砂石骨料资源和最良好的品牌,是中国混凝土产业的中流砥柱,放眼世界,这些企业也是世界混凝土产业的劲旅。PCCP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是青龙管业、龙泉股份、韩建河山、国统股份。到2019年,PCCP产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三十年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这种高工压、大口径、长距离铺设的输水调水管道,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城市引水、供水工程、大型火力发电厂和核电站的循环输水管道工程、大型排水、排污管道工程的需要。如今,这门年轻的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依然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价值的不断提升,推动着混凝土产业在资本市场上影响力的增强。目前,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已直接或间接地拥有二十余家上市企业。“混凝土”板块在资本市场上呼之欲出。
三、科技创新成果显现,近年来数项与混凝土相关的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大奖
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举世瞩目。在奖励大会上,由重庆大学周绪红等科技工作者共同完成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荣获201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由东南大学刘加平教授领头完成的《现代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估与收缩裂缝控制关键技术》、由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田凤兰等完成的《地下空间防水防护用高性能多材多层高分子卷材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由东南大学吴刚等集体完成的《混凝土结构非接触式检测评估与高效加固修复关键技术》荣获201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如此硕果累累的收获,使混凝土产业在2019年成为建材行业中获得国家科技大奖最多的产业。
其实,2019年混凝土产业摘得数项国家科学技术大奖是延续了近年来连连获奖的盛况。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在北京揭晓。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1月9日,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深圳大学邢锋等共同完成的《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将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的至高荣誉。
授奖项目涵盖了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技术基础和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或自主开发创新的技术等。混凝土相关科技成果连年来屡屡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中获奖,是对混凝土产业近年来锲而不舍坚持科技创新的检阅与鞭策,也为混凝土产业今后的科技创新廓清了方向。2019年的获奖成果《现代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估与收缩裂缝控制关键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由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加平教授团队负责的《现代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估与收缩裂缝控制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成果解决的正是混凝土收缩开裂这个长期困扰工程界而未能有效解决的重大难题。
项目组历经20余年,创建了多因素耦合的开裂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实现了现代混凝土开裂风险可计算、抗裂性能可设计;发明了4类抗裂功能材料,定向、高效降低混凝土不同阶段的多种收缩;建立了高抗裂混凝土设计方法与抗裂能力调控成套技术,实现收缩开裂可控制。理论方法被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采用。成果应用于兰新高铁、港珠澳隧道沉管、地铁车站等100余项重大工程,实现了地下空间、隧道、长大结构等无可见裂缝,推动了现代混凝土裂缝控制由被动修复转变为主动防治。
四、我国混凝土产业已能完全满足中国重点工程尤其是超级工程建设的需求,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是中国成为“基建狂魔”中应用体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与部品在中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是几乎所有基建工程中应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毫无疑问,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是现代城市名符其实的坚强骨骼。在中国超大超高超级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更是重要的担纲者。无论是在日渐增多的超高工程,还是各大区域的地标建筑,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都能从功能与质量上完全满足建设的需求。
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港珠澳大桥被誉为现代奇迹,这是我国建设的首条外海深埋式沉管隧道、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超级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极其复杂。港珠澳大桥很美,美在哪里呢?海中无桥,我自横渡。横渡的途径,就是从隧道中穿越。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抗8级地震,抵御16级台风,沉管隧道深埋在44.5米深海底,不能有裂缝,不能有渗漏,33节沉管,每个重达8万吨,相当于一艘航母。每个管节,长180米,由8个节段组成,每个小节段都是常人眼里的庞然大物。33节沉管的安装被比作“深海穿针”。港珠澳大桥能否建成看岛隧,岛隧的关键在沉管。港珠澳大桥岛隧面临的第一个难点是沉管预制,而沉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混凝土无裂缝。沉管隧道要保证120年在海底不漏水,混凝土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七年间,以中交集团四航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宝兰为首的混凝土研发团队最终拿出了使混凝土开裂风险降到极致的“不开裂混凝土超级配方”,创造了业界的奇迹。万众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于2019年投入运营。早在2015年,英国《卫报》发布的“世界新七大奇迹”名单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位列榜首。大兴国际机场的航站楼有着许多世界之最: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世界施工技术难度最高的航站楼、世界最大的采用隔震支座的机场航站楼、世界最大的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中国高铁建设世界领先,在高铁建设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材料。高铁建设有“动”、“静”两部分,飞驰而动的是列车,而静置轨道几乎就是钢铁与混凝土的复合体。从2019年铁路建设成绩单中,我们获知中国高铁已达到3.5万公里,总里程占了全球2/3。
中国的高铁发展不过十年时间,比很多国家都晚,不过“基建狂魔”的建设速度实在惊人。未来中国的铁路建设也不会停止,2025年我国铁路网规划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到203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4.5万公里左右,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如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了西藏和澳门,全部开通高铁。三万多公里高铁新线分布在东南西北多个省区,更多百姓体验到了“说走就走”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