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国道路:改革开放实践展开的内在有机逻辑

时间:2020年08月07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改革开放虽然发生在中国,但其内在有机逻辑却具有一定的世界普遍启示意义,是诠释和奠定中国道路的关键。从改革开放实践展现的历史总体布局、发生机制和内在规律也可以发现,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展开改革开放伟

  摘要: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改革开放虽然发生在中国,但其内在有机逻辑却具有一定的世界普遍启示意义,是诠释和奠定中国道路的关键‍‌‍‍‌‍‌‍‍‍‌‍‍‌‍‍‍‌‍‍‌‍‍‍‌‍‍‍‍‌‍‌‍‌‍‌‍‍‌‍‍‍‍‍‍‍‍‍‌‍‍‌‍‍‌‍‌‍‌‍。从改革开放实践展现的历史总体布局、发生机制和内在规律也可以发现,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展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判断和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改革开放的关键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改革开放的中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的着力点‍‌‍‍‌‍‌‍‍‍‌‍‍‌‍‍‍‌‍‍‌‍‍‍‌‍‍‍‍‌‍‌‍‌‍‌‍‍‌‍‍‍‍‍‍‍‍‍‌‍‍‌‍‍‌‍‌‍‌‍。这种改革开放实践展开的历史内在有机逻辑,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改革开放;辩证唯物主义;总体布局

改革开放

  习近平同志在《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党从历史规律性走向实践能动性的伟大创造,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社会主义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上的历史性决策,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1]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因此,从改革开放实践展现的历史总体布局中深入地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展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真谛,梳理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展现出来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总体布局,理解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最初历史语境,是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和必要准备。

  一、改革开放的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习近平指出,中国道路直接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因此,改革开放实践展开的内在有机逻辑是理解中国道路的重要“密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果断地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实践形式转变,对经济建设实践形式进行实事求是的总体思考和布局后,恢复人们对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结合社会主义实践对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具有“不发达”的张力和动态特征[2]。以此出发就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改革开放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真谛。

  第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明确改革开放实践主题,是一种现实地、具体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务实思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发生是从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特殊背景下开始的。毛泽东曾讲过,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现状是“一穷二白”,但毛泽东不认为这不好,在他看来,一张空白的纸更有利于建设,他相信通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很快就能改变这种现状,这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分估计在实践中就走向了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后,当某些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又出现急于求成的倾向时,邓小平等人从实践的现实层面上强调指出,现实情况是我们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不从中国的这个实际出发,就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社会主义,就不能真正地明白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主题。可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没有单纯地停留在思想价值层面上,社会主义在他看来,更需要贴近现实,更需要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实事求是地认识。这种将社会主义贴近现实理解的务实思路无疑为更准确地掌握实践主题提供了保证,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水平,而不要盲目地妄自尊大、急于求成。或许正是因为经历和反思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邓小平才深深地感知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状况还不完善。而对社会主义状况的反思最终使邓小平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并没有达到理想完善的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第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明确改革开放实践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保证。邓小平是实践唯物主义者,他建构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不是来自单纯理论上的分析或反思,单纯立足思想理论立场,不深入中国社会现实,就不能真正确立唯物主义立场,那些天天口头上讲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人往往在社会现实领域中就成了隐性的唯心主义者。所以,面对实际、面对人民、面对生产力,是邓小平实践唯物主义的保证。需要注意的是,仅仅面对实际、面对人民、面对生产力,也是不能保证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的,因为唯物主义立场不是静止、僵死的直观立场,而是能够深入地把握客观现实的立场,是在肯定客观现实优先地位基础上对物质作用和地位的一种理解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真正地确立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还必须深入中国社会现实对中国社会现实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曾告诫人们:“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要亡党亡国。”[3]143不从本本出发,而从实际出发,就需要对中国基本国情有一个清楚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对中国国情的一个准确理解和把握,以此透视实践主题,就使实践自然地落到了唯物主义立场上,避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倾向。

  第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明确改革开放实践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可以阶段性不完全成熟的正当理由。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不能过于理想化,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决定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建成社会主义,可以迂回曲折地建设社会主义,甚至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可能还有局部或暂时的倒退现象。就如毛泽东所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就好比一张白纸,我们可以在上面任意地画画,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决定了在这个阶段往往很难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只能在唯物主义基础上不断地摸索着前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改革开放的建构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主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决定了经济建设实践主题不可改变,但在实现经济建设实践主题的手段和方式上可以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精神进行创造性发挥,在合理的范围内要允许放弃一些僵死固化、不切实际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条条框框,解放思想,打破抽象价值教条,使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真正建立在可以实现的立场之上。以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为导向,以经济建设为实践主题重新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案,使改革开放的建构在一种更广泛的基础上凸显出它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二、改革开放的关键点:

  判断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对社会发展动力的本质把握,是以矛盾分析法把握社会错综复杂关系的产物,包含着社会结构的深度解读。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是科学建构改革开放历史总体布局的重要保证。分析矛盾,才能确保经济学成为科学。以社会主要矛盾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层面上实现改革开放科学总体布局的重要体现,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和权威性[4]。

  第一,社会主要矛盾是一种现实矛盾,不是阶级矛盾,它的主要方面集中在物质生产实践上。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它应该更能凸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层面上,更能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现实层面的东西,不应该过于抽象化、概念化。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应该是现实层面状况的概括和反映,这是实事求是地深入社会主义社会内部把握其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毛泽东时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关注和认识更多地集中于社会上层建筑,他曾说:“我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5]829而将毛泽东晚年不能完全正确完整把握的现实(生产力的)层面恢复后,邓小平就发现,完整的客观现实是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根本无法跨越这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物质生产实践才是把握现实的真实活动,现实并不是僵死不动,任由思想愚弄的对象。现实内部包含着自身发展的动力,它由两个相互矛盾的现实部分组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个现实部分表现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现实斗争活动,即阶级斗争,既是现实组成部分,也是现实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了。因为,实践和历史证明,它并不能推动社会的真正发展,成为主要动力,现实发展并不是能够由它所主宰的。在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的背景下,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显然不在生产关系层面上,因为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存在根本的问题,而问题应该在生产力层面上,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这种发展水平不够成熟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状所昭示的,是现实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矛盾,是现实本身的表达,不是人为地制造或强加‍‌‍‍‌‍‌‍‍‍‌‍‍‌‍‍‍‌‍‍‌‍‍‍‌‍‍‍‍‌‍‌‍‌‍‌‍‍‌‍‍‍‍‍‍‍‍‍‌‍‍‌‍‍‌‍‌‍‌‍。而由这种现实矛盾本身所产生的人的实践活动形式只能是物质生产实践,因为物质生产实践才是解决生产力发展问题的真正现实活动,而阶级斗争并不属于发展生产力的范畴。这就是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改革开放真正建构的重要原因。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矛盾,这就建构出了物质生产实践的完整格局。将社会生产同人们的需要之间的矛盾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生产总过程后得出的现实准确判断。僵化地停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层面上是得不出这一判断的,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了社会总生产过程,人们的需要实际上指的是消费的环节,它实际上是由生产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消费,消费的愿望和水平离不开生产的程度。人们的需要就应该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不应该超出现有的生产提出不合理的消费。

  中国传统社会包括现在中国的农村,很多人仍然停留在这样一种僵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层面上。如果现实真是按照这样一种逻辑运行的话,那么现实就变成了一个毫无生机、因循守旧的僵死物,根本不能产生发展的动力,这是邓小平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人们所不希望的。为此,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了重新思考,得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另一方面,即消费可以推动生产,即人们的需要可以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解放思想,释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可以对社会生产的落后现状产生发展的动力。实际上这是将毛泽东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建构在现实中的做法,是现实真实层面的一种关于事物发展动力的理解和把握。但推动社会生产,并不是取代社会生产,以人们真实客观的物质文化需要催生的社会生产,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回到社会生产,回到物质生产实践,只有物质生产实践才能真正地完成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因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它才能真正地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实现现实的发展。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是一种开放式面向发展的矛盾,这与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性保持一致。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解决矛盾的中心不是别的,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发展生产力方面。而它之所以是主要矛盾,主要在于,这个矛盾在现实社会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影响和规定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能够推动现实全方位发展。这种发展的属性决定这个矛盾同社会其他矛盾存在着本质不同。众所周知,矛盾有很多种,有的矛盾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它们之间的斗争并不能使它们彼此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推动现实全方位发展。

  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即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都是包含着发展性的两个方面。它们在现实中暂时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它们之间能够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此推动现实全方位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不是静止的矛盾,原因在于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都能发展,它们彼此相互作用能带来现实全局的发展。它们好像是两支彼此斗争不断成长的队伍,在相互斗争中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各自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物质生产实践的不断推进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显然存在着重要作用,使国家性质决定国家道路[6]的逻辑能够真正地建构和体现出来。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一直发展着,它不会结束,但随着发展的不断推进,它会越来越表现为开放性,会以新的内容取代旧的内容而重新建构主要矛盾的两个具体方面,会主要体现在解决这个矛盾的表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新颖。凡是能够立足矛盾主要方面的,似乎都能被吸纳成为解决矛盾的方式。

  三、改革开放的中心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核心。它之所以正确就在于坚持了对改革开放的辩证唯物主义建构,对改革开放的建构进行了创造性发展,重新创造出了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使改革开放建构出来的实践活动得以真正的存在和发展。具体地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改革开放主旋律建构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建构上打破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上的绝对界限。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物,前者离不开后者所发展和创造的社会生产力,但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奇怪的是,当社会主义社会真的在我国变成现实时,它的现实形成逻辑似乎并没有完全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运行,现实社会主义社会似乎有了一套自己形成和发展的逻辑,“社会主义不是作为现实社会历史进程(社会化大工业生产)的必然结果出现的,而是由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理想的引导,并且作为历史辩证法的主体能动性与特定民族解放融生的历史结果出现的。这是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其自身客体向度的合理超越”[7]430。因此,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而不是从客体向度把握社会主义,往往很难实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中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因为历史辩证法客体向度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基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才是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突破口。仅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上理解社会主义,往往看不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有时还会陷入虚假的意识形态中把握社会主义,不能真正以实践哲学思想的建构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一条独立自主的口号下艰难地前进。

  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客体向度出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就不存在本质区别,因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会放弃发展社会生产力。在这一点上,二者可以存在着共通之处。前者可以“求同存异”地建构中国改革开放,以此实现建构的突破,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建设限定在某种特定不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经济体制上的局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许就是在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思想建构的思维下才得以形成的。针对某些人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连接在一起的僵化思维,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运用,它们本身不带有社会属性,只有在宏观社会背景使用中才会显示它们的社会属性。可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存在着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前者运用的方法,后者可以学习;后者运用的方法,前者也可以学习。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存在本质区别。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地发挥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改革开放建构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此打破人们闭关自守、封闭自我,不能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同时代其他国家建构实践哲学思想的科学有效成分,实现“为我所用”的陋习。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改革开放的建构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还属于改革开放建构的范畴,原因在于,它在建构中很好地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使改革开放建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凸显出了十分丰富的别样图景。细致梳理就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改革开放建构的辩证法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坚持事实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建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来源于坚持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原则指导下的事实,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不能单纯地坚持抽象价值原则,从抽象价值原则认识和规定改革开放,往往会脱离客观实际产生主观上的盲目自信和客观上的停滞不前。只有从现实出发,从客观事实出发,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即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平等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观[8]的优越性体现出来,它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生活全部方面都具体展现的东西。这种重视具体的历史条件并从新的历史条件中寻找规律性东西来指导改革开放建构的思维,并没有脱离实际,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中,违反辩证法。因为基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事实,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同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建构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不仅能在现实层面上推动生产力发展,使社会主义不停留在抽象价值层面上,而且能深入地同实际、同人民群众、同物质生产力紧密结合,创造出以市场为手段的各种经济建设实践活动,确保改革开放建构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真正实现事实与价值的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建构改革开放还体现在,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价值原则,而是坚持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现在客观事实层面上,以市场经济为手段的改革开放建构确保它的设立和实现‍‌‍‍‌‍‌‍‍‍‌‍‍‌‍‍‍‌‍‍‌‍‍‍‌‍‍‍‍‌‍‌‍‌‍‌‍‍‌‍‍‍‍‍‍‍‍‍‌‍‍‌‍‍‌‍‌‍‌‍。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规定的“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概念,它还有价值层面上意义,它体现的是物质层面上人与人之间价值关系的建构和明确,体现着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公正,是将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体现在具体可实现物质层面上的概念,以此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建构就自然地实现事实与价值的有机辩证统一了。

  其次,坚持手段和目的的辩证统一建构。改革开放的建构有一个很现实的具体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个人的主观设定,而是现实人们实践活动所呈现出来的迫切需要,是人民愿意去做,愿意去为之奋斗的东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集中表现为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以这个目标为目的,对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现实性反思和批判就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单纯计划经济的手段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标在现实中存在着不一致,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统一。单纯计划经济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等。

  手段和目标在现实中的这种不一致决定了必须对手段进行改革,对单纯计划经济进行改革,以新的手段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真正的统一,在借鉴和反思了各种实现目标的手段后,最终选择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手段在资本主义历史中已经证明它能很好地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标,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在手段上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可能会受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两重性特点和相容性规律。[9]因此,不能人为地把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僵化,将计划等同于社会主义,将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实际上,作为手段的计划和市场都有共同的属性,都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功能和作用,但改革的实践决定了市场经济更符合个人真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能较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最后,坚持社会总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辩证统一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体制,它在符合社会总生产过程规律的同时还需要同资本主义进行比较和区别。它本质上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宏观调控的市场来调节社会总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此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总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良性互动和良好运行的体制。通过市场调节供求关系,可以为生产环节的实践活动提供决策;通过市场竞争,可以为交换环节的实践活动赢得机遇;通过市场环境,可以为消费环节的实践活动赢得自主性;通过市场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分配环节上的按劳分配,所有这些都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建构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体制,这意味着它需要不断地通过改革开放使其前进和完善。任何将这种体制固化僵化的做法,都可能导致这种体制的削弱或灭亡。只有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积极将它与社会主义社会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规划和发展,才可能不断地完善它。认为单靠市场调节手段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导致简单地、狭隘地建构改革开放。仅仅看市场,围绕市场,不看企业、不看政府进行改革开放建构,必然不能正确地、合理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真正功能和价值。

  要想发挥,就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使市场经济活动的企业主体,真正地脱离政府的不合理干预,独立自主地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相互促进的作用下,建立起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形成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市场经营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要健康良好的市场体系来为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保障,只有创造出开放活泼、竞争有序、多元多样的市场,合理地安置各种市场的结构和作用,改善和加强对它们的管理、监控和监督,才可以为市场调节作用创造出真正有效的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使以前的计划指标生产模式完全地放给市场来操控,自身只扮演“守夜人”“指挥者”“设计者”角色,不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强加给市场体制的运行。

  应该看到,已有的很多做法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已经完全实现。实际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既需要考虑社会主义方面,又需要考虑市场经济方面,是相对复杂的社会系统建设工程。它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围绕着它的改革开放还需要不断地发展,需要克服它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和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仅是我们达及社会经济文化现代化的手段,它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必然造成一些社会层面上痛苦的代价”[7]462。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止中国改革开放建构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建构必然会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带来希望。

  四、改革开放的着力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很多人在解读改革开放实践时往往会将其看成实用主义思想的产物,这是极大的谬误!按照客观辩证法规律进行改革开放实践活动才是其真正存在,才是其本质体现。改革开放不是实用主义思想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的实践逻辑,其展现出来的丰富内容和光鲜地位,需要结合其建构起来的完整结构逻辑才能真正地加以把握。其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实践在本质上不属于实用主义思想产物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和展现。它区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地位和功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话语和逻辑,对完整把握改革开放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属于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实践不仅重视物质生产实践,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强调人们的主观思想层面,主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充分体现,更是毛泽东晚年思维和实践的一种实事求是的纠正。毛泽东晚年主张的阶级斗争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物质文明建设也只是建设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

  这是毛泽东晚年留给毛泽东时代之后的历史启示。或许正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具体的情境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构主义解读,才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有了全局认识,而且有了重点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许就是在把握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时从实践主体方面考虑实践活动,建构改革开放实践的结果,对实践主体即人的主观世界进行社会化过程的思考,或许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诞生的原因。因为人的主观世界同个人实践活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导致了人的主观世界的状况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影响,如果不对个人的主观世界进行社会化,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那么个人实践就很可能不能凸显为社会实践,建构出完整的改革开放实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与物质文明建设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决定它能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样,能成为改革开放实践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能容纳或取代精神文明建设,那么精神文明建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定,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所无法取代的,是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之外的一种规定,但不是超越或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规定。或许正是它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联系和作用,才使得它能顺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或许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重要原因吧!

  第二,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实践建构获得了一种摆脱世俗狭隘立场的思想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除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外,其实还有一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这个方面,其实也很有创造性的理论内容,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比,这个方面或许在境界和层次上并不能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企及的程度。因为人的主观思想层面上的建设活动往往比现实单纯的建设活动要来得深刻得多,忽视这个方面的建设往往会影响现实现象的正确解释和现实问题的彻底解决,邓小平就认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3]

  332或许正是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反思才建构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思维。在邓小平看来,建设现代化国家,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普适性不同,精神文明往往具有独特性。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这就是说,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就可能被物质文明建设的消极方面所腐蚀和退化,被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所演化。社会主义要想在世界面前凸显出自身优越性,就必须在精神层面上真正地体现出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内容来,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真正地获得人们精神上的普遍认同和接受,而不至于成为一种口头上流传的标语。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演绎建设活动,而是围绕客观现实,能在现实中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活动。超越现实又不完全脱离现实,确保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改革开放实践的建构,既能摆脱世俗狭隘的立场,又能不陷入形而上学的窠臼。这或许就是80年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反精神污染”运动的真正原因。在邓小平看来,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完全脱离现实,脱离现实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可能会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演化,演变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

  社会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应该置于唯物史观发展成熟的意义上进行认识和把握。[10]由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了丰富的内容和方面,那种停留在抽象理论上否定客观现实或者抵制客观现实,对客观现实中暂时消极的方面不能正确审视和区别对待的人,往往并不能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因为只有立足现实才能真正地超越现实,现实中世俗狭隘立场的摆脱只有在一定的超现实的精神层面上才有可能真正地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除了立足现实和围绕现实外,还要有自己独立高品质的建设逻辑,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人们精神境界和思想文化觉悟,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合理的圈域里发挥对现实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摆着超脱现实的样子对现实横加批判指责,将精神上的纯化蓝图超越现实不恰当地进行扩大,影响现实真正的辩证发展逻辑。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实践建构提供了可塑性空间。改革开放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这是否意味着人们非现实的、非感性的活动就不属于改革开放实践,非现实的、非感性的活动同改革开放实践一点关系没有呢?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个道理。实际上,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如果非现实的、非感性的活动同改革开放实践一点关系没有,那么改革开放实践就只能作为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来存在。

  这样,改革开放实践其实就沦为了一个世俗感性、没有较大发展前途的概念,就成了一般唯物主义所能指涉的概念。这样的概念显然不能成为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概念。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实践不仅是一个现实的、感性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可塑性概念。它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体现和发展自身,能将人主体能动性的方面充分地吸纳到自身中来,在社会历史发展辩证法中通过改变现实的感性活动来使自身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意蕴充分地展示出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改革开放精神。

  政工师论文投稿刊物:探索与求是经济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为探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中规律性问题;交流经济研究成果和经济工作经验;传递经济信息和经济理论研究动态;普及经济法及经济建设方面的常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立足人们思想、文化的建设。在现实中它除了要与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外,还要有能在现实中建构改革开放实践的目标即“四有”新人,这是它促使改革开放实践建构不仅仅停留在现实层面上的体现。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的非现实、非感性的意义空间,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人们实践活动提供的想象和希望空间,改革开放实践只能被现实所“俘虏”,成为现实的奴隶。正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指向的共产主义希望空间,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真正可塑性,才能在“通向自由的奴役”中变得灵活多变、曲折离奇、铿锵有力、无比自信。这是拘泥于现实、丧失改革开放实践建构完整视域的人所无法企及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非现实的、非感性的活动在另一个层面上也能建构改革开放实践,更无法想象这样一种过程所产生的改革开放实践建构的可塑性空间是怎么样发生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8(24).

  [2]康丹丹,夏玉凡.“不发达”的张力与动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缘何“不变”[J].社会主义研究,2019(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韩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