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5月06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 要:本文通过对康县境内蜜源植物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蜜源植物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康县实际提出了蜜源培植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蜂养殖;蜜源植物;康县;现状;问题;建议
康县位于甘肃东南部,毗邻川、陕两省,总面积2958km2,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型气候。生态环境优越,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无工业污染,境内林草覆盖率高达69.2%。
1 蜜源植物的种类及面积
根据泌蜜量的高低,康县蜜源植物可分为主要蜜源植物和辅助蜜源植物。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漆树、板栗、冬小麦、玉米、荞麦、向日葵、樱桃、花椒、山楂等;辅助蜜源植物主要有桃、梨、苹果等林果以及瓜类、蔬菜、林木、花卉等。根据蜜源植物的主要用途,康县蜜源植物有农作物类、林灌类、牧草类、中药材类和花卉类,总面积5.85万hm2。据理论测算,康县蜜源植物面积载蜂量5.8万群。
植物论文范例:江苏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1.1农作物类
康县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8万hm2,主要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荞麦、小豆、白芸豆、马铃薯、油菜花、水稻、向日葵、黄花、瓜类、豌豆、胡萝卜等。
1.2林灌类
康县林灌覆盖面积14.5万hm2,乔、灌木76科,600余种,主要树种73科,255种,珍稀树种28种。其中林灌类蜜源植物约1.49万hm2,主要有刺槐、洋槐、漆树、松树、枣树、猕猴桃、油桐、梧桐、七里香、狼牙刺、海棠、毛桃、高山杜鹃、山葡萄、核桃、花椒等。
1.3牧草类
康县草原面积7.70万hm2,牧草类蜜源植物约2.31万hm2,主要有栒子、苜蓿、红豆草、羊奶子、胡枝子、野豌豆、马桑等。
1.4中药材类
康县境内药用植物567种,包括野生和人工种植,其中蜜源植物约0.21万hm2,主要有杜仲、银杏、姜朴、厚朴、五味子、板蓝根、党参、三七、大黄、甘草、柴胡等。
1.5花卉类
康县花卉有70余种,面积约0.04万hm2。花卉类蜜源植物约0.016万hm2,主要有芍药、牡丹、桂花、菊花、红叶李、紫荆、木槿、十样锦、月季、火棘、野草莓、迎春、鸢尾等。
2 蜜源植物分布地区
2.1南部北亚热带气候区
该区处于牛头山以南,属明显的河谷亚热带气候,包括白杨、两河、三河、铜钱、阳坝5镇。区内海拔560~2300m,地形复杂,山间河谷和小河众多,森林覆盖率高,林木资源丰富,占全县森林面积的66%,香樟、红椿等珍稀树种分布广泛。1200m以下是含常绿阔叶树种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1200~1500m主要是落叶阔叶林,1500m以上针叶树种增加,逐步形成针阔混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该区主要蜜源植物有漆树、栎树、桦树、椴树、板栗、五倍子、姜朴、厚朴、刺楸、椿树、油桐等,林下植被种类复杂,灌木林中大量散生着猕猴桃、五味子、七里香、八月瓜、火棘和野樱桃、毛桃、野山梨、梅李子等野生水果。
2.2中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 该区位于牛头山和万家大梁之间,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包括岸门口、王坝、城关、碾坝、豆坝、店子6个乡(镇)。气候阴湿多雨,平均海拔1583m,水热资源充裕,森林覆盖率较高,多以松、栎、板栗为主,散生核桃、漆树、红豆杉、猕猴桃、五味子、药材、牧草、花卉等。
2.3北部暖温带气候区 该区地处万家大梁以北,属暖温带气候,包括长坝、望关、平洛、周家坝、太石、大堡、寺台、云台、大南峪、迷坝10个乡(镇)。海拔800~2343m,雨水偏少,光热水土条件好,水资源丰富,疏林地、灌木、草地面积大,主要蜜源植物有核桃、花椒、粮食作物、油菜、向日葵、果蔬、花卉等。其中长坝镇为中部到北部过渡区,大部分蜜源植物与中部类似;望关镇、平洛镇、周家坝镇、太石乡、大堡镇、寺台镇为高半山干旱、半干旱农区,植被多以侧柏、松、栎和林隙灌、草为主;大南峪乡、迷坝乡为湿润丘陵农区,迷坝乡大部分蜜源植物与南部基本类似。
3 蜜源植物花期及特点
3.1蜜源植物花期
油菜花期4月中下旬;冬小麦花期4月下旬—5月初;玉米花期7月中旬—8月上旬;荞麦花期8—9月;向日葵花期7—8月;漆树花期5—6月;板栗花期6月下旬;樱桃花期3—4月;花椒花期4月;山楂花期5—6月。
3.2蜜源植物特点
一是蜜源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康县地理、气候复杂,植物种群多样,辅助蜜源丰富。蜜源植物分属100多科,有700余种,涉及农作物、林灌木、牧草、中药材和花卉等5大类型,南、中、北21个乡镇均有连续分布,总面积达5.85万hm2,载蜂量5.8万群。
二是泌蜜量大、产量稳定、蜂产品质量好。康县境内日照时间南北差异大,中、北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雨量较少,蜜源植物营养积累多,花蜜分泌量大,含糖高,流蜜稳定,蜂蜜波美度高、酶值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三是泌蜜差异性大,花期时间长、衔接好。各类蜜源植物开花泌蜜参差不齐,花期从4月初起持续到9月结束,开花时间6个月,流蜜时间长,更有利于繁殖蜂群和蜂产品生产。秋季花期结束后,气温骤降,蜂群有充足的时间休养越冬。四是栽培蜜源增加。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人工种植中药材、牧草、园林花卉、经济林果及经济作物面积增加,成为新兴蜜源。
4 蜜源植物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康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中蜂养殖作为重点产业来抓,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草、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实施,大力培育开发新兴蜜源,逐步推进了全县蜜蜂养殖产业的有序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末,康县养蜂达到6.18万群,养蜂户6766户,蜂蜜产量463.5t,实现产值4635万元。蜂农户均产量68.5kg,户均产值6850余元。发展养蜂专业合作社91家,加工企业2家。注册“花庙牌”“广红”“陇情蜜意”“陇原蜜都”“声泉御慧”“西秦岭”“中蜂部落”等蜂产品商标10多个。大力发展蜂产品电商企业,促进线上、线下销售。养蜂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
5 存在问题
5.1蜜源植物时空分布不均
因受三大生态区气候影响,康县蜜源植物分布有明显区别。地域分布上,南部以乔、灌等林木及林间植物为主,中部以林、灌、草为主,北部以农作物、稀树、灌、草为主。且大部分蜜源植物生于深山密林,蜂群难以到达蜜源深处,致使大部分蜜源资源无法利用。蜜源植物占比上,南部林区比重在48%,中部灌区在27%,北部农区在25%。季节(花期)分布上,蜜源多在春夏季节,而秋季绝大部分植物花期结束,蜜源急剧减少。花期相对较短且集中,缺乏互补性,蜂群采蜜时间较短。
5.2影响蜜源植物泌蜜量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近年来,蜜源植物大小年、气候变化(春寒持续时间长、阴雨过多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蜜源植物提前开花(春季升温较快花期提前)等因素均对蜜源产生影响,造成蜜源在一定区域内分布差异性增大,出现泌蜜量减少或不流蜜现象,从而对蜂群繁殖和生产均造成一定影响。
5.3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蜜源萎缩
农村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造成大片耕地撂荒,冬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荞麦等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锐减,蜜源植物面积萎缩,而且在短期内难以恢复。
5.4政府不够重视,投入不足
康县财税收入低,财政困难,对全县养蜂产业发展投入少。近年来,康县通过调研才对中蜂养殖产业引起重视,但对蜜源植物培育开发利用意识仍然淡薄。
5.5蜂农思想观念落后,生产技术革新缓慢
大部分蜂农依然采用传统养蜂方法,发展活框养蜂、外出放蜂意识淡薄,蜜源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合理。
6 发展思路和建议
6.1合理规划,优化蜜源培植
按照全县南中北不同气候区蜜源植物分布和蜂群养殖量及密度,合理规划,适量调整,优化布局,有效利用现有蜜源资源,挖掘未开发利用的蜜源潜力;在蜜源植物分布相对不足的区域,对蜂农自发培植蜜源植物行为予以鼓励,大力提倡并支持各乡(镇)发展蜜源植物栽植,对南部各乡(镇)林区蜜源划定保护区予以保护,使各气候区蜜源植物花期互补连续,有效衔接。
6.2积极应对,缓冲气候影响
加强蜜源植物管理,落实冬春季防病虫、防冻等综合管理措施,缓解蜜源植物大小年现象;对于气候变化所致的蜜源开花提前或滞后问题,可推广补饲技术,也可通过外出放蜂的办法缓解当地蜜源压力。
6.3调整结构,开辟新兴蜜源
立足农村农作物种植面积锐减实际,采取奖补政策,鼓励、吸纳农民工回乡创办蜂产业。抢抓“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全域生态旅游等政策机遇,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叶、蚕桑、核桃、花椒、樱桃、油桃等经济林果和油菜、油葵、向日葵、中药材、蔬菜、花卉等经济农作物以及荞麦、大豆等小杂粮作为新兴蜜源,增加蜜源植物种类和面积,提高泌蜜量,补充中北部蜜源不足现状。
作者:王桂强,万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