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0月2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提要目的:探讨中医经典瘟疫方剂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经典瘟疫方剂,利用计算机中医药智能分析系统,以及中医辅助传承平台,对治疗瘟疫的药物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初步探析经典瘟疫常用方剂中的高频药物以及药物归经,其药物分类主要以补虚、解表药和清热药为主。最终通过熵层次聚类算法及系统集成功能,得出7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通过对经典瘟疫方剂药物用药研究,挖掘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药用原理,以期为当代瘟疫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景岳全书》;瘟疫方剂;配伍规律;药用原理;用药规律;瘟疫防治;数据挖掘
瘟疫是由于一系列强烈致病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且多数是由于自然灾害、环境卫生不佳引起[1]。进入21世纪以来,以SARS、埃博拉病毒的频发,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居民生活及健康。中医学认为,瘟疫又称为时疫、时行,是由于人体感染疫疠之气,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疾病[2]。而中医对于瘟疫早有记载,《周礼·天官·冢宰》中指出,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均有痢疾[3]。
药物医疗论文范例: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对策
《吕氏春秋·季春纪》中指出,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由此看出,瘟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是由于时令之气不正常,“非时之气”引起[4]。清代《广瘟疫论》中不拘门派,不避寒温,采诸家之长,为其所用,并形成温病学理论,进一步促进了中医对于温病学的发展[5]。中医中药不仅在流感、禽流感及SARS的防治中发挥了作用,对其他瘟疫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上对于患者用药规律研究较少[6]。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选取《景岳全书》为对象,探讨瘟疫方药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继承中医药宝贵财富,并为瘟疫防疫治疫给予一定的启发。
1资料与方法
1.1方药来源利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检索《景岳全书》中有关瘟疫治疗的处方,借助中医药智能分析系统[7]和中医辅助传承平台(2.5版) 对方剂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2方药的筛选收集《景岳全书》中关于治疗瘟疫的全部方剂,合计相关方剂78首,含有药物105味,与既往文献统计的方剂、药味数相符。
1.3研究方法
1.3.1数据库分析:中医药智能分析系统、中医辅助传承平台;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中TCMSP、UniProt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Omicshare数据库、String数据库、KOBAS数据库[8]。
1.3.2瘟疫方用药规律分析:收集《景岳全书》中关于治疗瘟疫的全部方剂,借助中医药智能分析系统和中医辅助传承平台(2.5版)对方剂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方药的类型、频数、归经(五经规范)、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分析中医对瘟疫治疗的用药规律,并挖掘药物的配伍。将收集最终获得的处方置入TCMISS软件,建构数据库模型、完成相关参数的设定、完成不同药物的组合,最终进行分析。借助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以基础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基础,完成药物相关系数、惩罚系数的设定,获得核心组合。基于核心组合完成有用信息的提取,并借助“提取组合”功能进一步获得新药组合的作用,完成网络化展示[9-10]。
1.3.3数据规范、录入标准:录入中药基本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归经,将新药方中纳入的姜、大枣、葱等进一步规范,规范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78首方药的处方组成,并完成标准化处理,如草果仁统一为草果等。录入经典瘟疫方剂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每个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症状。上述操作完毕后将获得的方剂由双人录入及审核,保证数据挖掘结果的可靠性[11]。
1.4统计分析采用中医药智能分析系统和中医辅助传承平台进行处理,并完成数据库的检索,由双人录入方式记录方药的类型、频数、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
2结果
2.1瘟疫方剂药物频次统计
本研究所选《景岳全书》中治疗瘟疫方剂78首,药物105味,数据显示使用频次较高的19种药物,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炙甘草、生姜、人参和大枣,使用频次分别为45、31、26及25次;药物分类主要以补虚、解表药和清热药为主,分别占32%、32%和12%;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泻下药各占4%。分析19味药物其归经(五经规范),脾经出现频数最高,占84.2%,其次为肺经、心经。
2.2瘟疫方剂药物关联规则
《景岳全书》中治疗瘟疫方剂使用频次较高药物组合,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知母与石膏组合;白术、人参和甘草组合;茯苓、白术组合以及熟地黄和甘草组合,置信度分别为1.000、0.952、0.941、0.892。
2.3瘟疫方剂药物熵聚类
在预实验基础上,完成相关度、惩罚度测定,对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分析,并完成核心药物组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熵层次聚类算法及系统集成功能,最终确定7个新药组合,分别是黄芩-柴胡-栀子-黄连、生地黄-白芍-当归-远志、茶-栀子-黄柏-淡豆豉、人参-茯苓-川芎、防风-桔梗-川芎-独活-薄荷、防风-甘草-独活-薄荷、麦冬-大黄-黄连-厚朴。
3讨论
瘟疫因感非其时之气而发,由于天地之间存在一种异气而生,能通过口鼻侵犯肌体,从而引起脏腑损伤,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12]。正气充盛,邪气不易侵入;正气亏虚,则易引起瘟疫的发生、发展。从既往文献看出,瘟疫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传染性强及流行性等特点。
因此,应加强中医对瘟疫的治疗干预[13],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诸多名医著中都有防治传染病经验的记载,对中医中药的发展影响深远。加强古典医籍的研究利用,加强历代瘟疫方药的整理,挖掘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药用原理及精华,是传承中医药宝库精华精髓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应有效收集整理经典瘟疫方剂的药物信息,挖掘经典方剂的相关数据,在传承中创新并以期在新发疫情中指导临床用药,是给中医药带来新思维的有效途径[14]。
本研究从《景岳全书》典籍入手,通过对瘟疫方剂药物分析发现,瘟疫药物归经多属脾、肺、心经,脾经占84.2%,其结果符合瘟疫用药发展规律。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主要为甘草、生姜、人参和大枣。甘草属于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功效[15],其在瘟疫方药中主要起调和诸药作用;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及温肺止咳和解毒功效,主归肺脾经;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补血养血功效;其次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利湿健脾药出现频数也较高,揭示该书中瘟疫治疗以补虚、解表药和清热药为主,且从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补虚与解表作用相当。而瘟疫的病性则以虚、热、毒、湿等为核心,可见,此书中瘟疫方剂既注重清热解毒的治疗,又重视驱逐外感邪气从而辅助正气。
通过对《景岳全书》中治疗瘟疫方药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使用频次较高药物组合,如:知母-石膏、白术-人参-甘草、茯苓-白术、熟地黄-甘草等。并在预实验基础上,完成相关度、惩罚度测定,对复杂系统进行熵聚类进行分析[16]及系统集成功能,最终确定7个新药组合。其中置信度排第1位的组合,知母归经为肺、脾、肾,石膏归经为肺、脾,此药物组合归经的综合作用较为集中,主归肺、脾;而置信度排第2的组合白术-人参-甘草,白术归经为脾、人参归经为脾、肺、心、肾,甘草归经为心、肺、脾,药物组合归经的综合作用主归脾、肺。此2种药物组合,以顾护肺脾药物为主,能发挥肺脾互补之功效。排第3位的茯苓-白术组合,白术归脾,健脾燥湿,而茯苓渗湿健脾,此2药组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
方剂中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元素,药物组合的不同及增减都有可能会改变方剂的功用和主治,本研究中78首方剂涉及到的瘟疫药物有105味之多,药物组合的综合作用范围覆盖面较广,在治疗瘟疫使用过程中需要辨证论治。近年来,随着瘟疫的不断发展和传播,采用中医治疗时,应因时、因地、因人,结合古典文献中对于瘟疫的治疗方法,酌情选用合适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景岳全书》对于瘟疫的治疗思想虽以补法、汗法、下法及清法为主,又会根据实际情况配用温补、调和等药物。该书防疫治疫的学术思想,对于当代瘟疫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晓霞,路平,邓娟,等.治疗瘟疫方剂的用药规律研究及用药监护探讨[J].中南药学,2020,18(12):134-140
[2]孙筱筱,张林,李昊原,等.中医古籍关于孕妇感疫防治方剂的配伍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3):365-368
[3]刘丽,刘大晟,谭为,等.基于数据挖掘筛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及组方思路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5):795-800
[4]POWELLN,STEPHENSJ,RULER,etal.Potentialtoreduceantibioticuseinsecondarycare:Single-centreprocessauditofprescriptiondurationusingNICEguidanceforcommoninfections[J].ClinicalMedicine(London,England),2021,21(1):e39-e44
[5]李鹤,谢亚娟,朱亚珍,等.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组方规律的文献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1):176-181
[6]李国栋,牛洁,吴志松,等.近20年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组方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9,60(7):79-83
作者:李芳袁同山△韩云鹏△△仲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