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11月30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语码转换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保证学生最大量的目的语输入的前提下,能否利用和如何利用母语的输入促进外语教学也慢慢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研究焦点。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普遍存在,笔者支持教师有目的并且谨慎地使用母语,并认为恰当的使用对外语学习会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
Abstract: code-switching in recent years is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research a topic of concern. Ensure that students of the larges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input, under the premise of can use and how to make use of the native language input promote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lso slowly become in the world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focu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code-switching phenomenon exists generally, the author support teachers have a purpose and careful use of mother tongue, and think of the proper us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Keywords: university; English class; Teachers; code-switching
长久以来,国内语言教学界一直采用浸入式教学方法,母语在中介语的发展和使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直受到怀疑,被视为外语课堂之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及实证研究当中,研究者们逐渐发现目的语与学生母语间适时地转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Atkinson(1987)就强调,“我们无法找到一种完美的模式来规定Ll的使用,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方法,Ll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Dickson(2001)也认为母语是一种可贵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的母语使用能促进课堂交流和外语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 语码转换的定义
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语码转换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之一。语码指人们用以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其它语言变体,甚至可以指一种语体,如正式语体或非正式语体。对语码转换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侧重点也不一样。美国语言学家佐伊基说:“在同一会话中,说双语或多语的人可能时而用这种语言或变体,时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或变体,不断地换来换去……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语码转换。”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甘柏兹把语码转换看成是一种会话策略,他提出了用语境化提示的概念解释语码转换现象。在本文中,教师语码转换现象被定义为一种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进行的非标记性语言选择的教学策略,认为进行有必要的教学功能的语码转换将能够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二、 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
2.1 课程特点和教学的具体目标
在大学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主要动机之一是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教师利用母语解释某些物质名词、专业术语、讲解某些复杂的语法知识,通过语码转换促进信息交流。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信息从而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成效,教师常常将教学语言切换成母语或借助母语翻译。比如:l)归纳教学要点;2)解释语言点;3)解释文化特色浓郁或偏离常规的目的语;4)解释抽象概念5)讲读文艺作品。在这些场合,目的语向母语方向的语码转换的适当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供可理解输入。同样,教师对语言文化概念转用母语输入,对保证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日的语文化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如:l)导入新的语法概念;2)导入新的修辞概念;3)导入新的文化概念:4)导入地理名称;5)导入著名景点或建筑名称。
2.2 言语交际者的语言水平
就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全英文的课堂教学,因此出现了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造成理解有困难、交流出现障碍等一系列的问题。此时,若教师运用语码转换,将语言转换成学生们熟悉的母语必定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距离,减轻学生们的焦虑情绪,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因此学生的语言现实水平决定了教师是否应该进行语码转换。就教师来说,他们的语言现实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是否会进行语码转换。当他们由于某种原因而想不起或缺少适当的表达方式时,语码转换可以用来弥补或填充语言空自。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到底进不进行语码转换,何时进行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2.3 交际语言中的词汇空缺/语码不对等
英语和汉语是大学专业英语课堂中的上要交际语言。英汉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异,当因“文化空缺”造成“词汇空缺”时,极有可能引发语码转换。所谓“文化空缺”造成“词汇空缺”是指某些词只为一种文化特有,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缺乏。比如在谈论到富有中国文化特点一些事物的时候,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解释。例如,中国文化精髓的“仁”,“道”,如果仅仅用mercy和reason来表达并不确切。因为“仁”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而“道”则更是含义丰富的哲学概念,对其真正的含义连汉语都难以说清。因此谈论到它们的时候,转换到汉语则是更明智的选择。
三、 实现大学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有效策略
3.1 目标语优先原则
大学英语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因此,为学生创造好的目标语环境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居第一位,目标语优先的原则不能动摇。特别是在低年级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鼓励教师用英语作为无标记的工作语言,尽量避免用汉语上课,将学生浸入到英语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只有将目标语作为默认的课堂使用语言,才可能使恰当的母语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调整课堂气氛的作用,否则容易使学生滋生懒惰和依赖心理,造成其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进而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
3.2 标记性母语使用原则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转换语码时要根据课程的差异﹑年级的分别及时调整语言选择策略,有意识有标记地使用母语,促进学生对目标语的理解和吸收。Myers-Scotton在标记模式理论中将语码分为“无标记”或“有标记”两种类型,用来解释语码转换的社会和心理动机。在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和课程的特点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在保证最大量目标语输入的条件下,母语的使用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加快学生对目标语的吸收过程。课程的性质和年级的差异同教师语码转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年级越高,教师的英语使用量越大。有如翻译和语法课汉语使用量最多,而口语和文学课汉语使用量最小。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好每门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需求,以此来决定该课程的汉语使用量。
3.3适时、适量使用原则
母语的使用要适度,减少不必要的语码转换。过多使用母语导致目标语输入减少,不利于学生习得目标语。而过少使用母语就会增加语言输入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对目标语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语码转换要适时适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作为目的语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语,汉语应该是嵌入语。因此,教师应尽量采用英语作为课堂工作语,以确保学生有尽可能多的目的语输入。但不是说要求教师都使用全英语教学。为了适应学生的英语水平,开始时教师可以英汉共用,随着学生逐渐进步和适应,逐渐增加英语的使用减少汉语的使用。但要注意教师使用这一方法时要慎重,因为师生一旦习惯了在某一情境下使用汉语,就很难改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语言调整的方法减少语码转换的使用,创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目的语的语言环境:适度降低英语讲话速度;用英语重复所说的话;简化词汇和句子结构等等。
四、 结语
在专业英语课堂中,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和教学的组织者等多重角色的教师,其使用的语言会随着交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或不断的转换。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适度地使用语码转换,做出的积极的语言选择,把握好转换的度,考虑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话题的选择,充分利用语码转换这个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可以说,教师语码转换是一种认知和教学策略,适当的使用有益于提高外语教学。但必须注意的是,使用母语只可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语。
参考文献:
[1]祝蜿瑾.语码转换与标记模式[J].国外语言学,1994,(2):198一203.
[2]于国栋.英汉语吗转换的语用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3]高军,戴炜华.语言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研究和实验分析[A].外语教学,2007,(l):253一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