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有效稠密序列提取的用户评分数据增强及二值评分转换策略

时间:2021年12月31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通过评分数值提取反映每个用户主要兴趣特征的高兴趣项目特征,并利用用户高概率感兴趣的项目内容进行评分数据填充,形成用户评分数据的有效稠密序列,并进一步按照二值视图思想进行用户评分子序列的二值评分转换。文中所提出的算法普遍优于其他对比实验算法,随

  摘要:通过评分数值提取反映每个用户主要兴趣特征的高兴趣项目特征,并利用用户高概率感兴趣的项目内容进行评分数据填充,形成用户评分数据的有效稠密序列,并进一步按照二值视图思想进行用户评分子序列的二值评分转换。文中所提出的算法普遍优于其他对比实验算法,随着最近邻居数量的不断增加,RMSE最优值达到0.8988,准确率和F值提高最为明显,其中准确度最高提高8.66%,F值最高提高33.96%。使用基于有效稠密序列提取的用户评分数据增强策略要比传统协同过滤方法表现更为优异,并且在表达用户兴趣特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面,使用二值评分数据方法要明显优于原始评分数据方法。

  关键词:稠密序列;二值视图;数据增强;数据稀疏;推荐系统算法

数据工程

  推荐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变得非常普遍,有学者据此断言“我们正在离开信息时代,进入推荐时代”[1]。目前,推荐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2]、电子商务[3]、数字图书馆[4]等应用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网站和社交媒体的竞争开始逐渐转变为个性化推荐服务的竞争。推荐系统的目的正在于基于已有的用户兴趣历史记录来判断用户未来的可能兴趣点,以便推荐给用户尚未关注到的潜在感兴趣内容。

  因此,如何根据用户的浏览信息或者购买情况推荐更符合用户兴趣的项目是推荐系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改进推荐系统的算法不能完全建立在算法自身的完善上,而作为目前所有推荐系统算法的关键内容———数据本身,却并没有受到人们过多的重视。这给现有推荐系统算法改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研究思路,即如何有效选择数据,通过数据增强等方式来获得更为准确的用户兴趣模式的表达能力[5]。

  协同过滤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应用广泛的个性化推荐技术[6],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那就是用户过去的兴趣代表着未来的兴趣。因此,通过分析已有的用户兴趣信息(这主要由用户对项目的评分来体现),就可以对未来未知项目的评分做出预测。这个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如有学者利用招聘信息网站上的用户数据分析发现,对于每个用户,在过去14周内平均有2/7的项目会被用户在第15周再次点击[7]。

  具体而言,协同过滤推荐方法是通过获取和当前用户相似的其他用户,来给当前的用户提供合适的意见或者项目。其优点在于不需要了解项目的具体内容信息,也可以为用户推荐新的可能感兴趣内容。然而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传统协同过滤算法中使用的评分是否可以有效表达用户真实兴趣并没有得到准确的验证,再如传统协同过滤算法无法处理过于稀疏的数据,此时易于产生相似度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因此,这些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两个主要关注点:

  (1)本文探究和验证了如何在数据层面上获取更为准确表达用户真实兴趣的新方式。当前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评分行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判断用户兴趣的方式,现有的研究方法也大都基于这个假设。但是,用户评价与否是否可以表征用户的兴趣,或者说相对于评分的具体数值,评分与否这种二值性(Binary)是否更有价值,这种问题也被称为“二值视图(Binaryview)”[8]。从用户的动机角度来思考,用户之所以在推荐的项目中有选择地选择部分项目而忽略其他项目,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用户兴趣的差异性。

  因此,用户不去对项目进行评价的过程本非随机现象[9]。现有的评分因为都是用户对自己想关注的项目进行评价,通常评分更易于取得较高的数值,而且还会对很多基于评分的推荐算法本身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效地利用这些遗漏项目和进一步理解现有打分数据,对于改善基于评分的各种推荐方法十分必要[10]。(2)本文探究了如何解决数据稀疏给协同过滤方法带来的计算有效性问题。

  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有效稠密子序列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有效性的计算问题,即通过在已有的用户评分记录中合理选择有效稠密子序列,增加有效数据的稠密度,减少了噪声数据的不利干扰。考虑到这种改进会带来数据稀疏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项目的属性特征并结合用户的有效时间区间识别用户的高概率参与项目,对数据进行填充。同时,本文还使用用户兴趣变化一致性来深入研究分析用户评分信息与用户是否评价来验证用户需求方面的效果,据此结合第一种方法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根据用户是否评价的二值数据来替换传统具体评分数值的数据表达方法,实验证明采用用户是否评价的二值数据会取得更为优异的实验结果。

  1相关工作

  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主要包括3个重要步骤,分别为获取数据、寻找最近邻元素、预测推荐。在整个算法过程中,对结果准确率影响最大的就是数据稀疏问题。丁少衡等[11]为解决协同过滤推荐系统数据稀疏带来的问题,使用Sigmoid函数来实现数据稀疏状态下用户相似度计算中的用户属性和用户评分信息平滑过渡,毛宜钰等[12]也提出使用Sigmoid函数来处理用户评分存在的数据稀疏性问题。

  钱刃等[13]提出用融合稀疏度进行加权的协同过滤算法来解决稀疏性问题,该算法中重新定义了矩阵稀疏度计算方法,然后融合矩阵稀疏度对用户相似度进行加权,并以此来改进协同过滤算法。为了有效挖掘用户兴趣的变化趋势,很多学者提出基于用户兴趣变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如于洪等[14]通过遗忘曲线来观察用户兴趣以达到适应用户兴趣变化的目的,贾伟洋等[15]利用用户兴趣贴近度对相似度结果进行进一步加权处理,得到的相似度结果中融合了用户的兴趣偏好信息。

  关于二值视图问题,可以将用户是否评价作为最为简单的一种隐式信息,把用户是否对项目产生过评分设定为一个二进制值,据此来表示伪隐式评分(Pseudo⁃implicitrating)。由于用户对于项目评价并非是一种随机行为,评价行为本身就反映了一种用户对项目的偏好信息[16]。即使这种信息并非很充分,但是和单纯使用显式用户信息的方法相比,集成该隐式信息到现有显式信息中可以增加推荐系统的预测准确度[17]。

  对于不评价的项目既有可能是用户不喜欢,更有可能是用户根本没看到,可以称之为用户曝光(Userexposure)问题[9]。比如不评分不能完全看成是项目的问题,也有可能来自于用户的意愿,比如用户只对特别喜欢和特别不喜欢的项目才去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这种用户是否评价看成是一种隐式信息,它和评分信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加以有效利用可以提高传统基于评分方法的推荐系统效果[18]。

  此时,评分矩阵(Ratingsmatrix)简化为二值矩阵(Binarymatrix)。对于评分矩阵中缺失项目的理解和考虑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19],比如作为隐式的负反馈来训练推荐系统[20]。还有文献对遗漏数据模型的低阶特征(Lowranknature)进行研究,并推导出系统性能的底线[21]。在无法从评分直接判断用户的喜好时,这些被经常显示的项目也被其他学者认为应该排在推荐列表的后面[22]。

  和这些已有的方法不同,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主要在不改变现有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数据选择,提取有效稠密数据子集,这也给现有推荐系统中数据稀疏问题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可行性。本文从实验验证的角度,探索结合二值视图数据在表达用户真实兴趣中的价值,并据此完成了现有推荐算法的改进。同时,对于推荐系统应用中的相似度问题,已有学者通过利用人口统计学信息实现用户相似度的测度[23],还有学者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实现项目聚类,得到潜在相似关系集合并分区,最终以分区为单元实现相似度的并行计算[24]。本文根据二值评分数据的特点,探索基于二值评分数据的相似度计算及项目评分预测方法。

  2二值评分转换策略设计及应用

  2.1用户评分数据的有效稠密序列

  通过观察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可以发现在用户评分矩阵中,每个用户都存在大部分未参与项目,这会导致数据变得异常稀疏,为了缓解这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有效稠密序列的方法进行改进。步骤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对用户的评分序列进行筛选,过滤序列中用户参与的不感兴趣项,并以用户存在潜在兴趣且未参与的项目对数据序列进行填充,形成新的用户评分子序列,据此缓解数据稀疏问题;第二步是根据评分发生的有效时间区间,再次对用户评分序列进行子序列提取,用二值数据进行转换表示,并提出改进后的用户相似度方法。

  2.2二值评分数据的有效性验证方法设计

  前文已经说明,用户是否已经评价的二值评分数据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潜在用户兴趣,即用户在没有给项目评分之前,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项目就能代表用户的潜在兴趣。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看一部电影,往往不是因为听别人说这部电影非常好看才去看,也不会因为这部电影的评分很高就去看,更多情况下是这部电影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才会有选择性地去看。

  正因如此,当两个人都是因为各自的潜在兴趣去选择同一部电影时,通过相互之间的分析,可以更准确预测其他事物的结果。拿电影数据集来举例,传统协同过滤算法评分矩阵中的数据是用户对电影的评分值,那么这个评分值是在用户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给出的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如果评分为4分或者5分,可以认为用户喜欢这部电影,也可以认为用户是出于对这类电影的喜爱,又或者是用户只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主演而已,原因因人而异,想把众多原因整合到一起,工作量非常巨大并且难以实现。

  因此,基于用户是否评价的二值数据表达,可以提供一种只研究用户兴趣的简单方法,不需要关注用户给一部电影打了多少分,也不需要关注用户到底是基于什么原因给电影打分,只需要关注用户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如果看过,则标记用户与电影之间的关系为“1”,否则为“0”。这种新型数据表达的思路需要实验的验证,为此设计如下验证实验。实验方法:通过用户过去与未来的评分项目类型相似度来比较二值数据与评分数据对用户兴趣的表达有效性。

  实验步骤:(1)每个用户按评分时间先后顺序将其评价项目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中的数据为用户过去评价的项目,测试集中的数据为用户将来评价的项目;(2)训练集中每一个用户的评价项目类型数目形成向量,同样方式找到测试集中的序列形成向量,形成待比较的两个向量;(3)将每个用户得到的二值评分向量进行相似度计算,相似度计算方法采用的是2.3节中的式(1),最终将所有用户的相似度取平均值。

  2.3基于二值评分数据的相似度计算及评分预测

  传统协同过滤中常见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无法进行二值评分数据向量的相似度比较,如使用余弦相似度去计算,就会造成分母为0的无意义情况,而使用调整余弦相似度和皮尔逊[25]相似度计算则不可避免地需要计算评分的平均值,对于二值数据而言,平均值没有任何意义。

  3实验与结果分析

  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相比其他经典算法,3个指标普遍提高,其中准确率和F值提高最为明显,和其他方法相比,都取得更好的指标值,其中准确度最高提高8.66%,F值最高提高33.96%。召回率和部分方法相比有所下降。可见,本文所提方法更适合侧重于准确率指标的海量数据推荐场景下推荐系统的服务应用。

  4结束语

  本文通过提取用户评分信息中的有效稠密序列和生成有效数据的方法来改进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用户原始评分值和是否评分的二值评分数据对用户兴趣表达的有效性。该方法综合利用了用户评分数据的有效稠密序列提取方法和二值评分转换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改进,实验证明方法有效。本文所提出的改进协同过滤算法不仅利用稠密序列和数值填充等数据增强方式克服了数据稀疏性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用户兴趣特征。但是在本文改进的算法中,使用用户是否评分的二值数据相较于原始评分值的优化改进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在提高召回率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都构成了本文后续研究的主要侧重点。

  参考文献:

  [1]HITTMA.Thelongtail:whythefutureofbusinessissellinglessofmore[J].AcademyofManagementPerspec⁃tives,2011,21(2):83-85.

  [2]ZHANGS,YAOLN,SUNAX,etal.Deeplearningbasedrecommendersystem[J].ACMComputingSurveys,2019,52(1):1-38.

  [3]洪亮,任秋圜,梁树贤.国内电子商务网站推荐系统信息服务质量比较研究:以淘宝、京东、亚马逊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3):97-110.HONGLiang,RENQiuyuan,LIANGShuxian.Acompara⁃tivestudyofinformationservicequalityofE⁃commercesites

  [4]马晓亭.基于情景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推荐系统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4):90-94.MAXiaoting.Studyofpersonalizedservicerecommendationsystemforlibrarybasedoncontextualbigdata[J].JournalofModernInformation,2016,36(4):90-94.(inChi⁃nese)

  [5]XIEHS,CHAIWD,LINSF.Sequencedataenhancementmethodbasedonknowledgegraph[C]∥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arallel&DistributedProcessingwithAppli⁃cations,BigData&CloudComputing,SustainableComputing&Communications,SocialComputing&Networking(ISPA/BDCloud/SocialCom/SustainCom).2019:1359-1364.

  [6]邢春晓,高凤荣,战思南,等.适应用户兴趣变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2):296-301.XINGChunxiao,GAOFengrong,ZHANSinan,etal.Acollaborativefilteringrecommendationalgorithmincorporatedwithuserinterestchange[J].JournalofCom⁃puter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7,44(2):296-301.(inChinese)

  作者:崔北亮1,周小康2,李树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