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12月1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介绍了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指出了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混泥土施工技术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经济发展与建筑技术日渐成熟,随着城市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也逐年增多,因此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以混凝土施工技术最为关键,除了要求混凝土的强度、 完整性、 耐久性以外,施工中还必须对混凝土的温度、 裂缝、 原料进行选择和控制,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一、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 基础施工
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地基的施工,在地基础开挖过程中应由浅入深,先进行深基础的施工,后进行深基础的施工,以此来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施工中尤其要注意基础基坑的降水与排水工作,同时可以保让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安全。
2、 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要根据楼体的标高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一般楼体的承台设计为 3.50m,施工方式以间隙水平分隔为主,也就是说主楼的基础以两层施工为主,两层都需要浇筑混凝土,而且浇筑时间应以 6d 为间隔,其中层层之间的厚度要达到 1.50m以上,并且层层之间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间隔措施,一般都是以抗拉伸钢筋网片作为间隔手段,在施工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这种承台施工方式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高温,同时还可以减少施工成本和施工机械的投入。
3、 混凝土的施工顺序
混凝土施工顺序中要注意布料的施工顺序,一般是从一边开始进行推进,由远及近,由于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坡度,在有坡度的施工时,一定要保障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功,逐步的推进到另一边然后推至顶部。 施工中要注意施工设备的现场位置,混凝土输送泵的位置一定要设置在场地的正中央,如果采用混凝土泵管进行浇筑,就需要边浇筑边拆管,由中间向两边展开浇筑施工,这样可以散掉一定的水化热能。
二、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水泥水化热的相关影响。 水泥水化热的放热速率及峰值,直接影响了水泥的水化过程,水化过程快,温度收缩大,直接影响了结构物的整体质量,温缩裂缝的产生,是造成结构物质量整体下滑的重要因素,对结构物的耐久性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2、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拌的相关影响。 由于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强度值总是离散的,这一强度受原材料的配比与施工条件共同影响,不合适的配比和不规范的施工会对结构物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尤其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砂、 石的实际含水率一般都会与设计配比存在差异 因此,要对施工时的配比与工艺进行规范。
3、混凝土浇灌的相关问题。 在混凝土浇灌时将会遇到的问题很多,相对来讲比较繁琐,应在施工时详加注意。 此外,在浇灌前的运输问题,预埋件表面与模板贴得是否严密,模板、 支架、 钢筋、 预埋件 、预留孔洞的情况等也需注意,虽然问题的影响对结构物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如果不予注意,将对整体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混泥土施工技术的建议
1、 做好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 夯实混凝土施工质量基础
(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应遵循经济合理原则, 尽量选用能减少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 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 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 推迟水化进程, 降低温度收缩度和水泥放热的速度及放热最高峰值, 避免出现温缩裂缝。
(2)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利用经济适用的原料设计混凝土配比, 并按照一般混凝土掺合物性能测试法标准进行实验, 达到施工要求。
(3)在生产混凝土时, 应改良混凝土的和易性, 降低泌水率,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避免沙石含水率与配比设计出现差异, 并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检测。
(4) 掺入活性掺合料, 加入优质的外加剂, 提高水泥集体同集料所处的界面结构状态的协调性, 使界面粘结强度更大, 最大限度的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极限能力。
2、 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 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浇筑过程十分繁杂,为了更好的施工, 必须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 具体做法是: 浇筑前开展模板相关参数的检查工作, 重点对钢筋的位置、 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垫块的数量和安置的预埋件表面是否与模板紧密相贴等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施工记录表。对于模板内的杂乱物品和钢筋上的污渍, 予以及时清除, 待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对于模板、 钢筋、 预留孔洞、 支架等构件出现变形或移位时, 予以及时采取措施, 使之各司其责; 对于模板上的缝隙和预留孔洞应加强保障其严密性,严防被堵塞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对混凝土结构物的结构特性竖向分布时的浇筑,应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 进行分层浇筑。具体的说, 就是先在底部进行浇筑保证水泥砂浆同混凝土的完整性。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应一气呵成。 对于必须暂停的情况,应尽量缩短暂停时间, 务必在底层混凝土没有完全凝结之前, 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灌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和暂停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对于暂停时间必须大于初凝时间的情况, 应预留施工缝, 但此处是混凝土的新旧结合点, 导致结合效果不佳, 成为构造物的薄弱点, 所以预留施工缝的位置应在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且其位置应在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进行明确标识。
混凝土在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填满模板的每一角落, 应根据分层下料、 分层振捣的要求,把每层厚度严格控制在规定数值以内。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 经常敲打正在浇筑部位的墙柱模板, 以排除影响混凝土中的气泡, 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 表面平整, 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
3、 加强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建议
(1) 注意水泥水化热对工程结构物的影响。水泥水化热在放热过程中, 其放热的速度和放热最高峰时放出的热量, 对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水化过程过快时,造成温度变化大,对工程结构物的总体质量构成直接威胁。由于温度变化大, 忽冷忽热, 极易出现裂缝, 对工程结构物的性能大大降低, 导致工程结构物的经久耐用性不强。
(2)注意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因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材料质量差、 施工不规范、 缺乏相关制度保障, 混凝土配料比与实际设计方案不同等方面, 导致混凝土质量强度不高。
(3)注意混凝土浇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浇灌前选择混凝土的运输方式, 安置的预埋件表面是否与模板紧密相贴, 钢筋、 预留孔洞、 支架等构件是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由于这些影响看似对工程结构物影响不大, 且比较繁琐, 因此必须在混凝土浇灌时应多加注意, 否则将会给整体工程进度带来不小的影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于混凝土施工作业重视程度的提升,适时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提高其施工技术,对于促进建筑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引起建筑工程设计、 施工、 监理单位,以及各级建筑管部门的重要,并且坚强监管。
参考文献:
[1] 刘万超, 林祖铭. 谈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几个重要工艺的质控问题[J]. 民营科技, 2010,(09)
[2] 王天凤. 浅谈沥青混凝土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1)
[3] 黄彬霖. 房屋建筑中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 企业导报, 2011,(05)
[4] 吴训杰, 吴海龙.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 技术与市场, 2011,(07)
[5] 董莹, 李晓辉. 城市隧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