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千枚岩地质下偏压隧道变形地质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时间:2013年02月26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吕河隧道位于十天高速旬阳联结线,出口以风化千枚岩为主,含少量石英片岩,节理发育,洞口右侧存在东西走向断层,裂隙水丰富,石英岩与千枚岩分层界线容易产生岩层下滑,地形、地层双作用偏压,出口段 V级围岩103m,最浅埋深仅4m,开挖断面15.1×10.5米,

  摘要:吕河隧道位于十天高速旬阳联结线,出口以风化千枚岩为主,含少量石英片岩,节理发育,洞口右侧存在东西走向断层,裂隙水丰富,石英岩与千枚岩分层界线容易产生岩层下滑,地形、地层双作用偏压,出口段 V级围岩103m,最浅埋深仅4m,开挖断面15.1×10.5米,典型的大跨、浅埋、偏压隧道。在施工中多次出现塌方情况,本文总结施工中遇见的问题及应对方法,通过对地表、山体、洞内三方面的加固,总结出一整套千枚岩地质下偏压大跨隧道的施工方法,为陕南同类型隧道提供了施工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千枚岩  偏压隧道  地质原因  应对措施

  一 工程概况

  1.1吕河隧道位于十堰-天水高速公路A-CD40标陕西省安康市,里程LBK1+456- LBK2+030间,全长574m,出口端位于汉江河畔半山腰,地势极其陡峭,103米为偏压段浅埋层,在洞顶右上方有1984年的滑坡痕迹,垂直断裂带高约4米。地质以风化千枚岩为主,含少量石英片岩,节理发育层厚小于20cm,较为破碎。岩层自左向右倾35°- 60°(倾向北)与隧道夹角很小,拱墙部容易顺层塌方。洞口右侧存在东西走向断层,裂隙水丰富(初步估计断层在LBK0+960附近与隧道交汇)。地质构造存在偏压,石英岩与千枚岩分层界线容易产生岩层下滑。

  2011年7月施工至LBK1+888时(距出口142米)初支多处发生开裂剥落、至9月6日偏压挡墙沿上导地面水平向出现2-3毫米裂缝,左侧明暗洞结合处喷射混凝土向外鼓起75毫米,拱顶出现不同程度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现象,隧道右侧LBK1+970- LBK1+982段在拱脚部位开始出现纵向裂缝,裂缝处喷射混凝土大量掉块,外露钢拱架扭曲,外凸达20厘米,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连夜进行钢支撑顶撑加固处理;2天后对侧隧道拱脚部位(隧道左侧LBK1+963- LBK1+982)出现混凝土剥落、拱架扭曲外鼓现象。

  1.2隧道顶山体状况

  1.2.1、临近洞口仰坡顶面处裂缝(距离坡体塌方面5-10m):洞口仰坡顶面裂缝呈圆弧形分布,裂缝宽度达到5~25cm不等。

  1.2.2、在坡顶村民宅基地处(距离塌方面约45m):院子内裂缝宽度达到1~15cm不等;房屋内墙体及地面裂缝达0~2.5cm不等,上下楼顶的砼楼梯与墙体间均已产生裂缝;在宅基地两侧下方,裂缝宽度以及溜塌距离达到1~25cm不等;

  1.2.3、在坡顶耕地内(距离塌方面约85m),裂缝宽度达到1~50cm不等,土体明显下滑呈断裂状。

  二  隧道变形地质原因分析

  2.1、斜坡失稳的地质类型定性:

  2.1.1、隧道通过的主体岩层为薄层状千枚岩,岩质软弱,层面极其发育,揉皱强烈,风化深重,在斜坡重力作用下,易沿陡山坡向下蠕变;

  2.1.2、隧道出口二、三十米地段左侧恰位于地层分界面部位,千枚岩覆盖于坚硬的中、厚层石英片岩之上,且岩层界面倾向隧道,形成上软下硬的顺层不稳定结构(见图)。

  2.1.3、岩层从左向右倾向隧道,倾角40~45度,是最容易形成临空面、产生向下滑移的角度。

  2.1.4、隧道左侧为冲沟岸坡,顺层滑动具备临空的陡坡地形条件。

  2.1.5、在千枚岩体中发育一小断层揉皱破碎带,在LBK1+920通过隧道,有7m宽破碎带,有泉水流出,说明千枚岩体中含水。

  上述岩性、界面、产状、地形以及地下水等5方面不利组合,使隧道出口段成为极有利于产生顺层滑动的不稳定山体地段,尤其在雨季地表水大量下渗的条件下,极易产生向下滑移变形。地表存在的陡坎表明,可能在未开挖隧道之前,就发生过滑移变形。隧道内的变形和地表产生多条裂缝,表明2011年由于隧道开挖的扰动和雨水下渗,斜坡产生了较为明显下滑蠕动变形,致使隧道结构承受地层错动的作用而变形、开裂。

  因此可以定性为:破碎软弱的千枚岩层,沿软硬岩层界面产生蠕动下滑变形。

  2.2、可能产生的危害

  由于目前造成所处山体斜坡不稳定的5方面地质因素及不利组合仍然存在,单纯在隧道内采取措施无法消除和对抗,存在发生更大范围或更大幅度下滑的可能,尤其是在雨季渗水使千枚岩软化、增重的条件下可能发生整体滑动,造成重大滑坡地质灾害,其后果是公路断道而无法补救,即使施工时未出现大灾害,在今后运营中也是长期隐患,对其产生后果应有充分估计,尽快采取根治措施。

  三 处理隧道变形的原则

  3.1、处理措施的基本原则

  隧道施工时,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1、先外后内,在先整治斜坡,确保山坡整体稳定的条件下,再继续隧道拱底施工。

  2、隧道大里程方向右侧外山坡增设抗滑桩,确保斜坡坡脚和下部稳定。

  3、尽快完成抗滑主体工程和地表防、排水和封闭工程。

  4、根据中上部稳定和检算情况,研究确定中上部加固的措施。

  5、洞内开挖施工,要研究和实施不诱发变形发展的施工程序和精细工艺。

  6、隧道内主体工程施工时,要抓好施工工序细节,目的是为了初支早成环、二衬早封闭,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要做到:步步为营、步步到位;

  7、先加固后施工,边施工边加固,不安全不施工。施工主体时是在工程安全、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

  8、施工主体时,先易后难。比如:初期支护开裂严重地段先加固好,但不要开挖下部,因为不安全。安全地段、容易施工段要先施工、快施工;

  9、隧道内主体施工时,还要遵守"二衬紧跟铺底、铺底紧跟支护、支护紧跟开挖",实现"初支早成环、二衬早封闭"才能保证施工安全优质。

  10、洞外地表开裂错落、蠕动等及洞内支护开裂、变形等,应做好监测、观察标记和资料记录及分析资料等形象工作。

  四 处理隧道变形的措施

  4.1、洞外:采用"抗、拉、注"三结合的措施进行吕河隧道综合治理。

  4.1.1、"抗":即在隧道出口明暗交界处与偏压墙顶平齐位置,沿山体圆弧状设置抗滑桩;同时在偏压拱墙外侧设置砼挡墙。

  ①、抗滑桩设置:沿山体圆弧状设置,高度与偏压墙顶平齐,结构尺寸2m×3m,抗滑桩截面长方向沿山体走向布设,共10根。桩与桩之间及顶部用坡脚挡墙和桩间挡墙连接,防止山体流滑、覆盖土流失。

  ②、砼挡墙:偏压拱墙外侧,明暗洞交界处向吕河大桥方向,设置宽度为5.0m的C25砼挡墙。墙基并采取如下抗滑措施:

  基底:挡墙基底置于基岩内1.0m,同时在挡墙基底基岩内打入长4.0m、间距为1.5m×1.5m的R25锚杆(基岩下2.5m,基岩上留置于挡墙内1.5m)。

  明暗洞交界处坡体段范围内:打入长度为4.5m、间距为1.5m×1.5m的R25锚杆(打入岩体3m,外留置于挡墙内1.5m)。

  4.1.2、"拉",即在抗滑桩顶以及仰坡面,设置预应力抗拉锚索。

  ⑴、桩顶锚索:在抗滑桩顶2米处预埋锚索孔道,斜下方25度角布置,长度60米,穿过隧道底3米以下,锚固在左侧坚硬的片状石英岩中,消除抗滑桩顶面自由挠度变形。

  ⑵、边仰坡:采用C25砼护面墙(厚度40cm),护面墙内设置钢筋骨架,参照格子梁设置;并设置间距为4m×4m的锚索,锚索长度35米m,边坡垂直于坡面布设,仰坡与隧道轴线呈45度布设,锚索型号为6φs15.2mm。

  4.1.3、"注",即注浆。

  由于山体表层3-5米为泥质千枚岩,在自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蠕动下滑,极不稳定,尤其是千枚岩遇水融化的土质特性,在暴雨季节表现为线状泥石流,进而发展为次第牵引式滑坡,极易诱发隧道山体变形。应对现正处于蠕动的山体表层进行注浆,起到固结、防水作用,以从根源上稳固山体,以确保通车后的隧道安全。

  4.2洞内:

  4.2.1、对LBK1+963- LBK1+982段初支扭曲侵限部位继续用双20b工字钢立柱支撑,防止变形进一步加剧。

  4.2.2、对LBK1+955- LBK2+023段左侧拱腰施做 2排¢108注浆无缝大导管,长度9-12米,间距1.2米,加强左侧山体的整体性和抗下滑力,为下导开挖提供安全保证。

  4.2.3、在初支开裂严重段拱腰设置2排预应力锚索,排间距为2.5m,纵向间距为4.0m,长度不小于25m(具体长度根据现场钻芯样围岩情况再定),对山体进行再加固。

  4.2.4、对30米长的侵限段进行换拱处理,钢拱架型号由20b提高到22b,间距由60厘米加密为30厘米,强支撑抵抗地应力变形。

  4.2.5、LBK1+955- LBK2+023二衬混凝土标号由C25提高到C30,二衬钢筋由¢22提高到¢25,间距由20厘米加密到15厘米。

  由于采用了以上措施及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吕河隧道初支变形再没有继续发展,于2011年12月2日顺利完成全部二衬施工,比计划工期提前了18天。

  五  几点体会

  千枚岩偏压隧道施工要点重在对地形的准确地质分析,通过稳山体、固地表、强支护的措施,首先保证山体的稳定,在隧道施工时才可能不因开挖的扰动而局部失稳,才能用常规的开挖方法确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