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0月1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新都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设计的几点启示
朱晓雷 丁真光
摘要:本文以新都市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的背景入手,较深入地阐述了新都市主义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比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国情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了新都市主义在我国不能全盘借鉴的原因,并由此深入地探讨了其对我国城市设计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新都市主义;TOD;TND;
1.新都市主义产生的背景
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美国的城市是紧凑而适宜步行的,但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城市规划中严格分区方法的实施,造成了人们对汽车的依赖,并形成了二战之后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新都市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它提倡创造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居住社区,通过城市设计的方法来重新塑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空间。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ND)和公共交通主导型发展理论(TOD)。新都市主义自其提出起就持续地影响了地产开发和城市规划的很多方面。
2.新都市主义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
2.1 所处国情的区别
新都市主义的产生,是西方的规划师们试图通过土地混合使用和高密集开发方式,使人们的居住地和日常工作场所及服务设施尽可能接近,来解决西方发达国家当今所面临的城市蔓延的问题,最终达到使私人汽车成为一种选择品而不是必需品。虽然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人轿车,但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私人轿车的普及率。由于长期依靠步行和公共交通系统,用地的混合使用和高密度的生活环境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理论。但是随着私人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在国内少数发达的城市已经开始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为了避免重蹈发达国家过度郊区化的覆辙。在私人汽车逐步普及的今天,应该更加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如引入BRT(Bus Rapid Transit)等新的交通发展模式,提供舒适、便捷而又价格低廉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公共交通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来避免对私家车的过度依赖。
2.2 “高密度”概念的差异
新都市主义中提倡较高的居住密度是相对于低密度的独立式住宅而言的。目的是通过提高社区中心的密度,来避免城市像“摊煎饼”一样以低密度的方式向四周蔓延,并使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中心区域之间提供便捷、经济的公共交通成为可能。西方社会提倡的较高密度一般不超过60户/公顷,与我国一些城市旧城区高密度地区相比,密度相差8-10倍,两者在高密度的含义上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我国盲目的高密度发展,可能适得其反。在像新加坡和香港以高密度开发为主的城市,虽然高密度提供了短程上班、便捷的服务设施和高效的公共交通。但是,市区空气污染有加重的趋势。由于市中心超高层建筑林立,市区内风速明显下降,造成了市中心的热岛效应。因此我国高密度的发展应适当,要以宜居城市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紧凑但不拥挤的城市。
2.3 城市化进程的不同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据有关研究表明,在2020年以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以每年0.8%-1%的速度增长,即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度过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达到了城市化水平80%左右比较稳定的阶段。面临的是过度郊区化,城市人口出生率下降等与我国截然不同的城市问题。因此对我国城市发展的认识不能局限于西方所采取的在现有区域内发展城市的策略,而应以一种城市增长的理念对待我国目前城市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整体上是健康有序的,并且已经建立了与城镇相适应的规划调整体系。我们应该以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建立宜居城市为目标,探索适合我国城市特征的可持续的增长形态和科学的发展观。
3.新都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设计的启示
3.1 在土地利用方面
当前我国的土地混合使用状况是非常普遍的,这些状况可以大致分为计划性混合和无计划性混合。计划性混合是指有计划的对城市和社区的公共空间和建筑功能进行管理;无计划性混合则指使用者自发性地对房屋或空间功能进行了改变。在我国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缺乏对建筑使用功能的有效管理下,大量无计划混合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虽然使周边的居民享受到了某些混合使用的便利,但也引发了街道景观差、卫生恶劣和带来噪音等问题,降低了居住空间的环境品质。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常常标榜“自然”、“生态”的卖点,鼓吹美国式的郊区生活方式。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开发了一些使用功能单一的住宅项目,而周边缺乏购物、休闲和活动设施的支撑,使人们对私家车的使用产生了依赖。这种单一居住功能的开发模式,降低了社区的品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在有着众多人口的中国,有计划的、集约地混合使用土地是一种有效的规划方式。在社区功能混合的同时,还应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宅和建筑形式,为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人群提供共生的场所。这种功能完善,使用者多样化的社区是TND的主要主张之一。
3.2 在城市结构和道路系统方面
采用合理的城市结构,将单中心转变为有等级的多中心结构,使人口均匀有序地分布。每个中心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以便在中心与中心之间采用高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相连通。每个中心将融合商业、办公、休闲和居住等各种功能为一体,使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地点尽可能的接近,以此用集约有序的城市增长来取代无序的城市蔓延。在道路系统方面,道路之间要互相连通渗透,强调行人和汽车的可达性,要以高密度网状的城市道路系统取代树状或“大马路”型无序道路系统,并以行人作为街道设计的尺度,创造出宜人的步行空间,达到车与人的共生。
3.3 在社区布局和建筑设计方面
建筑尽量面向街道布置,强调道路空间的围合感,注重行人的空间感受和街景的处理。建筑的沿街立面既要和谐统一,更要创造多样化的元素,提供行人在视觉上的趣味性和舒适感,避免整条街道被大量空白的墙面和车库所占据。要尽量避免和弱化这些不利的元素,减弱其在街道景观中的负面作用。鼓励门廊、阳台、骑楼等元素的使用,这些建筑手法不仅为沿街立面增添的了活跃的元素,同时在街道这个公共空间与建筑内部的私人空间之间起到了过度的作用,增加了一个半公共半私人的空间层次,丰富了街道的空间感受。底层商业建筑的主入口要面向街道、广场或公园,提供人们相遇的机会,为公共空间提供丰富的人类活动。在建筑设计和社区布局的规划中还要尊重地域的特点,吸收传统城市街区的特色,使新的社区不仅适宜人居而且具有历史的文化底蕴。此外,在设计中还要研究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结合当地街坊的构成方式和建筑的地域特色,使传统空间在新的社区中得以利用,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得以延承。
4. 结论
新都市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影响了一个又一个的西方城市,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新都市主义的理念也逐渐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实践。新都市主义中的很多原则都和当前所提倡的可持续化和低碳的国际趋势相吻合,如果将这些原则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运用到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去,必将为中国的城市增添新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耿宏兵. 紧凑但不拥挤. 城市规划,2008
[2] 谢珊珊. 新都市主义社区公共空间研究.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