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1月11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其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破坏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降低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房屋的正常使用。笔者在此从现浇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师论文范文,核心期刊,楼面裂缝,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前言:随着预制空心楼面的应用逐渐减少,目前的建筑基本上都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对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楼面裂缝的情况,大部分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虽然,这些裂缝一般被认为对使用无多大危害,但在实际设计与施工中仍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
1、材料方面引起裂缝
1.1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它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要缩小。用量越大,收缩就越大。所以水泥用量的增多也增加了裂缝出现的机会,一般高强混凝土比中低强度混凝土收缩大。
1.2砂石作骨料收缩幅度增加。骨料粒径越粗,收缩越小;骨料粒径越细,砂率越高,收缩越大;粗细骨料中含泥量越大,收缩越大。为了便于泵送混凝土,一般商品混凝土的砂率在40%以上,比普通混凝土的用砂量高;石子粒径5一25~,比普通混凝土的石子粒径要小。由于细骨料的增多,减弱了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能力,增大了裂缝发生的机会。
1.3长距离运送管理失控,《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一92)中规定: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后到浇筑完毕的持续时间,若采用搅拌车运送,气温25℃,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为120min,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为90min;气温35℃,e30时为60min。在长距离运送(10km)途中由于堵车极易出现问题。
2、施工因素方面
由于楼面实际厚度达不到设计厚度,使得楼面刚度减弱或过小,受力钢筋和混凝土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由于保护层过厚导致楼面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足,钢筋应力得不到发挥而使楼面产生裂缝;由于踩踏楼面负筋下移,使得楼面支座边沿板顶产生裂缝;由于楼面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强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受压能力不足开裂;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加快模板周转,楼面拆模过早,或在板上过早、过重地堆放材料,而导致楼面开裂。上述裂缝均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一旦出现则需加固处理。但这类裂缝由于当前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加强和监理制度的实施,笔者在检测调查中发现比过去有所减少。目前施工中以下因素造成的裂缝却比较多见:
2.1施工时找平层过厚,而找平层素混凝土抗裂性差,在温度和收缩变形作用下极易产生楼面表面裂缝。
2.2当前在现浇楼面中大多采用PVC管作为预埋穿线管,这种材料表面光滑,弹性较大(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一致),直径较大,与混凝土结合差,在楼面中形成薄弱层。混凝土浇捣时,容易引起PVC管上移或下沉,使得板顶或板底保护层变薄,从而使楼面出现沿穿线管走向的裂缝,当板厚较薄时(板厚蕊90~)时往往会穿透楼面。另外,由于板底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当或过稀时,也会由于浇捣混凝土使板底出现裂缝。
2.3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或施工荷载作用下,由于模板的支撑变形较大,使得楼面在混凝土硬化前,产生初始塑性裂缝。这种裂缝在拆模后会受到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开展变大。
未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养护制度进行施工。实验表明,养护14天的收缩比养护三天的混凝土收缩降低约20%,同时,环境湿度越高收缩越小。但是许多施工单位对此不够重视,往往不能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养护时间不足,养护措施不当,加上当前混凝土本身收缩量大,环境因素等原因,楼面过多地出现超出规定宽度的裂缝就不足为奇。
3、设计方面
3.1有些设计人员在砖混结构中采用现浇楼盖,出于建筑构造(如圈梁兼过梁)及抗震考虑有时圈梁较大(如37OInlnx240~),墙边支座按简支假定计算,支座配筋往往采用构造配筋。6@200,而施工时楼面与圈梁常整体浇筑,致使楼面实际受力与配筋计算不一致,当楼面跨度较大时会在板顶支座边产生裂缝,有时还会在板中央和边角同时出现约束收缩裂缝。另外,设计上对房屋边角柱或构造柱对楼面受力配筋以及边界约束的影响考虑不周,因而未采取必要的配筋构造措施,致使该处切角斜裂缝往往较大。
3.2对比较悬殊的不等跨连续板,有些设计人员图省事不按实际受力分析计算,仅按经验配筋往往造成中间小跨板面负筋长度不足而产生小跨板面裂缝。
二、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1、设计方面
楼板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以增加其握裹力,不宜采用光圆钢筋。分布钢筋与构造钢筋宜采用变形钢筋来增加与现浇混凝土的握裹力;。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现浇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特殊情况须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或高强度等级水泥时,要考虑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和加强浇水养护,便于混凝土凝固时的水化热释放。
2、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应认真对水泥标号及安定性进行试验;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认真地对进场砂石骨料进行检验,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项试验。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场;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3、楼面预埋管方面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 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 mm。
4、施工质量方面
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杜绝过早上传、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对施工计划中的临时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 mm)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防止裂缝的发生;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
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浇注混凝土完毕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可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
三、结束语
当前,随着建筑工程结构的发展,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不断发展的今天,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更为重要,只有控制好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