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经济投资职称范文浅谈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发展影响

时间:2014年03月21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 要:浙江省作为中国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吸收了大量外资,并对浙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摘 要:浙江省作为中国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吸收了大量外资,并对浙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1994-2011年浙江省利用外资相关数据和资料,从GDP增长、资本积累、外贸贡献、技术溢出等方面对外商直投资对浙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为正,但浙江在利用外资上也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对浙江省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投资职称范文,发表论文期刊网,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浙江

  一、引言

  浙江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个沿海发达省份,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经济开放程度①最高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吸引外资②最多、创汇最多的省份之一。它的经济活动已改变了改革开放前的封闭状态,日益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大规模利用外资是浙江省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表现,但也对浙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利用外资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当地经济发展,也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认为,为维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而吸收外资可以同时填补这两个缺口;后来经济学家又将技术要素引进该理论,进而形成“三缺口”理论,即发展中国家对外资需求的原因,除了储蓄不足和外汇储备缺乏,更重要的是技术落后;美国经济学家波特的“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实现要素和资源的重新组合,不断改组原有的价值链和形成新的全球价值链,提高价值链的竞争力,可增加东道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利益;这些理论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学者根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别对促进论提出了许多置疑,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上的;Leh—man(1999)、Husain(2000) 、Balasubramanyan(1996) 、Dayal—Gulati(2000)、Paul(2004)、Congtruong(2004)、Groppand(2000)、Barro、Martin(1995)、Zhang(2001)等人通过研究认为FDI是否促进经济增长,受东道国人力资本状况、贸易条件、储蓄率、金融自由化程度等条件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也会对东道国产生投资挤出、外贸替代、产业升级受阻等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东道国经济发展。另外Stoker(1999)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建立在一些非常严格的假设条件下的,而这些严格的条件在现实中完全不存在,所以,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本文利用1994-2011年浙江省利用外资相关数据和资料,从实证角度,对外商直投资对浙江省GDP增长、资本积累、外贸贡献、技术溢出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也指出了浙江在利用外资上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读者朋友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发展要素影响的实证分析

  随着开放初期浙江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港合资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外资开始进入浙江。30多年间,浙江利用外资从无到有,迅速发展。1985-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3.7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6.70%,大大高于同期GDP实际年均12.66%的增幅。截止2011年底,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97.68亿美元;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986.60亿美元,占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的70.6%,是浙江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2011年,浙江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66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10.06%,位列全国各省(区、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第6位。

  下面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发展各要素的影响做一实证分析(外商投资企业统计范围包括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往往表现为GDP的增长,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与一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如表1所示,浙江省累计利用外资占当年GDP的比重正逐年提高,2011年浙江省累计FDI金额占实际GDP(以1994年为基期)比重已达到34.15%,与全国水平相比已从当初不足一半转变成超越。

  相关系数R是用来检验选用样本之间的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R越接近于1,表明选用样本之间相关性就越强,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由以上的结果可知,浙江省利用外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且相关系数达到了0.9985,每增加一份FDI,就相应增加2.5682份GDP,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很强的正效应。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资本积累的实证分析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这一原则在哈罗德——多马的增长理论和索罗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不仅如此,近年来有关研究还表明,资本与其他增长要素——如技术和人力资源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资本的增长往往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如表2所示,近20年来,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约在6-10%之间,直接增加了资本积累,2003年后,比重高于全国水平;从对国内投资的影响来看,除2001-2005年,浙江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全国一样都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对国内投资呈挤入效应,间接增加浙江资本积累。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外贸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值在浙江省总出口值中的高占比和对浙江总出口贸易的贡献率及拉动作用上。

  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值占全省总出口值的比重较高。如表3所示,1994-2011年,FDI企业每年出口值占总出口值20-40%,是浙江外贸出口的重要来源,并且1994-2006年占比基本呈不断上升趋势,但2006年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FDI企业的出口占比不断减少。

  2.外商投资企业对浙江外贸出口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均为正。如表3所示, 1999-2007年FDI企业对浙江外贸出口贡献率都在30%以上,近年有所下降,是浙江外贸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但贡献率每年波动较大;除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期间,FDI企业对浙江外贸出口拉动度均保持在10%左右,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外贸出口总量的增长有显著贡献。

  (四)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1.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效应。经研究表明,投资额和产出额成正相关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投资额越大产出额越大;如图1所示,FDI投资于浙江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减少,投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投资于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在1%以下,这有利于促进浙江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从FDI对浙江三次产业产出值影响的实证角度出发,潘益兴[①]利用1985-2008年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相关数据得出的FDI每增加1%,三次产业GDP增加的百分比比例,与FDI在浙江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分布趋同;徐晓虹[②]利用1983-2004年数据实证得出FDI对浙江第三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第二产业;说明FDI确实促进了浙江的产业结构升级。

  2.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浙江技术进步。根据产业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理论,大型跨国公司的入住往往会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的配套升级;大型跨国公司及其研发中心(R&D)的入住,将更有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已有143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浙江投资兴办了415家外资企业,有107家跨国公司在浙江设立了研发中心,这些机构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外溢和技术外溢,促进了浙江的技术进步。但2001年以后,外商的独资化倾向严重,以独资方式利用外资额每年都保持在实际利用外资总数的50%以上,且呈不断扩大趋势;2011年,浙江省以外商独资形式实际利用外资846474万美元,占总数的72.56%。外商独资既不利于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也不利于对其进行控制和监管,甚至有损我国利益。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论述可知,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对浙江的经济发展呈正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浙江经济增长,增加了浙江资本积累,扩大了浙江外贸出口,加快了浙江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浙江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对外贸贡献减弱、不稳定,独资化倾向等问题。为更好的利用外资,发挥外资对浙江经济发展的更大作用,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供各位读者参考。

  (一)创造条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1.要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立法,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外资开放领域,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创新能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吸引外资创造好的软硬件环境。

  2.加强资本重组服务和引导。促进外资与国有企业的资本合作,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实现共同发展。引导外资参股民营企业,利用浙江块状经济和外资本身优势,对当地产业进行整合,完善产业链,并尽快融入国际产业分工。

  (二)引导外资重点投向第三产业

  大力引导外资投向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浙江制造和浙江生活质量的改善服务。要结合浙江宁波-舟山港、萧山国际机场、义乌小商品城等基础设施优势,引导外资投向现代物流服务;利用浙江大学及浙江的人力资本优势,引导外资投向产品研发设计、专业技术咨询服务、高新技术等领域;利用浙江发达的专业市场优势,引导外资投向会展服务业;或者投向教育文化服务、房地产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环境服务、健康服务等第三产业。

  (三)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

  重点引进管理和技术水平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及其研发中心,利用管理外溢和技术外溢效应,提升浙江的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并引导各类外资投向第三产业,促进浙江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大型外资企业对浙江各生产要素的兼并重组,充分利用其现有的产业链条,进入国际产业链,扩大外贸出口,并提升浙江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层次水平,从而提升浙江产业结构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晓虹.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

  [2]裴长洪,杨志远.实现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新跨越.国际贸易.2011.(9).

  [3]庞听,戴瑞娇.FDI对浙江出口总量影响实证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下.

  [4]章琳云.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经济的实证分析.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03).

  [5] [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中译本.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潘益兴.FDI对浙江省三次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商贸.2010.(08).

  [7]章琳云.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经济的实证分析.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03).

  [8]李逢春.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2.(6).

  [9]李晓钟,何建莹.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