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事业单位中加强预算管理的措施与发展

时间:2014年04月29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简要对部门预算的定义、原则和目的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管理的措施以及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简要对部门预算的定义、原则和目的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管理的措施以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行政管理论文范文,期刊杂志发表,预算管理,措施,发展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包括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编制改革、以国库单一账户为核心内容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以推进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等三个方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旨在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改革在促进廉政建设,规范事业行政单位支出管理,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部门预算的定义、原则和目的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实行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一是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财政预算从部门编起,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二是财政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基层预算单位,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单位。三是部门本身要有严格的资质要求,限定直接与财政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为预算部门。因此部门预算,可以说是一个综合预算,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预算内收支计划,又包括部门其他收支计划。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实现目标的安排和行动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部门预算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它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主要包括收入、基本支出和项目预算等内容,部门预算应该是反映一个部门全部收支状况的预算: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一般预算支出主要是指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部分,项目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等。

  部门经费的安排,一定要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以及“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的原则。预算应该是部门各方面的人员根据深入细致的调研得到的可行的方案。财务预算可以使一个部门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全面考虑,捋顺思路,确定工作内容和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为控制部门的费用支出和评价部门绩效提供依据。

  二、加强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管理的措施

  1、改变落后的支出预算管理观念

  事业单位的领导重视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协助财务部门根据实际进行预算规划,推行全面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理念。同时加强对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等环节的监督,确保项目支出的预算数据的准确性,争取利用有效的资金达到最大利用率。

  改变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高估冒算的错误观念,实事求是进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应该改变过去编制预算时一味求大的观念,从单位项目的实际出发,节约有限的项目资金。

  2、促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内容的规范

  对本单位的项目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项目的基本情况,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动态管理,以便利用信息技术为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性的数据。建立项目收支台帐,及时清查单位的经费来源、支出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摸清单位相关项目的收支状况。

  事业单位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要把事业单位项目的相关支出细化,将所有支出情况细分到3级科目,同时细分所有支出的用途,以利于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应该突出重点,先统筹考虑重点支出和基本支出,然后在考虑一般与专项支出,科学安排单位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确保单位项目资金的正常运转。

  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应实施全面管理的原则,统筹考虑所用支出的预算情况。不仅要考虑到基本支出情况,还要预留相应的突发性支出和意外支出,以便应付计划外的需要。

  3、加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加大项目支出预算执行力度,完善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程序和制度,建立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责任制,明确项目支出管理各部门的责任与权限。建立执行的动态监控机制,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及时纠正项目支出预算执行中的违规。严格按照项目支出的审批程序执行,依照预算支出台账监控开支状况,禁止挪用项目资金。

  4、加强对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监督

  单位领导应该强化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监督,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利用评价结果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监督。

  扩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信息的披露度,及时披露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信息,供公众进行查询。事业单位建立披露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信息的平台,公开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相关原则、依据等,接受公众监督,提高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加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适时监控项目支出的实际情况,把单位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与单位管理系统进行有效融合,及时利用系统进行对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纠正预算中的违规行为,实现项目资金的高效利用。

  三、事业单位管理的发展对策

  1、强化部门预算的法制化

  对现行的《预算法》中不适应部门预算改革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一是明确预算草案按照部门编制,规范各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能和地位;二是明确部门预算的编制依据,即以国家经济建设、政权建设的中心工作为支出重点,以相关定额为标准,制定部门、单位预算;三是明确部门编制范围,将非税收入明确纳入政府预算管理范围之内,保证部门预算内容的完整性。

  2、编制多年的滚动预算

  我国现有的中长期财政计划是随五年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每5年编制1次,确定以后即不再调整,与实际经济运行发生脱节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中长期财政计划形式简单,内容简略,缺乏具体的测算分析,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多年滚动预算的性质、形式和作用相去甚远。因此,应该对我国的中长期财政计划进行改进。编制多年滚动预算便于利用现有基础和便于操作,在现有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栏目和相关数据,以报告年度为中心,将其予以前后扩展,使多年滚动预算能反映报告年度前后若干年的收支,从而体现预算收支发展变化的趋势。此外,为了防范财政风险,对于可量化的政府债务,应尽量纳入政府多年滚动预算当中。为提高政府债务的透明度,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披露财政风险的规则,建立我国的财政风险披露机制,尤其对政府的长期负债和或有负债,应尽可能全面披露。

  3、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是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总体部署,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中央部门在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深化实施改革预算单位级次,将改革逐步实施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扩大改革资金范围,逐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改革范围。二是继续深化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扩大改革范围,完善资金收入收缴程序,强化票据监管体系。

  4、强化预算监督作用

  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是政府的财政决策符合广大民众意愿、预算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化,我国以行政监督为主导的预算监督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于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我国预算约束力较弱,预算透明度不高,违反预算合规性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的预算改革当中,应突出立法监督机构对预算过程的控制[5],同时按照公共治理的理念重视民众的社会监督,从而构建预算监督的外部控制机制,推进预算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5、加强对预算执行环节的审查监督

  一是逐步建立重大投资计划和项目的稽查评价制度。政府应把使用预算资金的大中型投资计划或项目及时通报人大,并要求对大中型项目派驻项目稽查特派员,对投资项目资金筹措与使用、工程投招标、工程概算、进度和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同时,应对完工的大中型项目进行事后评价,主要侧重于合规性和效益性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二是逐步建立对预算资金使用管理的专门评议制度。为了保证人大能够组织实施好这项工作,应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吸引政协、纪委、民主党派和其他方面的经济界专业人士,组成预算资金监督评价小组,负责审议、评价和跟踪检查事业单位年度财政报告和审计报告,审议和评价预算资金投资、使用、安排情况,为相关部门审议、通过相关决议或意见提供信息和依据。

  四、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我国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必然方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加强预算管理改革各项相关工作为基础,结合多种手段为依托,扎实推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使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