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5月1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各级各地政府进行了长久的多方面探索,但很多地区还是苦于找不到一条很好的途径实现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对苏南地区镇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对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镇经济论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城镇化,经济发展,区域经济
一、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农村工业,或称社队工业,是在乡村地域内兴办的,或是农民办的工业,也包括农村个体工商业以及其他农村私有企业和第三产业;它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时又是中国农村具有悠久传统的一个产业。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壮大,使中国经济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结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
乡镇企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社队企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各地在纺织、刺绣、酿造、榨油、陶器等传统作坊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农具厂、砖瓦厂、土化肥厂等小型工厂。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被迫调整,农村工业纷纷下马,社办企业数量剧减,规模变小。70年代初,在“农业机械化”目标的指引下,国家扶持社队建立了一批农机厂、农具厂等为农业服务的工业。7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提出城市工业向农村地区扩散,促进了农村“五小”工业的发展。7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社队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适应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硬是在逆境和“夹缝”中顽强地成长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乡镇企业的合法地位,从而引导和促使其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了释放,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由隐性转变成显性,兴办农村工业成为了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主要甚至惟一的选择。
长江三角洲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是利用集体积累启动的。苏南地区把集体经济形成的较高的农业相对剩余作为初始资金兴办农村工业,较快地度过了“以农养工”阶段。改革开放后,苏南乡镇企业才形成自我发展机制。乡镇企业还是城乡结合的产物,是城市工业辐射扩散的结果。解放以后,中国各大中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乡镇企业有很大的支持作用。城市向乡镇企业转移耗损工业设备,乡镇企业成为城市大工业的车间;乡镇企业为城市工业生产配套产品;乡镇企业产品经城市出口;城市提供原材料给乡镇企业进行初加工;城市提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训人才、提供信息和服务。
二、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苏南地区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乡镇企业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苏南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典型的乡镇企业发达地区,而且其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江苏省各地区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因此江苏省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是苏南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的反映。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工业突破了“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传统发展格局。行业有所增加,活动空间日益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生产领域已经扩展到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等十多个主要行业。以苏南地区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机械、纺织、建材、化工四个部门多年的产值一直占乡镇工业产值的80% 左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自70年代末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分散的局面,在将工业辐射到乡村的同时出现了管理不集中,污染大并且植物成本高的情况;配套第三产业发展的不足也使乡镇企业发展趋于停滞。苏南地区在这个关键时候积极落实和配合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调整,抓住时机,进行了“二次工业化”,大力建设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同时还加强配套服务业、信息产业和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实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给区域内的农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促进地区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人口在地域上和产业间的转移。
三、苏南地区乡村人口的城镇化
广义上的乡村城镇化,等同于乡村人口城镇化的过程,这与城镇化的内涵完全一致。从狭隘上理解,乡村城镇化指乡村地区的城镇化过程,指的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域的演变过程,其内涵是农村地域人口及经济活动非农化的集聚过程。在乡镇企业发达的无锡、江阴、张家港等地的一部分乡镇,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已超过城市居民,城乡经济差别已经基本消失,城乡的界限已经不再明显。而同属于长江三角洲的浙北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则带来了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创办都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为动机的,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因而乡镇企业在推进长江三角洲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人口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起了人口的集聚,事实表明,小城镇的发展总是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进行的,这种趋势在改革开放以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苏南地区,农民正在或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乡镇工业的过渡,有的村庄约有一半的劳动力转移到了工业上,有的可能是70% —80%,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庄的劳动力基本上都转移到了乡镇企业。20世纪90年代,苏南地区的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3年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之比为26:52:22,也就是有约600万劳动力实现了从农业向工业的大转移,其中不含到苏南就业的外来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苏南太仓市归庄镇香塘村在十年前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庄,20世纪60年代曾经是江苏省棉花高产区。全村687个劳动力,除了转到商业服务业的以外,差不多都进了村办工厂。仅当地一家直接向日本出口拖鞋的工厂就有450人。由于工厂的壮大,还从外村外地招聘了数百名职工。江苏江阴市峭岐镇在许多方面具有长三角洲地区的代表性,它位于无锡北面,处于南京、上海之间,离长江不远,在地理环境、气候、降雨、农副业、乡村工业等方面颇具代表性。因此,江阴市峭岐镇的人口变化与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转变颇具典型意义。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江阴市城镇人口不断积聚,而且劳动力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江阴市的人口城镇化。
20 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激增,长江三角洲人地矛盾激化,农民迫切寻求农业外就业。然而,当时大中城市的发展水平,不能容纳农村过剩部分人口,政府遂设置了户籍制度性壁垒,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社办工业和后来的乡镇企业成为农业过剩人口的惟一去向。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人口转移,解决人地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是,乡镇企业分布与管理的分散性以及配套服务行业体系的不发达,造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停滞。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要求,调整发展策略,大力发展对劳动力就业附加条件不高,能够多层次吸纳劳动力的第三产业。
结束语: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资本化的副业、住宅建筑、运输以及其他更重要的乡村工业,吸收了很大部分乡村劳动人口,成功地转移了农村过剩劳动力。劳动力的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的先头部队,长江三角洲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变化使其在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上走到了最前面。
参考文献:
1.张落成,乡镇企业在城乡关系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科学出版社.1995
2.朱国宏 桂勇,长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的人口压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3.朱国宏等,中国社会变迁:反观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