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6月1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克里斯托弗.马洛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为重要的戏剧作家之一,《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马洛最为着名的戏剧。浮士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试图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对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文学评论论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自我认识,好奇心,美的缺席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马洛( Christopher Marlowe)最为着名的剧目,他根据英译本的德国民间故事改编而成, 叙述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魔鬼, 魔鬼供他随意驱使24年, 期限到了他的灵魂将被魔鬼带到地狱的故事。他的悲剧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时代内涵,而浮士德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象征又赋予作品具有深刻的普世意义。因此,深刻理解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是我们理解全剧的关键。本文将从自我认识的角度探讨浮士德的悲剧产生的原因,以求能够对他的悲剧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自我认识的悲剧
在瓦尔德斯和科尼利厄斯教给浮士德魔法时,科尼利厄斯得意洋洋地吹嘘说魔法这个东西比阿波罗神庙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更值得学习。这一个往往被评论家所忽视的细节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含义。那么它究竟隐喻了什么呢?浮士德的仆人瓦格纳在他开玩笑的胡话中给了我们答案。在第一幕中当两位学者问他的主人在哪里,在做什么时,他卖弄自己的学问说了一通滑稽的话,其中有一句是“我知道他在哪里,但他不知道。”这句貌似荒唐的话却一语道破真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浮士德并不认识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又将去向何处。
事实上,阿波罗神庙上的神谕是对人类的成长史给出的最深刻的概括与诠释。人生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也是人类哲学的最基本命题。浮士德的悲剧归根结底是由于他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他自己。布鲁克斯(Brooks)曾指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关于认识的: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与他对自己的认识的关系;关于获取认识的方法与目的的认识(Jump 1969:210)。浮士德没有真正认识了解他自己,除了体现在他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有缺陷的性格,即傲慢,任性,天真之外,还体现在他在占有知识的目的和获取知识的方法的认识上存在局限。
浮士德是一个占有渊博知识的学者,他精通哲学、医学、神学和法律,而这四门学科正是那个时代的四大显学。但是,他只是占有书本上的知识而已,他几乎没有离开书房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因此,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是缺少生活气息缺少活力的。因此他逐渐对书本厌烦,因为这些知识并不构成人生不可或缺的生命滋养而仅仅作为学业的功课存在着,也可以说这些知识是异己的。同时,足不出户的书生最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察视角,因为他的生活空间狭小,缺少生活经验与历练,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此他会形成骄傲自满的性格。
他之所以在阅读《圣经》断章取义般地截取前半句“犯罪的代价是永恒的死亡”而不去理会它的下一句“上帝通过基督给与人永恒的恩赐”,正是由于他生性中的傲慢。他拒不承认人会永远的犯罪,不承认人有原罪。他认为既然人有原罪的命运已被上帝提前规定了,人不可能自救,那么人为何还要心中怀着罪感活下去而不换一种活法。他的潜台词就是既然人无法改变命运,那就干脆抛弃它不承认它。此时的浮士德看起来如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一般高大。一些评论家也认为浮士德有着泰坦神普罗米修斯的原型。(Jump 1969: 172)。但是这个巨人最终没有跨出“人”的躯体。他至死都没有摆脱“上帝”的观念。在天性中傲慢的驱使下率性与上帝割裂了关系,拒绝承认人有灵魂这一人与上帝的纽带,以至于急于抛弃它,用它来与魔鬼交换魔法,企图把自己变为一个神。
然而,在第二幕一开始,当他看到天空中的星辰时,就会想到自己已经被剥夺了永恒的天堂幸福。他开始后悔,仿佛是一个天真的小孩在同妈妈吵架后负气出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到后悔。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个神,甚至也算不上一个勇敢的人,他甚至害怕肉体被魔鬼撕成碎片。与希腊神话中的叛逆者西西弗斯相比,他缺少对自己的信仰。他的意识深处始终有一个上帝存在,而西西弗斯则始终坚持着对自己的肯定,并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为自己的尊严而活。他推着石头上山,虽然石头在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总是会突然滑落下去,但他每一次到达山顶时都证明了自己的尊严——绝不妥协,并且蔑视那惩罚他的神。
从占有知识的目的来看,他也有着局限。他想穷尽所有的知识,但知识对他而言只是一种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手段与工具。他希望自己的学识震惊整个学校。他想获得魔法能力让自己能创造奇迹,使自己声名远播,得到人们的羡慕与敬仰。他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神学,却并没有真正地从内心深处领悟到什么是神性和永恒,也没有领悟到基督教义中博爱与伟大之处。神学只是他展示自己理性能力的舞台。他渴望占有知识来证明自己,但对知识的占有是没有穷尽的,而且有些知识是始终无法接近的,比如究竟是谁创造了世界。因而他会永远不满足,知识只会让他感到人存在的局限性。
从获取知识的手段来看,他渴望获取知识,但是知识是无穷尽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他走上极端,出卖自己的灵魂从而获得魔鬼的帮助。然而魔法也不能够满足他。靡菲斯特对他的一些关于天体的疑问并没有给出他满意的回答,而仅仅告诉了他人们所熟知的一些常识而已。而且靡菲斯特对谁造了这个世界这个问题保持沉默,而这种沉默事实上已经承认是上帝创造的。
另外从伦理学的观点看,浮士德对知识的追求存在着缺陷。他没有认识到知识中的善。罗素认为知识中的善被发现于伦理学中(2003:11)。也就是说,伦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于知识中的善的,而不是单指知识。知识本身无谓对错善恶,但人在选择运用知识的时候就会有善恶之分存在,因为追求知识脱离了伦理道德的允许范围就会带来恶。从神学框架看,浮士德追求知识的手段和目的都是违背了基督教伦理道德的。他也没有认识到知识对人的“善”的意义。基督教思想中的虔诚,谦卑与仁慈等精神价值对他没有产生影响,他的知识是冰冷的,缺乏情感内涵与深度。
二、结语
浮士德想穷尽知识,但拥有再多的知识也仅仅是占有知识而已,他仍然没有拥有智慧。智慧是远远高于知识的,它尤其体现在人对知识的运用上。真正的智慧应该是教人懂得如何幸福地生存,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外界环境的。智者总能让自己与他所处的环境达成一种和谐。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
真正的智慧应该向水流一样既能够在流动中保持自我的活力,也能与束缚它的河堤障碍达成和谐,融为一体。如果说上帝是全能的智慧的,水是上帝创造的,可以视为他的智慧的象征,那么浮士德的马涉水就会消失恰好可以象征他的知识败给了上帝的智慧。因此,浮士德既不了解自我,也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知识对自己的意义与价值。他的悲剧是自我认识的局限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