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9月10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民族声乐是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审美来表现民族的音乐风格,是表达风格各异、流派众多的民族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我国民间歌曲、地方戏、曲艺说唱等传流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就民族声乐歌唱艺术观念、声乐教学心理规律、教学方法以及训练手段等规律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创作期刊征稿,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民族声乐,渐进性教学,思考
一、初始:从声乐的基本功入手,进行基础训练
声乐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发声原理的掌握、共鸣腔的运用,以及咬字吐字等。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流的冲击下产生震动,声带震动所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
正确的发声训练方法有:第一,用闻花式吸气、数拍或吹蜡烛的方法,或者用“打哈欠”时气息回流的感觉来引导学生,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吸气时是否过僵、过满。气息的支点越低音色就会越圆润,“竖着唱”和“靠后唱”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往后支点上靠,这样音色更加富有立体感和金属性。第二,稳定喉头。人体的发音器官——喉,像一个小匣子,装着两条发声的音弦——声带,喉结稳定地降低在低喉位置,使声带始终处于拉紧的状态下工作,这种状态即声带拉紧闭合状态。应该让学生体会“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
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抠下巴、紧牙关等问题。第三,歌唱的共鸣训练。发声共鸣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完全孤立地使用某个共鸣腔是不可能获得最佳音色的。要教会学生将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一些动作或感觉在歌唱中加以恰当、合理的运用。胸腔共鸣包括气管、支气管。在歌唱时用手抚摸胸部会有明显的振动感。打开喉咙歌唱很多人都知道,但具体怎么打,打多大?教师必须具体引导学生去做。可以让学生去体验“闭着嘴巴打哈欠”的训练方法,这样鼻腔与咽腔就不会打得过大,避免口腔过缰,声音发虚,暗淡。
咬字吐字是民歌中的一大重点内容。所谓“字正腔圆”,字正:欲使字正须正五音,准回呼,宜四声;腔圆:声音圆润动听、腔调婉转优美。概括为字头咬要重,字腹吐音要圆,字尾收韵要轻。在教学训练最初阶段,常发现一些学员有“吸不进气”的现象,原因可能是由于局部肌肉过份用力,呼气肌肉壁在歌唱时过份紧张造成的。针对性的练习曲不必使用过繁过多:(1)13 51 53 1 连续两遍用“0”母音和“i”母音来带,主要是为了气息连贯。大扩度的练习容易使每个音区的位置统一;(2)跳音练习13 53 1,小腹肌肉收缩,增强弹跳力;(3)长音练习5.4 32 1,这条练声曲要求气息流畅,到达位置后迅速爆发,在腔体内延长。除了掌握运用咬字发声器官使语音准确之外,还要学会对语调、语态的变化控制。一般可以从学习诗词朗诵入手,掌握诗词的语言重音和逻辑重音,把握好作品的情感基调和内容格调等,这是达到以字引气、以字带声的最佳途径。
二、过渡:引导学生尽快跳出“不自然”阶段
声乐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初学者在“不自然”阶段状态下,教师一旦指出不足之处,学生唱起来就会觉得别扭,原来感觉唱得很顺的似乎反而变得吃力,真假声“打架”,声音“里进外出”,连一首小歌曲都难于胜任。这时教师要胸有成竹、满怀信心,让学生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走出这种“不自然”阶段。在民歌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在通过听光碟和媒体的形式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认为民族唱法就是细嗓子,声音很尖、很亮,以为只有这种声音才能表达民族风格和特色。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是否进入这一误区,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我国古代唱论中有言:“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亮嗓音,只能使声乐教学走上期求“利声”而忽略“中节”的歧途,易犯喉头过紧、过于用力、下巴紧张、单纯用口腔等毛病,造成声音“扁”、“咧”、“紧”。这样,既不利于民族声乐的发展,也不利于歌唱艺术的普及与传播。有经验的教师对存在的问题看得准,采取的解决方法正确,很快就能得到提高。不过,人们常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有的学生长期处于不自然阶段,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就得考虑是否教法过于单一、机械,或是双方配合不好的问题了。另外,为了达到歌唱“音出自然”,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强调风格、韵味、统一等因素的作用,如果只顾埋头于发声技术,演唱起来就会失去声乐应有的风格、神韵和灵魂。
三、发现:挖掘学生特点并尝试实现个性化演唱
民歌教学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与方法。“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在演唱实践中能得到观众的接受和认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证明其教学方法是对的。我国着名民族音乐家田青曾严正指出:“现代化对民间歌曲的冲击比十年浩劫还要大,中华民族文化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危险。”笔者素来提倡演唱风格、音色个性化,反对冠以“科学发声”而变成“千人一腔”的模仿、克隆的教学方法;主张采用多样化启发式教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将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一些动作或感觉在声音练习中加以恰当、合理的运用,根据不同的嗓音条件来演绎不同风格的歌曲。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听觉和善于辨别声音好坏的能力,对好的声音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千万不能“全盘否定”或者“朝令夕改”,没有准确而系统的理论依据只会造成学生思维的被打乱。
对初学者,应当循序渐进,要让他们充满自信,取消顾虑,克服在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另外,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方法是抽象的,感觉是具体的。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辨别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运用自己的“内听觉”去监听,调整歌唱器官的发声动作向平衡状态完善。歌唱家李双江在一次“青歌赛”仼评委时看到一个少数民族原生态组合演唱后,感慨地对她们说:“我们对不起你们啊!”这一画面让我感到非常震憾:一方面是权威的名家如此襟怀博大,为一直被埋没的优秀民族声乐(原生态)至今才“露脸”感到惭愧与自咎;另一方面是“青歌赛”的组织者包括某些有良知的音乐家及音乐工作者,如果不及时发现、挖掘甚至抢救,全国观众怎能知晓世上还有这么美妙的天籁之音竟然流传在我们的华夏大地上呢?可见,民族声乐艺术的多样化多么重要,而这个“多样化”的实现,也包括依靠我们广大的民族声乐教育者的努力与付出。
四、提升:在具体歌曲演唱中实现民族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各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演唱内容均不相同,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演唱风格,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委婉深情。北方的歌高亢明快,如《牧歌》、《沂蒙山,我的娘亲亲》;南方曲调委婉甜美,如《芦花》、《又唱浏阳河》等。歌曲艺术是歌唱家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嗓音表达出来的。所谓“情”美,就是演唱者要做到深情、有真挚感。“情”是一切的基本出发点。在具体的演唱过程中,很多学生只顾着想声音的位置而忽略了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要注意提示“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比如,演唱《二月里见罢到如今》,歌曲风格是委婉深情的。首先,演唱者眼前要闪出流动的画面,要流露出对情哥哥那种强烈的依恋情感。接着第二乐段转调,这时眼前的画面是:仿佛看见“远处”有一个人,想象中就是那个日夜思念的人。这时情绪上要稍微有变化,既激动又祈盼,既焦急又无奈。第三乐段反复再现(即回到原来),其表情是:还是没有见到情哥哥,但必须依旧耐心地等待。演唱时要从眼神、肢体语言中透出一种“心病”的情结,才能更好地带动声音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提高的方向就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就是深刻的思想性与尽善尽美的形式相结合,就是发声技术的不断科学化和充分表达我们精神的时代相结合。引导学生歌唱,不能只简单地教会发音或学会一首歌曲,更要重视在科学的整体方法上进行渐进性引导和训练。
嗓音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背景、风格、特色、情感及民族的审美习惯等,还要结合其他课程如文史、美术等的学习,还要深入实际生活,才能不断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情感的表现力。教与学是一个整体配合的过程,我们应当对各种教法中的优点兼收并蓄,相得益彰,以求得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造就出更多、更好的深受听众喜爱的歌唱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