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11月1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歌剧”这个名词对所有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真正常看歌剧的还为少数,且懂得欣赏歌剧的观众在国内也较少。歌剧是个外来剧种,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无论从语言还是音乐创作手法上,它都和中国的地方戏曲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创作素材的起源都来自民间,来自生活。解放以来,中国的作曲家们采用民间素材,借鉴西方的歌剧创作手法创作了大量的歌剧,如《白毛女》《原野》等,获得了成功,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上演,并得到了西方各界歌剧艺术家的认可。显然,音乐是不分国界的,歌剧也不例外。怎样能让更多的人拉近与歌剧的距离,喜欢歌剧值得国内的歌剧艺术工作者深思。而一部好的歌剧表演,更需要歌剧演员兼具除声乐外,还要有戏剧表演、台词把握、舞台形象等扎实的基本功。
关键词:关于歌剧表演内容的杂志,歌剧表演,歌剧艺术
一、扎实的唱功和得体的表演
一个优秀的歌剧演员,首先要有扎实的唱功。歌剧主要是以唱为主,整部歌剧下来,有的少则一小时,多则四小时,甚至更长,这就需要歌剧演员在不借助任何扩音的条件下,单凭扎实的唱功才能独立完成。对演员来说,这不仅是一个高音,一个低音或者一副好嗓子就能单方面解决的,这关系到如何诠释角色的问题。造就一个歌星远要比培养一个优秀的歌剧演员相对容易,前者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把并不是全能天才的歌手包装成一个比较完美的演唱者,而后者的培养则需要相对漫长的一个过程。这包括除了专业教师的正确指导,还需要天天练习,唱大量的声乐作品,包括涉猎各地方民歌、创作歌曲、艺术歌曲、歌剧片段等。通常来说,没有五年以上的艰苦学习,是不可能造就一个好的歌剧演员的。常言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歌唱道路曲折,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从事声乐学习的人,很多最终并不能站在歌剧舞台上表演。想要在歌剧舞台上有所作为,必须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学习、钻研和进取。因为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它需要耐心,而缺乏耐心的人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剧演员。练习过程中,当演唱技能技巧达到一定程度时,最好还要多唱些艺术歌曲,因为艺术歌曲是对歌剧最好的补充,它是最适合以人声作为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从歌剧的戏剧性角度对音乐会上的艺术歌曲进行思考,演唱艺术歌曲也是一种很好的磨炼。因为它有与歌剧相同的戏剧冲突。比如舒伯特的《魔王》,歌曲里就有几个角色,以声音代表动作,以音色来表示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还有一些声乐套曲,比如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舒曼的《冬之旅》等。歌唱与发声动作的熟练,就是大脑皮层暂时联系系统的动作定型的形成。由于演唱的动力定型的形成,只要构成行为方式的前一部分完成,就会自动地引起下一部分的进行,整套演唱行为既不必事先考虑,也不必下意识地控制,而是自动地进行演唱。所以,扎实的唱功一定来自不断地学习,要多唱声乐作品。
一个好的歌剧演员是很难培养的,当唱功达到一定水准时还要求会演。当然,歌剧是以唱为主,以演为辅,然而,光会唱不会演也不行。歌剧是个综合艺术,它需要用表演者的歌声和表演去向观众展示。现在有些演员唱一两首歌不成问题,而且可以把歌曲乃至歌剧咏叹调唱得无可挑剔,但当他们穿上戏装登台演歌剧时却两眼摸黑,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有的人连台步也不会走了。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歌剧表演要求很高,它要求演员的手、眼、身、法、步提炼、美化、规范到歌剧表演的音乐性、戏剧性、歌唱性、虚拟写意性的艺术轨道上来。歌曲表演与歌剧表演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笔者分别从手势、(脸部、眼睛)表情和步法等形体动作对两者作一个简单阐述。
在我们了解了不同风格的歌曲后,表演时就要先把握歌曲的真正意义。有些歌曲需要思想集中,去造成幻想与意境,并保持这种气氛使它聚合不散,听众会随着歌曲的想象力被带到演唱者所描绘的故事里。过多的手势会适得其反,给人一种张牙舞爪、华而不实的感觉,特别在演唱艺术歌曲时,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也是不合理的,适当的手势由心而出,对叙事和表演很说明问题,因为它把其中最关键的东西单独抽出来,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通过作品的前后关系和背景,诱发欣赏者对形象内容等细节的认识。歌剧在歌曲表演的基础上更强调手势的动作,由于角色的需要,手势的幅度应做的大一些、夸张些,比如命令、吃惊、哭泣、发疯、争吵、指责等各种手势,表达都不一样。当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手势从情绪的迸发中伸出会使舞台戏剧更有冲击力,观众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演员所要表达的内容,不管从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可以通过于此得到满足。
首先,眼睛和脸部表情在歌剧表演中也非常重要,特别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所看到的事物通过大脑反映到脸部,再通过脸部的表情传递给观众,所以,脸部表情和眼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眼神所传递的信息,只有在脸部肌肉的配合下才能明了它的态度倾向和感情色彩。在歌曲表演时,应注意眼睛和脸部表情的合理运用,注意歌曲形式和内容的结合,眼神和脸部的表情过于夸张,对作品的表达会适得其反,尤其在音乐会上。在歌剧中,由于剧情和角色的需要往往要求歌剧演员的眼睛和脸部表情更丰富、夸张些,有时甚至有些做作(这里强调夸张、做作不是没有章法的,它是受特定环境、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节等限制的,是符合角色所要表达的真实的一面)。比如歌剧演员扮演疯子的角色,演员单凭自己的想象力在音乐和导演规定的特定框架内,他就可以在舞台上任意穿梭、哭笑,甚至手舞足蹈、龇牙咧嘴。所以,在歌剧表演中,眼睛和脸部表情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剧情、角色的需要,在舞台上挤眉弄眼也未必不可。而在音乐会穿上礼服演绎歌曲时,这样的举动、表情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是万万不可的。因此,歌剧演员一定要认识到脸部表情和眼神的重要性,它在歌剧表演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步法无论对独唱演员还是对歌剧演员也都是要值得重视的。舞台的步法跟现实生活中的走路有所区别,我们所说的观察生活不是一般地把生活现实作为艺术表演的素材,而是必须仔细选择生活细节。一般来讲,独唱演员登台表演时只要面露笑容、目光稳健、步姿大方,速度的快慢应根据作品的要求而定,如果走得太快,就显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走得太慢,却显出精神不足。而在歌剧中,由于角色的需要,它跟独唱表演有所不同,因为歌剧演员要顾及角色间的配合,往往比独唱演员的舞台活动空间要大,高兴时可以跳跃、奔跑,气愤时可以顿足等。比如,年轻力壮的勇士、病魔缠身的老人、失去理智的疯子等,这些角色的步法都各不相同。所以,合理地运用步法能更细致、逼真地塑造人物形象。
歌剧表演要有度,不能失去理智、自我陶醉、无章法地表演,因为歌剧表演者在舞台上是一种假定的表演,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是“虚境”,因此,表演者一定要有想象能力和感受能力。法国花腔女高音纳塔莉·迪赛说:“当你只是个演员的时候,你能做到很多。但是像我,我不能让自己在表演的时候真的哭,因为那样我就没法儿歌唱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但是我总是尽量自己接近真实的表演。永远都不要说伟大的声音可以取代表演之类的话。”
二、对歌剧的认知与熟知
作为一个成熟的歌剧演员,当拿到一部歌剧剧本时,首先不是急于去唱,而是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年代、历史背景,发生的故事内容,音乐体裁等等。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也就是通过于此大致了解歌剧的艺术风格。所以,演歌剧不像唱一首歌那么简单,从开始准备到正式公演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工程,就好像造高楼大厦,它更需要演员耐心、细致和潜心地准备。
首先,熟读乐谱。识谱很重要,不可有半点马虎,一定要脚踏实地地按照谱子上的节奏练习,最好弹着钢琴练。在练的过程中注意表情术语,比如强弱、渐快渐慢、延长等。根据每个人的识谱习惯,分段练,这样可以更快地加深记忆。
另一方面,熟读歌词,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歌唱艺术直接受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歌剧艺术也不例外。无论对歌曲还是对歌剧而言,都需要演员来唱,既然是唱,那就必须有词。一般,一部歌剧有大量的歌词需要歌剧演员去背唱。背词一直是歌剧演员最头疼的事,特别是外国歌剧,它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跟我们的母语有着本质的差异,我们必须寻找合理的科学方法来加以解决。首先,应了解每个词或词组的意思,然后逐词逐句的在音乐的节奏上带有情感地朗诵,这样可以更形象地加以记忆。遇到节奏比较快的而字又比较多时,演唱者应该耐心地放慢速度,把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逐个地装上去,这样反复地从慢到快,最终达到音乐所需要的速度,切忌急于求成。
在练习过程中,与钢琴师合伴奏,一般演出方都会配备钢琴伴奏师,钢琴伴奏师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歌剧演员演唱的发挥水平。在国外,一个好的钢琴伴奏师相当于半个声乐老师,他们(她们)一般对整部歌剧的片段、情节以及各个声部都很了解,甚至能把整部歌剧轻声地唱下来。钢琴伴奏师不但能帮助演唱者的音乐处理,最关键的能帮助其解决语言上的一系列问题。在合伴奏时,一定要熟悉其他角色的旋律,要知道他们(她们)在唱什么。当一个歌剧演员在舞台上都不知道对方在唱什么,那么,你的演唱和表演一定会受到质疑。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导演进行分段排练时,排练过程中要求歌剧演员必须背谱,至少把自己的唱段熟到倒背如流,否则将无法与其他演员的唱段衔接。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曾说过:“演歌剧就像踢足球一样,当对方踢过来的球你一定要很准确地传递给另一方,要有团体合作精神,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场球一定输。”在进入排练前阶段时,为了节约经费,一般整个排练的过程都安排在剧场外的排练厅排练。由于场地较小,演职人员多,不可能像正式演出那样把舞美、灯光、道具全配备,特别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表演会给演员增加不少的难度。在起初排练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比如对导演安排的走位、上场、下场等表演动作完成得不到位。这些问题在每个歌剧演员身上都会出现,所以要耐心,忌浮躁,排练中的问题都会自然地解决。
最后,进入剧场进行连排和彩排时,在整个排练阶段,连排也算是最复杂的。由于舞台空间、音响的不同,加上舞美、灯光、道具的配备,还有众多的群众演员和舞蹈演员的加入,这都会影响到演员间的演唱和表演,有时会出现走位不到位,跟乐队合不上等现象,使得排练无法进行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演员必须尽快熟悉舞台、适应环境,尽量在导演给出的指定范围内去表演。在表演时,还要学会用余光看指挥。为了确保演出成功,在连排时还要尽量少放声唱,保存体力和嗓子的清晰。彩排是演出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彩排基本上跟正式演出一样,要求所有演员化装和穿戏服。在彩排过程中,导演和指挥一般不会轻易地叫停,他们会让所有演员能完整地从头演到尾,除非音乐无法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一个歌剧演员要多发挥自己主体的多方面功能,在歌剧角色中寻找自我。通过对整部歌剧的认识,了解角色生活的背景环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寻找自我人格与角色性格的契合点。在角色形象的性格音乐中,组织符合自身条件和角色行为逻辑等一系列行动方式,把握人物角色,生活于角色的灵魂中,将自我完全融合到里面。迪里拜厄曾说过:“决定歌剧演员优秀与否的关键在于戏剧表演和乐感这两个方面,前者与个人对戏剧情节、人物个性的把握密切相关,而后者则由歌唱家自身的天赋和文化修养决定。一位歌剧演员所受的训练只能在自身适合的范围内加以发展、扬长避短。优秀的歌剧演员是很难造就的,既需要不断的努力,更需要各种天赐的机缘。”
参考文献:
[1] 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 赵梅伯著.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