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11月26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肌体经络疏通,气血调达,脏腑调和,阴阳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则经络壅滞,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针灸治疗疾病,就是通过刺激腧穴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期刊之家,针灸治疗,临床作用
1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针灸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将其刺激信息传入相应的肢体或脏腑、组织器官,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名言“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经络闭阻不通则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脏腑,气血不至则麻木不仁,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痉挛或者脏腑功能活动低下。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即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络的意思。
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他高度概括出了多种因素导致经络气血壅滞不通是疾病发生的总病机。同时也对针与灸在疏通经络方面的各自特点进行了概括。即针刺偏于开壅导滞主要适用于实热证;灸法偏于温暖通经主要适用于虚寒证。可见,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疏通之法也各有所宜,当辨证而酌用。当然,这只是大法,临床应用亦不能过于拘泥。
对于有些针感较差、得气较慢、经气不至或经气虽至但未到达病所者,欲达疏通经络之目的,除了增加刺激量之外,还可以施行循经按压、循经透穴、循经施灸等法,以通经气。
2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既病之后,机体仍会不断产生相应抗病能力,继续与病邪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病愈;若正不敌邪,则病趋恶化。
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祛邪两个方面。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提高免疫机制,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又有利于抗邪;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凡邪盛正气未衰者(新病),治以祛邪为主,邪去正自安。正虚邪不盛者(久病),治以扶正为主,正复邪自除。若正已虚,邪也盛,单纯扶正则难免助邪,一味祛邪,又更伤正气,故治以攻补兼施。若以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上,兼以祛邪,或先补后攻。
若以邪实为主者,祛邪为上,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
根据针灸临床实践体验,针刺补法和艾灸,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或虚寒证;针刺泻法和刺血,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证和实热证。
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还与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有关。偏补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膏肓,多在扶正时用之;偏泻的腧穴如曲泽、委中、人中、十宣、十二井穴,多在祛邪时用之。大部分腧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
3 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
《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的情况下,应泻其有余。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以防阳热太盛耗伤阴液,阴寒太盛耗损阳气。而当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见虚损的情况下,在泻一方有余的同时,当兼顾另一方之不足,配合扶阳或益阴。
在阴阳偏衰的情况下,应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常出现阴虚阳亢之虚热证,治以滋阴制阳,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不能制阴,常呈现阳虚阴盛之阴寒证,治以补阳消阴,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阳俱虚则滋阴补阳同施。
由于阴阳互根,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无竭。阴中求阳即滋阴时兼以补阳,阳中求阴即补阳时兼以滋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指出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考虑,也可以采取阴证治阳,阳证治阴之法。例如肺阴虚之结核病取足三里补土生金;心血不足之失眠、盗汗取心俞、脾俞、足三里补气生血;肝阳上亢之头目昏痛取太溪、照海滋补肾阴;大汗亡阳灸气海、关元阴中求阳。
根据脏腑的阴阳属性和胸背阴阳的划分,脏病取腰背(阳部)之背俞穴(如咳嗽、哮喘取肺俞,遗精、阳痿取肾俞),腑病取胸腹(阴部)之腹募穴(如胃痛、腹泄取中脘,遗尿、尿闭取中极)。结合脏腑经脉阴阳表里关系,阴经经脉病证取相表里的阳经腧穴治疗(如肝病取阳陵泉,脾病取足三里),阳经经脉病证取相表里的阴经腧穴治疗(如胆病取太冲,胃病取公孙)。凡此,均属于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范畴。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补泻手法密切相关。《灵枢·终始》说:“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例如阴盛阳虚则癫疾、嗜睡,阳盛阴虚则狂躁、失眠。针灸临床多取阴跷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跷脉气所发穴申脉治疗。属阴盛阳虚的癫证、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属阳盛阴虚的狂证、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补阴泻阳)。再如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目赤肿痛,治当补阴泻阳,育阴潜阳。补太溪、照海、复溜滋养肾水.泻太冲、行间、侠溪平降肝阳。如此水火相济,阴阳自调。
综上所述,针灸的治疗作用,实质上就是针灸对机体的一种良性调节作用。调节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其治疗作用的发挥,同多种主观客观因素密切相关。除了腧穴的特性、针灸刺激的方式、补泻手法以外,还与机体状态(包括禀赋、年龄、性别、心理素质、病变表现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治疗时间、辅助治疗措施等密切相关。其中,尤以机体状态最为重要。机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灸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治作用。如当机体处于虚寒、脱证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补虚散寒、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实热、闭证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清热泻实、开窍启闭的作用。对高血压,针灸可将其降低;低血压,针灸可使其升高。心动过速者,针灸能使之减慢;心动过缓者,针灸能使之加快。胃肠痉挛而疼痛,针灸可以消除痉挛,使疼痛缓解;胃肠弛缓而下垂,针灸又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底升高。凡此种种,均足以说明机体状态这个内在因素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针灸对人体系统功能的调节[J].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网络教材.2007(10).
[2]针灸如何通过穴位来镇痛[J].中国医学网.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