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11月29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 要:立功受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激励广大官兵英勇战斗、奋勇向前的优良传统。国防生党员作为人民军队未来的接班人中的骨干力量,在其中广泛开展立功受奖工作,既是对其将来到部队的良好衔接,又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广大国防生的全面健康高速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从国防生党员立功受奖机制的目的及意义、创新立功受奖机制的具体实施以及对之的思考三个方面,浅谈了对国防生立功受奖机制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论文范文,国防生,立功受奖,主动性
当代国防生作为人民军队的后备军官,其党员比例远高于其他在校大学生,在国防生党员中全面开展创先创优、确立完善的立功受奖机制,对国防生队伍建设、提高国防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及时、客观的奖励机制对广大国防生的成长成才来讲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作用,科学、高效的立功受奖机制在实现国防生培养目的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不断探索在国防生党员中设立立功受奖机制,确立相应的奖励明细及奖励方式,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并与时俱进地予以创新,对营造良好环境、创造向上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国防生党员立功受奖机制的实施方法
1.设立明确的奖励明细,营造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对国防生的立功受奖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奖励制度和管理体系作保证。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国防生对所学专业的掌握程度,也是衡量其将来到部队为献身国防所作贡献能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习方面的奖励必不可少。但我们不能因此来做出错误的判定,“唯分数是举”,从而导致许多学习成绩不是很拔尖但拥有其他方面突出的个人能力的同学长期得不到褒扬。因此,在设置奖励项目时应注重全面,特别要注重培养和发掘国防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奖励那些在科技上小有成绩的学生;倡导见义勇为的精神,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重奖那些见义勇为的国防生等等。总之,要正确引导并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通才”和“专才”的统筹兼顾。
2.兼备精神物质奖励,重奖模范带头先锋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方针。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鼓励,是一种政治荣誉,这是必要的,但物质鼓励也不能缺少。”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是对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全面概括,也是我们对国防生党员立功受奖机制的指导思想。在对国防生党员的奖励机制中,要善于抓典型,重奖先进模范个人,让奖励足以震撼每一名在校国防生的进取心。例如狠抓各方面的典型,通过各种会议表扬其先进事迹,设立专项资金,对做出突出贡献、有带头性的个人和团体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
3.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带动身边同学发展
立功受奖不只是对受奖者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宣传教育,因此,授奖一定要及时。“赏务速而后有力”,“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应尽量避免集中奖励,无论是颁发证书还是物质奖励,最好不要在同一时间一叠证书和奖金发放给一批人,因为可能让学生感到多此一举,没有太大的触动,从而使奖励失去意义。
二、常思慎行,搞好国防生党员立功受奖机制
1.系统和规范齐抓,“以人为本”是关键
国防生党员中构建立功受奖机制,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在最大限度里调动广大国防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各项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得到整个人的发展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但是有时候,人情奖、轮流奖、照顾奖、安慰奖等不良现象比较普遍,模式奖励的规范性与系统性严重影响了奖励机制激励上进的功用。因此,一切奖励必须以奖励优者的原则为目的,切莫瞎奖滥奖。
2.奖励与惩罚并重,“抑恶扬善”不可少
惩罚后进也是一种对先进的奖励。要奖惩结合,有奖必有惩。不论是奖还是惩,不仅仅作用于个人,对其周边或者更大的范围的人都会有影响。只有奖惩并施,才能使好的行为越来越多,迫使坏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压力,总体上提高国防生队伍的素质。
3.个人与集体相连,“创先创优”靠大家
在奖励机制中,不光要突出个别党员的优点,还要兼顾集体荣誉。要做到“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相结合”,将整个集体的荣誉放大到每个人,让集体荣誉的光环照耀到每个个人的履历上,让每个党员荣誉的荣光辐射到整个单位的效绩中,使光荣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充分享有集体荣誉的自豪感,激发每个党员为集体争光的决心,最终实现整个队伍的能力提高。
引导广大国防生党员健康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立功受奖机制只是其中之一。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标准,统筹各方面需要,兼顾协调地去发展、完善制度,优化国防生党员的成长环境,营造自觉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不懈地为培养大批优秀的共和国后备军官探索更多可行的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童冬柏 高校学生奖励机制激活的新视域[J].绥化学院学报,2006(6):128-130。
[2]《邓小平文选》.P99。
[3]夏平 论我军奖励制度改革[J].管理艺术,2000(2):30。
[4]赵洪章 对创新大学生奖励机制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11(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