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编辑部电话农业土著菌发酵肥料制作方法

时间:2014年12月17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阐述了土著菌发酵肥料的优点,从原料选择及配比、菌种采集、发酵制作、保管和施用等方面总结了土著菌发酵肥料的制作技术,以期促进其推广应用。

  摘要:阐述了土著菌发酵肥料的优点,从原料选择及配比、菌种采集、发酵制作、保管和施用等方面总结了土著菌发酵肥料的制作技术,以期促进其推广应用。

  关键词:编辑部电话,土著菌发酵肥料,优点,制作技术

  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微生物专家岛本觉也先生开创研究的一门新型农业技术——酵素菌技术(又称岛本微生物农法),于80年代后期进入应用阶段,现已被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环保、人体保健等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美国,酵素菌技术已普遍成为推动“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过渡的核心技术。我国酵素菌技术在农业应用研究方面起步较晚[1],90年代末期才开始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酵素菌技术是一项生物工程,其产品能产生多种催化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群体不仅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公害、农药污染等问题,而且通过该技术生产出的肥料是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最佳生物菌肥料,被国内外专家认为这将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化的一场重大革命[1-4]。利用当地土生土长的酵素菌将有机物发酵成高档生物有机肥,在给作物施肥的同时,也给土壤接种了大量有益菌种,不仅提高了有机肥的利用效率,也激活了土壤活力,既经济又环保。

  1土著菌发酵肥料的优点

  利用当地土生土长的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作为有机肥制作的酵素菌,不仅适应性强,活性高,制作的肥料质量也好,且取材方便,菌种易于采集。以土著菌和农村、城市的废弃有机物制成高效有机肥,较有机物直接还田效率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作物秸秆、锯木屑、枯枝落叶、稻壳、城市垃圾、畜禽粪便等都是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良好原料[1,3-4],只有大幅度提高这些废弃有机物的身价,才能有效克服秸秆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土著菌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氨基酸、脂肪酸、酶和生物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在作物的生长发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平衡施肥理论,按作物的需肥特点调整有机肥的原料配比,以确保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内不出现脱肥和缺肥现象;土著菌有机肥的使用能克服由于大量使用化肥所导致的土壤结构严重破坏和恶性循环:有效菌群分泌的有机酸能够溶解土壤中的磷酸盐、硝酸盐,释放贮存在土壤中大量被固定的磷、钾及微量元素,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同时微生物在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产生的分泌物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消除板结;此外,土著菌有机肥施到土壤后能形成有益微生物群体优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土著菌有机肥具有无毒、无害、无残留、极大改善作物品质和对作物安全、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环保肥料、绿色肥料、生态肥料。

  2制作技术

  2.1发酵肥原料选择及配比

  所有的微生物都必须要有糖分作为生命的第一能源,酵素菌自古以来在甜酒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就被广泛应用,就是因为它具有将碳水化合物转化成糖分的功能。米糠中含有容易被糖化的碳水化合物和丰富的氮、磷、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是米糠的pH值在5左右呈弱酸性,对喜好弱酸性的酵素菌来说,米糠无疑是非常适合的发酵材料。

  通常利用市场上普遍销售的有机物或从自然界容易获取的有机物作为发酵肥料的原料。但是由于作物种类不同,其需肥特点也不完全一致,导致肥料制作的原材料的种类及其配合比例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以草莓为例,草莓采果期需氮247.5 kg/hm2、磷322.5 kg/hm2、钾270 kg/hm2。折合需要用米糠2 250 kg/hm2、菜饼3 000 kg/hm2、骨粉600 kg/hm2作原料发酵成有机肥作基肥,每批花序开花坐果后,结合滴灌追施含钾22.5%的硫酸钾镁750 kg/hm2,就能保障草莓整个采果期的肥料需求。当然,不同地区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差异很大,还应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增减原料种类和配比。如句容丘陵地区,土壤中富含钾,本应补充含钾22.5%的硫酸钾镁750 kg/hm2,实际只需要补充375 kg/hm2即可。

  2.2菌种采集

  一是酵素菌。酵素菌(与霉菌相似)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喜欢生活在空气清洁的山野中,以多年生竹园及阔叶林的枯枝落叶层下尤为多见。但在高温夏季生活力弱,在落叶下呈休眠状态;秋季开始恢复元气,活动旺盛。酵素菌喜欢生活在含水量50%左右的疏松通气的地方,因此虽然在浅土层中也能生活,但还是以生活在落叶层下为多;酵素菌对低温的抵抗力强,即使在严冬白雪皑皑的落叶层下也不休眠照样活动。针对酵素菌的这种生活习性,采集该菌种的最佳季节应该是在凉爽后的秋季直到温度逐渐回升的早春进行。采集菌种时只要将看到白色菌丝的落叶和土壤采集回来即可。二是纳豆菌。覆盖在肥料堆最外层的稻草上就有大量的纳豆菌。三是酵母菌。从自然界获得酵母菌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葡萄1 kg擦碎后加入砂糖200~300 g,使其发酵就能获得纯粹的酵母菌,或者用市售的制作面包的高活性干酵母代替亦可。四是乳酸菌。土著菌制作的过程中,造成肥料腐败的原因是乳酸菌不能增殖,由于乳酸菌能产生酸性很强的乳酸,从而具有防腐的功能。从自然界培养纯粹的乳酸菌的方法是,先把大豆磨成豆浆,豆浆煮沸腾后趁热倒入经过灭菌的广口瓶中密闭,放入冰箱中冷藏,经过一段时间后瓶中的固体就会沉淀下来,上面澄清的液体就是纯粹的乳酸菌。长期保存乳酸菌,可加入等量的砂糖后置于冰箱中即可。乳酸菌扩繁可用纯鲜牛奶,乳酸菌和牛奶的比例为1∶10。

  2.3发酵制作

  一是发酵时机与场所选择。任何季节都能进行发酵肥料的制作,但考虑到腐败和温度管理,特别是制作出来的肥料质量的好坏,最好选择在温度较低的11月至翌年的3月最为理想。为了有效控制肥料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过多造成肥料腐败,最好选择在室内或有避雨条件的场所。二是混合物调制。米糠、落叶为主的混合物称第一混合物。首先是把材料里面的米糠和酵素菌、落叶混合后用洒水壶或喷雾器一边洒水,一边搅拌,洒到用手握起成团、松开后即散的程度(含水量在35%~40%),水分过多杂菌大量繁殖往往造成发酵失败,还是水分控制得较少容易成功。落叶上附着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活用自然有益微生物的同时,叶片疏松通气为好气性发酵的氧气进入也提供了保障。其次是第二混合物调制。菜子饼、鱼粉、骨粉、菜饼混合后一边洒水一边搅拌,水分含量控制在50%左右,和第一混合物相比水分含量要稍微多一点,水分的感官指标是,用手握起成团,松手后用手指一戳即散较为合适。三是堆置。堆肥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首先将第二混合物中的菜子饼,取出部分薄薄地铺在室内的水泥地面上作垫层;然后将米糠为主的第一混合物堆在菜子饼上呈尖尖的小“山”型;在第一混合物堆垛的基础上继续堆上混有菜子饼的第二混合物;形成一个似“饭团子中间包着1个话梅”的状态。再在堆肥的最外层撒上1层草木灰,草木灰外面再铺上1层稻草,堆积即结束。四是温度管理。堆积后2~3 d,堆肥的中心首先开始发热,7 d前后达到45 ℃左右。酵素菌菌丝体的活动温度在8~45 ℃(最适温度为33~38 ℃)范围内,发育的菌丝内能产生各种分解酶,并逐渐地向体外分泌。如果温度继续上升超过50 ℃,酵素菌的活动开始迟钝,纳豆菌(细菌的一种)则开始增殖。菌肥制作的情况下,一般在此时就应该搅拌翻堆,若是为了促进糖化作用,就必须要等到堆肥中心温度达到70 ℃以上才能进行翻堆。五是糖化分解。若原材料中加入了大量的纤维类物质,必须进行糖化分解。材料堆积约10 d,堆肥中心温度上升至70 ℃以上,经过24 h后应该立即进行翻堆。翻堆时注意把堆肥外侧温度低的换到中心,相反把肥料中心温度高的换到外侧,翻堆时若发现由于蒸发导致材料水分不足应适当喷水补充;翻堆后堆中心温度再次上升到70 ℃以上时,同样经过24 h后进行翻堆。经过几次翻堆堆肥高度由原来2 m下降至1 m左右。六是接种乳酸菌、放线菌、酵母菌。堆积到20 d前后温度开始下降,到25 d时堆肥中心温度下降至50 ℃左右。当温度下降至50 ℃以下时,为了防止发酵肥料的腐败,可结合翻堆喷洒1%体积比浓度的乳酸菌溶液。当温度继续下降到26~27 ℃时,用山黏土100 kg混合搅拌入肥料堆中;同时在100 kg水中溶解1 kg白砂糖和100 g酵母菌,将此混合溶液均匀喷洒到肥料堆中,促进酵母菌增殖并进行酒精发酵。经过2~3个月后,将肥料堆薄薄地摊开促进肥料干燥,此时生活在山黏土中的防线菌开始增殖并逐渐占领优势,这样土著菌肥料便制作完成。

  2.4保管和施用

  土著菌肥料发酵结束后,可袋装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日光曝晒和雨淋。土著菌发酵肥料既可作基肥施用也可作追肥施用;可单独施用也可和其他有机肥混合施用;和其他有机肥混合施用可大幅度提高有机肥的肥效和利用效率,即使有机肥减少1/2施用量,也会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施肥量可根据作物的需肥量和发酵肥料的养分含量以及肥料的利用率,经过换算后确定。

  3参考文献

  [1] 王维亮.微生物发酵肥的制作与使用[J].农村新技术,2008(16):79-80.

  [2] 李先明,陈青奇,雷娜.绿洲酵素发酵肥在大白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民营科技,2009(10):119.

  [3] 朴林姬,姜学哲.施用有机发酵肥对土壤养分变化及水稻增产作用[J].延边农业科技,2001(55):37-41.

  [4] 朴顺姬,朱虎烈.作物秸秆发酵肥使用效果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1,26(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