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核心农业学报之万寿菊栽培技术

时间:2014年12月2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阐述了万寿菊的特征特性及应用价值,总结了马龙县万寿菊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万寿菊提供参考。

  摘要 阐述了万寿菊的特征特性及应用价值,总结了马龙县万寿菊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万寿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农业学报,万寿菊,特征特性,应用价值,栽培技术,云南马龙

  万寿菊原产墨西哥,俗名臭芙蓉,英文名African Mari-goid,菊科。16世纪万寿菊传入我国华南,在1688年清代陈扶摇所撰的《花镜》中正式命名为万寿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在我国山东诸城、吉林、山西、内蒙古赤峰、云南沾益等地都有种植[1];2004年马龙县引入种植,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万寿菊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为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万寿菊提供参考。

  1 特征特性

  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90 cm,茎光滑而粗壮,直立,具有紫色纵纹及沟槽。叶对生,羽状全裂,裂片锯齿带芒状。全叶有腺点,有强烈异味。头状花序单生,花梗长而中空,舌状花具细长的爪,缘波状皱曲;花有乳白色、黄、橙黄至橘红色,开花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期为100 d左右。生长期间喜温暖,稍耐寒,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不择土壤,抗性强,耐干旱。

核心农业学报

  2 应用价值

  万寿菊一般进行大田种植,采摘鲜花后进行加工,提取花中叶黄素。叶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具有色泽鲜艳、抗氧化、稳定性强、无毒害、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食品、化妆品、烟草、医药及禽类饲料中[2]。目前,我国生产的天然叶黄素产品,除大部分远销美国、墨西哥和新加坡等国家外,仅有一小部分供国内工农业生产需要,国内市场缺口较大。有关资料表明,国内天然叶黄素市场需求应在10万t以上,而实际产量不足6万t,尤其是生产叶黄素的中间体万寿菊颗粒更是需求旺盛。天然叶黄素作为一种重要化工色素,越来越被各国知名企业看好,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热销,全球叶黄素缺口在100万t以上。万寿菊颗粒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产品向国际市场销售,国际市场十分广阔[3-4]。

  3 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苗床地应选择在水源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交通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在天气晴朗时深翻土地,日光照射2~3 d,然后理墒做畦,采取高埂低墒,墒面宽1.4 m、长5~15 m,理墒后捡出地里的杂物。敲碎土块,施用腐熟的细粪3~5 kg/m2与苗床土充分拌匀,耙平土壤,做到土壤疏松,土粒均匀,墒面平整,排水通畅,表面土层有机肥含量充足。选用脱毒杂交种,大田需播种300 g/hm2,大田需苗床75~105 m2/hm2,一般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的比例为1∶60,即育1 hm2苗可移栽60 hm2大田。计算好播种量后,将称好的种子与腐熟筛细的农家肥、细土混拌均匀。在播种前,为了避免病菌传播,应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采用25%咪鲜胺(施保克、菌威)3 000倍液浸种24 h,用75%敌克松用4 g/m2对水浇泼苗床,以防治各种病害。在准备播种的前一天浇1次透水,标准为苗床表层土壤10 cm处湿润但墒面不积水即可。

  3.2 培育壮苗

  万寿菊以种子播种繁殖为主,3月上中旬播种,5月上中旬定植。万寿菊移栽的适宜苗龄为40~50 d。马龙县正常年份要到5月初至中旬才会降透雨,万寿菊利用旱地移栽,播种适期应为3月10—20日。播种前用钉耙将墒面表层土壤抓松,使之不板结,然后把种子与细粪土混拌均匀,于晴天无风时均匀撒播于墒面。当种子播完后,墒面先用细粪、细土混合物覆盖种子,厚度为0.8~1.0 cm。盖膜前墒面先覆盖1层薄青松毛,以防止万寿菊种子因重量较轻在浇水时易被水冲出土层浮于表面导致不能发芽和浇水时土壤板结,然后喷洒清水,再用竹子搭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播种后注意保温、保湿和防寒或防高温烧苗;出苗前需在小拱棚外覆盖一些农作物秸秆或遮阳网遮荫;一般播种后2~3 d萌芽,5~7 d即可出苗。出苗10 d左右先把小拱棚两头打开,进行通风,然后再逐渐揭去小拱棚上的覆盖物,注意保持苗床水分,出苗10~15 d后再揭去塑料薄膜和墒面上的松毛,除草浇水1次,以后根据墒情和杂草生长情况,及时浇水和拔除杂草,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当幼苗长至1叶1心时可喷洒0.2%磷酸二氢钾,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万寿菊播种后10~15 d,使用45%喹禾灵乳油300倍液对苗床喷雾防治苗床禾本科杂草。根据2005年观察表明,马龙县万寿菊苗期出现的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猝倒病、立枯病和斑潜蝇等。苗期可采用46%克植蝇800倍液,或50%灭蝇胺3 000倍液在苗床假植前一天叶面喷雾1次防治斑潜蝇。在苗床揭膜炼苗期用46%病毒清800倍液叶面喷雾1次防治病毒病。在1对真叶时用70%黑胫清600倍液喷淋苗床1次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真菌性病害。

  3.3 装袋排苗

  当幼苗长至3叶1心至5片叶时,即可装袋排苗,具体做法是:用筛过的腐熟农家肥与细土按3∶7混合,同时按100 kg营养土加入70%黑胫清1 kg,堆放15~20 d后捣细拌匀即为营养土。选用烤烟育苗所用的营养袋,采取高埂低墒,五路纵队,营养袋双行排列,双行间隔10 cm,每5个双行为一墒。装袋时将营养土装入袋中挤压紧实,营养土不宜过于装满,应装到离袋口1/3处为宜,拟装袋3.6万个/hm2左右。营养袋装好后开始排苗,在取苗的前一天把苗床浇透水,取苗时动作要轻,尽量多带土,保证根系完整无损伤,排苗时把幼苗在营养袋里放正,用营养土将根盖严盖实;苗排好后,浇1次透水。排苗结束后,用小拱棚覆盖苗床,小拱棚外面可用树枝、农作物秸秆或遮阳网遮荫;排苗7 d后揭去遮荫物,10~15 d后揭开小拱棚两端薄膜通风炼苗,炼苗3 d后揭去薄膜。当幼苗茎杆高度达10~15 cm,茎杆直径达1.0~1.5 cm时即可移栽大田。排苗期的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病毒病、猝倒病、立枯病、斑潜蝇等,在移栽前3~5 d采用46%花蕾保400倍液和46%病毒清800倍液叶面各喷雾1次防治褐斑病和病毒病等。用70%黑胫清600倍液喷雾1次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采用46%克植蝇800倍液,或50%灭蝇胺3 000倍液于装袋排苗7 d后叶面喷雾1次防治斑潜蝇。

  3.4 选地移栽

  万寿菊适合生长在气候温暖、土层深厚、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在选择栽植地块时必须注意,不能选择在低凹窝风且排水不良的地方,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向阳的缓坡地,必须进行轮作,避免重茬。选择晴朗天气,双犁双耙后让太阳下晒数日,地块四周开挖排水沟,整地理墒要深耕细耙,尽量做到墒平、沟直、土细、无杂物。移栽时按照株行距40 cm×70 cm(密度为35 715株/hm2)在墒面上打塘,塘深15 cm左右;施用尿素300 kg/hm2+普钙4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硼砂7.5 kg/hm2作基肥,基肥于万寿菊移栽时一次性施入,距万寿菊苗10 cm左右。万寿菊苗移栽后灌透水并覆盖好地膜。

  3.5 田间管理

  万寿菊移栽后一般5~7 d成活。这段时间正是干旱少雨季节,光照强度大,蒸腾系数大,如果10 d内不下雨需浇水保苗。进入雨季后,要清理沟渠和排涝,根据苗棵生长的情况,在开花前,追施复合肥1~2次作为提苗肥,每次追施150~225 kg/hm2。万寿菊初花期追施25%的万寿菊专用肥150~225 kg/hm2加磷酸二氢钾15~30 kg/hm2根部追肥。万寿菊在大田生长期间,除了根据植株长势合理施肥外,还应加强褐斑病、猝倒病、病毒病、叶斑病、斑潜蝇等病虫害的监测与及时防治。在褐斑病防治上,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的药效稍逊,但成本较低,农民易于接受,大面积推广使用甲霜灵锰锌、杀毒矾防治[5]。在病毒病防治上,当万寿菊移栽大田后出现叶片畸形、皱缩,或有矮化不长的少量植株时,采用46%病毒清可溶性粉剂1 600倍液喷雾,防治2~3次。在叶斑病防治上,需采用补充营养元素与药剂预防的方式进行防治。当叶片出现病斑时,可采用46%花蕾保400倍液喷雾,喷3次以上,每次间隔7 d,采花期则尽量控制在采花前7 d喷1次,采花后喷1次。若大田移栽后出现斑潜蝇危害植株,可用46%克植蝇800倍液,或50%灭蝇胺3 000倍液,叶面喷雾1~2次防治。

  3.6 采收与存放

  马龙县万寿菊鲜花生产一般共采摘7~8次花,采花期为7 月初至8月中下旬。采花时要坚持做到五不采,即有露水不采,雾天不采,雨天不采,不成熟不采,干花、死花、烂花不采。选择晴朗天气10∶00以后花朵无露水时开始采摘。万寿菊现蕾开花后要及时采摘,以花瓣完全展开、花蕊未完全开放、变成橙黄色、达8~9成熟时为采收的最佳时期;过早采收会影响鲜花的品质,而过晚采收则影响产量。万寿菊鲜花采收时,一般人从垄沟内走,向两边墒面上采摘,装花可用竹筐、竹箩或黑色塑料袋等。鲜花采摘后应及时交售,不能过夜,防止腐烂变质。万寿菊鲜花主要含叶黄素,阳光照射容易氧化,含量降低,所以鲜花采摘后和运输时需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

  4 参考文献

  [1] 李少球.花卉情趣[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150.

  [2] 李宪章,李文.流行花卉及其养护[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56.

  [3] 李向东.色素型万寿菊种植前景广阔[J].云南农业,2005(8):17.

  [4] 赵德柱.马龙县农业产业调整[J].云南经济研究,2001(2):121-122.

  [5] 刘仪,唐文华.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