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01月09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关键词]期刊网,社会化,性别,性别角色,女人
[摘要]男女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男女两性的生理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文化所规范的,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的反应中形成的,其中个体的社会化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化
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社会化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极为广泛,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及社会各种思想观念等均在社会化的范畴之内。具体而言,社会化的内容包括:(1)传授知识和劳动技能。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既要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又要学习生活技能和谋生的职业手段和技术。(2)选定生活目标,培养价值观念。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逐步树立起通过其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具体的生活目标,这些生活目标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3)培养各种社会角色。既包括性别角色,也包括其他社会角色,如儿童学会认识自己的角色,在家里是父母的儿子或女儿,在学校是学生。(4)学习行为的规范。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掌握这些规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实现的,这些规范如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道德、风俗习惯等。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合的行为的过程。社会、民族、文化、风俗不同,对男女性各有不同的期望和规范。 在社会化过程中,两性对于性别角色的学习,就渗透在上述内容的各方面中。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家庭、学校、社会舆论都可能带有某种性别的偏向;而生活目标的选定更可能如此,男性可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以成就事业为中心的生活目标,而女性则可能以建立美好家庭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选择。培养社会角色的情形也不例外,一个人无论在家庭之中,还是在社会的某个集体之中都会受到性别的制约,在其他社会角色上附加性别色彩。最后,社会的种种行为规范,特别是社会对性别角色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对两性人格的形成所具有的影响更为深远。
二、从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来看“女人”
(一)生物性别
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女人天生就是女人”。从生理的角度而言,女人天生就是女人,这一点都不错。女人娇美,女人具有母性,女人柔情似水。但男权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把女人塑成了男人的一根肋骨,天生的“第二性”。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性别是先天的、生物的、第一性的,后天的努力很难改变它,尤其是个人的后天努力很难改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生理性别的角度研究女性,认为女人天生不如男人,所以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当时的理论倾向是强调性别的生物属性,强调个体对于性别角色的遵从。当时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组织都强调一点,亦即男女的性别角色分工是由性的差异决定的,性的差别决定了女人的从属地位。
(二)社会性别
在进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在探究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时,着重考察性别角色的形成及意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社会性别”(Gender)的概念,推翻了前一理论,认为男女两性的差异,并不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而由于社会文化所造成的。与“社会性别”相对应的概念是“性别”或称“生物性别”(Sex),它主要指生理构造上是男还是女,一般并不包括人的其他社会特征。“Sex”被看作是生理范畴,被用来表现男女之间由基因、解剖及荷尔蒙分泌不同而造成的生理上的差异,而“Gender”则是社会范畴,通常用来指作为一个男人或女人的社会含义、有特定文化环境规定的适合其性别身份的性别特征及行为举止。
三、女人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也呈现出相对的阶段性。在每个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别,社会化也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因此,可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与之相对的四个阶段: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一)儿童期
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在该阶段进行的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在这一阶段主要的社会化任务是用语言取代动作沟通、学习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建立日常生活必需的概念系统、内化社会规范等等。性别角色行为是指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个体接受社会对不同性别个体的角色要求,并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儿童在其父母的影响和早期学校教育下,在这一时期已逐步形成性别意识,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知道作为男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或作为女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二)青年期
青年期大量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青年期表现得最为明显。青年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认同”问题。青年期开始之后,由于身心上的巨大变化,青年人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去何处”等重大问题。由“女孩”向“女人”的过渡也将在这一阶段完成。
由于青春期带来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被社会规定为性成熟的第一步,即适应社会对性别特征的规范,以便确认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与功能。这一步包括三层认同:接受自己或男或女的外生殖器结构和遗精、月经等生殖功能,即认可自己的第一性征;接受自己或男或女的体像(第二性征);向社会规范的典型男女性别气质与性魅力靠拢(第三性征)。性别角色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但在童年及青年时期,这种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人格特质形成的影响最大。
(三)成年期
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在这一阶段,初始社会化已经完成,自我形象已经基本确立,人格已经基本定型;个体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扮演某种角色,还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在成年早期阶段,女人将要通过恋爱、婚姻建立家庭,学习如何扮演妻子的角色;通过怀孕、生产及抚养孩子学习如何扮演母亲的角色;与此同时,在正常工作生活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能及建立特定的社会关系来扮演成年人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其中职业角色给个人提供经济基础,并为个人的进一步社会化引入最核心的社会关心。进入成年中期以后,女人在家庭角色扮演中,除了需要抚养和教育孩子外,还要照顾年迈的双亲;在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中也要承担比成年早期更多的社会责任。
(四)老年期
在老年期,社会化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下降、疾病和死亡。在这一阶段角色丧失这会涉及家庭生活。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而女性的结婚年龄又通常低于男性,因而许多妇女还必须经历老年丧偶的危机。此时,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已不再处于支配地位,如果失去了丈夫,老年妇女往往会发现失去了家庭中唯一可以对话的人,她们在这种处境中倍感失落。
四、影响女人社会化的因素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
(一)家庭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的性别角色意识,是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中形成的。在孩子出世后,父母会根据自己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给孩子取上具有男孩特性或女孩特征的名字,并在名字中赋予了不同的性别角色含义。研究表明,父母对于男孩子的教育着重于获取成功和控制自身的情绪这两个方面;而对女孩子,父母给予了更多的爱抚和更多的身体接触,女孩从小就只能乖乖地听从家长的训导,按照社会和家长所要求的女孩角色规范行事,久而久之,便把自己塑造成为符合性别角色规范的标准女性
(二)学校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性别角色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从不同方面促进两性学生角色的分化。受传统性别角色价值观的束缚,在教师的印象中,男孩聪明,具有创造性,求知欲和能力都比女孩强,能经受更多的挫折,能让他们完成最困难的任务;女孩则被认为学习刻苦和认真,教师更愿意表扬她们的品行和作业的整洁,得不到像对男孩那样更有个性化的教育,因此女孩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往往被忽视,并未就自身特点得到正确引导。统计资料表明,女孩的抱负不如男孩那样高。到高中时期,随着个人经历的增多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她们能够容忍和坦然接受最典型的性别偏差观点--“男人比女人强”,承认这是事实,以至完全信服,自己看不起自己。
研究表明,学校使用的教材中的性别角色也严重明显得反映出社会文化对两性作用的定型看法。许多社会都把男女性别的不同作用反映到教材中去,是教科书内故事情节中描绘男性与女性的作用不同。在角色形象上,男性往往被描绘成有胆有识、有进取心者;而女性则往往是愚昧无知、爱慕虚荣和胆小的人。在学校的正规教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女性忽略和忽视的倾向。学校教育中男优女劣的性别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贬低了女孩的自尊以及内在的自我价值。
(三)大众传媒
研究指出,大众传媒体通过对社会性别的文化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现实社会中男性女性的生活选择。比如在强调消费的同时,媒体还在不断强化、教导女性怎样为女孩、女人,男性怎样为男孩、男人,并为之附上一件“现代化”的时髦外衣,而内面还是“传统”的关于性别角色的假定: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现代性”的女人,一定要懂得世界名牌服装和化妆品,懂得保持迷人身材,说到底,要懂得消费、时尚、性感、温柔,还要是贤妻良母、有“女人味”等等;而男人则一定要懂得欣赏女人,能够在事业上有成就、能够养家,才像个真正的男人。这些现象背后蕴含着这样的判断:女人的价值在于时尚美丽,男人的价值在于事业成功。
五、小结
由于长期“男权中心主义”的统治,当今社会女人仍暂时无法摆脱“第二性”的地位。因此,在其社会化过程中还会存在困难和障碍。这些障碍和困难的消除,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罗慧兰,女性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钱铭怡,女性心理与性别差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4]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
[5]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6]程胜利,社会性差的现实与其认识的差异,社会,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