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01月30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海峡药学分析儿童药物中毒 推荐本站特色刊物:《海峡药学》由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主办,CN35-1173/R,ISSN1006-3765,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药学刊物。主要报道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与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曾用刊名:福建医药杂志;福建药学杂志。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症状、治疗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9月接诊的118例小儿药物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为:(1)儿童误服中毒54例(45.8%);(2)家长无知给予服用45例(21.2% );(3)医源性中毒20例(17.0% )。结论:儿童药物中毒的危险因素以儿童误服、家长喂服和医源性为主,应加强对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普及安全用药常识,加强对家庭药物的管理,同时医务人员应规范行医。
【关键词】 海峡药学,儿童,药物中毒,原因
药物中毒是目前儿童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9月共救治儿童急性药物中毒11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至2007年9月我院急诊及儿科共救治儿童急性药物中毒118例,其中男66例,女52例;年龄1月~14岁,其中1月~1岁10例,~3岁52例,~6岁38例,~14岁18例。就诊时间为用药后5 min~6 h 94例,~19 h 24例。
1.2 方法
按中毒药物种类、用药途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转归进行分类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药物中毒的主要症状及相关药物
结果见表1。
2.2 中毒药物种类
止吐止泻药47例,其中复方地芬诺酯32例,甲氧氯普胺10例;抗过敏药20例,其中异丙嗪11例;解热止痛药15例;镇静催眠药10例,其中地西泮8例;止咳平喘药9例;解痉药6例;抗生素5例;维生素A4例;避孕药1例;降压药1例。
2.3 中毒途径
口服96例,肌肉注射9例,静脉注射8例,呼吸道吸入5例。
2.4 治疗及转归
接诊后按急性药物中毒采取针对性措施,酌情给予洗胃、催吐、导泻、输液、解毒剂、保护肝脏功能、对症支持等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
2.5 中毒原因分析
2.5.1 误服 误服是引起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药物过量及中毒的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药品管理不善及儿童好奇心的驱使而误服药物,占45.8%(54/118)。
2.5.2 家长错误用药 由于监护人对药物一知半解,缺乏基本用药安全知识,自作主张,给患儿错误用药,占21.2%(25/118)。表1 儿童药物中毒的主要症状及相关药物
2.5.3 医源性 医源性用药错误占药物中毒的17.0%(20/118),包括医护人员对儿童用药的品种、剂量及适应症掌握不好、药房发药错误及用法交代不清以及患儿一天之内多处诊治,医生处方前没有询问清楚已经使用的药物,导致重复给药等。
2.5.4 其他原因 如儿童赌气或情绪受到刺激等原因服用药物。
3 讨论
儿童的药物中毒首先应了解详细的病史,尽量找到中毒的具体药物,以便早期给予特效药物解毒,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时,抢救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1)积极洗胃和导泻,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残留吸收;(2)给予输液和利尿剂,促进药物排泄;(3)保护各脏器功能,尤其是防治脑水肿、呼吸衰竭,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本文中毒患儿经过以上综合治疗均预后良好。
近年来随着农村医疗站、个人诊所及家庭用药逐渐增多,因医疗站及个体医生和家长多无专业儿科知识,对儿童用药的品种、剂量及适应证掌握不好,导致儿童药物中毒的比例有增加趋势[1]。本文结果显示,儿童无意误服中毒占儿童药物中毒的首位,主要发生在1~6岁儿童,并且主要发生在外来务工人员家中。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家中药物管理不好,易被患儿拿到,同时1~6岁儿童好奇心强,模仿力强,不能辨别有害或无害,尤其是容易误服口感好或包装新奇的药物。例如本文中毒最多的复方地芬诺酯,为止泻药,口感较好,而腹泻为儿科常见病,许多家庭都备有此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中毒最多。为此应提醒家长加强对儿童看护的责任心,妥善保管药物,把药物存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2]。家长给错药物或药物过量也多见于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或老年人。一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不去医院看病,自作主张给孩子服用成人用药。因此,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安全用药常识,把儿童药物与成人药物、内服与外用药物分开放置,在儿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医源性药物中毒多发生在农村基层医院或小诊所,由于缺乏儿科专业知识,未能掌握儿童用药特点及严格的用药剂量,常见有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氨茶碱、支气管扩张剂、退热药、抗生素中毒(或过量)等;也可见于医院药房或药店工作人员粗心发错药物或写错剂量导致儿童药物中毒;部分家长由于过分担心患儿病情,一天之内多处就诊,而每次就诊时用药往往记不清或就诊医生没问清楚,导致用药过量而中毒。因此,家长在带儿童就诊时应找专职的儿科医师就诊,并详细问明药物用法。医师要严格掌握儿童用药的适应证和剂量,防止滥用和超剂量使用。减少医源性药物中毒的措施:(1)加强医药人员的责任心;(2)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儿科专业知识;(3)儿童患病尽可能到儿童专业医院诊治或在儿科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参考文献】
[1] 汤定华, 张宇鸣. 小儿药物中毒与药物浓度监测[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20(4): 196?198.
[2] 李璧如, 王 莹, 陆秀雯, 等. 儿童中毒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J]. 小儿急救医学, 2004, 11(1):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