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01月31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关键词:论文征稿,口腔异味,原因分析
口腔异味,俗称“口臭”、“口气”,是口腔疾病、鼻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症状,由于口腔异味对人的社会及情感交流、精神、心理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并且为精神、心理问题带来更多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也正在逐渐重视和加强对口臭病的宣传与防治工作。
笔者拟将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的引起口臭的原因简单的综述如下,以供大家进一步探讨。
1 单纯性的口臭
1.1口腔卫生不洁
如早晚不刷牙或刷牙方法不当、刷牙不彻底、饭后不漱口或漱口不力、义齿修复者饭后没有对义齿进行及时清洁,于是堆积在牙龈缘或义齿内的软垢和嵌塞于牙间隙或龋洞内的食物细小碎渣(特别是肉食类食物)就会发酵腐败逐渐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1.2饮食因素
1.2.1医学实验研究表明,常摄入高蛋白,低糖饮食的人,能使体内脂肪酸分解代谢明显增强,致使血中一种酸性较强的物质—“酮体”含量增强,“酮体”吟吸一种挥发性物质—“丙酮”能使呼吸道呼出并带来一种“烂苹果”的怪气味,这种情况亦可伴随饥饿而产生,因为饥饿时脂肪酸分解代谢亦增强,通常发生在早晨,尤其是不吃早餐的人。
1.2.2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经常吃葱、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发生口臭。
1.2.3晚餐吃的过饱或进食肉类油腻食物比重过大或辛辣刺激性调料用量过大,浓香有余、清淡不足,晚餐距离睡觉时间过短,睡觉时胃中存留着过多食物均可引起口臭。
1.3精神因素与口臭
1.3.1关于口臭与情绪的关系
祖国医学中早有描述如代《杂病源流悄烛》中说:“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或劳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为火灼口臭。”其中提到的“郁”和“劳心”指的就是人的情绪状况。
1.3.2心理压力过大。
1.4药物因素与口臭
1.4.1能使唾液分泌减少的药物。
1.4.2有机农药中毒或某些金属中毒引起的口臭。
2 继发性的口臭
2.1口腔疾病与口臭
2.1.1据临床统计,口腔疾病如牙周炎、齿等引起的口臭占门诊病人的绝大多数。
2.1.2口腔内的肿瘤溃烂或化脓性的炎症引起口臭。
2.2呼吸系统疾病与口臭
2.2.1老年口鼻异味的患者,大多数是萎缩性鼻炎。
2.2.2肺脓肿患者常伴有腐败性口臭。
2.3消化系统疾病与口臭
2.3.1消化系统狭窄的疾病。
2.3.2消化道炎症及肿瘤。
2.3.3长期的便秘,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被吸入血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胀、食欲减退、易怒等自体中毒症状,再者因粪便中有粪臭素、氨气、硫化氢等物,也可因气味反流而到口腔发生口臭。
2.4内分泌疾病及口臭
有些处于青春期发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较低时,口腔组织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从而产生口臭。另外,妇女在月经期间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产生口臭。此外,糖尿病的患者,口腔内常有丙酮气味或烂苹果气味。
2.5其他疾病
如肝病等,特别是当肾功能受损时,出现体内毒素蓄积,患者口中呼出一种酸苹果味,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应高度警惕。
以上综述不仅对医生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而且在对日常门诊及社区的卫生保健知识宣教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有重要的、实际的指导意义。
梅核气(中医术语),为咽部疾病中常见的杂病之一,故在临床实际诊治中笔者常于中医的辩证施治相结合,则相得益彰,效果甚佳。
3 西医治疗方法
3.1暗示治疗法
梅核气多因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故治疗以对因,对症的心理治疗为主。通过耐心、细致的诱导和劝导,转移其注意力。使其在精神情绪上应尽力做到愉快,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压力。树立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同时应对口腔、咽喉部、颈部给予认真细致的检查,用时亦长,并告之以消除障碍。
3.2药物治疗
在暗示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安神、解痉、镇定类药物。如谷维素、地巴唑、安定等口服,同时咽部涂抹碘甘油。
4 中医辨证施治
4.1肝气郁结
多由肝之疏泄失常,肝气上逆;伴精神抑郁,胸闷不舒,以长出一口气为快,苔薄,脉弦缓或正常,用《景岳全书》只柴胡疏肝散为宜。
4.2痰凝气滞
多有七情郁结,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阻气滞,肺胃宣降失常所致,其症咽部梗噎,喉中痰多而粘,不宜咯出,时轻时重,易用散结降气、行气化痰之法,《金匮要略》的半夏厚朴汤加减。
4.3痰火互结
咽喉为少阴经脉所辖,心劲火甚,往往结聚成痰,心烦、舌赤、苔黄、脉数,应清心火、涤痰涎,以《血证论》甘桔汤加味。
4.4肺热应虚
多有肺热伤津、气失肃降、咽部缺失津液润泽而起,症见咽喉发红、干咳少痰、咽干微痛、烦热盗汗,用《重楼玉钥》之养阴清肺汤,润肺清热为佳。
4.5冲气上逆
由冲脉之气上逆,常与咽喉部所致,其症常伴颊部发红,气喘等,若是冲脉之气挟氺饮而上,则患者有背凉、冷,但是不热、苔白、脉沉弦,当以《金匮要略》之桂苓五位甘草汤则甚宜。
3 针灸治疗
在西医跟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之上,再配以针刺神门(清池心火以宁心安神)、百会(醒脑定志、镇定安神)、天突穴则效果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