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03月1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 阐述马铃薯的形态特征、营养特征,分析其用途,总结其无土栽培技术,对马铃薯获得丰收丰产、农民增加收入有一定借鉴。
关键词 期刊论文网,马铃薯,特征特性,无土,栽培技术,浙江景宁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好,均适宜马铃薯生长,其中以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可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食品香甜可口。
1马铃薯形态特征
普通栽培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 50~80 cm。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2个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1]。
2马铃薯营养特性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 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 J,钙11~60 mg,磷15~68 mg,铁0.4~4.8 mg,硫胺素0.03~0.07 mg,核黄素0.03~0.11 mg,尼克酸0.4~1.1 mg。除此之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体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VA的含量稍低,而这正好可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所含的VC是苹果的10倍。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40 mg,VB含量是苹果的4倍,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1~2倍,含磷尤其丰富,是苹果的几至几十倍不等,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2]。
3马铃薯用途
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因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都十分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重马铃薯的加工食品生产,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糕点、蛋卷等,达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以作为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引起注意,以防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作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4无土栽培技术
马铃薯无土栽培的方式将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用覆土,直接种植每颗种子可至少产出10个马铃薯,每株产量在0.4 kg以上,折合产量至少有45 t/hm2,而传统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30 t/hm2已经是高产,可见,无土栽培对促进山区或半山区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其具体技术要点如下[3-4]。
4.1播前处理
4.1.1消毒。用种量1 800 kg/hm2,原种用瑞毒霉400~500倍液喷湿。
4.1.2切块。将每个种薯切成8块以上。因其具有顶端优势,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然后用10 mg/kg赤霉素1包加水10 kg浸种5 min或对水75 kg喷洒种块。
4.1.3催芽。将薯块平放在适墒净土上,使薯芽向上,上铺2 cm土再平放1层种薯,反复3~4层后再在其上铺5 cm厚土,堆放在背阳处,用农膜盖严,15 d后即可播种。
4.2播种
在1月中旬播种,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温度超过25 ℃,块茎则停止生长,秧蔓则生长旺盛,所以必须有90~100 d的适宜生长期,播种不宜推迟。
4.3基质选择
在地块上铺3 cm左右厚的草木灰作栽培基质。
4.4栽培密度
株行距以30 cm左右为宜,把马铃薯的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再铺1层8 cm左右厚的稻草干。
4.5收获
经过80 d的生长,其间不用施肥,除草,当植株停止生长,茎叶逐渐枯黄,匍匐茎与块茎脱落时,即可收获马铃薯。
5参考文献
[1] 康朵兰,王惠群,萧浪涛,等.马铃薯主要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7,21(3):149-152.
[2] 方贯娜,庞淑敏,杨永霞.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06,20(1):33-35.
[3] 雷秀兰.马铃薯无土栽培的新技术——营养膜技术[J].农业科技情报(西南农学院),1990(1):23-24.
[4] 杨春,齐海英.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土栽培营养基质的筛选[J].中国马铃薯,2000(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