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2015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无公害栽培紫甘薯的方法

时间:2015年03月14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 介绍甘薯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育良种、培育壮苗、深耕起垄、重施基肥、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藤打顶,防治病虫和适时收获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为紫甘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2015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紫甘薯,生物学特性,高产,栽培技

  摘要 介绍甘薯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育良种、培育壮苗、深耕起垄、重施基肥、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藤打顶,防治病虫和适时收获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为紫甘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2015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紫甘薯,生物学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紫甘薯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锰、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癌保健功能。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其发展前景非常好。紫甘薯是块根作物,用途很广,可以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种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甘薯总产排列第7位。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愈显不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需求面临着巨大压力,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紫甘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日益突现。紫甘薯不仅具有种植面积大、增产潜力大的优势,而且保健功能好,转化利用效率高,除用作饲料和保健食品外,还是理想的淀粉资源和能源作物。紫甘薯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同时,紫甘薯也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紫甘薯种植投入少、产出多,单位面积可食用的干物质居各种作物之首。紫甘薯抗灾力强,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区也能种植,在作物较难生长的地方,紫甘薯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2015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1紫甘薯生物学特性

  紫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多年生或一年生的蔓生性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起源于南美洲、非洲南亚地区。紫甘薯喜暖怕冷,低温对甘薯生长有害,当气温降到15 ℃就停止生长,低于9 ℃,薯块将逐渐受冷害而腐烂;地上部茎叶经霜冻时很快丧失生活力而死亡。在18~32 ℃范围内,温度越高,紫甘薯生长速度越快,超过35 ℃则对生长不利。块根形成与膨大的适宜温度是20~30 ℃,以22~24 ℃最适宜[1]。紫甘薯的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都很高,茎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蒸腾作用强,所以,紫甘薯一生的需水量较大。据测定,在甘薯整个生长期间,需水量6 000~9 000 m3/hm2,发根缓苗期和分枝结薯期各占总耗水量的10%~15%,茎叶盛长期约占总耗水量的40%,薯块迅速膨大期占35%。土壤相对含水量在生长前期和后期保持在60%~70%为宜,生长中期是茎叶生长盛期和薯块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保持在70%~80%为好。若土壤水分过多,则氧气供应困难,影响块根膨大,且会降低干物质含量。

  2紫甘薯栽培技术

  根据紫甘薯的生长发育特点,经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总结,现将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2.1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的紫甘薯品种,如秦紫薯1号、京紫薯6号、济薯18号、徐紫薯1号等。

  2.2盖膜早育,培育壮苗

  选用甘薯科研单位良繁基地繁育的原种一、二代紫薯种薯。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2年内没有种植红薯的地块作苗床,每1 hm2大田备苗床面积为45 m2;于3月中旬左右下种,选择具有品种特征、无伤、无病种薯,在苗床内齐头不齐尾播种,下种规格(33~50)cm×(17~20)cm,下种数量为12万~15万蔸/hm2。下种后,苗床浇施稀粪水30~50 kg/m2,然后用拱膜覆盖(或地膜覆盖)。齐苗前后,以保温催芽为主,超过35 ℃时,揭膜降温,当薯苗长至6~7叶时,揭膜炼苗,当苗高于30 cm以上时,及时采苗插植。采苗前3~5 d,适当降温炼苗培育壮苗。壮苗标准:百株苗重500~700 g,苗高20~25 cm,5~7个节,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顶3叶齐平,剪口浆汁浓,无病虫害。剪苗时留2~3片叶以利再生,剪苗后及时追施肥水,培育第2茬苗。每采1次苗,追施稀粪水15 t/hm2、尿素45~60 kg/hm2。

  2.3深耕起垄,重施基肥

  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砂壤土种植,春薯应在秋冬季节深耕冻垡,春季复耕整平起垄;夏薯收获后及时整地起垄。起垄有大、小垄之分:大垄垄距90~100 cm,垄高30~40 cm;小垄垄距67 cm,垄高25~30 cm。起垄要求垄端行直,高垄深沟,垄型饱满,垄面平整。整地时,施栏粪15.0~22.5 t/hm2、过磷酸钙300~375 kg/hm2作基肥。

  2.4适时栽插,合理密植

  春薯在当地终霜期过后即可栽插,争取适期早栽,一般在4月下旬栽插;夏薯要求前茬收获后及时栽插。采用“一插二卧三抬头”的改良水平栽插法,或蘸泥浆、留3叶栽插法。栽插时先挖窝,后浇水,再栽苗覆土。注意浇水时不要溅到秧苗外露叶片上,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不同品种苗分开栽插。大垄双行三角交叉栽植,行、株距30~40 cm;小垄单行栽植,株距30~35 cm。春薯栽植4.50万~5.25万株/hm2,夏薯栽植5.25万~6.00万株/hm2。

  2.5禁氯重钾,科学施肥

  甘薯是喜钾忌氯作物,要保证紫心甘薯的品质,施肥宗旨是减氮、补磷、重钾;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且重施基肥。基肥一般施农家肥45 t/hm2、磷酸二铵375 kg/hm2、硫酸钾450 kg/hm2。在耕翻时70%基肥撒施,其余30%基肥在起垄时沟施。追肥主要在栽后45~50 d垄背有裂缝时,施腐熟人粪尿22.5 t/hm2。另外,在甘薯生长后期因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变弱且追肥不方便,可进行根外追肥,主要用0.5 kg尿素或0.2 kg磷酸二氢钾对水100 kg喷雾[3];每7d喷1次,连续2~3次。

  2.6提藤打顶,及时管理

  栽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死苗,要立即补栽。封垄前浅锄除草,中耕培土。培土应做到不压茎蔓,不损伤茎叶。封垄后根据长势适量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用0.5%尿素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0%过磷酸钙溶液叶面喷施。当主藤长到30~40 cm时,开始打顶,分枝长到40~50 cm时再次打顶,连续打顶3~4次。干旱天气及时灌水补墒,雨天遇涝及时排除。雨后及时提蔓,拉断不定根,抑制茎叶徒长,促进薯块膨大。严禁翻蔓和施用化学抑制剂。

  2.7防治病虫,优化品质

  调运种薯、种苗应严格按检疫操作规程实施检疫。选用3年内未种过甘薯的地块栽植紫甘薯。结合整地防治地下害虫,用2%辛硫酸颗粒剂30 kg/hm2拌细土225~300 kg/hm2,均匀撒施翻入土内;或栽插时穴施根际。防治病害在育苗时用40%多菌灵800~1 000倍水溶液浸种10 min,或栽插时浸根。大田生长期,及时选用低毒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害虫,严禁使用有“三致”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8832.1.3-1987《农药合理使用标准》进行操作。

  2.8适时收获,妥善贮藏

  10月中下旬选晴好天气适时收获,以降低薯块腐烂率,增强耐贮性。将收获的薯块,放置太阳下晒干,让薯块上的泥土自然脱落,贮藏前精选剔除病、烂、伤、残薯或小薯,选用薯形好、无损伤的薯块作种薯贮藏[4]。入窖时做到轻起轻运,当天起收当天入窖,不让薯块在田间露天过夜。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调节好温、湿度,窖温控制在10~13 ℃之间,湿度保持在90%左右。

  3参考文献

  [1] 马建华.甘薯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栽培[J].种子科技,2009,27(6):43-44.

  [2] 宋九英,张希太.脱毒甘薯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4(2):7.

  [3] 张正学.甘薯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29-230.

  [4] 宋付平,黄洁孙,刘国道.甘薯种质资源在海南的收集与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6):1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