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国临床新医学防治霍乱的对策

时间:2015年04月07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中国临床新医学防治霍乱的对策 推荐站内高人气期刊: 《 中国临床新医学 》 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中国临床新医学防治霍乱的对策 推荐站内高人气期刊: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5-1365/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4-3806,邮发代号为48-173,国内外公开发行。

  【摘要】目的 讨论霍乱的诊疗与防控。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本病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所列甲类传染病,必须加强和健全各级防疫组织,建立群众性报告网;加强饮水和粪便卫生,早期发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就地处置。

  【关键词】中国临床新医学,霍乱,诊疗,防控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捌泄物,并引起体液丢失、脱水、电解质紊乱、低钾综合征、周围循环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若不及时抢救则病死率甚高。

中国临床新医学

  1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1~2天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病程通常分为三期。

  1.1泻吐期

  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甚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大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一般无发热,或低热,共持续数小时或1~2天进入脱水期。

  1.2脱水期

  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轻度脱水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妇,腹凹陷如舟。

  1.3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约三分之一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整个病程平均3~7天,也有长达10余天者。

  2 实验室检查

  2.l血液检查 红细胞总数和红细胞压积增高,白细胞数可达(15~60)×109/L,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增多。血清钠、钾降低,输液后更明显,但多数氯化物正常,并发肾功能衰竭者血尿素氮升高。

  2.2细菌学检查 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或呕吐物悬滴直接镜检,可见呈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涂片染色镜检见到排列呈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暗视野下呈流星样运动,可用特异血清抑制。荧光抗体检查可于1~2小时出结果,准确率达90%。细菌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碱性蛋白胨增菌,后用选择培养基分离,生化试验鉴定。

  2.3血清学检查 抗菌抗体病后5天即可出现,2周达高峰,故病后2周血清抗体滴度1:100以上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3 鉴别诊断

  霍乱属于毒素介导性腹泻,须与其他病原体所引起的肠毒素性、侵袭性及细胞毒性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相鉴别,如急性菌痢、大肠杆菌性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病毒性胃肠炎等。

  4 治疗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4.1一般处理

  对患者应严密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培养致病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对患者吐泻物及食具等均须彻底消毒。可给予流质饮食,但剧烈呕吐者禁食,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重症者应注意保暖、给氧、监测生命体征。

  4.2补液疗法

  合理的补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4.2.1静脉补液法 静脉补液可采用5:4:1溶液,即每升液体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和氯化钾1g,另加50%葡萄糖20 ml;或用3:2:l溶液,即5%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液1份或1/6 mol/L乳酸钠液1份。快速输液过程中应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

  4.2.2口服补液法 霍乱患者肠道对氯化钠的吸收较差,但对钾、碳酸氢盐仍可吸收,对葡萄糖吸收亦无影响,而且葡萄糖的吸收能促进水和钠的吸收。因此对轻、中型脱水的患者可予口服补液。

  4.3病原治疗

  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缩短腹泻期,减少腹泻量,缩短排菌时间。可首选四环素,成人每6小时1次,每次0.5g;小儿按40~60 mg/(kg·d)计算,分4次口服,疗程为3~5日。

  对于四环素耐药株感染患者可予强力霉素300mg/次顿服。其他如氟哌酸、红霉素、磺胺类及呋喃唑酮等也有效。黄连素不仅对弧菌有一定作用,且能延缓肠毒素的毒性,也可应用。

  4.4对症治疗

  4.4.1剧烈吐泻时可用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并酌情使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脉点滴,或针刺大陵、天枢、内关、足三里。早期采用氯丙嗪(1~4mg/kg)对肠上皮细胞AC有抑制作用,可减少腹泻量。

  4.4.2肌肉痉挛可予局部热敷、按摩,或针刺承山、阳陵泉、曲池、手三里等,注意钠盐、钙剂的补充。

  4.4.3少尿可予肾区热敷、短波透热及利尿合剂静滴;如无尿,予20%甘露醇、速尿治疗,无效则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4.4.4并发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者应予毒毛旋花子苷K或毛花苷丙,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4.4.5严重脱水休克的患者经充分扩容纠酸后循环仍未改善时,可酌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5 预防

  5.1控制传染源

  普遍建立肠道门诊,发现病人立即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行隔离检疫,接触者应检疫5天,对发现的带菌者,在隔离检疫期间可应用四环素预防感染发生。

  5.2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和食品的消毒管理,对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其他排泄物和用具、衣被等,均应严格消毒。消灭苍蝇,不喝生水,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5.3提高人群免疫力

  目前正在研制抗原性强、效力高的菌苗,如佐剂菌苗、口服低毒活菌苗、类毒素菌苗及基因工程菌苗等。

  参 考 文 献

  [1]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