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时间:2015年04月1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推荐站内最受推崇的杂志: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之一,是以眼科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眼科专业核心期刊,办刊方向是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的发展动态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推荐站内最受推崇的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之一,是以眼科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眼科专业核心期刊,办刊方向是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的发展动态与前沿,反映我国眼科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报道眼科领域的实验研究及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单位的眼科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

  【关键词】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在无眼部继发因素的情况下,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发作时,患者感觉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朦、鼻酸、恶心、呕吐,严重时视力仅有眼前指数或光感,少数患者合并发热、寒战。眼部检查眼压升高、瞳孔散大、睫状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前房浅、房角关闭。现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0例,其中男18眼,女42眼。年龄33~75岁。眼压(24.38~76.20mmHg)52眼,眼压>76.20mmHg 8眼。发病原因有生气、劳累、休息不好、天气变化、遗传等,也有不明原因者,但少见。

  1.2 诊断 起病急,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如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等。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急性眼压升高 常在5.3~6.7kPa(40~50mmHg)以上。

  1.3 病因 多由于晶体位置的改变,使瞳孔缘与晶体前面相贴较近,导致房水经瞳孔由后房流入前房时遇到一定阻力,当此阻力增加时,后房压力增高,致使虹膜根部膨隆向前移位遮挡小梁组织,引起眼压升高。

  1.4 治疗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前驱期、间歇期 可以首选YAG激光虹膜打孔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急性发作时的治疗,争分夺秒降低眼压,促使房角开放;眼压控制、充血水肿消退后根据房角开放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药物治疗3日内眼压仍持续高[6.7~8.0kPa(50~60mmHg)以上],应及时手术,为防止高眼压下手术所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可先做前房穿刺或玻璃体穿刺术降低眼压后再行滤过性手术。慢性期的治疗房角已大部分粘连,应行滤过性手术。

  2 结果

  60例手术患者,通过正确的手术治疗,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且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满意出院。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属于原发性青光眼的一种,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

  由于在发作时眼部刺激症状明显,眼前部充血显著,故也称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是眼科较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多由于晶体位置的改变,使瞳孔缘与晶体前面相贴较近,导致房水经瞳孔由后房流入前房时遇到一定阻力,当此阻力增加时,后房压力增高,致使虹膜根部膨隆向前移位遮挡小梁组织,引起眼压升高。

  临床前期和前驱期患者,根据家族史、临床症状、前房浅和前房角窄的特点,判断是否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疑似者。然后进行暗室俯卧试验或新福林-毛果芸香碱试验,如果为阳性结果,并除外引起眼压升高的继发因素,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眼压升高、前房角关闭等特征,即可以诊断。慢性期患者根据眼压高、前房浅、前房角部分关闭、视乳头青光眼性改变、视野青光眼性缺损,可以诊断。必要时应测量昼夜眼压曲线,以证实是否眼压升高。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证实或发现前房角狭窄或关闭。绝对期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无光感时,即可诊断。

  急性发作时,患眼红、痛、视力急剧下降,同时伴有半侧头痛,恶心、呕吐。眼压下降后可无症状或仅有雾视、虹视、患侧头痛,休息后可缓解。临床前期,一眼为急性发作期,另眼则为临床前期,且多伴有浅前房、房角变窄等。偶有轻度眼胀痛、虹视、视物不清,伴有鼻根及眼眶酸痛。急性发作期,眼压突然升高,多在6. 7kPa(50mmHg)以上,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角膜内皮可有棕色沉着物。前房浅、房角关闭,瞳孔中度散大、固定。晶体前囊下致密混浊斑,为青光眼斑。急性发作后,经药物治疗或休息后眼压恢复正常,眼部症状消失,角膜恢复透明,房角重新开放。部分患者可遗留因瞳孔括约肌麻痹造成的瞳孔散大、虹膜节段性萎缩等。由于急性发作时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导致房角广泛粘连,转为慢性,眼压仍有不同程度升高。随着病情的进展,眼底及视野受损。急性发作期延误治疗或慢性期治疗不恰当,均可导致失明,称为慢性期。临床上,将角膜后色素沉着、虹膜节段性萎缩、晶体前囊青光眼斑,称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三联症。

  临床前期和前驱期患者应尽快进行激光或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在手术之前应滴用缩瞳剂,如1%~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小瞳孔,防止前房角关闭和急性发作。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手术治疗,应尽早手术,根据眼压和前房角关闭范围确定手术方式。眼压降压正常,房角有1/2以上范围开放,可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激光或手术),若眼压已正常,但房角关闭1/2以上范围者,待虹膜炎症反应消退后行小梁切除术;如果眼压不能降低,为减少视神经受损,保护视功能也应在高眼压状态下及时手术治疗。可在术中,缓慢放出房水或玻璃体放液以降低眼压,减少手术并发症。否则应选择小梁切除术等眼外滤过性手术。条件许可时,也可以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慢性期行小梁切除术。绝对期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有剧痛者可行睫状体冷凝术

  参 考 文 献

  [1]周文炳.临床青光眼,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3.

  [2]张舒心,刘磊. 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