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0月12日 分类:免费文献 次数:
《当前文化消费空间特征与发展动向探析》论文发表期刊:《城市发展研究》;发表周期:2021年07期
《当前文化消费空间特征与发展动向探析》论文作者信息:戴俊骋( 1984-) ,男,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经济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文化地理与文化经济。
【摘要】当前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多从经济角度切入,地理学在文化消费领域的研究亟待完善。对文化消费空间研究中易混淆的概念关系进行了辨析,提出要充分认识文化消费空间的公共性、符号性和继承性特征。当前文化消费空间实践正从传统空间向创新型、体验型、虚拟性、临时性等空间延展,支撑网络也从供需两端向多主体多尺度延伸。未来应切实关注文化消费空间对城市文化塑造的特殊性,促进线上线下文化消费综合发展,激活科技、文化和金融的多要素融合,进一步扩大“弱势”群体参与度。
【关键词】文化消费空间; 消费文化空间; 消费地理; 消费社会
0 引言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以各种方式消费精神文化用品和服务的行为。促进文化消费对引导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国民消费升级的显著标志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并展现出增长潜力。由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8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继高,由2013年的73.7增至82.2.2019年8月,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上海创图公共文化和休闲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的文化消费专项调查研究成果也表明,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游客深度体验的重要途径,为文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国家对文化消费日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激活文化消费市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等政策都将文化消费作为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领域来。2018年9月,《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出台,将总结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经验和有效模式作为重点领域工作来抓。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明晰了促进文化消费的纲领性文件和具体举措。
2020年3月出台的佚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发改就业[2020]293号)专门提出了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的重点任务。2020年12月,文旅部发布了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名单。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刺激内需,促进“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多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研究角度切入,地理学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消费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消费空间成为地理学切入消费研究的重要概念。相比较于其他消费类型,文化消费的符号意义更为凸显。文化消费空间不仅是承载文化消费的载体,它自身已经构成了城市现代性突出而完整的部分。对文化消费空间的研究不仅局限于文化空间转型和文化消费提振角度,更多旨在通过对所在空间生活方式和地方认同的构建,让公众通过文化消费与城市文化景观建立更广泛的社会关系。本文旨在从文化消费研究的地理学视角着手,对文化消费空间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从理论层面探讨当前文化消费空间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动向,为我国文化消费空间的建构及其对文化消费提升有所牌益。
1文化消费空间的概念辨析
1.1文化消费空间与消费文化空间要理解文化消费空间与消费文化空间的区别,实际上探讨的是“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论述[:一种认为消费文化包括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只是消费文化的重要论题之一:另一种则认为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相对独立,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消费则是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第三种则是“交叉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虽相对对立但存在互相交叉的内容。本文主要持的是“交叉说”的看法,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有所区分。即在理论层面对文化消费空间的探讨实际上包含着对消费文化空间的研究和探讨,特别在指涉及文化消费空间的符号指向时更多是基于对消费文化空间的探讨。而在实践层面文化消费空间的运用要明显多于消费文化空间,前者主要包括城市内部尺度具象的各类文化消费设施日,后者则往往在实践中被指代为消费空间的文化提升,进而建设成为具有文化意涵的消费空间。
1.2消费空间与空间消费
消费空间,既指消费场所,又指叠加上各种社会关系建构的空间秩序,是当代社会的权力地形。后工业时代的西方大都市正在浮现出一种新经济形态,以消费文化为导向的符号经济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E。消费性场所取代了生产性场所成为城市的标志,消费空间大规模出现。就文化消费空间而言,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承载文化消费活动的空间场所,但从更深层次上若沿袭后现代消费空间的研究范式,可以理解为文化消费活动与空间之间的互相塑造过程。与“消费空间”对应却又有不同意涵的概念是“空间消费"。20世纪70年代,人文社会科学呈现“空间转向",空间不再是单纯的物理属性,而是具备丰富的社会意义。实践中城市消费空间中也出现了由“空间中的消费”
向“空间消费”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空间环境品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文化消费空间兼具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可以视为对文化空间的消费,并在文化消费过程中获得空间基于其的价值和内涵。
2文化消费空间的特征
2.1公共性
伴随着消费主义文化进入扩张时代,文化从精英化变为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和享受的通俗形式。在城市中出现了众多以文化为卖点的消费空间和城市文化设施,如电影院、剧院、酒吧等,使市民较之以前接受文化的熏陶变得更加普遍而易达,享有这些文化空间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在更广泛的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空间在每个城市被设计和销售为一个真实的、在地的文化替代品,以取代同质化的消费场所,例如结合城市特征设计的大型购物中心,它传递了一个城市公共性的光环回
2.2 符号性
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纯粹的公共场所越来越需要被予以文化的符号并进入商业运作的领域才能得以延续和再生。消费不再是单纯对物的消费,而转变为对符号的消费,对附着于物上的意义消费问。文化消费空间相较于其他消费空间更强调空间符号化的象征意义。一是消费空间本就与消费者的身份认同休戚相关,消费文化消费空间对身份认同的区隔相较于其他消费空间更为直接,个体通过进出什么样的文化消费空间来进行身份的建构。比如选择出入歌剧院欣赏歌剧来标榜自己的消费偏好,进而完成所谓的高雅身份建构。二是文化本就可视为消费者对符号消费偏好的外在表现,人们追求某种文化消费以获得自我和社会的认同感,以满足对更高社会等级的心理需求。三是对文化的认同相较于一般消费品的认同更具空间指向性。如布迪厄对巴黎空间的研究中证明富豪阶层以“消费"巴黎右岸空间(商业中心)作为自己特殊的品位:文化精英却以"消费”左岸空间(大学生、作家、艺术家汇集之地)作为自己的品位t
2.3继承性
在对大众进行文化普及和认知的过程中,文化消费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历史和艺术知识在寓教于乐中被大众所知晓,为既有文化的传播搭起桥梁,具有传承性。文化消费的对象除了消费物质方面的商品和服务外,还需附加上它们所包含
“地方”和“传统”的文化意义所带来的价值。即在某个特定地点浏览和消费这些物品的活动,游客也会“消费”该地点,以确认这个地点展示“正宗”的老景观情况,即消费“文化框架”空间[。这种特性使市民在参与城市空间的过程中进行消费活动,这个空间的使用可以变相被看作消费的一部分。从近年来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建筑改造成文化旅游景点、旧工厂改造为文化产业空间的大潮中可以发现,消费在资本驱动下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延续的助推器。
3当前文化消费空间的发展动向当前文化生产实践中供需双方的变化也催生了文化消费的实践发展。从供给方看,过往承载文化消费空间发展的商业地产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量发展之后,也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存量运营时代,由于线上消费的冲击和空间同质化、类型化竞争,倒逼传统文化消费空间转型升级。从需求方看,随着文化消费群体年轻化、细分化的态势出现,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在不断提升,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文化消费空间。文化消费空间在实践中的发展也呈现了新的变化。
3.1 文化消费空间从单纯的商业空间向创新型、体验型文化空间延展
当前文化消费空间的塑造,不仅局限于空间本身,更多是旨在通过生活方式和地方认同的构建,让人群通过文化消费与城市空间建立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传统文化消费空间面临重构,通过导入主题活动,形成艺术文化空间符号,满足消费者对新购物体验场的想象,传统文化场所均进一步呈现了文化艺术消费转型。原有的购物商场、产业园区、商住社区等实体空间,都在不断深入拓展文化休闲娱乐消费综合体潜力,开辟公共创意空间,策划举办创意市集,形成创意产品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消费。
颇具代表性的文化消费空间是一些城市推出的“文化商圈”计划。通过在消费人群聚集的重点商业区域,引入一些戏剧演出、图书展销、传统手艺、美术展览、创意产品等文化元素,推动文化与商业跨界合作,打造了一批汇聚艺术表演、阅读分享、观影体验、生活美学、休闲餐饮、设计店铺等文化消费业态的商业综合体,代表性如北京的“北京坊”
“文化三里屯”等一系列特色文旅消费街区。另一种有代表性的空间是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共融的文化创意市集,通过在园区、社区等公共空间,策划举办主题突出、灵活便捷的文创市集,通过非遗传承展示、创意产品销售、动漫游戏互动、家居生活体验等形式,让消费者感受购物乐趣,激发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潜力。此外传统商业空间本身,也在利用“艺术+商业+体验”为传统商业综合体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侨福芳草地、上海K11购物中心等都是这类型的代表。
3.2 文化消费空间从实体空间向虚拟性、临时性文化空间延展
早期对文化消费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节庆场所、宾馆、主题公园、百货商店和超市等看得见的景观。其中,购物商场作为典型代表是消费地理的长期研究对象[]。后来一些学者把研究推广到非正式的、平凡的、流动的、短暂的消费空间。如特定的消费季、设计节、音乐节等。这种研究对象的拓展也推进了消费地理已有概念和空间理论的认识,并带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联系的新空间,而与消费服务相关联的空间、社会和主体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空间形态的延展,数字消费已经成为主流消费渠道,文化消费领域也不例外,后疫情时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种趋势。根据德勤于2020年6月发布的《全球消费者状态跟踪2020》中国报告显示,对书籍的购买方式中36%的消费者门店与线上对半分,36%主要线上,更有10%的消费者选择仅线上购买。在数字服务的使用意愿方面,在线观看娱乐内容中,39%的消费者有可能观看,30%的消费者非常可能观看1。文化消费空间正不断从剧院、书店、电影院等实体性消费空间转向以在线直播、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数字文化消费为代表的大众的、虚拟的消费空间。但目前在互联网+文化消费层面,大多数机构更多地利用"加法”的思维,把互联网当成促进文化消费发展的工具与通道,强调互联网在交易层面的渠道与通道作用,但很少从文艺美学的机制层面来找准用户痛点,优化用户体验。传统的文艺美学在互联网语境下发生了新的改变,如何在促进线上文化消费的同时提升传统艺术美学来吸引互联网用户,构筑真正意义上的虚拟文化空间,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回
以各类文化节为代表的临时性文化消费空间也成为当前文化消费空间塑造的重点。全国各地频频举办文化博览会、艺术节、设计节、图书节等,形成了一系列品牌。以北京文化消费季为例,整合凝练了原本分散的文化主题,形成了更为鲜明的文化消费导向。仅2018年北京文化消费季期间就整合筛选出269个参与主体,比2017年增涨了41.5%,组织了282项主题鲜明、传播力强、影响力大、市场化程度高、与消费季主旨匹配度高的文化消费主题活动,先后开展1.2万余场次。发展夜间经济也助推了临时性文化消费空间的繁荣,如"798"2020年9月4日至6日举办的Young Days潮流艺术市集,吸引了潮流、艺术、设计主体和活动的临时性集聚。互联网原住民95后消费群体的兴起,进一步激活了临时性文化消费空间。易观与苏宁易购联合发布的05后年轻人群消费趋势洞察2020》显示,95后人群已经成为演唱会、音乐节等现场娱乐消费的核心人群,以草莓音乐节为例,86.52%的用户为90/95后群体[13.3文化消费空间从生产一消费供需体系向多主体多尺度的支撑网络延伸
当前文化消费空间的塑造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地化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二元结构,而在于整合各主体、各领域、各区域资源投入文化消费空间的营造。过往对文化消费空间的设计营造,往往是政府引导或设计师视角下对消费空间的设计管理,以此吸引消费者多消费[。当前文化消费驱动下的空间转型,文化消费空间的构建不仅需要政府管理者和设计师,更需要深刻理解消费者与空间的关系,消费者在具体消费点表现出复杂性和自主性,如生活方式的选择、认同的构建,还有与对地点、人群相联系的家庭、种族和社会性别等广泛社会关系,文化产消者更是模糊了原来生产消费的二元边界[。而政府对文化消费空间的管治,会邀请文化及相关产业领域社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通过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优化文化供给,进而形成综合性的文化消费支撑网络。文化消费空间也从单一行政区向跨行政区域拓展,从国家尺度已经推动建立了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的沟通联络机制。
不仅是横向的多元主体关联,也呈现出纵向尺度上的多尺度耦合。过往对文化消费空间的研究往往将消费者放在商场、集市和主题公园等某一特定空间框架中,可能会忽视商场购物空间反映的其他关系、网络和非商品活动。当今文化消费空间的研究已经转向消费是如何在地点作为社会空间而发生的,文化政治如何影响主体,并赋予消费过程意义,一个地点的改变如何与其他空间尺度(如国家政策、城市政策)相关联,与特定的物质和符号形式中的社会关系相关联[0全球数字文化消费加速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空间的研究越来越呈现较强的跨空间尺度特征,关注网络虚拟空间与真实世界的关联及社会意义[2]。如巴黎的"Station F",依靠数字创新,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出一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全球最大的创业孵化器,让奢侈品与科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体创新中心。
4我国文化消费空间的发展建议
在当前文化消费空间发展动向之下,重新审视我国文化消费空间的发展,发现存在着“双效冲突"虚实脱钩“要素离散“主体缺位”等问题。具体而言,文化消费空间的文化价值并未凸显,忽视了社会文化效益溢出的重要性:虚拟文化消费空间和实体空间互动不足,实体文化消费空间与社区的互动不足:文化、科技和金融等要素之间并未充分盘活,科技和资本对文化消费空间的助力并未凸显:文化消费空间呈现不均衡性,许多弱势主体在消费过程中缺位等,且我国文化消费基本还以基本型和享受型为主,发展型文化消费供给不足。立足文化消费空间的特征,从文化消费空间提升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4.1 切实关注文化消费空间对城市文化塑造的特殊性
打造文化消费空间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从消费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在于通过文化消费空间可以更有效地让参与主体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第一,以“保障基本型文化消费、夯实享受型文化消费,培育发展型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消费总量”为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不断提升文化消费能级,优化文化消费结构,发挥文化消费空间在促进经济升级转型、居民综合素质提升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第二,切实增强区域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适应性与竞争力,深入结合区域文化建设,增强主流文化价值供给,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促进区域历史文化消费。第三,突出文化传承,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市场开拓,积极引导消费者参与各类亲子互动体验、非遗技艺传承、智能产品推广、旅游健身休闲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文化认同、理念更新、素养培育、文明提升。
第四,把握时代热点,突出文化传播,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的正能量产品和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构建强大宣传矩阵,扩大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辐射和影响范围。第五,优化文化消费工作“双效统一”的评价,探索文化消费的社会效益评价,在关注消费者和商家消费满意度的同时,关注参与主体的精神获得感和满足感。
4.2 促进线上线下文化消费空间综合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虚拟文化消费空间对实体文化消费空间的渗透性不断增强,实体文化消费空间与虚拟文化空间相互塑造是文化消费空间综合提升的必然方向。第一,进一步加大数字文化产业比重,整合网络文学、动漫游戏、音乐影视、创意设计、在线教育等方面资源,利用新媒体传播途径和消费渠道,推进线上线下活动的互相渗透、深度融合。第二,大力促进我国文化消费自主强势知识产权(IP)形成,鼓励和支持更多具有原创性、民族性的文学、美术、演出、影视作品加入消费季活动体系,以IP串联线上线下文化消费空间。第三,加强数据联通。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分享经济理念落实到文化消费空间打造的方方面面,构建更便捷高效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供需对接和资源链接服务平台。第四,做好线上线下综合媒体矩阵宣传,组建线上和线下,传统和新兴等多渠道、全媒体、交互式宣传方式,全面推动文化消费理念快速传播。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拍卖、VR游览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文化消费的参与度。
4.3 激活文化消费空间文化、科技、金融多要素融合
科技能提升文化消费品质,金融能撬动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空间提升过程中离不开科技、资本、人才要素等参与,目前文化、科技、金融的融合能量亟待进一步彰显。第一,在组织机构上保障,整合形成由文化、金融和科技促进文化消费联合工作小组,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第二,构筑文化、科技、金融在文化消费促进领域的示范平台,探索文化消费多要素融合发展示范路径,引导企业研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消费领域融合创新产品,并加强在文化消费季或其他文化消费空间的应用与推广。第三,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重视文化消费领域文化、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与储备,从各平台机构实际用人需求出发,激发人才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文化消费领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文化、科技、金融相融合的创意人才。
4. 4 进一步扩大文化消费空间“弱势”群体参与度
政府在引导文化消费的同时,应充分调动不同主体塑造文化消费空间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消费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继续加大“优惠”力度,着力扩大“普惠”范围,实现惠民惠企的双向“互惠”,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给企业带来更多创收之惠,让
百姓获得更多让利之惠。第二,继续扩大文化消费辐射范围,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努力消除城乡差异及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位阶差异,确保更大范围主体可以参与文化消费活动。第三,细分设计主题内容、合理布局时间空间,提供多样化、分众化、特色化、质优物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偏好的群体都能在文化消费中各得其所、各享其乐。第四,在促进线上线下文化消费空间综合发展的同时,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谨防“数字鸿沟”,使更多群体、更加深入的参与到数字文化消费中来。
【参考文献】
[1]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历史的维度[M].人民出版社,2013:13-16.
[2]唐婧娴.京津冀文化消费空间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A].中国城市规划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2016:295-307.
[3]林耿,王炼军.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以广州为例D.科,2011(7):794-801.
[4]武前波,宁越敏,西方城市消费文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名城,2008(2):49.
[5]张京祥,邓化媛,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D].国际城市规划,2009,24( 1) : 43-47.
[6]Millar D.Consumption: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M].Routledge,2001
[7]赵玉萍,汪明峰,孙莹,全球化背景下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的形成机制研究[].上海城市规划,2019(2):90-97.
[8]Zukin S.Urban lifestyles:diversity and standardisation in spaces of consumption[].Urban studies,1998,35(5-6):825-839.
[9]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
[10]包林,时尚的生产与消费D].装饰,2002(11):10-11.
[1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刘精明,译.2000.
[12]Zukin S.The cultures of cities[M].Oxford:Blackwell,1995.
[13]Belk R W.Studies in the new consumer behaviour[M]1/Acknowledging consumption.Routledge,2005:61-102.
[14]Mansvelt J.Geographies of consumption[M].Sage,2005.
[15]德勤,全球消费者状态跟踪(中国)2020[R].2020
[16]桑子文·艺术品消费调查分析-机构篇[].艺术商业,2016,(1):33-38.
[17]易观,苏宁易购.95后年轻人群消费趋势洞察2020[R].2020.
[18]宋晓东,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体验型商业空间环境的营造D].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2(6):77-79.
[19] Paterson M.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 M ].Routledge,2017.
[20] 高慧智,张京祥,罗震东. 复兴还是异化? 消费文化驱动下的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转型———对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的实证观察[J]. 国际城市规划,2014,29( 01) : 68-73.
[21] 扈海鹂.“新消费空间”下青年个体社会化———一种消费文化视角的分析[J]. 社会科学,2012( 12) : 62-70.
[ Abstract ] The research on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mostly from the economic viewpoints, but the research on geography of culturaconsump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paper focuses on combing the confusing pairs of studies on cultural consumption space, and propose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ublicity, symbolism and inheri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space.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space is extending from traditional space to innovative, experiential, virtual, temporary spaces. The supporting network also extends from both ends of supply and demand to multiple entities and scale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pay cose attentior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space to the shaping of urban culture,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online and offline cultural consumption, activate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elements of technologv, culture and finance in the consumption field, and further exp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weak"groups in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space.
[ Keywords ] Cultural Consumption Space: Consumer Cultural Space; Consumption Geography; Consumer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