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6月20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应以弱化需求管理为代价,它强调供给端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而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恰好分别对应于文化产业的供给端与需求侧。其中,文化消费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支持、文化创意并设定价值导向;科技创新则可以为文化消费提供技术支持、高附加值产品选择,并增进文化消费水平。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不仅能够为文化产业催生出高质量供给品,更能够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形成,而二者相互作用也将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契机。为此,我国应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与融资环境,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形成优良的创新机制,从而释放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互动效应对我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积极助力。
[关键词]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
一、文献综述
有关消费与技术创新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技术消费观。马克思(1859)指出,市场将依照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不仅是满足消费者欲望的手段,更是促使供给端与需求端良性互动的方式。Zweimuller(2000)研究了收入差距、创新程度与消费需求的互动关系,他认为在收入公平分配的前提下,技术创新将引致消费需求增长。[1]埃里克·冯·希贝尔(2007)指出,在特定领域内用户需求正是产品技术创新的根本所在。他在专门研究分布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性质及经济性的过程中,提出了“用户创新”这一理念。[2]
Fiske(1989)从主观能动方面对文化消费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文化产品的流行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利益,文化市场中的消费者可以做到将文化产品改制成他们愿意接纳并带来愉悦感受的样式,文化消费是一种观念上对文化的改制过程。[3]M.Sandelowski(1999)指出,技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科技创新深深嵌入并根植于文化的内核。[4]
Paul(1993)则以Hofstede的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社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问题。他认为,企业的知识转移与技术研发必然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的制约,只有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助力企业成长。国内学者针对消费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吕乃基(2003)基于产权视角探讨了二者间的作用关系,他认为技术演进潜藏着深刻的需求痕迹,技术升级得益于消费引领。与之相应,技术亦通过产权机制对产成品进行了功能性与质量性的改造,它实现了对市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满足。[5]
陈少峰(2011)等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竞争价值模型下,文化特征显著地影响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实施效果。二者彼此制约又相互促进,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6]洪银兴(2017)基于产业发展视角探讨了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他认为技术驱动能够促使文化产业生产效率提升和文化产业产值增长。[7]束春德等(2013)认为,科技创新丰富了既有文化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它将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和生产消费形式进一步多元化。技术进步是文化资源产品化、市场化、资本化乃至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与前提,它推进了文化资源的商业化进程。[8]
黄蕊等(2017)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科技进步与消费需求将作为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二者将共同助力新时期文化产业新动能的探寻与释放。[9]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前人研究多集中于消费与技术创新互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等领域,鲜有关于文化消费与科技创新二者作用关系的探讨。
新时期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预示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前进方向,它作为有别于物质资源消耗的特殊消费形式,更讲求对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满足。与之相应,科技创新则诞生于供给端,它强调技术要素的优化配置,力图提升文化产业效率,增进文化产品品质。因此,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进行的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研究,不仅会在理论上明晰二者间的作用机制,更将在实践中给予我国文化产业的深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积极助力。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生产端(供给端)的一次技术革新与改造,文化消费则是文化产业需求端的导向与指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着眼于供给端,却无法割裂需求端对其的引领,供需两端并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扎实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协调并处理好供需两侧的矛盾,从而形成相辅相成的经济效应。科技创新是一项高投入且高风险的经济活动,若脱离文化消费的指向性作用,将极易形成技术资源的无效错配与浪费,甚至导致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深化。故本文认为,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市场的文化消费需求,它的主攻方向是提供文化产品的高质量供给。正因如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
1.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文化消费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通向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但科技创新却无法独立实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指出,技术的变迁与演化需要遵从文化支持。文化消费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兼容精神支持、价值导向、文化要素和文化创意,而这些要素都将对科技创新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一,文化消费限定了科技创新的边界。虽然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但是科技创新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演进无法脱离人们对产品内在文化、信仰与精神层面的诉求。文化消费所引致的精神支撑既是科技创新寻求外在突破的必要约束,又是科技创新走向巅峰的重要助推。
文化消费的存在与引领,保证了科技创新过程的非盲从,它设定了科技创新的边界,强调科技创新要为文化消费服务。第二,文化消费指引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文化消费始于需求侧,它虽与供给侧改革方向对立,却联系紧密。文化消费将积极指引科技创新(供给侧)的价值导向。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性商品,它需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准则,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因此,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与重点,绝不应脱离文化消费的作用。科技创新不可完全以追求经济价值实现作为目标,它应该遵循并顺应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只有这样,文化产品的科技创新过程才能不偏离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第三,文化消费为科技创新提供文化元素。即便披上了科技的外衣,但文化产品依然在本质上保持着强大的文化属性与精神价值。这意味着,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需要以丰富的文化素材与文化资源作为依托,进而对文化产品进行全新改造。因此,在文化消费对科技创新作用的过程中,技术要素不仅得以重新整合,更被刻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消费积极引导文化产业不断捕捉、获取、挖掘和再造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附加在科技创新的行动之上。
因此,文化消费已将科技创新沉浸于大的文化氛围之中。第四,文化消费为科技创新提供文化思维与创意。文化消费是人们文化品位的彰显,它更是人们文化选择与行动的驱动力。文化消费已经突破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初级阶段,它对于文化产品创意化和高科技化的追求正在推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文化创意本质上是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改造,它强调将人类智慧和灵感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均催生于文化创意之中。
那些具有“无中生有”特征的文化创意正在发挥其创新扩散优势,为传统学科与技术突破盲点、扫除障碍。可以说,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实现的载体与手段,以文化消费与文化创意为先导,充分释放其对科技创新的刺激作用,使其摆脱固化思维制约,将为文化产品拓展出崭新的空间。综上可见,文化产品的科技创新需要顺应市场文化消费的多元化需要。而文化消费则能够赋予科技创新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创意引导。在文化消费的作用下,科技创新将为文化产品在功能、品牌、质量等多方面提供优化升级,这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更能够使其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因此,饱含文化魅力与标识的科技创新过程将为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巨大助力。
2.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文化产品的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将对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制度进行深入改造。直观而言,科技创新会通过高技术投入,将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更高追求转换为品质与服务,它将从生产和设计角度出发,形成对文化产品的再加工。一直以来,内容都是文化产业的精髓与核心,它会伴随着市场文化消费层次的升级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新时代下,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用守旧、缺乏创意的形式来进行文化内容的表达。
市场期待依托科技创新的引领将文化产业推向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之路。尤其对于那些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呈现形式单一的农村文化资源,不仅正在偏离市场的消费偏好,更将面临无法可持续传承的窘境。因此,文化产业亟需在供给端推进技术要素的优化配置,用科技创新包装文化产品、丰富文化内容,从而满足市场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需要。第一,科技创新为文化消费提供技术支持。早在2012年,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便共同印发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不遗余力地通过科技创新为文化产业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利用高技术再造传统文化生产流程,优化加工工艺,进而提升人们的文化观感与消费体验,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诸如,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JasonPotts教授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文化创意经济进行改造。区块链作为第二代互联网技术,它可以对文化创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加密,实现数字协议环境下的共享,让文化产品的价值得以数字化,继而为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技术保障。与此同时,区块链的去中介作用,还能够打通文化、粉丝、艺术家之间的连接渠道,使艺术家和消费者的沟通更加容易,进而对创意行业进行疏解。由此可见,科技创新的成果正在形成跨界融合。将其移植于文化领域,并用于文化内容传播、文化灵感激发与文化生产方式改进,不仅有效提升了文化的传承效率,更进一步拓宽了文化的推广覆盖范围。
第二,科技创新增进了文化消费水平。我国实际文化消费与潜在文化消费缺口的弥合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加以实现。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归根结底在于化解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当前,市场正在自发淘汰那些缺乏科技含量、艺术感染力和人文体验的文化产品。[10]因此,在供给端所增加的科技投入,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其与文化叠加。它更倾向于突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固有边界,让文化产品在原有功能与属性之上形成科技加成,从而吸引消费者回流。
诸如,在全媒体时代,各大卫视和广电企业正在依托网络传输、资源IP、用户集成等天然优势,在虚拟现实技术(VR)下积极探索生态模式,并广泛用于新闻事件、盛典晚会、综艺节目和纪录片。而依托智能影音技术所打造的“中国声谷”项目,也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1000亿元的营业收入。第三,科技创新为文化消费提供了高附加值产品选择。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恰好能够作用于文化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其中,技术研发与营销推广分别是文化产业最具高附加值的两大环节。
为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力下,摆脱低端产品生产循环,提升产品附加值,文化产业自身需要不断谋求在研发环节增加技术资本与专利投入,形成文化产品差别化的竞争力,进而增进文化产品的品牌价值与服务理念。可以说,基于供给侧所形成的科技创新正在与文化消费形成耦合作用机制,它在充分拓宽文化产品价值链条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提供了可行路径。综上,本文认为,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相生相依,彼此促进。二者协调互动不仅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升级改造、滋生新兴业态,更将极大地激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因此,需要积极协调二者关系,带动其良性运转,从而为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品。
三、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互动对我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影响
华人企业家施振荣先生曾指出,在附加值观念的指导下,产业转型将不断向研发与营销两大区块延伸,即实现产业定位的可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需要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与品牌营销建设,这便是著名的“产业微笑曲线”理论。而在我国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消费繁荣发展的当下,如何将二者积极且存在正外部性的互动影响放大,使其契合微笑曲线理论之精髓,助力我国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微笑曲线”顾名思义,微笑嘴型,两端朝上,左侧代表技术研发,右侧指向于营销推广,而中间低洼位置则对应于生产制造。
我国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恰好能够完美地助力文化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并最终推动文化产品附加值实现稳步攀升。在科技创新层面,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讲求高科技与消费价值导向介入下文化创意的迸发。而伴随着我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深度融合,二者所产生的独特“化学反应”,正在引领文化产业完成转型与升级。诸如,传统出版业在科技支持的助力下已实现了出版内容数字化、内容管理云端化等阶段性突破;在公共文化管理领域,公共电子阅览服务很好地规避了传统图书馆物理条件限制的弊端,使得更多偏远村镇实现了网络覆盖,让广大农民也享受到了均衡的公共文化福利与成果。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产业还在尝试利用“互联网+”为主要形式进行文化信息传播。
截至2016年,我国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已达到5752亿元,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30.3%。在文化消费层面,文化产品的品牌与营销建设看似是一种宣传手段,但实际上彰显着我国的文化自信。文化产品本身富含大量的精神元素,体现着市场对于我们思想价值体系的尊崇与认同。而文化品牌又是代表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公众中产生的总体印象和评价。诸如历史建筑、文学艺术、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在科技创新的助力下,演化成易于被大众接受和识别的文化产品,进而通过加工、渲染与改造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因此,在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推动下,文化消费的引领与被满足,不仅将促进文化品牌展现出良好的城市社会风尚和市民素养,更将吸引包括文化创意、旅游等特色产业融合,形成新的业态模式。正因为文化品牌构建所必须的宣传营销和技术推广,增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软实力,才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助力。
四、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提升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互动的对策建议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对于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转型,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的发展正直面历史机遇。为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供给端的作用,更好地释放二者互动机制的溢出效应,现提出以下几点提升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外部环境
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互动机制的顺利实现离不开文化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营造。政策环境、产业环境与融资环境的彼此协调,将有助于二者良性互动作用效果的发挥。
1.优化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文化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同,很难与现有法律制度与政策规定对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实效性、预见性,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此外,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不一、特色各异,各地区政府部门与相关机构应以国内外发达地区为参考,以本区域特点为依托,在研究文化产业特点、规律、发展状况和未来前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2.升级产业环境。发挥市场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是要减少政府职能部门对文化企业的直接管理,赋予文化企业更多的自主权,释放其经营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二是要建立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市场中的企业都应均等享有文化市场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消除行业壁垒,鼓励多业态间的融合,增加文化市场的包容性与拓展性。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调节文化资源配置,优胜劣汰,促进资源的合理流转。四是要注意培育各层次与各行业的不同市场主体,避免单独支持国有企业,对广大中小微型企业造成冲击。
3.改良融资环境。创新投融资体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文化产业对资本具有高度依赖性,甚至可以说资金是文化产业的血液,资金链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政府扶持与税收引导等手段能够起到一定的刺激与保护作用,而良好的金融体系是文化产业资源良性配置的重要保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首先应保持畅通投融资渠道,构建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多元化投融资主体,并提高文化资产监管水平,防控文化产业投融资风险,在增加资金来源的同时更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以便于为文化产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形成融资通路。
(二)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从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发展情况可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异明显等问题。为了有效满足并带动文化消费的发展,需要基于我国国情,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1.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区域的合理布局。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形势、地貌特征、风土人情皆不尽相同,应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差异性文化产业集群。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应加强组织协调,因地制宜,实施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方针,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在城市群中鼓励核心城市发挥资本、人才、技术等优势,支持中小城市提升文化消费的服务设施,发挥各自城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不同区域间的相互联合,东中西优势互补和相互拉动的良好态势。
2.加强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缩小城乡文化产业差距。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我国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落差明显,传统“引进来”这种依靠政府扶持的文化下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观念亟需转变。农村文化资源丰富,不乏特色的文化资源,着力发展农村“本土”文化,并积极对外宣传推广,在“引进来”的同时,更加注重“走出去”的作用。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资源,要进行全民分析,实施差异化的文化发展战略,应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重点与特色行业,例如农村手工业、文化旅游业和农村文化演艺业等,从根本上实现缩小城乡文化产业差距的目标。
(三)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创新不仅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决定了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效益,也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1.创新产品开发,丰富文化消费。21世纪是创意的时代,文化产业通过产品创新,有利于增加文化市场中的服务与供给,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挖掘潜在的消费需求。文化资源是根基,创意是表现形式,在文化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要具有时代新鲜感,把握消费者偏好,引领文化消费潮流。文化产品的创新要与时代特色有机结合,加强科技的融入,运用高新技术,在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文化需求。例如,基于高新科技平台开发网络游戏、动漫、数字娱乐产品,传统文化行业如广播电视、出版发行等也应更加注重借助于科技力量获得新的竞争力。
2.创新人才培养,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不竭的动力,而创意需要新思维、新思路来支撑,这凸显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加强文化产业的人才体系投资,形成体系合理、机制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文化产业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的人才培育,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辅助作用,完善经营管理人才的资格准入,打造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行业人才信息搜集及共享,成立创意人才数据库,完善信息对称,为文化产业中人才的供需搭建平台,充分挖掘人力资本价值,促进创意人才资源的合理有序配置。
3.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行业融合。现阶段我国尚存在着巨大的文化消费缺口,传统文化产业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初级文化消费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消费需求也从低端向高层次演进,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愈发精致,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挖掘文化市场潜在的发展空间显得尤为迫切。
网络时代改变了人们诸多的生活习惯,文化产业需要与互联网商业发展模式相互融合,迎合新时代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网络文化市场,为文化产业创造新的发展契机。要注重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与旅游业、制造业、科技产业等相融合,搭建更多平台,拓宽文化消费的途径。通过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把握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繁荣我国文化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ZweimullerJ.Inequality,RedistributionandEconomicGrowth[J].EmpiricaSpringer,2000,27(1):1-20.
[2]埃里克·冯·希贝尔.创新民主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M].London:Routledge,1989.
[4]M.Sandelowski.CultureConeeptiveTechnologyandNurs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tudies,1999,(36):13-20.
[5]吕乃基.论消费及其演化对技术发展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4):30-34.
[6]陈少峰.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17-20.
[7]洪银兴.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文化产业研究,2017,(12):14-17.
[8]束春德,等.科技促生新兴文化业态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7):67-69.
经济师评职投稿刊物:《经济研究导刊》杂志是经济类学术刊物,由黑龙江省新闻出版主管,黑龙江省报刊出版中心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经济类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23-1533/F,国际刊号1673-291X。《经济研究导刊》是由黑龙江省报刊出版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学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