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6月21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6年科技投入的相关数据,运用SVAR模型推导科技投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传导路径,由此得出科技投入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效果不够明显。
关键词:兰州;科技投入;SVAR模型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新常态”[1]。在“新常态”下,我们要改变现有经济结构,需要将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核心要素,科技水平的发展状况是重中之重。从宏观看,科技水平发展状况受到诸如政治、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从微观看,科技水平只是一定要素投入产出的结果,因此科技水平的发展状况主要依赖于科技投入状况。
由此可见,科技投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力[2]。国内外学者自上个世纪初就开始研究科技投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涌现出丰富的理论结果,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柯布(Cobb)和道格拉斯(Douglas)通过研究产出和投入的关系,发现了C-D生产函数,并给出了计算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3]。
索洛(Solow)在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索洛模型,指出技术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更是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唯一动力[4]。20世纪80年代后,以卢卡斯(Lucas)和罗默(Romer)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5]。该理论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将知识和人力资本要素引入增长理论中,并系统地解释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这些理论奠基之后,国内学者并未提出开创性的相关理论,而是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模型对于国内科技投入效果展开了实证分析。赵喜仓、陈海波、李健民(2005)认为科技投入会带来生产力提高、经济制度创新和思想观念改变,从而带来生产方式变革,最终导致经济发展[6]。
单红梅、李芸(2006)通过广义的C-D生产函数对我国1991-2003年间科技投入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科技投入短视性明显,长期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低[7]。徐冬林、郭云南(2007)认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会带来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8]。直接效应包括资本形成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产业联系效应,而间接效应包括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和制度变迁效应。吴林海、杜文献(2008)对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后,得出中国经济增长与R&D投入存在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但现阶段两者之间不存在双向的影响关系,即R&D投入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明显[9]。
刘勇(2009)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并且R&D经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重要[10]。二是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价。张首魁、曹钢(2006)基于DEA模型对我国西部省份的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认为西部地区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于有效,并且各省协调性差距较大[11]。郭江江、戚巍、缪亚军(2012)用突变综合评价法对我国29个省市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进行测算,认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正向的关系,并且两者之间的发展协调度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2]。
现有研究鲜有将科技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联系在一起,并且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很少触及市级层面。本文将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科技投入出发,理论分析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传导途径,运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弥补现有文献的研究不足。
1科技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传导机制分析
本文认为从开始科技投入,到最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历以下两个传导机制:一是通过投资渠道的传导机制;二是通过知识渠道的传导机制。
1.1投资渠道
就投资这一传导机制而言,存在两个重要的阶段:投资初期和投资后期。由于科技投入其本质是一种投资行为,在投资初期阶段,随着资金的流入,通过本身的投资乘数效应就会带动经济的增长。并且,科技投入除了资金之外,还需要投入人力资源。
这样一方面会增加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会增加现有收入,通过收入的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在投资后期阶段,即科技成果产生后,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科技成果目的性较强,企业一般会基于新成果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来扩大生产提高企业利润,这样会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现代产业分工更加明细,一个产业的新成果可能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创新,进而为社会引入新一轮的投资,为经济增长带来新一轮的活力。
1.2知识渠道
由于科技成果本质上是新知识具体化的产物,因此本文认为科技成果就是新知识的积累。新知识的积累将会从以下两方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新知识会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新知识来自过去劳动生产的实践,是对原有生产方式的有利革新,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也将相应得到提高。
此外,阿罗(Arrow)提出知识具有溢出效应,即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生产率[13]。因此,当一项科技投入转化为新知识后,通过溢出效应能迅速提升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这样会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另一方面,新知识会推动社会新思潮。新知识的产生有时会与现有制度方式存在矛盾和冲突,从而迫使人们开始反思,进而纠正原有不利的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由此推动经济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兰州市科技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科技投入现状分析
进入2010年后,兰州市积极响应省委战略发展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在2010年到2016年期间,除2011年存在一个“异常值”外,兰州市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基本呈现稳定上升态势,这表明兰州市的科技人才投入越来越多。在2010年到2016年期间,兰州市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也在逐年递增,从2010年的203071万元提升至2016年的336931万元,增长了近1.6倍。
除了比较科技投入绝对量上的变化,本文还将测量3个相对量指标,分别是:R&D经费占GDP比重、科技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和政府资金占科技投入比重,来与全国科技投入水平进行比较。从图3可以看出,兰州市R&D经费占GDP比重普遍比全国水平要低,并且自身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兰州市R&D经费投入增速没有跟上GDP增速,每年新增GDP没有向科技投入方面倾斜,科技投入程度存在不足。
在2010-2011年间,兰州市科技人员占总人口比例要高于全国水平,但是在2012-2015年间,该比例与全国基本持平,这一方面表明现在兰州市科技人才投入程度已达到全国水平,另一方面表明在2012年存在明显的人才流失现象。兰州市政府在R&D上的投入比重远高于全国水平,这表明本应成为R&D投入关键部门的兰州市企业在R&D经费投入程度上明显不足。
2.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虽然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在2010-2016年,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兰州市GDP和人均GDP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兰州市经济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兰州市产业结构正在稳步转型中,第一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在逐步降低,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逐步提升,这表明兰州市经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转变。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逐年递增,而恩格尔系数在逐年递减,这表明兰州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逐步提升。
3实证分析
3.1指标的选取
虽然科技投入包括了人力、资金、政策等资源的投入,但是诸如政策等投入要素无法量化,因此在科技投入这一方面,本文选取了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两个主要指标[14]。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本文选取了人均GDP、三次产业各自占GDP的比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货运量、大学生占人口比重、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卫生机构数量这10个指标。
3.2数据来源
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来自历年《兰州科技发展报告》,而人均GDP、三产业各自占GDP比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货运量、大学生占人口比重、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卫生机构数量这些指标主要来自兰州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有些指标根据相关数据处理所得。
3.3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将多个具有相关性的要素转化成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分析与统计方法。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在保证信息最少丢失的前提下,将原来较多的指标转换成较少的指标,在保证研究精确度的前提下提高研究效率。由于本文选取的指标数量较多并且存在量纲差异,因此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简化后续模型。
本文将分别对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这两个指标,三产业各自占GDP比重这三个指标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货运量、大学生占人口比重、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卫生机构数量这六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这两个指标可以转换成一个指标,命名该变量为SD。三产业各自占GDP比重这三个指标可以转换成一个指标,命名该变量为ES。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货运量、大学生占人口比重、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卫生机构数量这六个指标可以转换成一个指标,命名该变量为LIFE。
4对策与建议
科技投入是影响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兰州市2010年至2016年相关数据,运用SVAR模型,对兰州市科技投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兰州市科技投入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明显,甚至存在短期抑制经济增长的现象。因此,为提高科技投入对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建立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渠道,加强科研人才建设,提升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核心贡献在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要将科技投入成果转化为更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渠道。由于科技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兰州市的科技型企业又往往是中小型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发展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这一瓶颈。而作为目前主要融资渠道的银行,又往往因为担心这些中小型企业的还款能力而不肯贷款,从而加剧了融资难的问题。为此,政府应该一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降低银行对科技企业贷款门槛,提升贷款额度;另一方面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些便利政策,缓解他们的融资压力。
此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应该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创新,通过建立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融资途径,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7]。第二,加强科研人才建设。科技投入需要人力资源的流入,因此科研人才的质量关系着科技投入的成败[18]。为了提升科研人员的整体水平,一方面需要在本地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库,另一方面需要提升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此外,由于兰州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为此,也需要提升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在尽力挽留本地人才的同时,积极吸引外地人才。
(2)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完善配套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投入,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目前,兰州市的科研投入对社会发展提升不显著的症结在于科技投入的成果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积极调整科技政策。目前,现有科技成果没有完全贴近人民生活,科技投入的对象与现实需求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积极调整科技政策,重点扶持贴近现实迫切需求的科技项目。此外,由于兰州市的科技投入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并且企业自主科技投入较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19]。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减税、补贴的方式引导企业加强自主科技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科技项目中,这样将科技投入引向更加务实的方向,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20]。
第二,应完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社会不仅需要科技成果自身的作用,还需要完善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因此,政府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同时完善其他社会配套服务措施,让科技成果能尽快投入生产中,转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宇,程道金,张卉.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2):45-52.
[2]范梽芳,胡日东,衣长军.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关系[J].科技管理研究,2006(9):26-29.
[3]范柏乃,江蕾,罗佳明.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5):104-109.
[4]江蕾,安慧霞,朱华.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际测度:1953-2005[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5):50-57.
[5]范乡,骆峤嵘.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5(3):63-65.
[6]赵喜仓,陈海波,李健民.R&D资源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时滞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4):112-115.
经济刊物推荐:《税务与经济》秉承促进学术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始终站在学术理论发展的最前沿,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以其广阔的研究视角、深邃的学术内涵、丰富的理论成果、独特的办刊风格,以及鲜明的栏目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青睐,已成为我国税收与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和了解税收与经济学术动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