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科技期刊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基本策略研究

时间:2020年01月08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针对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十九大精神,科技期刊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办刊方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针对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十九大精神,科技期刊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办刊方向;二是以提升科技期刊的创新能力为导向;三是以服务区域发展为期刊立足点。

  关键词十九大;科技期刊;策略

十九大精神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不断提升,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增长到80万亿元,世界排名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如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相继问世,创新型国家成效显著。但是,我国整体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科技期刊责无旁贷。贯彻十九大精神,凝聚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实力,是科技期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使命。

  1当前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科技期刊的党性意识和人民性意识有待加强

  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来说,业务能力很重要,但是加强思想建设更重要。建立又红又专的科技期刊队伍是保证科技期刊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重要保障。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期刊队伍的牺牲、奉献精神,离不开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纷纷加入到建设新中国的奋斗中来,他们在一穷二白的经济科技基础上,研究出一件件国之重器,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防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如果没有一颗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精神,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科技期刊加强党性和人民性教育,关键是树立为国家为民族服务的精神,团结和凝聚广大科研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2科技期刊的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科技强国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距离科技期刊强国还有差距。我国的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还偏低,缺少有突破的创新性成果,缺少前沿性的学术观点、理论成果和实用的科学技术,导致引用率低、读者少。我国并不缺少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但是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都投到了国外期刊。只有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才能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1.3服务区域发展意识还有待加强

  科技期刊的使命除了传播学术观点,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科学理论水平,还应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是科技期刊获得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科技期刊应从服务区域发展为切入点,把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前结合起来,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注入活力,强化科技期刊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2当前科技期刊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基本策略

  十九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做出了关于新时代、新征程等一系列判断,提出了关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基本方略。科技期刊在新的征程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党和人民办好期刊,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2.1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办刊原则

  第一,科技期刊要坚持党性原则。科技期刊坚持党性,关键在于要加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树立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情怀。科技期刊也要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上坚定立场,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科技人员心中若无党性和人民性,没有家国情怀,没有牺牲奉献精神,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就很难有持久忘我的动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来。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科技期刊也要宣传主旋律和正能量,成为各行各业科技人员力量凝聚的重要渠道,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做出贡献。遵循正面引导、宣传为主,大力弘扬主旋律,积极宣传科研人员的创造和奉献精神、勇于探索和争先精神。科技期刊的党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思想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二是过硬的业务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又红又专。

  要建立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就必须确保党组织在期刊建设中保持核心地位,加强期刊党组织建设,学习和贯彻党的纪律、法规、条例,保持期刊队伍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过硬的业务能力,成为科技领域坚不可摧的宣传阵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要入脑入心,对党的先进思想要真学真信真落实。科技期刊人才队伍除了思想作风先进,还要注意工匠精神、传世之心、人文情怀的弘扬,在期刊出版的每个环节中做到精心策划、精益求精,把每一期都做成精品。思想作风先进,业务能力一流的期刊人才队伍,就是科技期刊的党性体现。

  第二,科技期刊要坚持人民性原则。科技期刊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

  要做好科技期刊工作,维护党的执政基础是重要环节,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关键。科技期刊与广大科技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科研人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个人发展等,都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期刊的出版与发行工作要坚持服务科研人员的宗旨,提高办刊质量,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和发表的平台,满足人们对科技前沿知识的了解和交流。

  期刊的主要栏目应及时反映科研领域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创造经验,激发人们尊重知识、追求知识、运用知识、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集聚全国科研人员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2以提升科技期刊的创新能力为导向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科技期刊要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力量。而科技期刊为科技创新提供渠道,搭建平台。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发展创新的重要平台,其传播的学术内容是最新思潮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第一,加强理念创新,推动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是科技期刊扩大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科技期刊不仅要影响科研人员,也要对大众产生深远影响。不仅要面向国内,也要面向国外,成为世界一流期刊。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迅速。期刊数量及文章发表数量大量增加,科研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但是,也存在刊物国际化程度不高、刊物重复、刊物生存能力不强、办刊理念落后、刊物质量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从长期来看,刊物国际化、市场化是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科技期刊要推动自身的创新,汲取国际期刊的办刊经验,学习国际期刊的办刊理念和方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国科研发展水平。

  第二,加强工作创新,紧跟时代变迁,引领科技文化的发展。首先,要有引领时代和超越时代的工作观念。科技期刊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仅要如实呈现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而且要能够洞察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引领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加强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编辑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编辑的任务不仅是对文章格式、语句等问题的修正,更是需要有新思想、新思维的编辑人才推动科技期刊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编辑要有灵活、敏锐的头脑,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方向,从新视角、新思维中发现和思考问题。编辑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知识,才能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发现精品、亮点,既推动了期刊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科技期刊要创新工作思路,要把“坐得住”与“走出去”结合起来,作者投稿和专题约稿相结合,多出去接触市场,开阔视野,组织专家学者推出高水平的特色栏目。其次,要有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科技期刊也要有全局意识,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国家的核心工作和关键工作,勇于承担和创造。服务于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积极推动刊物自身的创新发展。科技期刊要深刻检视自身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总是把出版物的质量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家对科技进步的需求,满足人民对科技发展的期待。

  第三,期刊要有特色意识、品牌观念。紧跟政策动态,对研究问题要有高度的敏锐度,抓住学术热点和焦点,抓住学术创新高地,并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与时俱进,始终占据学术制高点。要做到这点,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建立一支具有高学术素养的编辑团队。科技期刊要想做出精品,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关键在于编辑。一个杰出的编辑,首先应该是一个学者,有自己深入钻研的领域,有一定的思想高度,才能高瞻远瞩。正如吕叔湘所说:“哪一个编辑都不可能像百科全书那样,样样都懂,但确实是需要相当广博,既要是一个通才,又要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结合起来。”[2]

  其次,一个好的编辑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够准确把握党的纲领、政策、路线,党的纲领性文件当中蕴含着丰富的选题,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习党的文件也是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再次,一个好的编辑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编辑拿到文章后,有没有审阅和加工的能力,有没有很强的文字功底,有没有很好的编校质量,都关系到期刊能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中国能否从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关键在于编辑。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建立四个自信,四个自信的关键是文化自信,没有好的出版作品,就谈不上文化自信。

  科技期刊要想做成精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不行的。编辑的知识积累、文字能力、责任意识、审美水平和创意空间是影响刊物质量的关键所在。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关系着期刊能否形成品牌,因此要给编辑创造条件,为编辑的学习和提升提供机会。可以采取加强编辑的业务培训、举办编辑学术交流等措施,来加强编辑队伍的培养。

  其次,提高策划特色栏目的能力。个性和特色是刊物生存的基础,没有突出的特色和突出优势,刊物就可能生存不下去。著名编辑学家邹韬奋曾经说:“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要造成刊物的个性和特色,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3]

  突出特色,以特色制胜,是期刊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刊物是否有特色,取决于栏目是否有特色。有特色的栏目,就会有特色的文章。因此,编辑人员要提高特色栏目的策划能力,以特色来促进个性的发展,促进期刊的创新发展。特色栏目可根据区域发展热点问题来设置,也可以通过联合区域高校的重点学科来设置。除了关注焦点、热点,有些冷门话题,吸引相关研究文章的投稿,因为别的期刊没有这样的研究,从而使刊物成为该领域的标杆,并与其他刊物区别开来。

  2.3以服务区域发展为期刊立足点

  第一,建立科技期刊与区域发展良性运作平台。经济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给区域发展带来活力。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区域发展经济带有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一带一路”、东北老工业区等区域经济发展板块,这些板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增长极[4]。区域经济的大力发展,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同时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立区域发展和科技期刊良性运作平台至关重要。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等,促进区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聚焦区域发展的需要,寻找研究的热点和研究素材,提高自身的学术质量,以区域发展为依托,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快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期刊是研究成果和生产力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媒介,科技期刊可以推广宣传研究成果,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和流动,更快的转化为生产力。区域发展的实践和需求可以刺激研究热点、焦点,为科技研究提供研究灵感、研究素材,从而推动科技理论的发展。建立科技期刊与区域发展的合作平台,积极发挥科技期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区域内创新主体的合作,更快的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优化科技期刊与区域发展合作的路径。首先,在选题上要体现区域特点,关注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区域优势,从区域汲取营养,充分反映区域特色和风貌,成为区域间沟通的桥梁。把期刊的亮点和特色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发挥期刊学术交流和发展导向作用,保持期刊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动态平衡。科技期刊不仅要体现自身的学术性,同时也要融入到区域发展中,使科技期刊充分发挥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

  其次,在文章选用方面,优先采用前沿性的、创新性的、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反映时代需要的文章。紧贴区域发展特点,反映区域动态的文章,是刊物的立足点,是确立期刊地位的重要支柱。优秀的文章是期刊的生命线,与优秀的高水平的专家作者建立稳定的联系,使期刊有了优秀的基因库,可以确保期刊有高质量的稳定的稿件来源,从而确立行业标兵的地位。

  再次,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中介作用,促进跨区域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要促进不同区域期刊的学术交流,而且要促进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为跨区域之间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促进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发挥学术期刊的中介作用,整合不同区域之间的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学术团队推动跨区域间的协同创新,为跨区域经济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学术成果转化。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密切联系企业,把科技期刊打造成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关注企业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密切联系相关专业和重大项目负责人,跟进科技研究进展和重大理论创新,在理论研究和实际需求之间建立沟通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样既可以提升自身的办刊水平,同时也服务了地方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了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为期刊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活力,科研人员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和着力点,企业解决了发展的难题,期刊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可见,把科技期刊打造成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交流,可以实现不同创新主体的共同发展。科技期刊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贯彻十九大精神,要把握大方向,结合自身特色,找准自身地位,探索创新新思路,才能促进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服务人民的群众路线,是做好科技期刊的政治保证。提升期刊的创新能力,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立足区域,服务区域发展,是科技期刊汲取活力的源泉和立足点。以十九大精神引领科技期刊的发展,在十九大规划的蓝图当中寻找科技期刊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11):10-27.

  [2]蒋曙晨.吕叔湘同志谈出版编辑工作[J].出版科学,199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