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金融科技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路径研究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时间:2022年02月25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数据,聚焦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链式传导作用,探索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且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资本

  摘要: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数据,聚焦“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链式传导作用,探索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且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加显著的提升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金融科技→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0105,企业创新绩效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中有0.0105个百分点是通过该链式中介路径实现的。

  关键词:金融科技;企业创新绩效;融资约束;研发投入;链式中介

金融科技

  一、引言

  在双循环经济格局下,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尤为显著。纵观相关研究与实践,企业创新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然而,中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传统金融市场偏好短期投资及抵押贷款,而企业创新项目兼具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二者间的矛盾致使企业难以借助银行信贷渠道满足创新项目的外部融资需求[1],进而阻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金融科技日渐成为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驱动力,使企业融资的性价比更高。回顾现有的研究,金融科技对微观企业的影响已逐步得到关注,但仍未形成一致结论。支持论者相信对于企业创新,金融科技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在内的诸多新技术,使得企业信息的可得性大幅提升。其对企业信息市场透明度的提高,作用同样重大[3],在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提升企业创新绩效[1,4]。

  同时,非支持论学者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尚不足以支撑企业创新活动[5]。所以,金融科技能否助力企业创新,如何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依然需要深入探讨。同时,在科技内循环背景下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现有关于金融科技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多从创新投入或者产出的单一角度分析了融资约束在金融科技和企业创新之间的重要传导作用[1,6],忽视了企业自身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间的复杂联系。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价值对于指导投入、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大意义。

  当下,在研究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影响成果中,学术界的观点主要为:一方面认为研发投入的增加必然会提升企业创新绩效[7],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从研发投入到创新绩效是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促进效应。梅冰菁、罗剑朝(2020)提出研发投入规模与投资成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复杂影响效应促使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出现非线性特征[8]。

  那么,在金融科技背景下,企业自身研发投入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基于此,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明确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传导效应,梳理金融科技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其次,区别于以往的文献对金融科技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单一路径检验,文章尝试把企业融资约束与其自身研发投入纳入一个理论框架中,借此探索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复杂路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金融科技→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逻辑框架,构建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结合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最后,根据企业所处地区及行业资本密集性特征将样本分组,分析金融科技对不同地区及不同资本密集度特征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为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有针对性对策及建议。

  二、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1.金融科技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创新项目的推进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而以银行业为主导的中国传统金融体系存在较多的局限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创新的发展。而金融科技的出现为优化传统金融市场结构提供了契机[9]。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推进能够模糊传统金融市场区域边界,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应用使得企业信息变得数字化、网络化、透明化,进而提升了金融机构对企业信息的可得性,信息不对称程度得以降低[10]。银企关系的改善以及金融市场的优化能够使得企业创新失败的风险性降低,进而使得创新成功率上升,绩效得以提升。据此提出:假设H1:金融科技可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2.融资约束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从金融科技对融资约束影响角度看,创新项目对资金有较高的依赖性,内部资金通常不能长期、持续地满足创新项目领域的投入需求[11],一直以来,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高融资成本和渠道单一造成的低融资可得性始终限制着企业创新的外部融资[12]。

  一方面,金融科技基于前沿技术能够硬化企业软信息,降低金 融机构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提升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的同步性。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发展下出现的蚂蚁金融等投融资平台,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长尾范围,不仅使企业融资的资金来源增加,同时也使企业融资的难度降低[13]。从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影响角度看,资金是影响企业创新成败的关键要素,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能够增加企业进行创新的动机,并且充足的资金保障能够降低企业创新中断的风险,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融资限制于企业创新行为的阻碍效应在相关研究中已得以证实[14]。

  张璇等(2019)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融资约束的缓解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专利申请量[15]。金融科技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开拓了新机遇。提升资金与创新项目的匹配度,降低资金错配,保障创新项目持续的资金支持,是金融科技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机制[16]。据此提出:假设H2:金融科技可借助缓解企业在融资上所受的约束,推动企业提升创新绩效。

  3.研发投入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从前半段路径金融科技对研发投入的影响角度看,现有研究较为一致的观点认可金融科技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3,5]。对后半段路径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现有研究仍存在分歧:首先,线性促进论普遍认为企业R&D投入会提高创新绩效[17]。然而,非线性论学者提出企业研发投入存在规模效应与机会成本效应,两者的同时存在使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间可能出现非线性特征[8]。

  从规模效应角度看,研发投入规模的增加对创新绩效的边际效应受不同的创新阶段及技术水平的影响[18]。同时,从机会成本挤出效应看,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会挤占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等资金资源,提高机会成本,进而影响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方向[8]。据此提出:假设H3a:研发投入于金融科技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假设H3b:研发投入于金融科技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负向中介作用。

  4.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当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时,研发投入项目由于其高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往往会被管理者放弃,而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能够促使企业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高收益的创新项目去获取超额收益,进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学者们也较为一致地肯定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能够推动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19]。Benedicte(2004)研究强调了企业R&D投入与融资约束之间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20]。张璇等(2017)基于中国企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融资约束与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间的负向效应[21]。

  所以,文章认为,在金融科技和企业创新绩效间,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但受制于研发投入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对于链式中介作用的具体方向,在理论上依然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进而,提出假设H4:假设H4:“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于金融科技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上述四个研究假设,文章基于链式中介理论构建起对应的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三、研究设计

  1.模型构建

  (1)直接效应模型文章选取滞后一期的金融科技变量和企业创新绩效变量进行模型构建。

  (2)中介效应模型文章分两步检验融资约束与R&D投入的中介效应,及“融资约束→R&D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基于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得性,同时,鉴于2011年金融科技在中国开始迅速发展,文章选择研究年度为2011—2018年。选用非金融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并去除已退市、2018年以后上市的企业以及主要变量缺失的企业,以企业代码为依据合并相关数据,得到文章研究所需要的全样本数据库。

  并对非百分比指标变量取对数以降低异方差,对连续数据同时施以1%缩尾处理,基于此将异常值剔除。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基于李春涛等(2020)的相关基础[1],采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对外公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金融科技变量的测度指标[24];企业数据通过充分整合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之中的上市企业专利数据所得。

  四、实证分析

  1.金融科技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直接效应分析

  由回归结果可知,直接效应系数为0.2871,且统计学意义显著,说明金融科技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假设H1得以证明。

  (1)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分析文章通过递归模型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22],显示a1=-0.1189,且统计学意义显著,证明金融科技于企业融资约束有显著缓解效应。引入中介变量后,主效应系数变为a2=0.2330,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为d1=-0.4551,系数乘积a1d1=(-0.1189)×(-0.4551)=0.0541是中介效应与a2同号,假设H2得证。

  (2)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分析同理,文章通过三步法递归中介效应模型(1)、(4)、(5)分析研发投入于主效应中的传导效应。第一步,前述已证,主效应c=0.2871;第二步,利用模型(4)检验金融科技对研发投入的影响a3=1.3725;第三步,利用模型(5)同时引入金融科技与研发投入两个变量,直接影响效应变为a4=0.1483,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为γ1=0.1009,系数乘积a3γ1是中介效应=1.3725× 0.1009=0.1385与a4的符号相同,由此证明了研发投入于金融科技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向中介效应,假设H3a得以成立。

  (3)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模型(1)、(2)、(6)、(7)用来探究“融资约束—研发投入”链的中介作用。首先,在模型(1)中,金融科技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具体系数值是0.2871,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其次,在模型(2)中,a1对应的数值是-0.1189,系数为负且显著,说明金融科技为企业脱离融资困境提供了支持。模型(7)中b1为-0.3669,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为a1b1=(-0.1189)×(-0.3669)=0.0436显著为正,与三步法所得融资约束中介效应并无显著差异。

  依次检验模型(6)中a5=1.2670,模型(7)中b2=0.0995,二者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为a2b2=1.2670×0.0995=0.1261,进一步验证了研发投入的正向中介效应;第三,在模型(6)中,d2对应的数值为-0.8874,于1%统计水平上呈现明显的负效应,说明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的链式间接效应显著,间接效应大小为a1b2d2=(-0.1189)×0.0995×(-0.8874)=0.0105。此外,比较模型(7)的系数c'=0.1067和模型(1)的系数c,二者符号相同,且c′的显著性与系数大小均小于c,证实了“融资约束→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传导作用,其传导路径系数为0.0105。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研究基于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2011—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搭建了以“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为链条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多阶段作用路径,明晰了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效果,探寻融资约束及研发投入于主效应路径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研究显示: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过程中正向效应显著,且在中西部地区与资本密集的企业样本中更为突出。路径探索分析发现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均具有显著的单重中介效应,且“融资约束→研发投入”链条发挥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

  所以金融科技可经由缓解融资约束的压力,实现企业研发投入整体水平的提升,并且对创新绩效层面发挥正向提升作用。文章所得研究结果及结论在替换主要解释变量后,实证分析结果仍无显著偏差,由此印证了文章实证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文章进一步补充了金融科技如何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链条,为实体企业如何借助金融科技发展获得更强的创新推动力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第一,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正向推动作用显著。现行金融服务模式需要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通力合作下,深化金融科技改革,释放金融市场活力,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第二,除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问题外,金融科技对企业研发资金产生的诱导效应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得益于金融科技发挥的诱导作用,研发投入在正向上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发挥积极的中介效应,在当下金融科技持续、快速向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需要紧抓机遇,增加创新项目资金投入,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充分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第三,金融科技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由于行业、地域等企业特征而存在异质性。相关机构可根据不同特征企业的差异化影响制定针对性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金融科技覆盖面,加大对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李春涛,闫续文,宋敏,等.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0(1):81-98.

  [2]万佳彧,周勤,肖义.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J].经济评论,2020(1):71-83.

  [3]韩涵.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分析报告[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8(4):108-122.

  [4]JagtianiJ,LemieuxC.Dofintechlenderspenetrateareasthatareunderservedbytraditionalbanks?[J].JournalofEconomics&Business,2018(8):43-54.

  [5]MagnusonW.Regulatingfintech[J].VanderbiltLawReview,2018(4):1167-1226.

  [6]王小燕,张俊英,王醒男.金融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与政府监管绩效评估[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5):93-108.

  [7]杨林,段牡钰,刘娟,等.高管团队海外经验、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2018(6):9-21.

  [8]梅冰菁,罗剑朝.财政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制度差异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J].经济经纬,2020(1):167-176.

  [9]王栋,赵志宏.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9(1):45-56.

  [10]BuchakG,MatvosG,PiskorskiT,etal.Fintech,regulatoryarbitrage,andtheriseofshadowbanks[J].SsrnElectronicJournal,2017(3):453-483.

  [11]YuS,LeiG,JinC,etal.Theeffectoffinancingonfirminnovation:MultiplecasestudiesonChinesemanufacturingenterprises[J].EmergingMarketsFinance&Trade,2018(5):1-26.

  [12]陈华东.管理者任期、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8):112-126.

  作者:王荣,叶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