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试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

时间:2022年04月25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以村村响大喇叭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应急广播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应急管理,尤其是城镇社区应急管理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当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简要论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建设方案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以“村村响”大喇叭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应急广播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应急管理,尤其是城镇社区应急管理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当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简要论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建设方案的选择要点。

  关键词:应急广播 乡村振兴 智慧城市 大数据 公共服务 灾害预警

新媒体广播系统

  1 前言

  应急广播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应急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广播电视行业新的业务形态。农村广播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年代曾独领风骚,到 1976 年年底全国安装的有线喇叭规模发展到 1.13 亿只,曾经是国家对基层的政策宣传、文化娱乐和信息发布等的主要渠道。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农村有线广播系统逐步瘫痪,农村广播的作用也逐渐被其他媒体所取代。但广播系统在运作成本低、覆盖面广、通俗易懂、强制接收以及方便快捷等方面,仍具有其他传播媒体无法具备的独特优势。

  自“5·12”汶川地震、 “4·14”玉树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加快了“村村响”应急广播相关建设。在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尤其是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地应急广播系统在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社会动员、协助救援、稳定人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应急广播系统的表现层也从模拟到数字,从单向到双向,从大喇叭到全媒体,从农村到城市,从“智能化”到“智慧化”等方面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2 当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 统 计, 截 至 2021 年 4 月 底,全国已建成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新疆等 10 个应急广播省级平台,1088个县级平台,部署终端约 180 万个,覆盖行政村约 22 万个。

  这些建成的应急广播系统都能像规划所设想的那样起到“应急”的作用吗?事实上,实际调查显示,其中的情况并不乐观。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消息显示,2020 年2 月 27 日,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召开视频会议,按照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制订了 10 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重点研发需求,并将应急广播建设列进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重点研发任务。

  与会专家同时还对我国当前建设的应急广播系统做出总结,提出目前的应急广播仍不完善,平时维护不足,战时只好应急开通;而且应急广播五大缺陷依然存在,即双向问题、村一级安全监控问题、资产动态管理问题、战时和平时结合问题、双断问题。结合与会专家的总结,笔者认为当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在技术上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传 输 覆 盖 方 式 以 DTMB、DVB-C 和 FM 调频单向为主单向广播系统存在的缺点不再赘述,但很多新建的应急广播系统仍然 采 用 以 DTMB 接 收 方 案 为 主, 以GPRS 或 4G 作为状态回传的建设模式。新建的应急广播系统应该主要采用基于 IP 的双向应急广播传输方案,并结合无线广播传输覆盖。这不但解决了广播信号的传送问题,还解决了对节目播出内容、广播终端运行参数的回传监控等一系列传统广播技术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

  2.2 村一级安全监控和管理的问题一直以来,广播就是基层党组织与村民群众打交道的有效工具。国家广电总局和应急管理部去年联合印发的《应急广播管理暂行办法》也提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旅游景区、企业园区等基层管理部门或基层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发布的所辖区域的社会治理信息也属于应急广播播出信息之一。因此,应急广播通常会开放权限供镇村两级使用,但是这又带来了两大难题:一是镇村两级播出安全监控问题;二是在镇村两级部署的大量乡村适配器和 IP 话筒带来的设备使用培训、设备维护升级、设备设施资产管理问题。

  2.3 “平战”结合的问题实现常态化播出是应急广播能“应急”的前提。但实际调研显示,应急广播大喇叭“扰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很多刚刚建设的应急广播线路设备被破坏,“喇叭朝天”;全县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由于单向广播无法做到内容的个性化、信息发布的智慧化,导致内容重复性播发、同质化严重。很多应急广播设备制造商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广播时代,更多考虑的是传播技术,在如何丰富应急广播内容和服务,如何将广播音质变得更动听,如何让收听广播的居民群众接受、认同甚至依赖应急广播等方面,没有在平台和产品体系中做功能设计和应用设计。

  2.4 城市城区应急广播建设的问题在城市,广场、医院、商场、学校、集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区,以及救灾避难场所、公交车站、社区小区出入口、高速公路隧道等特殊区域是城市应急管理和应急信息发布的重点防控区域,但这些区域的噪声非常大,单纯部署应急广播大喇叭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应急广播“平时宣传,战时应急”的应用需求。如何按照国标“大喇叭”应急信息发布流程和安全技术规范解决城市户外大屏、高清视频多媒体应急信息发布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5 应急广播设备只注重功能,不注重性能和质量的问题2018 年 10 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 11 项关于应急广播的暂行技术规范文件,都是围绕协议、播发管理和安全等方面,对产品部分的相关要求和技术规范还不健全。同时,应急广播的建设方大多只关注应急广播的功能和技术规范性,追求建设的低价格,尤其是对安装应用到偏远农村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关注度不够,也缺乏测试和评判手段,导致一两年后应急广播系统故障率高,维护压力大,匹配的维护资金不足以支撑维修维护费用而导致系统逐步瘫痪。

  3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技术思路

  3.1 应急广播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应急广播系统大致经过了三个时代的技术变革,具体如下。

  (1)模拟广播时代基于话筒 + 功放 + 喇叭的简单结构,或采用小功率无线调频发射方式。模拟时代的广播就是人们记忆中农村老旧的大喇叭。

  (2)数字广播时代采用 TS 或 IP 数字编码传输方式,具备基本的指令控制,包括远程开关、音量控制、分区域 / 点对点广播能力。不足之处:缺乏监管监测能力,单向终端居多,管理者无法对整个系统运行状况有直观准确的了解;应急广播功能和应用单一,不具备融合互联能力,只能进行简单的音频广播播出。

  (3)智慧广播时代正如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朱咏雷在第 28 届 CCBN 上的主旨演讲所言:“智慧是方向,是广播电视顺应新兴技术迭代演进的必然趋势,是广播电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面符合应急广播国家标准的同时,要利用云计算、云服务、云安全、新媒体等新技术,实现应急广播信息的多部门共享,实现智慧化、个性化、全媒体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媒体发布,具备标准化、多功能、高度融合扩展能力,打造全新的系统化智慧应急广播。

  3.2 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要点

  目前,应急广播系统已经远远超出了“村村响”大喇叭的业务应用范畴,涉及平台建设、传输覆盖、接收终端、业务构建与应用等一系列复杂的方面。从建设方角度来看,具有高度集成、定制开发、多方接入、多端播发、资源利用和持续运营等项目特征,对系统的建设、运维、发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当前的应急广播建设方案,整体设计或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要点需要在满足行业暂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先进性、高度安全、开放包容、持续运营能力的技术方案,并将应急广播建设与“智慧广电 + 公共服务”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智慧城市,乡村应急管理和综合治理融合设计,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避免系统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下文将从应急广播平台建设、传输覆盖方式、接收终端三个方面进行简述。

  (1)应急广播平台建设

  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的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平台的接入融合能力和应用管理能力两个方面。接入融合能力方面,应急广播平台要避免建设单一的大喇叭广播系统,要按照智慧广播应用要求进行融合建设。平台接入能力除支持上下级平台和政府应急信息发布部门接入外,还应将应急广播平台的业务应用与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移动指挥、环境自然灾害监测等实现深度融合,实现统一平台,一张网调度,一张图指挥,有效发挥应急广播的媒体传播优势。

  应用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应急广播平台数据接入分析能力和数据可视化方面,通过建设应急广播大屏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应急广播调度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汇显展示。应急广播平台数据接入分析能力和数据可视化是应急广播平台的技术开发实力、建设管理经验、融合规划设计等能力的综合体现,需要将应急广播相关的信息内容、发布渠道、覆盖人群、效果评估、指挥调度、监控融合、WebGIS定位、大数据分析等统一大屏汇显,一张图直观呈现,实现融合指挥,远程协同,确保保障有力、应急可靠。

  (2)应急广播传输覆盖方式

  应急广播接收终端由个人终端、公共终端组成。个人终端即现有的收音机、电视机、有线电视机顶盒和新媒体终端等,这类终端只需要平台与相应的前端系统进行适配对接即可。为了满足公共终端应急信息的高可靠传输要求,通常要求具备多种传输模式,主要有 IP、DTMB、DVB-C、FM/RDS、4G/5G 五种。

  从可靠性、经济性、可行性几个方面来看,建议应急广播传输覆盖与终端接收应遵循 “平战结合”的原则,综合双向 + 广播的共同优势,以 IP 双向传输为主用,电台无线 FM 接收为备用,4G/5G 为可选或接口预留。“平时”以有线为主,提供优质的 IP 广播,提供科技常识、信息传输、公共服务方面高质量、低成本的应急广播服务。“战时”以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结合 IP 广播实现有线无线协同、高度可用的应急广播预警信息服务。

  (3)应急广播接收终端

  国家广电总局和应急管理部 2020年 12 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要求,在 2025 年完成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人口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其中,灾害事故多发易发频发地区主动发布终端人口覆盖率达到 95% 以上。这里的主动发布终端主要是指在城乡新建部署的公共应急广播终端。新建的应急广播公共终端是应急广播体系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耗资巨大的集成建设工程;尤其是农村应急广播的建设,除了要关注产品的接收方式和功能外,更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如能够抗雷击浪涌,适合农村恶劣的应用环境。

  3.3 应急广播系统的应用创新以应急广播业务为核心,加强应急广播应用创新。早在 2016 年,浙江广播电视局就发布《关于推动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使用和管理的意见》,并提出“以使用促进管理、以管理推动使用”。只有平时多用才能强化紧急时应急广播的应急能力,而要解决平时多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应急广播业务群众满意的问题。因此,在建设先进、高可靠性应急广播的同时,还要加强应急广播的应用创新,让政府满意,让群众依赖。目前,应急广播系统的应用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城市小区应急广播终端的建设与应用按照行业暂行技术规范“主动发布”终端的应急消息发布流程和技术规范,提供视频多媒体的应急消息发布,完善平台和接收终端应用设计,解决城镇应急广播建设和应用问题。

  为社区、街道提供即时信息发布手段,节省大量的拉横幅、印海报等宣传费用;为小区物业提供便捷的多媒体信息发布渠道,同时也解决城市小区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协调、管理和运行维护问题。“平时”提供视频多媒体应急信息发布,“紧急时”配合高音喇叭面向城市小区播发音视频应急消息。另外,应急广播系统媒体发布平台还可接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平台,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2)建设城乡社区应急广播公共服务点,服务群众,提升应急广播服务能力在城乡社区和活动广场建设应急广播公共服务点,提供视频多媒体应急广播的同时,解决传统应急广播只有声音播发的不足,同时可强制定时转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省台新闻、地方新闻等重要广播电视节目,定时播放广场舞曲和举办卡拉 OK 大赛,提供户外公共服务互动查询、电子阅报、公益广告播放、红色电影定时播放,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本村信息平台的电视呈现等多个公共服务应用的创新。

  (3)进一步强化应急广播的应急能力,应急广播平台与视频监控系统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对接,还要实现深度融合应用,实现与传统视频监控、应急通信和应急管理的互补;实现应急广播终端、视频监控终端、应急通信终端、全域环境监测预警等设备的“一张图呈现”;实现快速的多媒体融合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满足应急管理“一张网调用、一张图指挥”的应用需求。

  (4)发挥多媒体应急广播的优势,协同灾害预警主动发布应急广播的强制发布、强制接收优势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尤其在夜深人静时可对熟睡中的公众起到重要的预警作用。通过应急广播平台接入多种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地震、强降雨、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沉降、内涝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面向政府、行业和民众的强制主动发布。

  4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以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重大发展战略任务为奋斗目标,按照云化、IP 化、智慧化和融合化的技术方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 等新技术,让应急广播与时代共同发展。

  作者:彭晓鹏 福建广电网络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