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05月13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 要: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基地,也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摇篮。无论是在知识传输还是思想教育方面都责任重大。课程思政融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找到切入点。立足理论与实践,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整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将课程思政有机的融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与课程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具有理论结合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虚拟仿真实践中获得与真实的社会活动同样的感受,提升对企业实际运行的认识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遵守劳动纪律,树立远大理想。高等教育具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推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企业运行; 虚拟仿真; 实践教学
引言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 年 12 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 教学改革要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专业课都要体现和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和精髓,深入融合在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内容,专业课程知识和课程思政内容要有机的融为一体。教育部在 2020 年 5 月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路线图进行了明确,并强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因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建设的途径和手段。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课程和专业的要求,分别确立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将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要素融合一体。
虚拟仿真论文:虚拟仿真类实验教学资源省际高校共建共享的研究
高校要深入挖掘自身办学特点和传统学科优势,所融入的课程思政内容要具有高校自身的特色。高校是中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仅改善思想政治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品质人才的需要。除思想政治课程外,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两者之间没有完全衔接,处于各自独立状态。培养创新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教育信息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8—2022 年) 》中强调,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建设、开发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教育信息化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的目标: “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应用模式的创新和充分发挥 1 500 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的作用。”逐渐上升的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建设应用的数量和逐渐扩大的应用范围,促进了虚拟仿真技术的迭代更新。目前,将创建虚拟场景的计算机系统的技术称之为虚拟现实技术( VR 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出与真实工作环境高度相似的虚拟现实场景。在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体验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特点是具有现实交互性,能够给学生提供在虚拟环境下的真实操作场景,使得学生在虚拟环境下也可以真实的习得职业技能。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和构想性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如同在真实的环境中,去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一、课程思政的特点
1. 课程思政具有全过程性在课堂授课的各个环节和阶段都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在各类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有序科学讲授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入日常教学中[1]。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前的备课中,在课中的讲授中,在课后的课程总结中,都应紧密结合课程思政的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前的预习内容上,在课中对专业知识的领悟中,在课后对课堂知识的复习中,应将课程思政的要素融入其中,在课前、课中、课后直至考核环节真正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课程思政的内容。
2. 课程思政具有融合性在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相辅相成,每一门专业课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征,将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丰富专业课程内涵。不能脱离专业课内容生硬地插入思政内容,而是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元素紧密结合,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共同发展。
3. 课程思政具有隐性效果各个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使得思想政治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思想政治课程不同的是,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思政内容,并且课程思政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是自然、不生硬的,不会影响专业课程内容的讲授和结构。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将课程思政内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政课程内容的影响。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效果是隐性的,它不会像专业课一样有明确的考核和衡量标准,但是对学生来说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却是终生受益的。
二、企业运行虚拟仿真实践课程的特点
1. 沉浸性在视觉感知功能基础上,扩展和增强了听觉、触觉、运动、时间等感知功能,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具有多感官的知觉体验[2]。在企业运行虚拟仿真课程设计中,通过设计的任务和流程活动,将企业运行的全过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出来,使学生行为专注,完全被吸引并投入到虚拟现实的场景之中,进入沉浸状态。在不同阶段的课时安排中,虚拟场景所虚构出来的环境使得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场景中,获得最有效、最真实、最享受的心理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极具真实的感官体验,这种感官体验可使得学生完全沉浸其中,和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整体。
2. 交互性企业运行虚拟仿真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使用者可以通过感知组件实现人机交互。借助感知组件与感知设备,操作者可以通过企业运行虚拟仿真平台创设的环境中活动,甚至通过虚拟的手感碰触到虚拟的物体,真实还原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与场景。例如,通过操作感知组件,将原材料从仓储区转移到生产备料区,后台数据相应发生变化,同步完成原材料领用出库过程。这就体现了虚拟仿真平台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增强了虚拟实践中的真实体验感,能够使学生在虚拟仿真实践中感受到真实的反馈,从而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下也能够较为真实地体验各生产环节,所有结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效果。
3. 虚拟性企业运行虚拟仿真平台所创设的虚拟环境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虚拟的世界里,学生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真实的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和任务,如同置身于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学生所有的感官感觉都是真实的沉浸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虚拟世界可以无限扩大,可以无限缩小,也可以有无数变换的企业运行模式。可以根据企业运行虚拟仿真实践课程的需要进行各种环节和要素的增减,丰富实践课程的形式,扩展实践课程的内容。虚拟仿真手段使得虚拟仿真实践课程内容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性。
三、课程思政遵循的原则
1. 坚持专业知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高校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养专业优秀、综合能力强、信念坚定的人才。课程思政应在教学中同时体现专业知识和价值观。知识是基础,价值是目标。局限于知识而忽视价值的引导是不全面的,局限于价值而忽视知识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3]。实现专业课程的价值导向,需要学生对专业有正确的认识,形成一定的学科逻辑,然后挖掘专业知识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使知识与价值之间建立起自然的联系。在课程思政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使专业课程既有专业知识的广度,又有社会价值观的深度。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在要求。增强课程思政的时代特征,形式灵活多样才能够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新要求[4]。这种理念也适用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新时期,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对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认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的了解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任务。高校必须重视这些理论问题,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必须准确地向学生传递正确思想观念。必须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同时培养他们掌握课程思政的教学技能。还应该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学生就无法深入地运用理论知识,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教育就是“纸上谈兵”。在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用实际案例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学生对中国历史使命的理解,明确个人发展对社会和国家的意义与价值。
3. 坚持整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需要全校的共同参与,它关系到所有课程、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处理好整体统一与个体个性的关系。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学科分离的问题,各个学科都应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教育目标的统一性,以全局思维看待课程思政建设的各个方面,确保可以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5]。应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会等力量,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个体思想是一个个体吸收和内化接收到的信息,建立认识,继而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理解能力不同,他们的思维形成过程也不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课程思政需要遵循个体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新时期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上要求整体统一,这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探索课程的个性化开发,充分利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整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融合。
四、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建设策略
虚拟仿真课程的虚拟性虽然不是真实的实践环境与场景,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所打造的虚拟仿真实践场景可以真实地还原实践场所的所有要素,使得学生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在真实的实践场景中的感受基本一致。在虚拟仿真实践课程中,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既要有实践教学具备的课程思政内容,也要时刻结合虚拟仿真实践课程的特点。即如何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真实体现出课程思政内容所带来的学习效果。
1. 在企业运行虚拟仿真实践的体验中坚持课程思政的真实体验虚拟仿真课程是通过各种虚拟的环境来进行真实的实践教学。虽然虚拟仿真实践课中已经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与场景,但是在学生的心理认知上仍然会认为这是虚拟环境,导致学生容易从虚拟世界中脱离出来,进而将课程思政传授的内容与真实环境下所应有的价值观相脱离。因此,在虚拟仿真环境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既要满足学生在虚拟仿真环境下的体会,也要满足在虚拟仿真环境下对真实世界的反馈。课程思政的设计要求在虚拟仿真的环境里有真实的体验。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实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寻找错误点,并进行修正,一直到得出符合要求的结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坚持不懈的力量,体会认真努力所获得成果的快乐,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个性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虚拟仿真课程思政的设计不能只有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下让学生体会,还要将虚拟仿真与真实体验相结合,坚持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互动性和真实性。
2. 在企业运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坚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虚拟仿真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实践教学的本质和特征。在对理论学习的同时,需要对照实践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要秉承工匠精神,坚持遵守操作规程,坚持团队协作等。同时,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还应设计真实的课程思政元素。例如,可以通过分组分工协作或者小组团体协作方式完成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在分组协作过程中融入合作、协同意识,集体荣誉感等思政元素。这样既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融入了课程思政要素,又体会到真实的课程思政元素。
3. 在企业运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坚持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进行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要做到点滴渗透,而不是单纯的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照搬思政课程的内容,也不能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割裂开来。在设计实践课程内容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根据虚拟仿真实践课程的特点和大纲要求,在实践教学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传播,让学生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课程思政的教育,让课程思政真正地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结束语虚拟仿真实践课程有其课程自身的特殊性,而通过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在虚拟仿真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一方面,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内容传授给学生,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对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探索运用,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蒙丽媛.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做“三全育人”践行者[J]. 智库时代,2020 ( 3) : 154—155.
[2]秦双梅. 网络载体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2015.
[3]李靖.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研究[D]. 沈阳:辽宁大学,2021.
[4]曹馨月.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研究[D]. 锦州: 辽宁工业大学. 2021.
[5]韩宪洲.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7( 2) : 1—6,15.
作者:徐 蕾,刘述强,刘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