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教育职称论文范文论文(两篇)

时间:2017年09月0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下面是两篇教育类职称论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样态更新,论文以江苏省南箐噶及中学的薛权开老师的精彩研讨课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及实现,促进学生角色意识和行为的城镇化;以核心素养为内容和

  下面是两篇教育类职称论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样态更新,论文以江苏省南箐噶及中学的薛权开老师的精彩研讨课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及实现,促进学生角色意识和行为的城镇化;以核心素养为内容和导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样态更新》

  今年三月,在扬州市高考复习研讨会中,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薛权开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研讨课,内容是“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薛老师的出彩之处在于大胆的情境创新:

  1.提炼了新主题“change,andnochange——现代资本主义时代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调整”,这是薛老师本节课的课题,同时也是抛给课堂上每一位师生的话题。每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遇到挑战的时候,那些西方的政治家是如何思考的?做出了怎样的抉择?这种抉择有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何启发?这种以设问形式出现的主题较为新颖,改变了传统复习中知识的结论化和研究的去问题化,建构了崭新的学习场景,给学习者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

  2.站在了新角度薛老师选择了美国总统里根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的视角,叙述并讨论了作为生活的经历者和政策的制定者眼中的资本主义经济。为了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活动思路,他制作了一份“里根简要年谱”,通过“在大学”“做总统”“继任者”三个生动的环节,勾勒和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及20世纪90年代前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与学生一起探讨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其中,“身为总统的里根如何看待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等问题,为复习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解读角度。

  3.带来了新素材本节课,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历史故事和史料。例如:亚当•斯密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国富论》;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中里根一家的生活;《美国人为什么怀念里根》一书中论及的“里根经济学”;“英国病”与“撒切尔革命”;里根与中国智慧“治大国如烹小鲜”等等。特别是里根一家在“大危机”中的窘迫生活给人以强大的感官冲击:1933年在里根家乡迪克森,每2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失业。迪克森原是一个以饲养奶牛为主的市镇,可是奶价惨跌,挤出的奶还不够付工钱,里根的父亲失业了,他所向往的时髦鞋店已成泡影。哥哥尼尔工作过的水泥厂也倒闭了。全家的经济来源,就靠母亲在迪克森玛丽店里当缝纫工。后来,家里只得把在林肯道226号的大部分住房转租出去,以弥补微薄的收入。全家挤在一间屋子里,境况凄惨。[1]在这样的设计中,师生们互动自然,学习参与深入,不知不觉间一节课已经结束,而大家对于历史话题的思考和讨论还在延续。

  薛老师的情境创新好在哪?我觉得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由“教学语境”向“高考语境”转换的行为通道,为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考生”进行了“角色引入”,促成了学生学习意识和角色的悄然转变。

  1.问题解决者解决问题是“考生”的核心任务,“考生”意识的确立需要精妙的问题场景。教学中,薛老师设置了四个有趣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是自由,还是不自由”?20世纪3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困境,“是危机,还是新生”?20世纪8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滞涨,“是‘英国病’,还是‘世界病’”?20世纪9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是‘新经济’还是‘新科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提问使学生在“献给国王的一本书”“罗斯福的选择”“里根与‘铁娘子’”和“克林顿的机遇”等有趣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地理出了一条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轨迹:斯密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货币学派-“新经济”理论。

  2.独立思考者在高考环境中,独立理解、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独立表达是一名考生的行为规范。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我们鼓励同伴之间互助学习和集体探究,但出于“走向高考”的“角色引入”目的,复习教学就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角度,感悟的核心是灾难和危机的痛苦。但是,对于一名政治家,需要关注的不是简单的生活体验,而是解决危机的智慧。“是危机,还是新生”的问题使学生面对两个困惑:一是罗斯福和胡佛两位总统的决策究竟是面对危机的态度不同还是思维的差异;二是经历了这一危机并经历了两种不同问题解决风格的里根,自己的执政思维和理念有没有受到影响。

  3.书面对话者表达的书面化是高考唯一允许的方式,也是薛老师这节课教学培训的重点,每当需要学生发表意见时,我们会听到一个明确的要求:“想一想,写下来,并读给我们听。”通过观察,在这种明确的提示下,学生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努力地写下并修改自己的思路。在讨论“是‘新经济’还是‘新科技’”这个问题时,有个同学的表现令我们大为吃惊。他说:“我首先想到的是新科技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内容和形式,不过,仔细推敲一下,我觉得‘新科技’只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思维的一个激活因素,‘新经济’是把新科技作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手段,本质上与罗斯福时期加强政府调控、里根时期减少政府干预是一致的。所以,我认为‘新经济’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90年代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思想。”我相信,是薛老师的教学创新提升了这位同学,使他在面对问题时有了“写下来”的过程,思维有了向前跳跃一步的机会。

  薛老师的“情境创新”不仅达成了“角色引入”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积极的复习教学样态。传统的复习教学特别注重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对知识内容的反复记忆,并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验证记忆的效果,学习技能的提高往往是知识反复记忆和验证过程的副产品。这种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样态是消极的,学生作为“人”的独立性被淹没了,各种学科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情境创新的教学则不同,它为学生提供了新的素材,从新的角度开始了一场新的学习和讨论,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样态。这节课就展示了这一样态的鲜明特征。1.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如果说,在传统的复习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被迫性,那么,我们通过情境的创新首先要达到的效果就是激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参与探究的主动性。本节课中,“一位总统所经历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放弃聆听和参与探讨的话题,它是在教材叙述体系、课程标准叙述体系和考试说明叙述体系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我们如何用所学的知识来观察新场景中产生的大量新问题呢?”这个悬念一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

  2.学习成果的生成性如果说,传统复习课堂的学习成果主要是已有知识的复制和整合,那么,采用情境创新展开的复习教学,其成果绝大部分就是新问题探究产生的生成性成果。比如,“是‘英国病’,还是‘世界病’”这个问题,教科书中没有涉及,教学中一般老师也不会涉及,但“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是个重要的考点,这一问题是对这一考点的合理延伸。复习教学中,学生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历史思维,给出自己的判断。这些思维和结论就是可贵的学习生成,就是我们现在讨论得轰轰烈烈的核心素养。

  3.教学两端的和谐性没有多少学生会喜欢枯燥繁琐的知识记忆,但大家都喜欢在解决新问题中搜寻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所以,当学生被新情境中那些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清原委的时候,这种学习与老师的教学追求便和谐地统一起来了。“罗斯福总统对生活在新政背景中的里根会有影响吗?”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薛老师给学生呈现了两段素材:“我生来就是一个民主党人,在我21岁生日之后几个月,第一次投票赞成罗斯福和整个民主党。……不久我就崇拜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他那坚定、柔和、充满信心的声音在全国各地回荡。……因为这些话,我永远记住他。”

  [2]“然而我认为,许多人忘记了罗斯福在竞选总统的讲坛上许下的诺言:减少政府机构的浪费和消除政府过于膨胀。他要求减少的联邦政府支出,取消无用的部门和委员会,并把联邦政府错误侵占的权力归还州和社区。如果不是战争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他会抵制联邦政府的无情扩张。他的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不止一次地跟我说,罗斯福说过大萧条期间的福利和救济计划只能作为对付危机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后来其他人试图把它变成永久的福利国家的种子。”[3]从这两段材料中,学生读出了里根对罗斯福的情感和对于罗斯福时期福利政策的本质理解。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出“读懂学生”是教学和谐的根本原因。

  或许,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拥有了新的史料或素材,复习教学就能够自然地形成新的样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没有认识到教学样态的更新从根本上依赖于教学者价值取向的改变。教学样态转换的实质是教学生活品质的改变。现在的教学面对的核心问题不是有没有学习机会,而是有没有积极的、有价值的学习生活。学生作为独立的“人”,对于学习中的自我存在感和学习生成感越来越在意,越来越需要主动探究的机会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当他们能够有所发现的时候,希望有同伴听到自己的想法,呼应自己的声音。情境创新的复习教学满足了这种需求,因为它不仅仅提供了新素材,提出了新问题,还给了学生思维和表达的开阔空间。

  教学样态的转换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主动转变。在复习教学中,这种价值取向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对“知识”还是对“人”负责?“对知识负责”的价值取向认为知识传授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该围绕落实知识目标而进行,对一节课的评价也主要是看历史知识有没有完整地呈现、传达。持有这种价值取向的教师常常会感到知识进度的巨大压力,也常常会把知识讲授的完整性作为自己教学成功的标准。“对人负责”的价值取向则认为“人”的成长才是教学展开的真正意义,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该服务于这一目标。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知识传达的多少,而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科素养有没有得到切实的提升。本节课的教学,薛老师就是基于“对人负责”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回到了历史的现场,把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里根总统的生活往事是本课学习现场的“中心景观”,在这个“景观”中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典型的人和事。学生的时空观念因此而具体,历史认识因此而拓展,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因此而得以培育,学习也由依赖“他觉”走向了“自觉”。一节复习课在我们几十年教学生涯中算是一粒微尘,但是,它会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看待历史、面对未来的态度和方法,会深深地影响到作为一段生活的学习体验和质量。我们也许还会选择在传统的“灌输”轨道上展开复习教学,也许会因为“对人负责”而进行教学的创新。但,只要有可能,我主张为学生创造一种更为幸福的学习样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历史的丰富、人文的多元。

  作者:陈国兵 单位: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及实现》

  摘要:国家新型城镇化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应由社会取向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以人的需求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具体实现路径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更多的农村学生实现升学的愿望;开展职业、创客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践行公民教育,促进学生角色意识和行为的城镇化;以核心素养为内容和导向,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城镇化;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实现路径

  著名经济学家、亚洲经济问题专家莱斯特•瑟罗曾预言:“中国未来的秘密在农村。”[1]同时指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优势在于大部分村庄有学校。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也曾指出:未来对世界经济起重大影响的两大因素是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和当代中国的城镇化,并强调教育和培训在其中的重要性。[2]3因此,办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是我国当下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由“物”转向了“人”。在这种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应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梳理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脉络,明确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人的城镇化的内涵及要素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卷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这种转变仍然停留在农民居住空间和职业的变化上。城镇化不仅是指城市数量和人口数量的逐步增加、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还包含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以及从农民到市民的群体角色的转变。[3]1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人的城镇化”的内涵,是以城乡居民身心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城乡共同精神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任务,以协调城乡居民利益难题为重要工作抓手,通过对城乡居民之间的经济、社会、行为和情感的整合,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和谐发展的过程。[4]77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市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城镇化对人有什么样的素质要求?衡量“人”的“城镇化”的要素有哪些?邬志辉认为,人的城镇化要素应该包括物质资源城镇化、行为模式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工作能力城镇化和观念意识城镇化等五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方面。[4]77其中,物质资源城镇化是基础和前提;行为模式城镇化是重要标识;生活方式城镇化是中心环节;工作能力城镇化是持续动力;城镇化过程中各类主体的思想观念起思想引领作用。褚宏启则认为,从教育目标层面看,人的城镇化的维度包括:具有市民素质,具备现代市民的生活方式、人格特征和综合素养。[5]5概括而言,城镇化对人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角色意识与行为、职业认知与能力。

  人的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实现身份、角色等内在特质的转化。与之相应的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身份由农民变成市民,具备现代市民的角色意识和综合素养。市民角色意识意味着拥有作为市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做有尊严的市民,积极争取作为普通市民的各项权利,同时具有为城镇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在角色意识转变的同时习得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和艺术场所,提高精神文化素养等。和农村相比,城市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多样的就业机会需要明晰的职业认知和坚定的选择倾向,需要克服“等、靠、要”的就业惰性心理。职业认知与能力体现在职业选择、职业心理、职业技能、职业人际等方面。娴熟的职业技能、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等,是职场竞争活力的保证,职业心理和职业人际能力也是职业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嬗变与现实困境

  在农村教育理论界,关于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一直存在着“为农”还是“为城”的争论。

  (一)农村教育“为农”的价值取向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确定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如农村扫盲教育、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期的教育实践也遵循着“为农”服务的原则。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依然坚持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方向,鼓励农村学生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农村教育为农服务,也是一些学者一向坚持的观点。如王剑、冯建军提出,无论农村目前有多贫困、多守旧,也不能以追赶先进为幌子牺牲农村学校的固有价值。农村不应是城市的跟班,农村需要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农村教育更应该代表的是真实存在于农村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农村教育姓“农”不姓“城”。[6]32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病”、农村教育“内卷化”等问题,许多学者也在强调农村教育“为农”的价值取向,基本思想是教育应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用的人才。这种价值取向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教育与农村经济相适应,与生产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服务农村的基本技能;二是在精神层面培养学生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的信念。

  (二)农村教育“为城”的价值取向观点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思想是一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乌托邦。[8]35农村学生“离农”去大城市寻找更美好的生活是正常和必然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要求农村教育帮助农业人口实现就业的非农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农村教育的“为城”的价值取向,在现实中表现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城市生活成为农村家庭及孩子自发的追求与愿望,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身份几乎是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大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计具有明显的城市倾向,以致农村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难以直接应用到农村。

  (三)农村教育多元价值取向观点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根本取向与一般取向的差别,二者之间在根本取向的基础上构成一个统一体。[9]106其中,根本取向指的是促进学习者身心健康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般取向是指城乡社会发展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诉求。即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教育中分别起到根本作用和一般作用。该学者认为农村教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取向就是以根本取向为基础,兼顾一般取向。

  (四)农村教育“应试”价值取向的现实困境

  理论界试图以各自的价值取向为农村教育构建一副美好的蓝图,而现实往往超越所有的理论和梦想,它不可能被一种理论或一个梦想轻易改造。农村教育的实践,依然沿着惯性的轨道缓缓前行。长期以来,追求升学率成为学校、老师甚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目标,而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和家长而言,通过考学改变身份,更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家长为孩子挑选“能学很多小学知识”的民办幼儿园;“能考上更好的初中”的民办小学;无论是县城中学还是乡镇中学,附近都聚集着一批陪读的农村家长……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考上大学。笔者最近所做“初中生教育观念调查”显示,农村初中生最看重的仍是“现在的考试成绩和将来升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3.9%。

  尽管近年来农村学生升学的机会,尤其是升入优质大学的机会不占优势,尽管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后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多数的农村学生和家长在学校教育问题上,依然以升学为导向。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的中心则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升学率,为此,农村教师遵循着“教学发展捷径”,向时间要分数,向“题海战术”要效益。[10]65应试的价值取向对于农村教育的影响,在于降低了教育对于学生和家长的功能意义。农村学生和家长本来期待通过教育扭转命运,实现向社会的上一层流动的愿望,但是升学的不易和就业的不利,使得教育的功能意义与原本的预期完全不同,教育的吸引力因而降低,农村学生开始对教育产生信任危机,出现弃考和过早辍学的行为。

  三、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及实现路径

  “为农”或者“为城”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都属于教育的附属价值———社会价值,具有工具性和功利性;多元的价值取向顾及了全面性,但同时具有模糊性。在城镇化发展趋势下,农村教育面临更繁重的历史任务:不仅需要继续满足学生通过高考升学的需要,还要满足未考入大学的学生在城市或者家乡就业、创业和立业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实现人的素质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促进人的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这些源自个体和社会的多重需要,导致理论界对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争论不休,只是这种争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微乎其微。我们认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价值取向应回归教育的本质:以人的需求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到农村教育,其“为人”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农村教育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多重需求,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只有着眼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才能真正全面地实现教育的育人和社会功能,人的城镇化对人的素质要求自然随之实现。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趋势下,农村教育“为人”的价值取向在教育实践中的实现路径为:

  (一)基于学生升学的现实需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农村教育优秀教师不足,优质资源短缺,导致农村学生升学率不高。为解决农村学生强烈的升学愿望与升学率不高的矛盾,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大幅提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普及,利用信息化教学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在农村教育中是可行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和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进行的“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试验研究项目”,经过五年的实证研究证明: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广大农村中小学普遍具有初步信息化教学环境(即至少配备有三种远程教育模式设施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条件下,通过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模式、方法的有效运用,完全有可能在师资、生源、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确保农村中小学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大幅度提升,使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良好教育。[11]5信息化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学校已经普遍具备初步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随着我国农村“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快速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管理的手段等,都将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发生重大变化。

  (二)基于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开设职业教育、创客教育课程

  农村中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和大学,不能升学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时缺少一技之长,进城后就业没有技术优势,在家务农又没有致富的门路,这是农村教育面临的难题。为满足学生具备职业适应能力的需求,一方面提高农村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农村普通教育学校开设职业教育、创客教育课程。创客教育是一种以培养青少年学习者的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创客素养是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通过团队协作发现问题、解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经过不断地实验形成创造性的制品能力。

  它与学习者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有关,也决定着学习者在未来是否能够适应社会与工作,获得自我实现。[12]9利用农村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职业教育和创客教育,不仅为农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提供支持和帮助,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时代要求。普通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创客教育课程,重点在于常识性教育,学生能够了解职业类型和自身的职业倾向,做好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创客教育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具有务实的工匠精神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做好创业的准备。做好这两项教育的前提是学校教育者、行政领导和家长要突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关隘,着眼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

  (三)基于学生社会化的需求———积极负责任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指培养公民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生活、养成健全公民人格的一种教育实践,核心是通过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培养公民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提高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形成自主参与政治活动的各项能力。[13]21无论是城市公民还是农村公民,任何公民都是国家的公民,都要有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这一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

  城乡差距的现实长久地存在,使得农村学生即使通过努力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也难以同时获得作为“城市人”的心理的尊严。通过接受公民教育,学生懂得“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理解尊重与被尊重的含义,获得做合格公民的尊严感。教给学生做好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是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不可或缺的常识课,也是农村学生社会化的捷径。公民教育不只是一门课程,更体现在每一位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中,渗透在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细节中。

  教师心中有学生,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就会留意引导学生做合格公民。教师的课堂教学细节体现着“做人”的引导。譬如,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举手却没有机会回答问题的现象,这本属正常;但是如果出现学生因此而表现出失望情绪,以后就主动放弃回答问题机会,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是学生“小我”的表现,要及时教给学生这样的道理:欣赏别人也是美德,课堂中倾听别人的回答就是向别人学习,也是对别人的尊重。类似的做人的细节问题,如果教师不因势利导,及时教给学生的话,学生可能永远不明白。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引导着教育行为,微观的教学行为体现着做人的原则。

  (四)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中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时代需求。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但这并不说明,所有人都能够用一致的教育方式接受一致的教育内容,城乡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核心素养的教育也要因材施教。

  因为对于学习者来说,空泛的、与学习者身心没有关联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甚至是有害的。只有那些能够和人的感知、情感、希望等精神活动相联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成为学习者成长的一部分。核心素养的教育对于城乡的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资源连接方式达成,以学生乐于接受和能够接受的方式,把外在的素养要求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内心信念,核心素养才能成为学生的内在素养,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总之,农村教育“为人”的价值取向的回归,既是教育的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现代城镇化发展的时代需求。农村教育已经具备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充分条件,在物质层面,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弥补农村教育师资的不足;在观念层面,公民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等提供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伴随着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节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农村教育也将奏响时代强音。

  作者:张玲 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推荐阅读:《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