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如何运用茶话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9年02月1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下面文章主要探讨了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且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矛盾,然后引出茶话会的独特功能及其包含的茶道精神,发现茶话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契合性,提出将茶话会有机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希望可以促进大

  下面文章主要探讨了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且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矛盾,然后引出茶话会的独特功能及其包含的茶道精神,发现茶话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契合性,提出将茶话会有机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希望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茶话会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茶话会,茶道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福建茶叶

  大学生恰好处于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叛逆期和断乳期,人格尚未成熟,耐受能力、抗压能力及心理弹性较低,渴望独立又害怕独立,渴望交流却又封闭自己,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易出现抑郁、焦虑和强迫等情绪,渴望成功并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但认知和行为脱节严重。所以,大学生极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但他们却普遍对此缺乏认识。

  目前,“90后”成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物质充裕、社会稳定、信息化变革深刻,所以被称为“幸福的一代”,但他们又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心理问题。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否能够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需探寻新的教育渠道,以助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如今的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独立且开放,极易接纳新事物及追求时尚,乐于享受,更灵活对待规则,权利意识突出,自我中心突出甚至自我意识膨胀,在生活中常常忽略其他人、事、物,甚至再现“唯我独尊”现象。同时,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当代大学生受到虚拟世界的极大影响。他们高度依赖网络甚至远离现实生活,沉溺于“背对背”的网络交流减少了“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与交往,以致人际关系疏离。

  最后,物质的极大丰富、疯狂的网络诱惑让他们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课堂上频频低头,难以静心学习。久而久之其身心健康及人生发展亦会受到长远影响,他们不仅可能迷失自己,痛失人生的幸福,还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不足

  2.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不足

  就课程性质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定位为学科活动课程,而课程目标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教学方法应以活动体验和对话教学为主。由于专业师资的缺乏及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多数教师仍将其定位为学科知识课程,教学目标仍以学科知识为主或与思政教育相混淆,并沿袭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的独特生命难以得到尊重与关照,主体性难能发挥,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

  2.2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存在短板

  首先,心理健康服务师资缺乏。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师生配比大大低于教育部的规定标准,而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存在配备低下、工作性质和分工不明确、专业背景缺乏、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不足等问题,因此整体专业素养较低,很难提供合格的心理健康服务。其次,心理健康服务目标存在误区。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危机干预”轻“预防发展”、重“问题生”轻“常态生”,完全停留于消极应对问题的层次,而对大学生成长中的普适性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和指导,致使学生严重缺乏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可见,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健康教育尚需改进和完善。

  3茶话会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茶道精神

  3.1茶话会的内涵

  茶话会即饮茶谈话之会,是一种以喝茶谈话为形式的活动,由中国古代茶会和茶宴演变而来,但省却了其繁复仪式,保留了其集会品茶、互通意见、发表见解、畅谈友情的内容。茶中含有多种成份对人的大脑神经有着温和的刺激作用,它能让人精神振奋、情绪愉快、思路敏捷,既可让个体获得身心满足,也能提升友谊,扩充知识。

  3.2茶话会蕴含的茶道精神

  我国的茶道思想历史悠久,它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并融合各家精华思想于茶理之中。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及“大道无形”的哲学思想,是茶道精神内涵的基础;儒家提倡"和谐中庸”,重视礼节与程序,便深刻影响了茶文化哲学思想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佛教蕴含了"禅茶一味”的理念,则影响了茶文化的审美趋向,给茶文化增加了几分超越尘世的清净与淡泊的意味。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合掺互补,“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便是茶道精神的人生哲学。"入于儒”指饮茶的人会借茶思考人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宏伟理想;而“出于道,逃于佛”则指遇挫或成就之时,要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得失,心态则会更为平和乐观。

  4茶话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4.1茶道精神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共通性

  如前所述,现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看重表现为自我意识膨胀、人际交往与沟通缺失、人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针对自我意识膨胀问题,需让大学生意识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提升他们对天地、自然、他人的敬畏与尊重,创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精神,这正好与“天人合一”、“大道无形”,追求质朴自然的茶道精神不谋而合。

  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缺乏,应引导他们更多地从网络社交回归现实生活,从“背对背”到"面对面”,关照彼此,拉近距离,加强沟通,增进关系,这与追求“中庸和谐”,尊重礼节与程序,看重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茶道精神高度契合。再次,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浮躁和急功近利,要培养学生静心养性、宁静致远的性格,直面挫败,淡守得失的乐观精神,而这与“禅茶一味”、追求“静雅思”的茶道精神相一致。

  4.2茶话会形式可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4.2.1茶话会易于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秧田式的座位设置造成了师生间关系的不平等及同学之间的交流隔膜。茶话会多采用围圈或小组式座位设计,师生关系因此会发生根本变化,从上下关系变成了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屏障消失,创造了平等的对话空间,交流和对话因此更顺畅,而表达和被倾听本身就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2.2茶话会易于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良好的心理氛围是获得良好学习的最佳条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自我,学生只能在安全的心理氛围下才能敞开心扉与人沟通,进而自我觉察。传统课堂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提供的被动的、缺乏互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会压抑学生的心灵,隐藏自己的内心困惑。但茶话会可弥补此不足,它谈话形式灵活,减少了社会评判和是非对错标准,学生会感觉安全而轻松,更愿意坦露自己,从而宣泄情绪和释放压力。

  4.2.3茶话会提供真实的社交空间

  团体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别适用于大学生共同问题的解决,但由于许多因素难以普及。有人则指出,茶话会是学校师生及同学之间有效沟通的最佳方式和创新,更能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因此,将茶话会融入团体辅导中,或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茶话会让人回归生活,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交情境,比普通团体提供的社会缩影更为真实。清茶淡饮之时,遇见彼此大家就会丢下手机,坦诚布公地托出问题、各抒己见,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真实世界,面对真实世界建立全新的正面的生活态度。

  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茶话会的运用策略

  5.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茶话会的实施主体多元化

  目前,国内高校都在提倡“师生有序,良性互动”。大学的相关部门及人员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政辅导员或班主任、心理委员等班干部,或议题相似的同学都可依据学生各阶段的实际情况,依时而办不同类型的茶话会,以此缓解学生的压力,寻求问题解决的空间,提升自我认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自我发展。

  其中,心理健康老师可借由茶话会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觉察和提升自我,或引导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寻求专业帮助;而主管教务、学生、后勤工作的教师可通过茶话会了解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适时改进工作,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与支持;班主任和宿管教师可借茶话会了解班级及宿舍间的人际交往与冲突,以协助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最后,心理委员等班干部也可组织茶话会以了解同学最底层的声音与愿望,为同学提供相互支持。

  5.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茶话会主持人的素养要求

  团体效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团体的领导者,因此,心理健康活动中茶话会主持人的素养对活动实效也有极大影响,因此也应具备团体领导者的相应特质。首先,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要自信自爱,悦纳自己。其次,要有敏锐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各方面有清晰觉知;最后,具备创设良好关系的能力。因此需具备真诚、接纳、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感等基本态度及提供理解、支持、鼓励欣赏、温暖及团体气氛的能力。

  5.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茶话会的定位

  鉴于茶话会所蕴含的茶道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具有共通性,而茶话会这种轻松愉快的谈话形式与心理健康教育须具备的良好心理氛围相似,因此,将茶话会巧妙地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如融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团体心理辅导、学生的各式座谈会等,可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这种理论假设与已有学者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

  同时,我们亦应当认识到,茶话会只能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元素、变式或补充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它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被滥用或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教育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教师的素养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因素。

  参考文献

  [1]金春寒“.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块化研究[J].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年.

  [2]李洪彬.茶文化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茶叶,2016(12):180-181.

  [3]吴春燕.茶话会形式下的心理教育沟通方式探究[J].福建茶叶,2016(10):265-266.

  [4]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144-153.

  [5]王爱巧.茶话会形式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创新思路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78-179

  [6]李颂平.茶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J].福建茶叶.2017(11):176-176.

  [7]李艳.中华茶道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2017(6):339-339.

  [8]何艳冰.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7):282-283.

  [9]靖国华.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228-229.

  [10]李慧惠.以茶文化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226-227.

  相关期刊推荐:《福建茶叶》杂志是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福建省茶叶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一本正式刊物。本刊着重报道有关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合评述、经验交流、应用技术、科技简讯、信息研究及有关其他生物、绿色食品和环境保护等科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