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互联网时代的健康信息与健康焦虑

时间:2019年05月13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文章搜集国内外网络健康信息获取与健康焦虑的期刊论文,分析网络健康信息特征和用户使用行为对健康焦虑的产生和加剧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来源差异、信息超载、信息冲突、信息窄化和误导信息都是影响健康焦虑的重要因素,但就诊情景与用户自我诊断情

  摘要:文章搜集国内外网络健康信息获取与健康焦虑的期刊论文,分析网络健康信息特征和用户使用行为对健康焦虑的产生和加剧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来源差异、信息超载、信息冲突、信息窄化和误导信息都是影响健康焦虑的重要因素,但就诊情景与用户自我诊断情景中的健康信息使用效果存在差异。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健康信息特点和传播优势,利用技术和人文双重手段促进健康信息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网络健康信息,健康焦虑,健康信息特征,网络疑病症

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对存在的威胁的认知偏向使得他们对危险过度警惕,并导致他们对威胁状况做出模棱两可的阐释,或夸大威胁[1]。在健康信息领域,用户从互联网搜索健康信息的行为有可能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看法,夸大患病的可能性,产生健康焦虑或导致焦虑加剧。健康焦虑指的是用户对某种身体状况或患有疾病的恐慌状态和过度关注[2-3],健康焦虑可导致严重的“疑病症”。

  用户如何看待和加工搜索到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行为,即用户有可能因为在线健康信息的内容、形式、来源和所表达的观点而对自身健康状况做出不恰当的自我诊断,从而引发用户对健康问题的担忧。

  互联网时代的健康信息行为之所以越来越引起关注,主要原因是在线健康信息已经成为国内外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之一,但是由于在线健康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某些特性,用户在接触、获取和使用健康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信息缺乏(lackofinformation)、信息超载(informationoverload)、信息冲突(informationconflicting)、信息窄化(informationnarrowing)、信息误传/误导(misinformation)等情况,目前的健康信息传播(healthcommunication)策略中的部分惯用手段可能也会影响健康信息对用户的作用,如恐惧诉求、情感诉求等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影响用户的健康行为。

  虽然这些传播策略的初衷是帮助用户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等,但是与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结合起来之后,有可能会出现负面效果。除此之外,健康信息来源、质量、可信度、可读性等特征有可能也会影响用户接触信息时的感知状况,成为激发用户产生焦虑的刺激因素之一。因此为了用户能够通过在线健康信息真正达到增加健康知识、获取公平的健康服务、提升健康生活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等目的,有必要关注在线健康信息使用可能导致的健康焦虑。健康信息究竟对健康焦虑有哪些影响?健康信息的使用一定会产生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吗?健康信息的哪些特点会影响用户使用健康信息时的行为?这些问题可以从国内外的相关实证研究中获取部分答案。

  1在线健康信息使用与健康焦虑的产生

  为什么信息技术变革会使健康信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行为产生相较之前的时代更大的影响?笔者认为,由于健康状况对个体和家庭的重要性,任何人面对健康问题时都难免产生担忧、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网络时代逐渐加剧与网络时代健康信息的特点和用户信息行为密切相关。网络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生健康信息和知识的主体多元化,不同来源的健康信息充斥在虚拟网络空间,迅速增长的信息数量、多渠道传播模式、形式丰富但真假难辨的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信息利用能力未能匹配。除了学者经常关注的用户信息素养、健康素养,还包括用户对健康、健康信息的认知状态和情感反应,对医疗和保险制度、医生、网络医疗等的看法,健康传播特点和健康信息使用习惯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导致了网络时代普通用户的健康焦虑程度提升。研究者总结了健康相关互联网使用的好处和挑战。

  表格中提到的挑战部分,有很多已经在目前的健康信息服务中凸显出来,引发了部分健康信息使用的负面后果。在互联网时代,学者持续关注互联网及健康信息使用对用户健康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实证研究成果。一项针对104名荷兰参与者的探索性调查研究表明,健康焦虑与在线健康信息搜索的增加有关,那些焦虑的用户会从信息检索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另一项以来源可靠的政府官方网站为资料的实验研究表明(n=120),与没有健康焦虑的用户相比,在线健康信息会让那些有健康焦虑的人更加焦虑。

  而来自不太可信的网站的健康信息并不会导致用户有较高的健康焦虑。因此研究者强调,互联网在有健康焦虑用户的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5]。荷兰学者对5322名16~93岁受访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那些健康焦虑感相对高的人会进行更多的搜索。用户进行信息搜索的初衷是为了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和知识,加深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缓解对某些疾病的焦虑,然而过度的在线搜索却有可能使这种焦虑继续加深,继而导致更广泛、更大量的持续搜索行为的产生[6]。

  针对美国255名大学生进行的在线健康信息使用调研结果显示,健康焦虑与健康搜索频率、所寻求与健康相关信息的比例、健康相关搜索时间和数量、感知互联网使用优势、搜索后的高度紧张和对医生缺点的感知等因素存在正相关关系[7]。

  由此可见,虽然健康焦虑的产生有用户个体和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作用,但用户的互联网健康信息搜索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健康焦虑,健康焦虑反过来又增加了用户搜索信息的频率和强度,因为用户在搜索、浏览和验证信息的过程中都会无形中增加搜索频率。这种过度使用网络的行为被定义为“有问题的网络使用”(ProblematicInternetUse,PIU),也是一种对互联网使用的不当专注,会导致显著的痛苦或损伤。但这种使用网络搜索的初衷却是为了消除对健康的负面情绪,但无意中却导致了不当使用和更严重的后果。研究表明,相对于搜索后健康焦虑没有变化或降低的用户,那些在健康搜索后健康焦虑程度加深的用户会有更明显的PIU[8]。

  随着用户搜索行为和健康行为发生变化,普通的健康焦虑倾向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焦虑症,即网络疑病症(Cyberchondria),被认为是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和健康焦虑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这种焦虑状态的产生与在线信息搜索存在密切关系,国外已有部分研究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搜索而产生的健康焦虑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过度、频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搜索,通过在线获取的健康信息进行自我诊断,怀疑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并因此去医院就诊,要求做进一步检查[9]。研究表明,在线健康搜索行为是健康焦虑和疑病症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0]。

  健康焦虑与用户在线搜索频率、用户健康搜索的时间、搜索健康信息占所有搜索行为的比例有正相关关系[11]。而那些因为个人特征、健康因素、信息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具有一定健康焦虑的用户在继续搜寻信息的过程中,会加剧健康焦虑感[6]。因此部分具有较典型焦虑感的用户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越搜索信息越觉得焦虑,越焦虑则越痴迷于搜索信息。但在线信息搜索和健康焦虑的交互过程中,并不是一个持续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持续过度的信息搜索并不是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健康焦虑,焦虑感增加后的再确认搜索也不会必然加重健康焦虑的程度,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予以证实信息搜索和健康焦虑的时序变化。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搜集的研究样本和被试多数是非临床意义上的健康焦虑症用户,属于一种负面情绪状态下的用户健康行为,与真正意义上的严重“疑病症”“焦虑症”还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不可否认,技术和信息环境的变革,放大和加速了普通用户的健康焦虑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在线信息搜索为什么会引发或加剧部分用户的健康焦虑,这其中有个人、社会和信息环境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UncertaintyManagementTheory,UMT)的相关实证解释了健康问题的不确定性与信息搜寻行为的正向关联[12]。

  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在线信息搜索通过焦虑敏感性(Anxi⁃etySensitivity,AS)与健康焦虑的产生和持续发生关联,对不确定的容忍度(IntoleranceofUncertainty,IU)会对焦虑有调节作用,即当用户有较高的IU时才会因为浏览健康信息而产生较高的健康焦虑[13]。焦虑敏感性是个体对焦虑后果的担心和恐惧[14],对不确定的容忍度用于评估关于不确定性的负面信念,而用户浏览在线健康信息的行为会增加焦虑敏感性并使用户的焦虑风险加剧并不是普遍现象,具有神经质人格会刺激健康焦虑的产生从而促使用户进行更多搜索[15]。

  另外,有较高健康焦虑的用户会在搜索中不断“升级查询”(queryesca⁃lation),升级查询后,不论是高焦虑用户还是低焦虑用户,其焦虑水平都有可能提升[16]。这也是为什么用户通常只是搜索非常轻微和简单的症状,却在不断搜索和链接跳转中被指引着去浏览同样具备这些症状的危重疾病信息,这也是用户“疑病”形成的过程。网络健康信息的利用和传播除了会影响个体健康状态,还会造成社会公共卫生恐慌。如2015年印度新德里有1200人因为猪流感死亡,并有数千名阳性检测者,同时,由于用户盲目相信和依赖网络中提供相关疾病信息的网页和应用程序(APP),进一步导致网络上恐惧猪流感的用户增加[17]。

  网络健康信息的部分特点已经在以往的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研究中作为变量被纳入模型中,如信息超载、信息误传和信息冲突,被证实与用户的搜索行为有关联,且会进一步影响健康焦虑的产生和发展。但由于学者还没有对在线健康信息的文本特征和传播特点做过深入研究,因此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并不丰富。以下将具体解释已有研究成果中对网络健康信息与健康焦虑或疑病症的相关性的描述和结论,为后续实证研究的模型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2信息特征与健康焦虑

  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健康信息的特点会影响用户对相关健康话题的看法[18]。为什么用户接触大量健康信息后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而其中一部分用户会产生健康焦虑?互联网时代的健康信息还有哪些特征值得挖掘?

  2.1信息来源

  一般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在线健康搜索会提供给用户数以亿计的网站和冲突的健康视角。检索和索引内容中的偏差(例如偏离事实的、被歪曲的结果),加上搜索者在执行搜索和解释搜索结果时的偏见,会导致用户获得错误的答案[19]。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见诸报端的国内外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医疗信息而导致的负面影响,如魏则西事件、医疗广告等。在国外,网络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和自我诊断的重要工具后,用户求助于“Dr.Google”或“Yahoo!Answers”,却没有考虑到任何人都能够在网上发布可能不真实的信息,而用户并不认为医生面对面的诊断会比在网上随机搜寻到的信息更加可信,因此有医生认为“Dr.Google”是网络疑病症的重要触发因素[20]。

  研究表明,用户的搜索策略(搜索用词、检索式构建方式)会影响他们选择访问的站点,继而影响他们获得表达不同立场的信息[21]。美国的皮尤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每10人中有8人通过网络获取健康信息,但有75%的用户基本不检查信息来源和发布日期就盲目相信[22]。在用户浏览信息的过程中会出现常见的“忽略基础概率”(baserateneglect)现象,这使用户在进行主观概率判断时倾向于使用当下的具体信息而忽略掉一般常识的现象[23],表现为在接触到大量健康信息时,尽管某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很低,但是用户可能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患病,并将躯体症状与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如头疼与患脑瘤),并不断强化这种概率。

  而“可得性偏差”或“获得性偏差”(availabilitybias)的存在也会使用户在浏览健康信息时产生同样的认知偏差[24]。可得性偏差指的是用户更容易被自己所看到或者听到的东西影响,而不是用统计学知识去思考问题[25]。这与“医学生病”的现象类似,即医学生在学习医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每接触和了解一种疾病,便会结合躯体症状认为自己也有患该种疾病的可能性[26]。而互联网正在使普通用户成为疑病的“医学生”,而与医学生获取的专业医学知识不同的是,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健康信息,普通用户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质量不能保证,所以健康焦虑问题才会逐渐加剧。研究表明,在线搜索会增加用户的疑病倾向,且疑病症患者更倾向于使用社会化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如在线论坛、网络聊天和博客等。从官方或权威网站获取的健康信息可能会加重用户的疑病倾向[27]。

  2.2信息超载(informationoverload)

  健康信息虽然有有益健康行为的一面,也存在潜在的问题、悖论和“病态化”表现,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信息环境变化、信息数量和质量标准、信息超载等。互联网普及和网络资源丰富之后,信息超载成为影响用户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信息超载指一种个体主观感知到自己接收的信息总量超出了自身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的心理状态[32],这种信息状态也被称为“信息过量”(Toomuchinformation)。信息超载问题的出现并不单纯是信息量的增加,更主要是用户面对偶遇的、搜索到的或者主动接触的众多健康信息而出现的心理失衡,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超载时下降,需要阅读、整理、理解和消化这些信息,做出有关自己身体健康的决策能力降低[33],这会导致用户产生选择困难和情绪压力。

  2.3信息冲突(conflictinginformation)

  用户在搜索健康信息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不同来源信息内容之间的冲突、网络信息与医生诊断建议或者某个医学问题本身存在不同争议等情况,属于“观点冲突性信息”,这些情况的出现会促使用户的搜索行为改变。生活在各类健康信息触手可及的信息时代并没有使得用户获得想象中更加健康的生活,反而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用户经常会通过媒体获取健康信息和知识,当这些信息中存在信息冲突,即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存在明显的争议(实际上为了吸引读者媒体报道一般会采取以争议为中心的报道方式),那么可能会促使用户进行更多的搜索来予以确认。

  美国学者对2008年11月和2009年11月有关乳腺癌和乳房X线射线检查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利用谷歌搜索趋势(GoogleTrends)提供的搜索数据(即特定时间段的搜索量,Searchvolumeindex)衡量新闻报道与用户健康搜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新闻集中在具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上,相关新闻报道促使用户使用网络获取更多信息的动力更强[40]。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当用户面对的信息冲突程度越严重,他就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来辅助决策。

  3就诊情景中的信息行为与健康焦虑

  由于医疗行为和健康行为的发生和改变基于一定的情景发生,且健康焦虑和疑病症患者会频繁就诊,研究者又研究了在就医环境中用户的健康信息行为对医疗行为和健康焦虑的影响。研究者在医生诊室询问患者在线信息搜索情况,测量患者就诊前的焦虑程度和就诊后的满意度(n=239),结果表明健康焦虑程度与在线健康搜索呈正相关,高焦虑者对医生的诊疗满意度更低。

  具体可解释为有健康焦虑的用户通过网上寻找信息来准备看医生,他们认为医生没有花足够的时间仔细考虑病人的自我诊断(self-diagnosis),或者花足够的时间来消除他们的忧虑,而存在健康焦虑的用户通过网络信息进行的自我诊断通常更容易出错或带来不必要的健康担忧[57]。国内对214位门诊患者的就诊前后搜索行为研究发现,网络健康信息显著增加了门诊患者的健康焦虑;患者在就诊前的搜索频率最高,超过两成的患者在诊断前后均会进行相关搜索,搜索后焦虑增加的患者超过三成,仅有一成多的患者在搜索后焦虑会减少。

  对健康或疾病高度关心的门诊患者上网搜索健康信息的频度、强度更高,躯体症状更多[58]。对患者就诊后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调研显示(n=274),68%的被试在就诊后有信息搜索行为,搜索行为的发生与对医生较低的信任度和就诊后担忧增加有关,尤其是对某些医疗问题和诊断结果具有强烈好奇心,并且对就诊时医生的表现很不满意,而且对医生信任度低的患者会有更高的焦虑感[59]。当用户寻求信息的就诊经历也成为影响他们健康焦虑的关键因素,则不难理解为什么网络时代会健康焦虑频发。

  4互联网时代如何缓解健康焦虑

  虽然健康焦虑是精神层面的压力状态,但实证研究指出,健康焦虑会导致患者住院天数和医疗支出的增加,造成医疗资源重复浪费,大大加重国家医疗财政负担[67]。健康焦虑状态的持续或者加重还对用户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严重者会发展成为真正的心理疾病,同时也会引发部分躯体不良症状或疾病产生。因此从关注普通的健康焦虑和疑病症开始一直到网络疑病症阶段,研究者一直在寻找缓解健康焦虑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艾伦·T.贝克,加里·埃默里,鲁斯·L.格林伯格.焦虑症和恐惧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HealthAnxiety[EB/OL].[2018-06-01].http://www.nomorepanic.co.uk/articles/healthanxiety.

  [3]MathesBM,NorrAM,AllanNP,etal.Cyberchondria:over⁃lapwithhealthanxietyanduniquerelationswithimpairment,qualityoflife,andserviceutilization[J].PsychiatryResearch,2018,261:204-211.

  [4]PowellJ,InglisN,RonnieJ,etal.Thecharacteristicsandmoti⁃vationsofonlinehealthinformationseekers:cross-sectionalsurveyandqualitativeinterviewstudy[J].JournalofMedicalInternetResearch,2011,13(1):e20.

  [5]BaumgartnerSE,HartmannT.Theroleofhealthanxietyinon⁃linehealthinformationsearch[J].CyberpsychologyBehavior&SocialNetworking,2011,14(10):613.

  [6]PoelPF,BaumgartnerSE,HartmannT,etal.Thecuriouscaseofcyberchondria:alongitudinalstudyonthereciprocalrela⁃tionshipbetweenhealthanxietyandonlinehealthinformationseeking[J].JournalofAnxietyDisorders,2016,43:32-40.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目视管理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目视管理则是利用各种形象化、图表化、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对现场生产进行管理,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一目了然”“看得见”的管理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