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时间:2019年09月0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自信心、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也就是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更为重要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自信心、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也就是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更为重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是教师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体现,从这个层面上讲,必须重视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思维;个性品质;自信心;习惯

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成就,主观因素上包括两个方面——能力和个性品质。一个人再有能力,但若缺乏某些必要的个性品质,也不会有较高的成就。在数学教学中,若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所发展、获得成功,就必须做到在培养数学能力的同时,培养相应的个性品质。所谓个性是指在个人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受一些环境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最适宜的机会和空间。

  一、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它可使学生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每个班都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比较困难,如果教师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加强个别辅导,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就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班有个叫明洋的学生,刚转到我们班级时,学习计算题都很吃力,生怕课堂提问到他。

  基于这种情况,我总是提问他一些基础的、简单的问题,所以课堂上哪怕他回答对了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我都让学生们用掌声鼓励他,我也不断把鼓励的话语送给他。这样一学期下来,他对学习数学充满了自信,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对于数学差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个简短的评语“你真棒”“你有进步了”“你的计算很巧妙”,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会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会有出众的表现,自信心也就更强。此外,在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们既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又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数学。

  二、培养自我意识

  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是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一个人能根据自我意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环境保持动力平衡的能力就是自我意识能力。在数学课堂中,首先要建立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组织形式,为学生创造人人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对别人的见解也可以作出一定的评价。

  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进一步认识自我,加深对其他同学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认清自己的责任,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自学提示,四人一组进行动手操作,由组长进行详细分工。先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再通过小组内学生讨论、推导,经过合作最终得出结论。

  接着让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小组内成员根据分工有的讲解,有的操作,阐述自己小组得出的结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补充,最后引导学生一步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不但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会了合作、谦让,还能让学生间相互取长补短,感受新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培养集体意识

  我们都明白一根筷子谁都能轻易折断,而一捆筷子哪怕是大力士也很难把其折断的道理。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单枪匹马的个人时代,必须要具备团队意识,才能使个人更强大,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因此,教育学生只有学会合作才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只有处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个性才能得到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个性的本质特征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学生个性的培养放在集体中磨合,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树立集体荣誉精神。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这一课时,让学生计算:如果我们班级每人节约一元钱献给贫困山区的学生,那么能捐多少钱?如果我们全校的人,每人捐一元钱能捐多少?我们生活在本市的人,如果每人捐一元钱又能捐多少?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又如:学习“代数和几何”知识时,利用知识中体现的整体上的和谐美,集合思想中渗透的集体意识,速度和工作总量中渗透的合作意识,就能充分发挥数学课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

  四、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个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个性的形成也摆脱不了环境的影响。数学课上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要教会学生主动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处理、判断周围的世界,具备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概括、抽象能力。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有这样一道题:把蜂蜜和水按照2:9的比例,配制蜂蜜水,要配制330克的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克?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此时出现了很多种解法,有按比例方法解答的,有按归一思路解答的,有按列方程方法解答的,还有的按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根据单位“1”解答的,然后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适时点拨。教师从实际出发,把评价权教给学生,鼓励学生指出别人方法中的优点及不足,从而让学生既锻炼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升了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同时通过一题多解,鼓励学生求异,不仅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求异过程中也促进了个性的发展。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领会到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数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方法给予启发和点拨,适时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从中领悟知识的获取过程,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培养毅力和恒心

  对于学习来说,仅凭兴趣和爱好是不够的,还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恒心。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难题时,经常会有学生半途而废,这样的学生内心往往比较脆弱,做事容易分心,学习习惯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和恒心,即帮助他们确立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拥有坚持下去的意志。热爱学习的学生,都是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坚强的意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得到了家长、教师和同伴的认可,就会更加坚持不懈地努力,久而久之,才成为热爱学习的学生。

  所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恒心是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的巨大动力。六、培养习惯和责任感教学研究表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智力因素关系不大,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感。责任感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必需条件,同时也是学习上进的决定因素。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小开始,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认真对待每一项学习、每一次作业和每一次考试,这是一个学生的责任,应该认真对待。

  责任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不会做得出色。一个好的习惯也可以铸就人的一生,所以好的习惯也很重要。而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入手。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改变学生身上现存的一些不良习惯真的很难。对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地加以培养。

  例如: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多读几遍题,真正理解题意,对重点字词及关键句子要理解到位,就会减少很多错误。计算时要求学生不抄错数,不写错运算符号,不计算错误。计算后,一定要认真检查计算结果,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整个书写过程一定要工工整整,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让学生养成自觉、主动、认真的好习惯,良好的责任感也在其中逐渐形成。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的学生个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如学生的调控力、受挫承受力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坚持不懈,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亚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周刊,2005,(11).

  [2]田鹏飞.抓好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个性[J].素质教育,2013,(09).

  [3]杜松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J].学周刊,2011,(10).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素质教育背景下怎样有效提升课堂效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是素质教育基础重要学科之一,也是最有上升空间的一门课程,要想把这一门课学好,大部分时间在课堂,所以数学课堂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否把这一科学好,数学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导向作用。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的教育。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向课堂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