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前路自有千万条找准方向是根本——浅谈AI时代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时间:2019年12月2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语文教学的方法如百花齐放,各有优点。在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前,有人觉得很迷茫,不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教学效果的最大需要。时代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出现,让很多人更是难以抉择。本论文探讨了在AI时代到来之际,语文教学应

  摘要:语文教学的方法如百花齐放,各有优点。在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前,有人觉得很迷茫,不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教学效果的最大需要。时代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出现,让很多人更是难以抉择。本论文探讨了在AI时代到来之际,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实现语用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AI时代;语文教学;实践参与

语文教学设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所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新事物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在立德树人的同时更要关注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更多的契机。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的进步真可以用一日千年来形容。在猝不及防之间,我们撞进了五彩缤纷的互联网世界,邂逅了“无因果,可关联”的大数据、互联网+,当互联网的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教育的个性化被提上了日程。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因此,人们开始问:教育的2030年,谁来教知识?向谁学知识?传统学校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在这个大转折的时代,教育到底该怎么走出去?

  事实证明,现代AI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但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它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实践参与才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最有效的方法。为此,有人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可是,要加点什么呢?有人说要加点云环境,让学习场景无处不在,所以,微分享、网校等应运而生。还有人说,要加点微思想,要求素材微尘化、资源微片化、学习微课化……各种各样的教育创客思维,让我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那么,教育到底要教什么?育什么?

  在迷茫中,中国教育出现了“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说法,出现了“人间‘地狱’=“豫章书院”的残酷。于是,又有人提出了“面向2030教育新特征”,提出“更加开放的教育”,强调教育的全球化、信息化、人人、时时、处处,提出“更加适合的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化与多样性。提出“更加人本的教育”,要求关注学生心灵与幸福,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提出“更加可持续的教育”,强调学习能力养成与终身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应运而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只有做到了这六个方面,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向,是真正回归了教育的本真。那么,如何才能完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呢?是按照古人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认为,不管处于什么时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都是适用的。

  许多年以前,周恩来总理在《我的修养要则》里就强调“习作合一”,陶行知先生也一直强调“知行合一”,就算在当今发展变革的时代,这些理论仍然有着其先进性,仍然契合这个时代的要求了。对于语文课来说,实现其语用性是基本要求,而实现语用性,我认为首推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所谓实践性教学,就是注重实践,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较高语文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那么,语文教学怎么样实现它的实践性呢?简而言之,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各种有价值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的教学效果。新提出的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里强调:教师教学要能按需设计,要有教育的智慧,要懂得实践创新,要践行知行合一,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需要三步。

  首先是课前,让学生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到生活中去感悟语文,并将这种感悟与语文学习融合起来。如:七年级刚开学,我发现许多孩子的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他们花在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需要很长,期间除了走路基本无事可做。所以,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他们关注上学、放学路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并利用“课前三分钟”,将他们看到的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给班上的同学讲述出来,并对这些事件发表评论。通过这种参与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实践参与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式课堂的有效运用,使学生通过课堂之外的查找资料、收集素材等活动,激发了学生你追我赶的愿望,也在实践的过程中,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且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并学习到别人的长处。人们都说:具备能力只是“现实”,发挥能力才是“实现”。在这个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如:在八年级教读新闻单元的时候,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纯粹按书本上内容进行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会、去运用。我以课本上的第一篇新闻为蓝本,教给了学生新闻的基本常识以及采编的一些要求,随后就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新闻的采编方法、要求,进行新闻的采编、新闻的播报、新闻的评论,一连串的事情做下来,对于什么是新闻,孩子们早已烂熟于心,这其中怎么选材、怎么抓重点、怎么安排采访、怎么写新闻报道、这当中要注意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播报,他们都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其中收获,显而易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翻阅了很多报刊杂志,利用互联网等媒体手段进行了大量的查询工作,并深入生活,进行了实地采访、调查,他们互帮互助,分工合作,得到了老师、家长和受访者们的一致好评。在这个过程中,AI时代的优势得以充分地被学生利用,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手段。波斯纳曾说:“成长=经验+反思”。学生的成长需要、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来。的确,别人讲过再多遍,都不如自己亲身“实践操作——反思——实践操作”的过程的收获来得多。

  最后,课后的实践也不可忽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的活动中,真正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比如: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实践性。阅读交流、读书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收获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认真阅读原文之后,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查阅资料,制作了PPT,微课等,整合了前人对名著的看法、理念,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很有创造性。

  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任何的教学活动,说到底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都应该有学生的参与实践,不能只是让学生像个木偶似的被动接受。所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仍然是我们需要运用、深化的教学方法,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过时的有效教学方法。互联网+的模式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是孩子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形式、一种方法,它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中,但它不能够也不应该完全替代语文教学的其他方法。

  当然,在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无事可做,教师必须善于把控、善于引导,把控学生实践的过程,不能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拖拉疲沓,要有组织地进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不能让他们偏离主题。但教师又不能过多参与,影响孩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所以,教师要做真正的“平等中的首席”。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反思,领悟总结,拥有“慧眼慧心”才能点燃“智慧火花”。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最新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的评选中,第10位就是“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而教师当仁不让,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带领他们参与语文实践,点燃他们成长路上的灯塔。在教会他们充分利用时代带给他们便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实践的方法,踏实稳健地实现能力的提高,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应行之有效地运用语文教学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持续性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来汲取丰富的养分,在语文教学当中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创新与发展教学方式,重复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有效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从而在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