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典型样本集的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时间:2019年12月27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管理人员行为文化等。以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为主体,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全面性,构建了大学行为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典型样本集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大学行为文化

  摘要: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管理人员行为文化等。以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为主体,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全面性,构建了大学行为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典型样本集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大学行为文化的构建中,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努力形成乐学善学的学习氛围;二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术风气;三是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形成管理服务与教学科研的联动机制,促进良好大学行为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典型样本;大学行为文化;绩效评价

燕山大学学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当前,文化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大学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2]一般而言,大学文化建设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本文重点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方面,检索相关研究成果可发现:有学者探讨了大学行为文化的定义和特征[3];有学者将大学行为文化同企业行为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4];有人构建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评估体系框架[5]。有学者指出,大学行为文化就是大学的老师、学生和其他员工相互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心理活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形态的总和[6];有学者认为,校园行为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和外在动态反应[7];有学者认为,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是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显象表征[8];有学者设计了大学文化建设绩效的评估模型[9];等等。

  但目前这方面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原则、意义等研究,而对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绩效指标评估的研究较少;二是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大学文化或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绩效的概念、定义或建立的方式方法,但是都没有提供具体模型,也没有说明模型与方法到底如何应用于实践的数据。事实上,只有根据实践的数据才能制定改善大学行为文化的绩效策略。

  对此,本文基于成熟度的概念来界定大学行为文化内涵并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绩效的评估体系,着眼大学行为文化产生的背景,立足高等院校行为活动主体(即三方主体: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并在以往大学行为文化绩效评价典型分类样本的基础上,对高校行为文化状况进行分类,实现大学行为文化的有效评价,体现分类指标和分类方法的关联性,从而实现分类结果的有效性,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第一,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绩效成熟度评估中,需遵守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即评估指标的选取应能全面反映校园行为文化的各个重要方面,体现其内涵、功能和特征。大学行为文化本身是一个立体交叉式的大体系,我们在设计其评估指标时,应考虑到影响行为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系统的评估体系,指标要与评估目标紧密相关,要符合评估宗旨。

  第二,大学行为文化评估必须遵循层次性原则,这主要由大学行为文化评估体系的结构体现。在设计评估体系时,应按照层层细分的结构形式,最上层指标包涵大学行为文化的全部方面,下层指标体现上层指标的内容细化,实质是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第三,体现评估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评估,可以使其目标更加明确,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理念,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促进学生和老师们全面的、共同的发展。第四,评估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评估指标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衡量被评估对象,应考虑数据的收集是否便利、数据的分析是否现实可操作,以便实施后续的科学评估和分析。

  三、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

  高校行为文化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因此,行为文化按照其主体可划分为学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管理人员行为文化。本文从这三个维度建构大学行为文化评估指标体系。

  1.学生行为文化评价维度

  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状况,将学生行为可以分为学习行为、生活行为和交流沟通行为。本文据此设计具体的评测指标,对于每一个指标而言,具体测评点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1)学习行为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目的、过程和绩效,直接反映人才培养过程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水平。对于学习行为,可以由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学习创新绩效来描述。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和具有的精神状态,可用“三率两度”来定量测算:“三率”指的是课堂到课率、自习出勤率、图书借阅率,前两个比例表征学生的学习态度,后一个比例反映学生课外探索的积极性;“两度”分别是课堂参与度和课下活跃度,前者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后者指的是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学习的情况。

  学习成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具体收获,是学生学习行为考察的重要方面,具体落脚到对学生学业的考察,可以采用“绩点+能力+素质”来表征。绩点指的是学习成绩绩点及其排名,能力和素质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创新实践是大学生的重要行为内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是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用学习创新绩效来测度,强调学生的创新与全面发展,如学生的论文、专利申请、科创活动参与情况和创新意识等。

  (2)生活行为深层折射学生的内心思想、需求和动机,体现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生活行为包括日常行为礼仪、个人诚信、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大学不同于高中、初中以班级为单位活动,大学里寝室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单元,寝室和课堂学习生活是大学生活行为的重要考察方面。具体的测评点有:与师生的相处、参与集体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是大学的一个鲜明的亮点,是大学生生活行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文体活动的考察,可从学校文体活动普及率、参与率以及活动成效等方面进行表征。

  (3)交流沟通行为是人的基本诉求,直接反映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适应校内外的生活,交际行为必不可少。交流沟通行为包括校内行为和校外行为,前者主要包括学生群体组织发展和学生参与各类组织的情况,可以从学生社团、俱乐部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各类社团、组织的参与情况,学生在其中的活跃度等因素来衡量。后者包括学生社会实践、实习等,可以从学生社会实习的数量、质量,实习成果,学生参与实习的热情度等方面来衡量。

  2.教师行为文化评价维度教师是实施行为的主要人群,更是大学行为文化活动的指导者。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师德师风则是教师立身从教的前提。因此,在评估指标体系中,主要从教学行为、学术行为和师德师风三个方面考量教师行为文化。

  (1)教学为本,教学行为是教师社会责任和工作态度的直接体现。教学行为作为教师行为的基础和根本,是教师行为考察的基本点。可以用教学过程来测度,即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的顺序,将教学行为按照时间节点分为教学准备和研究、教学表述和质量以及课后交流与辅导。教学准备和研究是优质教学的保证,可用备课情况、教学研究情况(例如相关的研究论文等)、上课准点率及有无教学事故等来反映。教学表述和质量是优质教学的根本,具体体现在教师上课的逻辑性与相关性,学生的接受度和课堂互动的设计情况等方面。课后交流和辅导是优质教学的必要条件,包括与学生交流情况,辅导答疑解惑,鼓励和指导学生探索创新情况等。

  (2)学术为要,学术行为反映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潜力。学术行为作为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为考察的重点,可按照学术过程和学术成果来对学术行为进行划分。学术成果的考量是较为简易的,也是当前高校对教师进行考核的重点内容,包括论文、项目、获奖等。但学术过程最终落脚于学术作风,体现教师对学术的态度、参与度与积极度,对学术的求真务实精神。学术作风对于学术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直接决定着学术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应作为重点考察内容。

  (3)品格为重,师德师风反映了教师的内心本质和动力之源。师德师风直接体现着教师群体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教师行为文化建设的绩效,是教师行为考察不可或缺的一点。师德师风主要可以从政治素质、品行修养、仁爱之心等方面进行考察。考察方式上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包括学生、同事、上级对考察对象的主观评估,也应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中划出的“红线”作为硬性评估指标。

  3.管理人员行为文化评价维度

  管理人员行为渗透于大学的方方面面,管理人员行为文化是大学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从行政管理行为、行政业务行为和行政服务行为三个方面来考察管理人员行为文化。

  (1)行政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制度,并维护制度的尊严。大学作为一个复杂机构,行政管理必不可少。良好的行政管理行为可以保证大学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高效运转。行政管理行为是考察管理人员行为文化的主要方面,可以将其分为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两方面。管理制度制定主要包括各种管理制度、条例的制定和出台情况;管理制度执行则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相关制度、条例的实施和执行情况。

  (2)行政业务是窗口,业务素质决定着大学运行的效率。行政业务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能反映出管理人员行为文化建设的优劣。可以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外部评估两方面来考察行政业务行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受教育程度和综合技能等;外部评估则可以分为师生评估和上级管理部门评估,可从师生满意度、投诉率、上级部门的评估和意见等方面考察。

  (3)行政服务行为体现了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行政服务行为是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应成为其绩效考核、职务升迁的重要考察指标,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进行考察。主观方面,可以考察管理服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认识,对工作是否热情等;客观方面,主要是外部评估,包括师生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服务态度的认可、投诉率等。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建立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四、基于典型分类样本集的大学行为文化绩效评价方法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有很多种类别,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型注意相关细节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对具有典型样本的高校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对其他高校行为文化的分类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相关研究成果[10]基础上,本文采用了基于典型样本集的大学行为文化绩效评价方法。在各个评价指标中,从所有研究对象中选择该指标数值最优的方案作为理想方案,某研究对象在该指标与理想方案的差异作为该研究对象的实际评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指标线性可加性问题。

  五、实证分析

  (1)基本数据及分析

  本文采用的样本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内高校。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省内共有大学166所,其中本科大学77所,专科学校89所,公办大学116所,民办大学50所,对江苏省高校行为文化绩效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样本选取时,以3所部属高校、4所省属本科高校、1所民办二级学院、2所专科学校,共10所高校作为样本收集高校,分别命名为A、B、……、J。

  10所高校待分类,评价指标按照二级指标体系给出,已知二级指标值是由实地考察高校的评价值得出(数据已进行规范化处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区间值见表1:根据以往数据,江苏省对高校行为文化水平给出了典型分类样本,确定D、E、F是典型一类样本高校,即本文的优势明显类方案;确定G、J为典型二类样本高校,即本文的劣势明显类方案;确定方案D、E在行为文化水平上相似,即为本文的优劣相当类方案。

  (2)分类确定及结果分析根据相对贴近度的测算,和情形2的确定,将10所高校的校园行为文化绩效进行分类。根据典型样本的分类情况,将高校D、E、F的相对贴近度在区间[0.3589-0.5382]内的高校归为一类,即A、D、E、F;将高校G、J的相对贴近度区间在[0.6461-0.7192]之间的高校归为一类,即G、I、J。

  以此算例可以证明本方法的应用性,以此推广,在典型分类样本数量和待分类样本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此方案同样适用。通过高校行为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的分类研究,针对不同高校的类型,从研究结论上,针对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提出以下针对主体行为的三点建议。

  第一,从数据上看,归为类似典型二类样本的学校G、I、J在属性W1、W3下较低,可见,是要形成乐学善学的学习氛围,要修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文化,落实这一本质要求的具体手段就是学习。第二,从数据上看,在属性W4下数据反差较大,在W5、W6下数据相当,可见,对于教师这一行为主体,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术风气,要加强师德建设,形成学术道德、师德“一票否决”,加大对学术不端失范和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力度,促进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教风。

  第三,从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属性来看,W7、W8、W9的差异性没有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差异性明显,说明必须将校园行为文化与文化传播课堂教学“主渠道”紧密结合,形成联动机制,发挥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史国栋.大学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14-17.

  [3]左晓民.价值视野中的大学生行为文化养成———关于高校德育创新问题的思考[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1):43-45.

  [4]冯凌云.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与企业行为文化的对比与融合[J].教师,2012(20):18-19.

  [5]王凤兰.高校校园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6,30(5):459-462.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燕山大学学报》由燕山大学主办,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是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燕山大学学报》在“技术研究”类151种期刊中的排序由2009版的111位上升至87位,提高了24位。同时,《燕山大学学报》于2010年被《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正式收录,并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网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标志着该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为下一步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