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5月1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课程思政”对此进行有效的推动,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本文从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出发,详细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质并指出: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全面建立“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为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能的规范和支持。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一、引言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立德树人,就是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的思想价值引领主要由思政课来承担,专业课程侧重于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德”“能”教育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依靠“思政课程”单兵作战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导致思想政治的红旗在某些高校的阵地里面失色、褪色。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行以来,高校思政课的地位得到一定加强,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思政课程”的困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6年和2019年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战略工程,要求“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其他课程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机制”[2]。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各种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改革绝不能只靠一时的热情,深入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质,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全面建立“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质
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创新的产物,“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就是专业课程通过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推动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同时也是对“课程思政”的定位和要求。
1.“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德能兼备的有为青年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8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为统领。文化知识和技能不是评价大学生的唯一标准,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怀和广博的人文情怀才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内涵。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工具理性的驱动,高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专业课程偏重认知性教育、知识性教育,忽视甚至排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没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滋养和引领,知识只是一堆“冷冰冰的真理”,专业课程也就没了灵魂和方向盘,失去了其应有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就是要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者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是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识青年
习近平同志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3]。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必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保持一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只有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才能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肩负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4],教育应当体现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爱国情怀。“课程思政”就是将价值培育、品格塑造等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全方位、多维度地渗透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使国家意识与社会责任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主动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去。
3.“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是分工与协同的有机结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就是要落实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所有教师的育人责任,构建分工明确又协同一致的立体式、全员化的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课程”单渠道育人向“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育人模式转化。在“课程思政”体系中,“思政课程”要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学科知识,以体现显性教育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各类专业课程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统领知识、学理、技术等教育环节,凸显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功能,发挥隐性教育“润物无声”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分工不同,但必须协调同步、相得益彰。
三、“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是对“课程思政”内涵的提炼和全面诠释。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运行机制,必须明确其核心要素。
1.“课程思政”的实质是教育理念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承担的育人功能的重新界定和整合,旨在解决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课程思政”不能简单理解成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究其实质来看,它更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或者说是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其基本要求是各学科教学都应该具备价值塑造、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复合功能,各学科教师都应该肩负起立德树人职责。
2.“课程思政”的目标是课程育人高校各个学科都应承载一定的精神塑造和价值观教育职能。在每一门课程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就是专业课程都要回归育人本源,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专业课程要立足学科的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努力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炼出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要素,并将其“基因式”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
3.“课程思政”的主体是全体教师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责任。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德育活动,高校育人不应该只由思政课教师承担,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工作。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两种使命的复合。“课程思政”改革要求高校所有教师都必须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切实担起育人职责,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师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显性教育的作用,专业课教师也要挑起思政担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四、“课程思政”教学的运行机制
赫尔巴特的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方法、内容与贯穿其中的目的构成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立体结构。落实到“课程思政”教学,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目的、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思政元素在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能够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运行。
1.思政元素同教材的耦合
“课程思政”就是寓价值引领于专业知识传授之中,以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有效映射点,并从整体上对教学任务进行调整和规划,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课堂育人功能跨学科耦合,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首要条件。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专业课程中人才培养任务一般围绕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来展开。按照“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专业课教学大纲中人才培养任务应在传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
(2)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看,主要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项价值准则;从情感态度目标来看,包括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职业素养目标主要结合行业特征来定,包括遵守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对照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所有课程都蕴含一定数量的思政元素,但思政元素的挖掘不能只贪图数量,一定要合理、有效。
(3)梳理、提炼思政元素并融入教案。教案的设计关系“课程思政”育人任务的具体落实,将梳理好的思政元素进行归类、寻找合适的映射点,再从整体上规划并分层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切实有效的教案。
2.思政元素同教师的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否有效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只有熟练掌握和运用思政元素,才能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触景生情”和“借题发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映成辉。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育人能力,还得有明确的育人意识。
(1)教师的育人能力。包括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
①言传。“课程思政”要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选择和把握思政元素融入授课环节的时机很重要。思政元素不是外加的,是承载于知识体系之中的,如果纯粹是为了增加而增加,生搬硬套,就会失去其应有的说服力。教师只有具有扎实的学识基础,才能做到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根据教学需求随“机”融入、因“材”施教,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并且,融入思政元素是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一定要凝炼,时间不宜长,太长反而会喧宾夺主,失去其应有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有效把控。
②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的活动,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重要的德育元素。教师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认真负责、敬业、乐业、精业对学生都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育人,要言传更要身教[5]。
(2)教师的育人意识。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过程,比如融入的结合点、融入载体的选择、分寸的把握等具体操作,虽然表现为教师的育人能力,但根本还是教师的育人意识问题。教师的育人能力根本上取决于育人意识,教师如果没有强烈的思政育人意识,是很难做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关注国家时政热点,只有站位高,才能立意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发挥人格魅力的育人作用。
3.思政元素同教学方式的融合
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有力保障。还应该坚持创新精神,推动思政元素同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1)教学形式的选择。思想教育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仅靠灌输是不够的,学生自身的参与和体验有助于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接受。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比如,辩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的思维;分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案例分析有助于增强理解力;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VR(虚拟现实)增强了体验感;公众号可以适时传达新信息,传播正能量;超星学习通等相关学习软件能够支持形式多样教学活动的开展;微信群和QQ群可以进行互动讨论。以上三个方面只是“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开展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还应该在推进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的完善关键在教师。
高校要围绕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学校党委书记上思政课制度、学校书记/校长定期听课制度、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学定期培训制度以及思政课教师对口帮扶制度等,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师也要随着育人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运行框架,推动“课程思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EB/OL].(2017-02-27)[2019-06-2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
思政方向论文范文阅读: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学警思政课获得感
摘要:激励与学警思政课获得感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根据期望理论的解释,学警努力程度与成绩的关联度、成绩与获得学校奖励的可能性、奖励是否满足心理期待等均影响到了学警思政课获得感的强度。因此,通过建立科学的思政课成绩考评体系,构建突出思政课高度、增强奖励粘度、拓宽激励广度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学警思政课获得感。